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已過,眾多高三學子們寒窗苦讀十二載,終於收穫豐碩的果實,一封封大學錄取通知書被送達學子們的手上。尤其是那些拿到國內頂尖名校錄取通知書的驕子們,更是無數人眼中羨慕妒忌的焦點。
但拿到國內頂尖名校錄取通知書後就意味著可以徹底放飛自我、從此海闊天高任鳥飛了嗎?相信不同的學子對此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意識決定行為,不同的看法絕對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在今年清華大學錄取的新生裡,有一位特殊的學生,他就是湖北的常書傑。在2015年的時候,常書傑曾以690分的高考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這是他的家人和學校的驕傲。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三年後,由於他太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在學習上達不到北大對於學生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被北大退學。
據說,常書傑在進入北大後思想發生了急劇變化,開始徹底放飛自我,終日沉迷於遊戲之中且無心學習,最終釀成惡果被北大退學。
所幸的是,他在被退學後幡然醒悟,重新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因此決定複習一年後再次參加高考,天賦加上紮實的知識基礎讓他在2019年的高考中考出了712分的好成績,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
可以說,國內最頂尖的兩所高等學府清華和北大他都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不能不讓人感嘆一聲:學霸就是學霸,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努力都能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此萬眾矚目的一個學霸只因為沉迷於遊戲之中就差點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毀於一旦。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普通的中學生或是大學生身上,他還能有機會象這位學霸一樣逆襲重來嗎?
答案很顯然,那是不可能的。頂尖的學霸始終只存在於極少部分人群之中。
所以,無論這位學霸的事跡多麼耀眼和激動人心,他也只是屬於極端個案,不具有普遍的學習和借鑑意義。
那些想以此作為自己玩物喪志或是不思進取理由的孩子們,你們註定要失望了。
相反,嚴格自律、寒窗苦讀才是所有希望實現人生理想、甚至是人生逆襲的學子們的唯一出路。
原因無它,社會環境的改變讓知識成為了任何行業崛起和逆襲的基礎。
5月10日,江蘇淮安中學,深夜11點,已經到了下自習的時候,校內各處的燈已關閉。
但教室裡,依然有數名學生開著檯燈,在微弱的燈光下堅持學習。一女生稱,自己想考北大,正在努力,另一女生稱,堅持最後幾天,拼盡全力,不想人生留有遺憾。
這才是學生應有的堅韌精神正確學習態度。
6月7日,河南許昌,高考數學結束後,一女生來到考點外的護城河邊,一邊打電話一邊痛哭。
她哭著跟家人說自己數學考得太差,感覺高中三年白上了,還稱本來平時都會的題,結果都寫錯了,認為自己太沒用,為自己的高考成績擔心。
是啊,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接受高考可能落榜的結果,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勇氣和機會重來一次再次參加高考,這才是絕大部分學子們的常態。為了自己的將來,抓住每一次機會拼盡全力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2019年,在聞名全國的安徽六安高考小鎮毛坦廠中學,有這麼一位復讀的高考生,他從小和爺爺相依為命,靠著爺爺微薄的低保金讀到了高三,高三是在邊照顧年老體弱的爺爺邊學習中度過的,由於要照顧爺爺,他的學習受到了不少影響,第一次高考不幸落榜了。咬緊牙關,這個少年決定重讀一年再戰高考。高考前,爺爺去世了,為了自己的人生和爺爺在世時的期望,他克服一切困難拼盡全力去學習,終於在第二次高考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走出了自己人生逆襲的第一步。
面對此情此景、面對一個個拼盡全力複習參加高考的學生們,你還有什麼理由把被北大退學、再考上清華的學霸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嗎?
相反,這位第二次高考考上清華的學霸事跡,應該成為一個警醒所有學生的案例,讓所有孩子明白,既使天資聰穎如學霸,如果不自律沉迷於遊戲之中,也會遭遇人生的滑鐵盧,以悲劇收場。
希望此文能讓眾多沉迷於遊戲中無法自拔的學生們以些微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