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上一位清華「學霸」火了,學霸名叫王宇航,2018年以697分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因對所學專業不滿意,選擇直接退學復讀,在今年的高考取得了理科699分的成績,排在全省第二,只要他願意,再次進入清北不是什麼難事。
不知道大家怎麼想的,反正我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心裡羨慕的要死。為什麼自己拼命學習都上不了的清華北大,人家上完大一復讀一年又輕鬆考進去了,人比人氣死人啊!那麼問題來了,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不夠努力,還是他們真的是天才?——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像王宇航這樣退學復讀再次進入名校的「考神」不止一個,今天就來盤點下那些學習能力爆表的學霸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張非這個神人,被人尊稱為高考釘子戶,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考神。
張非來自四川一個普通家庭,從小成績優異,第一次高考,就收到了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是張非覺得自己志在清北,決定復讀重新再來。
第二次高考,張非果然考入了北京大學,按道理傳奇人生到這裡就可以畫上句號了,但是現實往往不是想像就能猜中的,學霸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張非不夠自律,在北大的日子裡沉迷於網路遊戲,由於掛科嚴重被北大勸退。被退學的張非並不甘心,於是有了第三次高考之旅,第三次高考,根本沒有懸念,張非進入了清華大學,命運總是出奇的相似,在清華,張非還是沒能管住自己,被清華大學退學。
事情還沒結束,張非再次選擇復讀,第四次高考,張非又考回了清華大學,這次他父母沒有給他放縱自己的機會,選擇去北京監督張非學習直到畢業。清華北大來回折騰了三次,我甚至都有了一種清北隨便考就能上的錯覺。
雖然四次高考,主要原因是張非管不住自己,沉迷於電腦遊戲,但是拋開張非不夠自律的缺陷不談,光是這應試能力,說是「考神」應該不過分吧,張非的高考之旅,真是讓人又羨慕又惋惜!
劉丁寧,遼寧高考狀元,以668的高分被被香港大學中文系錄取,並獲得了香港大學全額獎學金72萬元。在嘗試了一年的香港求學之旅後,劉丁寧發覺自己並不適應香港大學的生活,她還是希望進入文科生夢想的院校——北京大學。於是劉丁寧決定退學復讀。
復讀的時光並不如想像中美好,曾是高考狀元,又因為自己放棄了高額獎學金復讀,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著這個小姑娘,如果沒有考出好成績,會受到多少鄙夷和冷嘲熱諷,劉丁寧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是狀元畢竟是狀元,第二次高考成績公布,666分!第二次高考,還是狀元!她也進入了她的理想院校——北京大學繼續深造。
兩次高考,兩次狀元,坦白說,這種境界不是單純的努力就能達到的,要說沒有天賦我是不信的。這學習能力我不過多評價了,因為我不配!而且不說別的,光是放棄72w獎學金這種做法,這種錢乃身外之物的境界已經比很多人強了,所以學霸不僅學習能力超強,看事情的眼光也是非同一般。
吳善柳,人稱「高考瘋子」,原因很簡單,他為了上清華,復讀了十年,終於在最後一年,圓夢清華大學。
第一次高考失利。
第二次高考:2001年,北京交通大學,拒絕被錄取
第三次高考:2007年,北師大,拒絕被錄取
第四次高考:2008年,北師大,拒絕被錄取
第五次高考:2009年,中山大學,拒絕被錄取
第六次高考:2010年,北京林業大學,拒絕被錄取
第七次高考:2011年,北大醫學部,拒絕被錄取
第八次高考:2012年,南京大學,拒絕被錄取
第九次高考:2013年,同濟大學,拒絕被錄取
第十次高考:2014年,清華大學,被錄取
十年的時間,用文字描述就是短短幾十個字,但是文字中隱藏的重量、為之付出的心血、承受的非人壓力,周圍人鄙夷的目光等等,箇中辛酸,只有他本人才有資格評論。
有人會說他浪費了十年時光,但是我覺得,為夢想去堅持,去拼搏,最終實現自己的願望,不正是每個人都想要做的事情嗎?大多數人限於現實的壓力和自己的惰性,沒有在追逐自己「白月光」的道路上走下去,但是吳善柳做到了,他值得被尊重!
今天介紹的三位考神,他們的人生足夠波瀾壯闊,這樣的經歷也是他們的一筆寶貴財富,像我們這些沒有頂尖學習能力和學習天賦的普通人,雖然不能像他們一樣「閉著眼睛上清北」,但是我們也有自己內心的「白月光」,比如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等等,有夢想就是好事,能不向現實妥協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非要給這篇文章一個結尾的話,那就是幾個字:幹就完了,奧裡給!
祝看到這裡的同學能進入理想的院校或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已經為人父母,就祝福她/他也能像三個學霸一樣考神附體吧。喜歡請點讚,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