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兒子說想去附近的菜館吃飯,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就去了,點了幾個店裡的主打菜,之前吃過幾次,這家菜館的菜味道確實不錯。吃飯之前,老公和兒子就在玩手機,等到飯菜都端上桌的時候,我看了一眼兒子,示意他放下手機好好吃飯,因為平時我就告訴他,吃飯的時候不許玩手機。於是兒子笑眯眯放下手機,我們開始品嘗美味了。
老公始終沒有注意我和兒子的舉動,他居然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而且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搞笑視頻上。我以為他刷完那個視頻就會把手機放下,沒有想到,他一手拿著筷子往嘴裡夾菜,另一隻手繼續滑動著下一個視頻。
於是我對他說:大哥,請問你吃飯就是為了填飽肚子,你覺著你這種吃飯的方式好嗎?老公有點兒不好意思看了看我和兒子,這才把手機放下了。我們一邊吃一邊誇讚這家菜的味道不錯,老公還問詢了兒子最近學習方面如何等。
一家人吃飯就應該是這樣子的,品著美味聊聊天,溫馨美好。
回頭看看鄰桌几個顧客也在玩手機,現在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不管跟誰一起吃飯,還是吃什麼,大家的心思根本都不在飯菜上,吃飯對著手機吃,感覺有點不尊重人。
很多人早上起得太晚,著急上班根本就不吃早餐,中午的時候直接在單位叫一個外賣,分分鐘就把午飯解決了。等到晚上吃飯的時候會大口吃下自己喜歡的美食,這種飲食模式是不健康的。一日三餐都是對著手機吃,很少看碗裡的飯菜,感覺吃飯就是為了填飽肚子,注意力都在手機上,吃一頓飯,眼睛幾乎都沒有離開過手機。
好好吃飯,不僅是對美食和飯菜的態度,更是對人生的一種態度。也就是說,吃會讓我們看出一個人對幸福的感知,吃飯能夠讓我們感覺到生活中的美好所存在。如果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放下手機,好好說話,能夠細細品味出食材中的美好。這樣他不僅吃得好,對自己的健康也有益處,還讓人感覺到他特別尊重桌子上家人和朋友。
吃飯,我們很多人都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有的人卻能夠吃出儀式感。每天吃飯只是為了解決不餓的問題,這也就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然而具有儀式感的吃飯方式,那對身體和心靈是雙重的安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無法控制的,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用什麼樣的心情去吃飯,還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做出很多美好有花樣的飯菜來。
精心烹調出一日三餐,在煙火氣息著中能把簡單的飯菜吃出儀式感,才能夠有勇氣面對未來的生活。也許我們的心情不好,吃一頓美好而乾淨的飯菜,就有面對挫折的勇氣了。
《孤獨的美食家》中有句臺詞說得非常好:毫無顧忌享受美食這種孤高行為,才是平等地賦予現代人的,最大程度的治癒。
吃商高的人不是這也不吃,那也不吃,而是懂得節制,無論什麼都會吃上幾口。懂得用恰當的方式,給自己的身體和生活一個完美的交代。能從一碗白米粥中吃出喜悅之情,也能從美味食材中吃出喜悅。滿懷喜悅的心情去吃飯,能夠過好人生。對吃飯心懷敬畏感,這會讓生活更加美好。
我們奔波勞碌,最根本的還是為了謀一口飯,所以說:從現在開始,好好吃飯,注重健康,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木水傾城,熱愛生活,煙火人間,我們一起交流情感」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