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沒少看,孩子的閱讀理解還是做不好?

2020-07-31 四川啟達教育

不知道是誰說的,多讀名著,能夠對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幫助?事實怎麼不是這樣的呢?有不少小夥伴們表示閱讀理解能力沒有提升。啟達教育老師為你整理了名著沒少看,孩子的閱讀理解還是做不好?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閱讀理解是理解閱讀,是對一句句的話進行深入再加工的過程,我認語文的閱讀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是最低級的層次,也就是認字。

第二個層次是中級層次,表現出在讀完文章後能夠複述,但是長篇大論找不到重心。

第三個層次是高級層次,表現出能夠有條理地複述文章內容,能用簡明扼要的方式概括全文的特點。

第四個層次才是真正會閱讀,稱之為「有閱讀力」,是能夠透過作者筆下的文字聯想出作者本人的鮮活的形象,能夠猜透作者的心思,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做好閱讀理解,離不開多閱讀,多看書。平時也沒少在課外時間給叫孩子安排讀書看書項目。

結果一到期末就傻眼:孩子平時沒少看書,為什麼語文閱讀理解題還是做不好?

小陽光想告訴大家,平時的閱讀跟語文學習中的閱讀理解是兩個概念。平時喜歡讀書且讀了很多書,更多的幫助在於知識的豐富性層面,對於語文來說更多的是體現在作文素材、用詞用句上,而不是在語文閱讀理解上。

提高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需要在閱讀中注意以下幾點:

01

巧用信息把握整體。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

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

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02

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係,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覆琢磨題幹,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03

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準確解答閱讀題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裡是能夠&34;出答案的。

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要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要充分利用原文。

04

課外重點能力培養

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

因為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更好的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好閱讀和其它事情。

在平時的閱讀中,也要逐步培養: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

這樣才可以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跡、以及閱讀感悟等,一些優美詞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

其三,對於文章、書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跡、觀點、中心思想等一些重點,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促成更好的理解。

相關焦點

  • 閱讀名著很重要,家長做對三個步驟,一二年級識字量少也可讀名著
    那問題是閱讀往往是和語文成績有直接的關係的,比如說孩子的理解能力怎麼樣?孩子閱讀的速度怎麼樣?都會直接的影響到語文成績,而將來的寫作能力更是與閱讀的關係非常的密切。青青今年剛上二年級,但是她的小腦袋瓜裡可沒少儲存,來自閱讀的知識,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夏洛的網的故事,還有綠野仙蹤的故事,在她小腦袋瓜裡面特別的多,平時和小朋友們在一起分享時候非常有話題,而且也表現得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比如說到了公園裡,大家看到蜘蛛網,都非常的漠視,但是對於青青來講,卻成了發揮創作的好素材,只因他前不久剛讀完兒童文學名著《夏洛的網
  • 為什麼孩子讀了很多書,還是做不好閱讀理解、寫不好作文?
    是因為看的書太少,還是因為看的都是課外書?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成兩方面來看。首先要肯定的是,書看得太少,肯定不行。我閨蜜的孩子兩年級的時候一直寫不好作文,每次都沒法達到老師規定的字數,閨蜜很著急,託人介紹了市裡的名師,周末駕車一個多小時,帶著孩子去了名師家裡,求指導。老師跟孩子聊了聊,就說這孩子看書太少,沒法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寫好作文,閱讀量一定要跟上,先回去看個一年書,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再來看看能不能指導。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小學是培養閱讀理解能力關鍵期
    很多孩子由於閱讀理解能力不足,導致一到寫作文或者做閱讀題時,都會感到很吃力和無從下手,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很多小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是完成家長、老師布置的任務,所謂的名著、小說,只挑選其中故事性強或是有插頁的章節讀,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去考慮小說或名著中人物在當今社會有何意義,做讀書筆記的學生更少。
  • 注音版名著是幫助還是幹擾?
    小學生們在讀名著時,通過注音和簡單的注釋更加了解名著,會對這部書有進一步的閱讀興趣。」廣東朗誦協會副會長祖晴:「(注音名著)有利於培養孩子自覺閱讀的習慣,尤其對一些缺乏父母陪伴的同學,拼音無疑是一種很好的工具。但隨著閱讀經驗的增加,孩子其實可以掌握更多的方式去閱讀理解,例如聯繫上下文,或者翻字典等其他工具書。」
  • 從短篇閱讀起,小學生閱讀練習3個階段,名著放在最後來閱讀
    小學階段,家長們很關心孩子的閱讀練習。除了購買大量的閱讀物,家長也會花掉時間和精力來陪孩子們看書。可是閱讀往往要和成績掛鈎,閱讀的數量、字數、時間都要和語文成績緊密相連。如果結果不好,那麼做了這麼努力的閱讀練習就會被否定,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家長覺得是孩子不夠勤奮,缺少學習天賦。小學生會覺得閱讀很沒意思,還不如漫畫好看。
  • 名著就一定適合孩子嗎?孩子日常閱讀,應該這樣選書
    常有家長急切詢問:孩子平時該讀什麼書?這實在不好回答,為小朋友推薦書應該是因人而異。但我還是保留我的觀點:為小朋友推薦書,是一件謹慎的事,不能一概而論。名著,也有適合與不適合之分。更何況,小朋友所認可的「名著」和成年人口中的「名著」應該是兩個概念。
  • 名著閱讀已經進教材:孩子為什麼要讀名著
    昨天,我把部編教材要求孩子在初中階段要讀的書,整理給大家。發出來後,引起大家熱烈討論。非常感謝各位朋友的參與和支持。但從朋友的討論中,有不少朋友有疑惑。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二點:為什麼讀名著,讀這些名著有用嗎?既然是為了考試,那麼為什麼老師不把知識點梳理概括,讓學生背呢?
  • 讀經典,怎麼讓孩子愛上四大名著?建議這樣開始
    你的孩子讀過四大名著嗎?有一位朋友,從小酷愛讀書,也非常有才,為了自己的愛好,從行政部門負責人的崗位,主動要求調到媒體去做記者,在當地頗有名氣,有一次和同事談到這位記者朋友,同事說,聽說他的孩子從小就讀了四大名著。語氣裡滿是敬佩和羨慕。
  • 北大學者:四大名著不適合孩子看,某些國外經典也不適合
    然而,從教育的角度看,這部書也不一定適合孩子閱讀,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年。首先,儘管一千個人對《紅樓夢》有一千種解讀,但「色」「空」「幻」「滅」的主題世所公認。對於孩子來說,這些觀念要麼不理解,要麼理解了就會影響他們對未來生活的預期。教育應該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鼓勵他們追求未來更加美好的人生,而不是提醒他們現實有多麼殘酷。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5個核心技巧請收好!271
    很多孩子由於閱讀理解能力不足,導致一到寫作文或者做閱讀題時,都會感到很吃力和無從下手,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 01 了解現在小學生的閱讀特點 讀書目的性不強 很多小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是完成家長、老師布置的任務,所謂的名著、小說,只挑選其中故事性強或是有插頁的章節讀,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去考慮小說或名著中人物在當今社會有何意義,做讀書筆記的學生更少。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5個核心技巧家長請收好!
    很多孩子由於閱讀理解能力不足,導致一到寫作文或者做閱讀題時,都會感到很吃力和無從下手,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 了解現在小學生的閱讀特點 讀書目的性不強 很多小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是完成家長、老師布置的任務,所謂的名著、小說,只挑選其中故事性強或是有插頁的章節讀,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去考慮小說或名著中人物在當今社會有何意義,做讀書筆記的學生更少。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5個核心技巧家長請收好
    ,導致一到寫作文或者做閱讀題時,都會感到很吃力和無從下手,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讀書目的性不強很多小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是完成家長、老師布置的任務,所謂的名著、小說,只挑選其中故事性強或是有插頁的章節讀,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去考慮小說或名著中人物在當今社會有何意義,做讀書筆記的學生更少。
  • 小學六年級,課外閱讀要求100萬字!四大名著,孩子看不進怎麼辦
    但是,誰都知道四大名著應當讀,但是,每當孩子看到厚厚的名著擺在眼前,心裡就已經開始發怵。翻了兩頁之後,就開始覺得內容枯燥,看不進,喪失了閱讀興趣,一個月下來只能看幾頁。這幾乎成了每個家庭必然存在的問題。有些家長遇到這種問題,看到孩子不願意看,也就聽之任之,反正看什麼書都一樣,只要是在看書就行了。
  • 小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重要性
    從小讀經典名著,加以思考,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處。孩子通過這些不朽的文學作品而認識、感悟到的世界,對真善美、假惡醜的認識和理解,對人生哲理潛移默化的接受,比我們大人膚淺的說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讀名著的好處真是數不勝數。
  • 閱讀理解做不好,不是理解能力差,是缺少方法
    今天和一家長聊起學生的語文成績,孩子的基礎成績沒有問題,就是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丟分比較嚴重,其實這也是可以想到的,老師對孩子的書寫及字詞的要求抓得比較緊,我們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做閱讀寫作文,但我們會聽寫孩子的生字詞。
  • 我為什麼不讓孩子讀四大名著和中國的兒童文學
    但基本沒有人談不希望孩子閱讀的書單。我覺得家長不希望孩子閱讀的書單,同樣具有價值。這樣的書單,並非是成人社會的禁書做法,而是一個家長在孩子未成年時應該有的責任。這些年我給自己孩子和朋友也推薦了不少書,但有兩類書我不僅不推薦,相反是帶著警惕的甚至敵視的眼光,看待走進我未成年孩子生活的這兩類書。這兩類書,一類是中國經典四大名著,一類是國產兒童文學。
  • 孩子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做閱讀,還是不會寫作,應該怎麼辦呢
    專注語文教學,分享語文知識,快樂學習語文很多家長跟我說:孩子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做閱讀;孩子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寫作文。這是為什麼呢?如果孩子因為大量閱讀而有很好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那說明孩子做了有效閱讀。反之,則並沒有做到有效閱讀。什麼是有效閱讀呢?
  • 比讀不讀名著更重要的……
    「與其害怕孩子被名著『荼毒』,不如擔心他們根本沒興趣」「女兒纏著我不停地講故事……絞盡腦汁勉強搜颳了一個「蔣幹中計」。等她睡著之後,妻子很認真地對我說:『……騙來騙去的故事孩子聽多了不好。』」不久前,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撰文表達了由為六歲女兒講故事引發的思考。稱妻子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讓他意識到許多名著經典可能並不太適合孩子閱讀。
  • 如何陪孩子發現閱讀英文名著的樂趣?
    不少人想試試英語名著,但厚重難讀的印象就把大家攔住了,然而我們還是希望大家能多讀名著,因為讀名著,就是用人類文明最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我們的讀者,為他們終生的成長和學習打底(北大教授錢理群)。為了幫助不同水平的讀者都能找到能讀下來的名著版本,國外出版社針對名著做了各種難度的改寫。「牛津書蟲」是簡寫版名著最出名的系列。
  • 名著看不懂?你需要的是一堂文學課!
    作者:張萌萌是也 圖片:張萌萌是也 我想將這本《文學課》介紹給大家,是因為《文學課》幫我解答了困擾多年的問題:為什麼名著如此乾澀難懂,卻還備受推崇?文學作品到底在講什麼,我怎麼看不懂?語文閱讀理解題真的不是在雞蛋裡面挑骨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