月收入16000者,個稅每月有望減少1000元!中低收入人群減負明顯...

2021-01-21 21世紀經濟報導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6月19日,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21君昨天及時進行了跟進報導:重磅!個稅起徵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首次增加房貸房租、教育、大病等專項附加扣除

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症候群稅;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一系列的重大修法舉措與每個人休戚相關,一起來看看你少交多少稅?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者丨周瀟梟

圖解丨葉映橙

圖片來源 / 圖蟲

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

業內期盼多年的個稅綜合改革方案隨之面世。此次修訂先行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勞動性所得實行症候群稅,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俗稱「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還將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不少財稅專業人士表示,個稅改革方案進步很大,是朝著積極穩妥的方向推進。公眾在期待減稅方案儘早落地的同時,在對照著細算自己的個稅帳時,更多的問題也被提出。

這項牽涉千家萬戶的個稅修訂案,有望公開徵求社會公眾的意見,各方利益將在修法過程中碰撞、平衡。

「法律法案審議正常要三審,即遞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三次審議,但也並非絕對,有些法案審議一兩次就通過了。個稅修訂案會公開徵求意見,至少有兩次審議,按照人大常委會兩個月一次的會議周期,個稅法最快今年年內通過,實施可能要到明年。」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起徵點提至6萬元/年

草案一經公布,外界對起徵點的提高格外關注。這是個稅法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區別於前六次修訂多以起徵點的上調告終,這次改革力度明顯加大。

個稅的起徵點擬從現在的35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這一標準綜合考慮了人民群眾消費支出水平增長等各方面因素,並體現了一定前瞻性。」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時指出。

這個起徵點調整不同於以往,因為這是在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類收入綜合之後的起徵點。

我國現行個稅法採用分類徵稅方式,將應稅所得分為11類,實行不同徵稅辦法。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起徵點是3500元/月。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分檔比例稅率,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為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為收入的20%。

草案明確,將4類勞動性所得納入症候群稅範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居民個人按年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綜合收入按年納稅,自然引入了年末彙算清繳的機制,除了按月度計徵的起徵點,也給出了按年計徵的標準,即6萬元/年。

「這次草案邁出了個稅綜合稅制改革的第一步,先將相對容易綜合的勞動收入綜合納稅,未來是否要進一步擴大範圍,還要再研究討論。因為對四類收入綜合納稅,這次基本費用扣除標準與原來的不屬同一重量級,所以給出了按年計徵的扣除標準。」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張斌還指出,按年匯總納稅,對於月度收入波動的人群,比如做銷售的,這個月賺2萬元,下個月賺2000元的人,無疑將帶來減稅效應。因為按年匯總納稅,能平滑月度不均衡的稅負水平,能減輕他們的年度綜合稅負。

圖片來源:21財經APP

圖片來源:21財經APP

工資薪金超額累進稅率級距具體調整如下:

1、3%稅率級距擴大一倍,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

原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扣除起徵點5000元、社保繳費、專項附加扣除之後)「不超過1500元」適用3%的稅率,將調整為「不超過3000元」適用稅率為3%。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按照社保繳費標準為10%,暫不考慮專項扣除,這意味著稅前收入在3900-8900元之間的群體,將適用3%的稅率。按照稅前月收入8900元的,扣除社保和個稅起徵點之後,每月繳納個稅調整為90元,相較現在減稅約257元。

2、大幅擴大10%稅率的級距,現行稅率為20%的所得,以及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10%。

原來「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為10%、「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為20%的、部分「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適用25%的收入檔次,適用稅率將統一下調為10%。即至少「超過3000元至9000元的部分」將適用10%的稅率。

這意味著稅前收入8900-16000元之間的群體,扣除社保和個稅起徵點後,「超過3000元至9000元的部分」適用10%的稅率。按照稅前月收入16000元計算,月度繳稅額將調整為大致為690元,相較現在每月減稅約1030元。

3、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相應縮小25%稅率的級距。

原來「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為25%,這部分將調整為分別適用10%、20%、25%。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假定「超過10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下調到20%,這將為稅前月收入1.6萬-2.7萬的人群,帶來更多減稅額度。按照稅前月收入27000元計算,月度繳稅額將調整為2650元,相較現在每月減稅約1550元。

4、30%、35%、45%這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

原來「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80,000元的部分」仍將適用稅率30%、35%、45%。

這意味稅前月收入超過4.4萬的人群,每月減稅額度將鎖定超過1550元的一個既定額度。

中低收入人群減負明顯

隨著收入綜合、起徵點的提高,稅率級次也需要隨之調整。

草案指出,綜合所得稅率以現行工資薪金所得稅率(3%至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將按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為按年計算,並優化調整部分稅率的級距。

具體包括,3%稅率的級距擴大一倍;現行稅率為20%的所得,以及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10%;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相應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

提高起徵點,加上稅率結構的調整,減稅規模得以擴大。「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劉昆表示。

21世紀經濟報導以每月取得相對穩定的人群為代表,粗略地計算了下這些改變帶來的減稅效應。稅前月收入27000元的人群,若適用新的稅率表,月度繳稅額將調整為2700元,相較現在每月減稅約1600元。按照稅前月收入16000元計算,調整後月度稅額約為700元,每月減稅約1000元。稅前月收入8900元的人群,調整後月度稅額約為90元,相較現在減稅約260元。

結論很清晰,收入越高的人群,絕對減稅額度會越大。中低收入人群減稅額度雖少一些,但減稅額度往往比調整後應繳稅額要更高,即減稅幅度更大。

「改革大方向,包括提高基本費用扣除、增加專項抵扣、擴大低稅率級次等,都是朝著進一步減輕負擔的方向。對於單一收入來源的工薪階層,將明顯享受到改革的利好。將四類收入綜合之後,也能解決原有分類計徵的缺陷,部分收入來源廣的高收入群體也將承擔相應的責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許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像我們做設計諮詢的群體,未必能從改革中獲益。我們對外承擔一些勞務項目,現在多是按次徵收,每次可以扣除勞務收入的20%,扣除之後的平均稅率是16%,如果將收入按年綜合納稅,可享有的扣除標準可能會下降、適用的綜合稅率有可能更高。」一位設計諮詢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勞務報酬所得包括個人從事設計、安裝、製圖、醫療、會計、法律、諮詢等多項勞務所得。除去工資薪金所得,另外三項將被綜合的收入,扣除標準和計稅方法大體類似,這類收入來源較多、收入水平較高的群體,稅負可能會上升。

此外,對於高收入群體,這次個稅法修訂草案中,還增加了反避稅條款。「草案增加反避稅條款,防止個人運用各種手段逃避個稅現象的發生,意在堵塞稅收漏洞,維護國家稅收權益。」劉劍文表示。

房貸利息和租金等成本可予專項扣除

除了提高綜合收入起徵點、擴大低稅率級次,這次個稅法修訂草案的另一大亮點在於還設立了專項附加扣除,減稅力度進一步加碼。

我國現行個稅有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項目等,在繼續執行這些項目的同時,將增加規定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考慮了個人負擔的差異性,更符合個人所得稅基本原理,有利於稅制公平。」劉昆表示。

目前公布的草案並未就專項扣除標準做出規定。多位業內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專項扣除標準有望在個稅法實施細則中加以明確,較大可能是全國適用同一標準,專項扣除可能會有抵扣上限。

相關焦點

  • ...者個稅每月有望減少1000元!稅率表出爐 一圖看懂你少交多少錢?
    原標題:月收入16000者,個稅每月有望減少1000元!中低收入人群減負明顯,稅率表出爐,一圖看懂你少交多少錢?  這意味著稅前收入8900-16000元之間的群體,扣除社保和個稅起徵點後,「超過3000元至9000元的部分」適用10%的稅率。按照稅前月收入16000元計算,月度繳稅額將調整為大致為690元,相較現在每月減稅約1030元。  3、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相應縮小25%稅率的級距。
  • 減個稅,到手收入多了
    進入12月份,個稅納稅人更是迎來第一次彙算清繳。一年下來,大家的納稅單和收入帳有何變化?哪些群體受益明顯?還有哪些新期待?每個月繳稅少了,「工薪族」的錢包更鼓個稅減免,獲得感知多少?魏冬介紹,「我每個月房租是5000元左右,申報抵扣個稅,直轄市租房居住的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標準是每月1500元,等於每年少交了幾百元的稅費。」魏冬又展示了手機裡的個人所得稅申報應用程式,「我每個月都申報。有些同事還申報了贍養老人、房貸利息等好幾項,如果有孩子上學、自己需要學習充電,省得更多。」魏冬說。個稅改革後,扣除方式與以往有所不同,不好簡單地按月類比。
  • 個稅免徵額上調至3500元 月薪5000元減負87%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通過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稅免徵額由最初擬定的3000元提高到3500元,6000萬工薪者免個稅,月薪4500元(不含三險一金計算,下同)的普通白領免稅幅度高達88%。  修改後的個稅法將在今年9月1日起實施。這是自1994年現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以來第3次提高個稅免徵額,涉及的減稅額最大。
  • 個稅減免一周年,到手收入多了多少?
    從個稅「起徵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到養老、租房、子女教育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引入,一年來,諸多減稅措施紛紛落地,牽動著大眾的切身利益。進入12月份,個稅納稅人更是迎來第一次彙算清繳。一年下來,大家的納稅單和收入帳有何變化?哪些群體受益明顯?還有哪些新期待?
  • 個稅新政實施一年:繳稅少了到手收入多了
    進入12月份,個稅納稅人更是迎來第一次彙算清繳。一年下來,大家的納稅單和收入帳有何變化?哪些群體受益明顯?還有哪些新期待?每個月繳稅少了,「工薪族」的錢包更鼓個稅減免,獲得感知多少?魏冬向記者展示了11月初收到的工資條。
  • 個稅新政實施一年算減稅帳:繳稅少了到手收入多了
    進入12月份,個稅納稅人更是迎來第一次彙算清繳。  一年下來,大家的納稅單和收入帳有何變化?哪些群體受益明顯?還有哪些新期待?  每個月繳稅少了,「工薪族」的錢包更鼓  個稅減免,獲得感知多少?  魏冬向記者展示了11月初收到的工資條。
  • 減個稅,到手收入多了!聽納稅人自己算算減稅帳!
    從個稅「起徵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到養老、租房、子女教育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引入,一年來,諸多減稅措施紛紛落地,牽動著大眾的切身利益。進入12月份,個稅納稅人更是迎來第一次彙算清繳。  一年下來,大家的納稅單和收入帳有何變化?哪些群體受益明顯?還有哪些新期待?  每個月繳稅少了,「工薪族」的錢包更鼓  個稅減免,獲得感知多少?
  • 2021年減稅降費與調節收入分配 跟個稅改革有關嗎?
    階段性減負政策是否延續?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2.23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461億元,新增降費1.48萬元(其中企業社保費新增降費1.43萬億元)。今年疫情影響下,為了助推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中央出臺了系列階段性減稅降費舉措。其中,階段性降低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帶來的減負額度最大。
  • 關乎二次分配公平與否 個稅起徵點能跳多高?
    總理與網友交流問答  中國移動手機尾號5187:我是一個計程車司機,每月收入就2300多元,剛好過了個稅起徵點,我認為起徵點太低了,現在工薪階層成了中國納稅大戶,這不公平,應該收入多的多納稅、收入少的少納稅甚至不交稅,希望政府儘快解決這個問題。
  • 西南財經大學甘犁:消費券作用有限 應向中低收入人群發放現金補貼
    4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明確,以現行聯動機制測算的補貼標準為基礎,階段性提高每月價格臨時補貼標準1倍,並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納入保障範圍。相關政策自2020年3―6月實施。「現有社會救助體系雖然發揮了很大作用,但規模太小,而且為了確定受益人,成本太高。」
  • 個稅抵扣新政正式公布 最全解析來了!算算你能省多少
    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最高減負超七成今年以來,個稅改革加速明顯。其中,最新個稅起徵點和稅率已經從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按照新華網測算,再計入個稅抵扣後,應繳納稅款將明顯減少。其中,月薪兩萬的納稅人稅負水平最高能降低73.40%,月薪五萬的納稅人稅負水平最高能降低31.13%。
  • 記者調查:個稅改革後工資收入究竟有何變化?附加扣除夫妻應該如何...
    近日,記者來到四川成都,走訪不同收入群體,給大家算了一筆帳。快遞員月繳個稅減少800多元在成都市區一個快遞網點,一位快遞小哥把工資收入的詳細情況透露給我們。四川某速運公司快遞派送員小林:個稅(改革)前,收入比如說大概11000元左右的話,個稅扣除(繳納)大概就接近1000元左右,但是個稅(改革)後,同樣的工資,差不多少了800元錢左右,只有100元,確實少了很多。
  • 個稅起徵點至3500元 繳稅人群減少約6千萬
    [提要] 個稅免徵額提高到3500元,將最低檔稅率由5%降低到3%,9月1日起生效。工薪收入納個稅人群由目前約28%降至約7.7%;月薪5000元每月個稅從325元降到45元。財政部官員稱,稅負普遍減輕,體現國家對物價上漲等造成生活成本上升的補償。
  • 個稅調整之後 兼職收入是否要多繳稅了
    我是一名大學教師,平時的收入不高,每月到手收入也就是8000多元,上個月的工資單上的稅後收入是8783元。我的主要收入來自兼職,我在2家企業擔任技術顧問,每月可以各獲得5000元的顧問費。每年單位還會發放2萬元的年終獎,這些就是我一年的收入了。有人說10月1日個稅改革後,兼職收入要多繳個稅,請問我這種情況收入會減少嗎?
  • 5000元/月「起徵點」下月實施 你能少繳多少個稅
    新個人所得稅法將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而減除費用(通常稱為「起徵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等部分減稅政策從2018年10月1日起先行實施,意在儘早釋放改革紅利。  10月1日起個稅「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繳納個稅怎麼算?
  • 中低收入人群再獲喜報!新稅法再變!年收入不足12萬可免這一項
    還記得年初的時候,國家稅務局發布了2019年最新個稅規定,大家也從曾經的3000元起徵稅提高至5000元起徵,對於一般收入的人來說,就是這一年最大的好消息。這一年下來,中國的會計工作量要大減了。就在前幾天,國務院方面又傳來了稅收好消息。
  • 每月工資沒變為何個稅越扣越多?別慌,「稅率跳檔」
    收入越高,越早遇到「稅率跳檔」據工人日報報導,在北京一家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工作的職工洪皓向記者表達了他的疑惑。今年上半年,他的納稅額是270元,可到了年中時就變成了900元,他擔心臨近年底會不會再增加。「個稅改革前是按月計算,月度收入不變的前提下,每月稅額基本不變。」
  • 月薪6000元要納稅多少
    不少人,表示,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減稅紅利,中低收入人群收益更是明顯。  稅率調整後到底能省下多少錢呢?  以月薪1萬元為例,起徵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每月要繳納個稅323元。  如果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在現行稅率下,每月繳納的個稅降至173元,也就是每月收入多增加150元。
  • 個稅5000元起徵10月1日有望執行 新版稅率級距公布
    6月29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2018年7月28日。草案擬將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 個稅5000元起徵10月1日有望執行,新版稅率級距公布
    6月29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2018年7月28日。草案擬將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