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開國皇帝劉邦,年輕時是個地地道道的非主流青年,他能當皇帝,常被人認為是歷史給大家開了個玩笑。
漢高祖劉邦的起點確實很低,但是也正是因為他起點低,所以上升空間才大。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路人甲,他可以忍人所不能忍、可以撒潑、可以不要臉,高富帥不能幹的事他全都能幹。
在秦末的那個亂世裡,靠讀書是不可能出入頭地的。平時大家看不起的混子頭,在那個亂世裡反而能出人頭地。因為他們能屈能伸,識時務,知人善用。這種人說小點是大哥大,說大點就是帝王命格。
劉邦還是個鄉幹部的時候,就經常和蕭何混跡市井,一起吹牛打屁擼烤串,結下了深厚的草根友誼。劉邦剛造反的時候,蕭何無條件全力支持,一心一意推舉他當老大。劉邦在前方和人打的頭破血流,蕭何就在後方默默的替劉邦打理產業,籌集糧草,把後勤工作幹的滴水不漏。
劉邦去鹹陽削皇帝的時候,認識了韓王的馬仔張良。劉邦知道自己大局觀不如張良,就用多年混跡市井,當大哥大的經驗,與張良心交心,迅速的拿下張良。鴻門宴上,張良心甘情願的為劉邦斷後。楚漢爭霸的前半場,劉邦被項羽欺負的很慘,全靠張良運籌帷幄才能在下半場取得最終的勝利。
韓信剛剛跳槽到劉邦這裡時,不被重視,一腔熱血無處發洩的韓信立即撂挑子走人。蕭何將韓信追回後,劉邦能放下身份,立即給韓信升官加薪,讓韓信成了他手下的金牌打手。韓信用兵神出鬼沒,將項羽收拾的服服帖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韓信招牌假動。
劉邦與項羽兩軍對陣之時,項羽曾威脅劉邦要將他的父親下油鍋。劉邦擺出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態度,說我和你項羽是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只要你下得去手,隨你高興。劉邦可以耍流氓,貴族出身的項羽卻必須保持風度,最後只好放過劉邦的父親。
劉邦有擔當、為人仗義、不拘小節的處事風格,他在混混界是大哥大,在亂世就是帝王之才。所以,劉邦能當皇帝合情合理,順應時代潮流。
但是,幫劉邦這類人打完江山後,最好有多遠跑多遠,千萬別在他面前晃悠,否則後果很嚴重。他給你的東西你必須收著,他不給你的東西你堅決不能惦記,親爹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