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誰說的,多讀名著,能夠對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幫助?事實怎麼不是這樣的呢?有不少小夥伴們表示閱讀理解能力沒有提升。啟達教育老師為你整理了名著沒少看,孩子的閱讀理解還是做不好?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閱讀理解是理解閱讀,是對一句句的話進行深入再加工的過程,我認語文的閱讀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是最低級的層次,也就是認字。
第二個層次是中級層次,表現出在讀完文章後能夠複述,但是長篇大論找不到重心。
第三個層次是高級層次,表現出能夠有條理地複述文章內容,能用簡明扼要的方式概括全文的特點。
第四個層次才是真正會閱讀,稱之為「有閱讀力」,是能夠透過作者筆下的文字聯想出作者本人的鮮活的形象,能夠猜透作者的心思,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做好閱讀理解,離不開多閱讀,多看書。平時也沒少在課外時間給叫孩子安排讀書看書項目。
結果一到期末就傻眼:孩子平時沒少看書,為什麼語文閱讀理解題還是做不好?
小陽光想告訴大家,平時的閱讀跟語文學習中的閱讀理解是兩個概念。平時喜歡讀書且讀了很多書,更多的幫助在於知識的豐富性層面,對於語文來說更多的是體現在作文素材、用詞用句上,而不是在語文閱讀理解上。
提高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需要在閱讀中注意以下幾點:
01
巧用信息把握整體。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
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
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02
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係,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覆琢磨題幹,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03
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準確解答閱讀題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裡是能夠&34;出答案的。
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要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要充分利用原文。
04
課外重點能力培養
○
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
因為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更好的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好閱讀和其它事情。
○
在平時的閱讀中,也要逐步培養: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
這樣才可以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跡、以及閱讀感悟等,一些優美詞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
其三,對於文章、書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跡、觀點、中心思想等一些重點,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促成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