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冷的迴避型伴侶,你該怎麼辦?

2020-12-18 簡單戀愛家

你有沒有發現,偶像劇都有一個套路。男一往往都是「霸道總裁面癱臉」,越高冷越大家愛,而暖心可愛的男二總是被人忽略。

而現實往往是相反的,不管他有沒有逆天的顏值,如果總對你愛答不理,逃避承諾,不敢接受愛意。大多數人都會受不了。

哪怕是去年爆火的「現男友」在《親愛的,熱愛的》裡面韓商言的人設,優秀帥氣,有夢想,有原則。但他很固執,不善人際關係,在面對感情時的逃避和壓抑,也頻頻傷害了周圍的人。

比如他很害怕面對家人,跟爺爺互動還要靠隊長小白傳話。比如他在前solo隊隊長王浩的離隊之後,感覺遭到了背叛,十年不肯原諒他。比如他在佟年母親阻止希望他離開佟年時,毫不猶豫地答應。

其實都可以說明他在感情中非常壓抑和迴避。

他並不是內心高冷不羈,也不是對一切的感情無所謂。只是原生家庭對他的情感忽視,導致他逐漸覺得麻木和迴避親密才是安全的。於是他的性格和想法都產生了一些偏差,漸漸習慣和人保持距離。

因為一旦毫無保留的相信一個人,又遭到辜負後,就會讓他的迴避心態更嚴重一分。

他就是很典型的「迴避型」人格

這樣的人,他們的內心是脆弱的是渴望愛的,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習慣性壓抑自己,即使在面對自己嚮往的感情時,也會習慣性產生防禦心理

即使他們在一開始也會主動追求女生,表示一些熱情和殷勤。但那只是為了求偶,不經意偽裝出來的樣子。往往一段時間後,你發現他「冷淡了」「總是逃避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殊不知,其實那才是他本來的樣子。

尤其是一開始不夠了解的戀人,在交往初期和後期可能會有很大的落差感,然後總是忍不住質問對方為什麼變了,為什麼總是被動。所以有些事,戀愛前就要了解清楚,比如ta的真實性格是什麼樣的?

下面來科普一下,依戀的三種模式。

焦慮型、迴避型和安全型。

首先說安全型,真正的安全型是很少的,如果遇到這樣的伴侶。基本上不會有太多情感問題需要解決。安全型的人格往往是在健康的原生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在成長環境中,有足夠的愛和安全感讓他們去抵禦一些焦慮和恐懼。

這樣的人往往都是能「坦誠相愛」「好聚好散」的。他們有愛人的能力,但又不完全依附於別人,自己能給自己安全感。與伴侶之間能把持相對舒適的距離。

而大多數人都會是迴避型或焦慮型。

焦慮型依戀者,是過度渴望獲得親密關係中的穩定、安全,卻總是用憤怒、焦慮來掩飾害怕被拋棄的恐懼。往往用不恰當的方式表達想被關注的需求。

而迴避型則是,本能地逃避、壓抑自己的情感。強迫性的自我依賴,有屬於自己的內心堡壘。難以從他人身上獲得安全和穩定,總是與人產生距離感。

所以這兩種人往往會互相吸引,但在一起之後卻會互相折磨。一個攻,一個守。一個進,一個退。焦慮型欣賞迴避型的「老實穩重」,但很容易崩於他的不善言表,溝通無果。迴避型會欣賞焦慮型剛開始的「活潑主動」,但也很容易崩於他的強勢高壓,步步緊逼。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性格互補」,其本質是一種依戀需求的互補。

但這樣的互補是很危險的。

一直主動的人會因為得不到回應,而更加強勢,甚至質疑對方,到最後會很累。

而一直被動的人會因為害怕回應而壓抑,習慣逃避爭吵,掩飾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到最後也會越來越受不了對方。

長此以往,雙方都會對這段感情失去信心。

比如他們之間會有這樣的經典對話:

「上次你答應我的事,做到了嗎?」「還沒」「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做,我看你根本就是不上心!」「我今天有點累,下次再說吧」「下次,下次,每次都這麼推脫有意思嗎,我真是受夠了,你不想過了就直說」「......」「你又不說話了?不說話是什麼意思?你不說話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嗎?」「......」「算了,你滾吧,看見你就一肚子火「「好......」

這兩種伴侶,只有在親密關係中,努力向對方靠攏,一個走出來,一個退幾步,才有可能實現健康的親密關係。

往往都是讓迴避型主動地在感情裡表達是很難的,所以要達到平衡,得靠焦慮型先疏解心態,然後逐漸後退。

有一句聽起來很甜的情話,叫做「如果愛情的距離有一百步,我已經為你走了99步,你只要肯走一步。」

這句話裡有一點我承認,愛情真的有一百步要走。但不是走一次,而是每天每時每刻,都有這個「一百步」作為兩個人心態和狀態的衡量標準。

但我不太認同的是,一個人走99步,一個人只需走1步。

迴避型人格往往就是那個只走了一步的人,而親密關係中,沒有人會真正願意走99步。50步左右往往才是讓人舒適的距離。

所以怎麼辦呢?即使你一天兩天三天都是走了99步的那個人,你真的受得了一輩子走99步嗎。所以你先試著不要走99步,面對這份感情,你先走好你的50步,然後等迴避型人格自己慢慢走過來,千萬不要心急。

如果他今天走了3步,5步,也不要怪他。而是相信他,給他支持和勇氣。他是可以走到50步的。

還有一種情況,兩個人在剛開始的時候都屬於「安全型」依戀者。但由於在相處關係中的身份地位、經濟情況、外部威脅等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其中一個人逐漸縮成迴避型,而另一個膨脹成了焦慮型。

我的一個發小,總是在同齡人中比較優秀,思維活躍,能力很強。

她在大學的時候遇上了一個大她3歲,工作穩定的男友,男友對她非常好非常主動,隔三差五給她買東西來找她約會。

大學畢業後,她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又憑藉自己的努力頻頻加薪。於是她畢業不到兩年,收入卻是她男友的2-3倍。他們的關係也逐漸因為經濟實力而開始變得尷尬。

她怪他不夠努力,他沉默。

她讓他主動安排一次約會,他拖延。

她問他的工作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他打遊戲逃避。

他的話越來越少,也不再主動為她做什麼了。

而她為了想追求自己的生活,總是很強勢地把兩個人要做的事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樣的相處,讓她越來越焦慮,而她男友越來越迴避。

這樣的尷尬期持續了將近2年,她崩潰了。原本的工作壓力+伴侶的不理解不心疼,讓她突然意識到,這一切沒什麼意思。於是她離職了,放縱自己,學他男友在家玩遊戲度日,耗了半年。

結果,結果很意外,她的伴侶竟然振作起來,戒掉了遊戲,努力工作,升職加薪,找了份副業,還愛上了看書,思維和能力都逐漸超越了她。然後也逐漸在感情上,生活上主動了起來。

我誇她這招以退為進用的真妙!她也很意外,她本來只是因為心裡有些不平衡,想去適應男友習慣的生活。沒想到卻意外讓被動了兩年的男友走了出來。

這方法有點極端,其實不建議大家賠上自己的人生去做。但是從中我們可以借鑑到的一點就是,面對迴避型人格,強攻是沒有用的。舒緩,引導,後退才會逐漸發生在轉變。

如果你的伴侶也是「迴避型」人格,而且對你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建議你,要麼離開,換個人。要麼通過一些方法去改變這種現狀。但是改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要期待幾天甚至幾個月就能成效。而且還得根據當事人的事情情況作出調整。

分享改變迴避型的幾個步驟:

1)保持平靜,真誠溝通,引導對方說出迴避的真實原因,和他對這段感情的規劃、對你的看法等等。

迴避型人格裡也會有很多種類型,迴避不代表他沒有在思考。

迴避型中有一類人可能真的是習慣性隨波逐流,對許多事情的興趣點不高,所以不想主動。

但也有一類人是因為內心有自己的世界,當你提出的東西和他的內心世界起衝突的時候,為了不失去你,他害怕跟你表達真實的意願,選擇自己憋著。

如果是第二類,在溝通過程中,無論接收到什麼樣的信息,都要儘量平靜地表示肯定,否則,在他努力溝通的過程中,遭受反對和質疑,他可能就再也不想溝通了。

你要做的,就是給他營造溝通的輕鬆愉快的氛圍,才能真正走入他,理解他。

2)策略上的後退,逼他一把。

這一步是基於第一步,他有意願繼續跟你過下去。並且你身上確實有一些優勢和吸引力,讓他可能轉變為主動。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拿捏好尺度。比如忍住不去做一些「必須有人要去做」的事。比如兩個人都不吃飯,不做家務,不提出見面約會,總有一個人會忍不住。

如果希望他主動,你就得表現得被動一些。你就得忍住!此時反常的你,會激起他的危機感,從而讓他自發的做一些積極的事。

如果實在忍不住,可以通過間接方式暗示,儘量不要直接抱怨或者強迫他做出改變。

3)在他主動的時候表示肯定。

很多焦慮型人格在相處過程中有個問題,就是容易因為安全感的缺失而不滿足。

映射到生活中,就是比如伴侶其實努力做了什麼,但焦慮型人格不滿意,依然用批評抱怨的方式回應。從而打擊了迴避型難得的主動性。

所以,第三步至關重要,在他主動做一些事,比如主動請你吃飯,主動安排約會,主動做家務等等小事上,給他一些肯定,或者是他需要的小獎勵。人們往往會因為喜歡而做一件事,也會因為長期被讚美而做一件事。後者的穩定性更高一些。

所以,想讓對方持續性主動,你必須努力去發現他的好。如果你發現不了,那就重新審視一下,你是不是過於嚴苛,或者這個人是不是值得繼續相處。

最後分享幾個在改變迴避型人格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尊重他的內心世界

被尊重,是一種很高貴的自由。是被賦予了意義的自由。

回顧一下自己,你是不是也是一個有缺點,甚至有癖好的人?一定會有的,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一個缺口。他也一樣。

如果他只是在跟你的關係上比較迴避,可能是因為他有非常強烈想守護的一方私密領土。請你尊重他,他不屬於任何人,他只屬於他自己。

親密關係的本質是互相陪伴的兩個人,而不是用你的人格去取代他的人格,所以即使你不能理解,也請尊重他。被尊重的感覺是幸福的。

2)無條件的信任他。

即使你知道他大概率做不到一件事,也信任他。信任是一種很厲害的能力。即使他辜負了你,這時你只要保持自己的原則和心態。

信任還有一種力量,因為辜負信任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所以當你能放手信任的時候,大多數人會為了不辜負你的信任而努力嘗試。而如果一開始就是批判質疑的態度,容易喪失一個人的積極性。

除了相信他的能力,在感情中最重要的是相信他愛你。相信他愛你,他真的會更愛你一點。質疑他不愛你,他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3)了解他,多與不同的人接觸。

如果你覺得他有些地方是你不能理解的,那就多跟各種各樣的人接觸。

接觸的人越多,你會更加能發現,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接觸的人越多,同理心,共情能力更強,也更容易在感情裡獲得幸福。

4)擺正心態,做好自己。

你要知道,每份感情,風險與幸福是並存的。都有失敗的機率。去面對它,接受它。

但你努力去經營這段親密關係,如果經營好了,你會收穫很多驚喜,很有成就感。如果最後還是因為別的原因分開了,你也會收穫一份人生閱歷和一份坦然,最終收穫到一個有安全感的更好的你。

我是雨宸 ,一枚婚戀情感諮詢師,專注於解決你的情感難題。諮詢可以直接在文章底部留言,我會一一解答。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依戀:4個技巧讓你抓住「高冷」戀人!
    你的伴侶會不會對你忽冷忽熱,你退一步他就熱情的追上來,你上前一步他又開始退縮躲閃。有沒有發現你的伴侶在意的很多,說出口的卻沒幾個,明明也很愛你卻無法表達出來,他對你的熱情給予迴避的態度,但是又十分依賴你的呵護?這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
  • 如何挽回迴避型伴侶?
    有時候,迴避型比一般人更難治癒傷痛,於是在療傷的過程中,逐漸加厚城堡的壁壘。那該怎麼辦呢?別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你想挽回的ta,是不是真正的迴避型。一、如何判斷他是不是「迴避型」伴侶?於是他們不哭鬧,不發洩,但也同時會像父母否定自己一樣,否定伴侶的情緒行為。這是其他依戀類型很難理解的。迴避型伴侶往往在生活中,也會有一些迴避傾向。如果ta對朋友、家人都能相處的很好,甚至能一直保持熱情主動,而僅僅對你迴避。那很有可能他並不是迴避型,而是單純的想迴避你。
  • 迴避型戀人:男朋友一生氣就冷暴力,我該怎麼辦?
    生活中有這麼一類人,跟伴侶有了矛盾,喜歡通過極端的方式去解決,有的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一定要跟另一半吵個天翻地覆。有的人是一吵架就逃避,不跟你溝通,也不解決問題,就這麼冷著,交給時間解決嗎?我們把習慣於用冷暴力來逃避矛盾衝突,對感情問題採取冷處理的戀人叫做冷暴力迴避型戀人。
  • 婚姻或者感情中,遭遇到「迴避型依戀」,你該怎麼辦?
    心理學上,有一種人格障礙叫,依賴型人格障礙。帶有這種「障礙」的患者,往往需要一個「靈魂伴侶」,並寄生在TA身上,把TA視為自己的全部。他們會認為生命中的最大滿足來源於關係,越深刻的情感連接和互動,越能讓他們感受到意義和存在。
  • 這算迴避型依戀人格嗎?該怎麼辦?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By 壹心理答主>>>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這算迴避型依戀人格嗎?該怎麼辦?人格障礙的診斷是比較嚴謹的,絕非上述所說的七個表現就直接下定義,你就是迴避型人格障礙,而是要多方面排除,你的軀體化方面疾病的情況、你的社會功能是否正常,有沒有自知力,多方面角度得出結果以後才能下診斷。因此從你的情況來說,不屬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情況,要是人格障礙,基本無法正常地跟社會生活,還會出現許多社會功能受損的狀態。
  • 老好人個性面對迴避型人格
    久而久之,對象知道老好人永遠不會生氣,自己愛怎麼樣都行,但是對象作歸作,懂事就行,可是如果老好人的對象是一個迴避型的人格。怎麼辦呢?在感情裡面,相似的人適合玩鬧,互補的人才能相伴一生。迴避型的對象會因為你犯的一個小錯,就開始試圖否定你的一切,你做什麼TA也不會改觀。
  • 迴避型依戀者的自救方式
    他追上春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知道這麼久以來沒能為你做過什麼,對不起,但其實我真的想改。」明明心裡是愛著春嬌的,卻無法通過行動體現;明明內心也渴望得到關注,卻因為一些小細節而急忙往後退,對愛人呈現出一副「高冷」的模樣。這就是讓人愛恨交織的迴避型依戀者。
  • 焦慮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最近有很多女生給我留言說:「宸哥,看了你的文章之後,突然發現我是傳說中的焦慮型依戀,而我男朋友就是妥妥的迴避型。這感覺太酸爽了。」對於這種情況,我特別理解她們的感受。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如果一個人是焦慮型依戀,一個人是迴避型依戀,兩個極端的人碰在一起。這是典型的「矛盾的愛情」,那感覺不只是酸爽,簡直可以算是火星撞地球了。
  • 我的切身經歷告訴你們——迴避型的伴侶真的會愛上一個人嗎?
    今天就「迴避型人格的伴侶是否會真正愛上一個人」這個話題,來談一些自己的感想。我最近陸陸續續收到很多諮詢者來向我請教問題,問的最多的無非就是「他們現在分手了,該怎麼去和迴避型的前任相處,該如何引導他們重新接受自己?
  • 戀上「高冷型」星座你該怎麼辦?
    最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很「高冷」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當年齡與見識漸漸地增長,你會覺得自己認識的人裡面只需要這幾個就夠了,而且需要的是高質量的好友。假如有一個想認識你的新人,除非你覺得他在某一個方面能夠激發起你想認識他的興趣,否則就沒有這個動力。 但是朋友就算了,萬一喜歡的對象是高冷這可真的是很難辦啊!感覺面對高冷的對象,都無縫插針啊!那麼當你愛上了高冷型的星座之後究竟該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泊恩心理」如何拉近與「迴避型依戀」伴侶的關係?
    這讓小編想起了依戀關係中的迴避型依戀。那麼什麼是迴避型依戀?它在情感交往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迴避型依戀的戀人是如何交往的。什麼是依戀關係?要想了解什麼是迴避型依戀,要從依戀關係開始說起。
  • 伴侶是不安全型依戀,怎麼辦
    很多人都像Jerry一樣,對伴侶都有較深的依戀,從依戀類型上看,屬於「低迴避,高焦慮」的「痴迷型」。他們認為:「不介紹朋友給我認識,不告訴我去了哪裡,就是不信任和不尊重我」。一旦伴侶表現出距離感,他們內心會感到焦慮和不安。而對其伴侶來說,「雖然我看重你,但我們彼此之間需要保留空間」。
  • 怎麼和迴避型伴侶相處和挽回他們呢?
    然後跟閨蜜們說自己遇到了渣男,覺得他遇到感情問題就逃避,不面對,也逃避自己的責任。其實迴避型的人看到這些作鬧和指責的行為,腦迴路一下子就想到自己不夠優秀,得不到你的認同,滿足不了你,把控不了這份關係,自然不敢再繼續下去。02他們對別人的情緒回應能力是很弱的。比如女生說,你不知道我不說話的時候就是不開心嗎?我沒說不代表我不想要!
  • 婚姻中,「迴避型人格」伴侶,往往有這6個特徵
    在人群中,迴避型人格的比例佔了五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說,五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迴避型人格。因此,和迴避型人格結為伴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有人嚮往的夫妻關係應該是親密無間的,兩個人在互相依賴的同時又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
  • 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我是一個治癒好的焦慮型依戀者,而我的伴侶則是一個同樣也治癒好的迴避型依戀者。 所以針對這兩個依戀類型還是比較了解的 ,今天來跟大家剖析一下。說實話迴避依戀的人不在少數,想要和他們建立關係就要知道他們心理的真實想法和他們一貫的思維方式才可以 。
  • 三步走教你搞定迴避型的TA
    這些年做情感諮詢,我發現,好多來找我諮詢的都是焦慮型依戀,而她們偏偏就愛跟迴避型糾纏。而在這其中,焦慮型依戀的女生又佔了大多數。她們的問題不外乎是"我跟他打電話也不接,發信息也不回,我快瘋了。""要是我男朋友離開我,我該怎麼辦。""老師,男朋友對我越來越不耐煩了,他是不是不愛我了?"
  • 迴避型人格戀人,該如何挽回?
    他會因為你犯的一個小錯,就開始試圖否定你的一切,你做什麼他也不會改觀。有時候,真的很想要和他心平氣和的溝通,但是他卻總是不願意面對問題,然後你就想要退避三舍了。雖然有時候自己也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點,但是為什麼他就一點也看不到我的優點吶。
  • 如何處理與「迴避型依戀」者的親密關係?
    對於這種始終要有自己的絕對獨立空間,生怕伴侶打擾到他的秩序,迴避親密關係,幾乎沒有共情能力和同理心的人,心理學的依戀理論中,叫做「迴避型依戀」。通常狀態下,他們會被貼以「以自我為中心」、「冷暴力」、不夠愛你」、「他只愛自己」等標籤。
  • 和「迴避型人格」的家人或伴侶生活在一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01「迴避型人格」是一個不常被提起、比較陌生的概念。根據美國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的數據,只有1%的人是迴避型人格。然而,不管概率有多小,只要你的家人或伴侶是這1%,那麼對你們的影響就是100%的。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改變?
    心理學將其稱之為:「迴避型依戀人格」。 在生命以及感情的旅途中,迴避型依戀人格就是「獨行俠,」他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自由。 迴避型依戀人格屬於情感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會產生這種人格,多部分是在人生中受到過嚴重的情感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