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威脅劉邦,要將他的父親下油鍋,劉邦說隨你高興

2020-12-25 古事歷史

大漢開國皇帝劉邦,年輕時是個地地道道的非主流青年,他能當皇帝,常被人認為是歷史給大家開了個玩笑。

漢高祖劉邦的起點確實很低,但是也正是因為他起點低,所以上升空間才大。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路人甲,他可以忍人所不能忍、可以撒潑、可以不要臉,高富帥不能幹的事他全都能幹。

在秦末的那個亂世裡,靠讀書是不可能出入頭地的。平時大家看不起的混子頭,在那個亂世裡反而能出人頭地。因為他們能屈能伸,識時務,知人善用。這種人說小點是大哥大,說大點就是帝王命格。

劉邦還是個鄉幹部的時候,就經常和蕭何混跡市井,一起吹牛打屁擼烤串,結下了深厚的草根友誼。劉邦剛造反的時候,蕭何無條件全力支持,一心一意推舉他當老大。劉邦在前方和人打的頭破血流,蕭何就在後方默默的替劉邦打理產業,籌集糧草,把後勤工作幹的滴水不漏。

劉邦去鹹陽削皇帝的時候,認識了韓王的馬仔張良。劉邦知道自己大局觀不如張良,就用多年混跡市井,當大哥大的經驗,與張良心交心,迅速的拿下張良。鴻門宴上,張良心甘情願的為劉邦斷後。楚漢爭霸的前半場,劉邦被項羽欺負的很慘,全靠張良運籌帷幄才能在下半場取得最終的勝利。

韓信剛剛跳槽到劉邦這裡時,不被重視,一腔熱血無處發洩的韓信立即撂挑子走人。蕭何將韓信追回後,劉邦能放下身份,立即給韓信升官加薪,讓韓信成了他手下的金牌打手。韓信用兵神出鬼沒,將項羽收拾的服服帖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韓信招牌假動。

劉邦與項羽兩軍對陣之時,項羽曾威脅劉邦要將他的父親下油鍋。劉邦擺出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態度,說我和你項羽是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只要你下得去手,隨你高興。劉邦可以耍流氓,貴族出身的項羽卻必須保持風度,最後只好放過劉邦的父親。

劉邦有擔當、為人仗義、不拘小節的處事風格,他在混混界是大哥大,在亂世就是帝王之才。所以,劉邦能當皇帝合情合理,順應時代潮流。

但是,幫劉邦這類人打完江山後,最好有多遠跑多遠,千萬別在他面前晃悠,否則後果很嚴重。他給你的東西你必須收著,他不給你的東西你堅決不能惦記,親爹都不行。

相關焦點

  • 項羽威脅劉邦要煮他爹,劉邦一句話回應,從此一個成語誕生了
    彭城之戰,劉邦的50多萬大軍,被西楚霸王項羽的3萬精銳殲滅,劉邦只好逃之夭夭。在這次戰役中,項羽不但打得劉邦落荒而逃,而且還俘虜的劉邦的老父親。有一次的戰役到來了,項羽威脅劉邦:如果你不投降我就煮了你的父親。
  • 當老闆學劉邦,混江湖學項羽;劉邦如何用一個「好」字定天下
    他的女婿張敖,封趙王。他有次去趙國,跟女婿聊天,當著一堆人的面,說張敖已死去的爹張耳,說得很不恭敬。因為他跟張耳是戰友,所以很隨便,當著人家兒子的面說我這個親家你這個爹真是個混蛋之類的。張敖的臣子都是他爹張耳留下來的門客,這些人一聽不高興了,怎麼能這麼說我們死去的主人呢?就要殺劉邦。
  • 「流氓劉邦」為何比「貴族項羽」更能留住人才?
    耿純的話說得非常誠懇真切,蕭王(光武帝劉秀)深受感觸,說:「我將考慮這件事。」=======所以,讓項羽眾叛親離的並非項羽多壞,而是項羽沒有讓跟他混的人看到升官發財的希望;讓劉邦人心歸附的原因不是劉邦有多仁德,而是劉邦讓跟他混的人感到升官發財近在眼前。比如項羽身邊都是親戚老鄉功勳顯貴,劉邦則五湖四海三教九流。
  • 劉邦逆襲項羽的轉折點:若不是這兩次機會,劉邦這輩子無出頭之日
    比如,劉邦被楚懷王封為碭郡郡長、武安侯,由此劉邦也正式從一個市師級大哥跨入了省軍級大哥的行列。從這層意義上說,項梁死後,項梁留下來的遺產,被大家一快分了。對於這種結果,除了項梁嫡系人馬不高興外,其它各系大佬,應該都會感覺非常高興,因為他們的實力都因此上升了一大截!劉邦也因為這一次機會,成功跨入省軍級大哥的行列!
  • 性格決定命運:劉邦和項羽的為人處世之道
    項羽的出身是相當高貴的,他的祖父叫項燕,是楚國名將,但到了項羽父親他們這一代,這個家族就開始破落了——項羽早年追隨叔叔項梁逃難逃到吳中,就是現在江蘇省蘇州市的吳縣一帶。不過破落,那也還是貴族,和劉邦不一樣。劉邦是沒有名也沒有字的,他被喚做劉季,就是劉小的意思;項羽可是正兒八經有名字的,叫做項籍,也是有字的,叫項羽,也字子羽。總的來說,項羽的能力還是很強的,而且他非常勇敢。
  • 劉邦人品不如項羽,但劉邦很多人追隨而項羽卻眾叛親離,為什麼?
    劉邦就是那個時代擁有好手段的人之一,卻不是唯一的一個,因為同為秦末豪傑的項羽,也是很有手段的,只不過最後他輸給了劉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項羽代表了六國貴族的利益,他本身就是六國貴族後裔,楚國項氏一族是世代在楚國為將的,項羽從小就很看重自己的出身,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項羽身邊聚集的人,大多和他的志向一致。
  • 韓信和陳平所說的「婦人之仁」,到底是指項羽還是劉邦?
    在韓信拜將之後,劉邦問韓信,項羽有什麼缺點,韓信很不客氣地說:「項羽對人和氣友善,別人生病時,他會流著眼淚為病人送上飯食。但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他卻把印綬拿在手裡磨過來磨過去,把印綬磨得稜角都沒了還捨不得給人家。這就叫婦人之仁。」
  • 項伯屢次幫助劉邦,項羽為何不殺他?學者:這才是項伯的高明之處
    而這項伯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行俠仗義的熱血青年,早年甚至一怒惹下了人命。秦以法立國最重法律,項伯雖出身富貴但是也被通緝了,項伯只能夠東躲西藏,在最為落魄之際張良伸出援手救了項伯一命,素來講究義氣的項伯將這份情誼記在了心中。此後,項羽和劉邦共伐暴秦國,兩人立下約定先入鹹陽者為王。
  • 魯元公主:父親劉邦把我當棋子,隨母親顛沛流離,高貴卻可憐
    在她幼小的時候,父親劉邦在外交遊閒逛,根本不管家,談不上給她什麼父愛,母親要撐起這個家,要下田耕作,要養家餬口,看著自己母親勞累辛苦,魯元肯定不好受,她和弟弟劉盈對母親是感恩的。呂后劇照後來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在滎陽之戰中,劉邦因為漸漸抵擋不過項羽的進攻,就打算逃跑,在車上,除了劉邦之外,還有長公主和劉盈,劉邦看到後邊的追兵馬上就追上來了,慌亂之際竟將自己的兩個孩子踢下了馬車
  • 劉邦帳下一人長相與他相似,後來假扮劉邦為其解圍被項羽活活燒死
    紀信作為漢國的開朝元老,曾是鴻門宴參與者之一,跟隨劉邦南徵北戰立下不少功勞,劉邦統一全國之後,在慶功宴上,想起慘死的紀信,決定封他為督城隍,並把他的家鄉改名為劉邦原來的封號—漢王,那為何在漢軍中功勞不是最大的紀信能得到劉邦如此對待呢?
  • ​劉邦被項羽困住的時,張良如何幫助他的?又是如何說服項羽的?
    劉邦被項羽困住的時,張良如何幫助他的?又是如何說服項羽的?當時劉邦被項羽困住的時候,韓信北路是一路暢通啊,沒有受到太多的波折和困難,韓信平定了北路上的幾個國家,之後又攻佔了齊國的地盤,他想要自立為齊王,於是就派人去跟劉邦說。
  • 劉邦中了項羽一箭,差點死去,從此象棋界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大多數初學者在學習下象棋的時候,都會了解到象棋中的將帥是不能夠直接碰面的,而這樣的一種規則也就是與今天所要說的故事相關。對於象棋的歷史進行一番細細的巡查,就會發現這樣的規則來源於秦末時期,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時期發生的故事。象棋中就有著楚河漢界,這樣的名稱由來也是與項羽劉邦爭雄天下的故事相關。
  • 此人背叛項羽,放劉邦一條生路,結果劉邦並不感恩,還要殺他立威
    這是史學界現在的人們所公認的,因為秦始皇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他的影響力確是很大的。因為他開闢了一個時代,大一統,修建長城,都是做得很好的。但是老年卻是昏庸無道,最主要的是,太過於殘暴了。所以後來被項羽和劉邦給推翻了,要說到項羽,他的實力和背景,以及所跟著他的手下,基本上都是比劉備好太多。那時候項羽乃是楚國皇室后羿,而且武功也是高強無比。
  • 審食其與呂后有感情,劉邦劉盈都饒過他,為何劉長卻把他錘死
    應該說,在那時候審食其與呂后還沒有產生感情。但是,隨著劉邦在外打江山,身邊的美女越來越多,甚至當戚夫人與劉邦朝夕相處以後,呂后的心理肯定發生了變化,對劉邦已經有了不滿。再後來,當項羽前往攻打齊地,而劉邦趁此機會奪取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並在彭城大鬧項羽的後宮。項羽知道以後,立刻回防,把劉邦打得大敗,劉邦趕緊逃跑。
  • 劉邦和項羽之間,區別在哪裡?劉邦到底有多堅忍?
    劉邦在跟項羽決戰前夕,曾一度陷入險境,當時他叫優勢很大的韓信來支援時,韓信派人給劉邦送信,這種趁劉邦離不開他的時候,要好處的行為,暴露了他自己的野心,使得劉邦得到天下後,便奪了韓信兵權,樊噲在外戚裡不是最厲害的,最厲害的是呂澤,呂后的哥哥。
  • 劉邦和項羽到底誰是真英雄?楚霸王戰敗,小人劉邦登位是有原因的
    很多人對於他二人的了解都是源於《史記》,說是項羽叱吒風雲,英雄無敵,本性情直、以自己的本事起兵,而且做事光明磊落、無小人之見、是大丈夫所為,後來即便是戰敗了,也寧死不屈,自刎烏江。而劉邦就是個流氓無賴,自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在外面吃喝玩樂,結識了一群狐朋狗友。
  • 秦統一天下時,劉邦、項羽、蕭何、張良、韓信、範增都在幹什麼?
    公元前256年,劉邦在泗水亭亭長的帶領下,由一名公僕下海自主創業,率領軍隊,劉邦出生於現在的江蘇豐縣沛縣豐邑。項羽的祖輩是魏國公,但是到了劉邦的父輩這一代就沒落了。劉太公膝下有四子,家中有幾畝水田,日子不算寬裕,但也過得去,奈何第四子劉邦從小就遊手好閒。項羽雖不愛勞動,卻十分善於交際,與縣衙的官員們混得很熟,還和他們一起學習法律。
  • 楚霸王項羽為何輸給一介流氓劉邦,最後窮途末路烏江自刎死無全屍
    而劉邦,要說武力值,他連項羽的一個手指頭也比不上。項羽就出一個手指頭。如果單挑的話,劉邦一定不是個。可是要論眼光和情商,那就得反過來了。劉邦是出身平民階層,他的性格中確實有著無賴的這麼一個特點。但是他也有他的優長之處。比如說他放蕩不羈,不拘小節,無可無不可。正是因為他的這些性格特點,所以他結交了一批朋友。不都說帝王是孤家寡人,會不會交朋友有那麼重要嗎?
  • 劉邦被項羽射中胸口,他忍痛將箭掰折,捧著腳怪叫:你射中我腳趾
    史學家普遍認為,劉邦之所以能以弱勝強,讓「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自刎於烏江,主要是因為他明於賞罰,擅長用人,將蕭何、蕭何、韓信、陳平等一流人才聚集於身邊。反觀項羽,他任人唯親、拙於用賢,最終眾叛親離、身死而國滅。然而在筆者看來,劉邦之所以能攻取天下,光靠會用人是不夠的。實際上,劉邦也是一個智謀超群、反應極快的大謀略家。
  • 楚漢爭霸的最後時期,處於劣勢的劉邦,如何將項羽逼死於烏江
    導語:楚漢爭霸的最後時期,劉邦身處劣勢一方,但他卻將一代英豪項羽逼死於烏江。劉邦平定三秦後致書項羽,表示只是要如約取關中之地,不敢繼續東進。項羽為這一假象所迷惑,並不以劉邦為主要敵手,首先部署在齊地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