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汪倫》這首詩寫的是「李白被騙」的故事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這就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色彩,李白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詩歌賞析李白遊涇縣(今屬安徽省)桃花潭時,曾在汪倫家做客。臨別時汪倫前來送行,於是李白寫了這首詩相贈。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賞析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
-
汪倫「騙」了李白,李白為何卻深情賦詩《贈汪倫》?
朗誦詩詞的古風雅韻 講述背後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唐詩,名叫《贈汪倫》,作者是李白。說起這首詩的創作,還有一個小故事。
-
王者榮耀:拆了一下午禮物的劍仙有點懵,李白詩歌賞析是什麼鬼?
原來劍仙收到了一個這樣的禮物,禮物其實是一本書,上線寫著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叢書,李白詩歌賞析。玩家們應該都知道,劍仙李白劍仙李白,劍仙都快成為李白的代言人了。不少玩家都覺得劍仙是李白這個英雄的化身。不過歷史上的李白確實已經作古很多年了。這樣的一本書送給劍仙,哈哈哈,玩家們到底是想幹什麼呢?
-
詩歌鑑賞|賞析詩歌中的賞析語言風格
★★考點解讀★★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麼不同?(6分)【答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整,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這幾句特別採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插田歌》這幾句詩則採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解析】考查學生鑑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
-
詩歌鑑賞:3個角度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
考點解讀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
-
李白寫給友人的詩歌,不以小節拘束,全然一副大丈夫的做派
李白說: 「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朋友之情貴在坦誠、相知、懂得,即是這樣了。 李白的詩作豪放大氣,足以看出他也是一個豪放大氣之人,他對待朋友的感情,是不是一如詩歌和為人呢?李白作了《贈友人三首》 ,他送給了友人什麼樣的意外驚喜, 他對待朋友的性情如何?「詩仙」太白是否真如其名,嫡仙般的人物?李白《贈友人三首·其二》道: 「我衣袖中懷藏著一柄趙國人製造的匕首,我從一位叫許夫人那兒購得的。我將其放入一個玉匣中,玉匣久閉,幽幽的日子裡不見天日,霜雪難近,不識人間天地變幻,它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洗禮,從燕國又流失到了秦國,一直在歷史長河中等待。
-
孟浩然的詩歌為何不如李白杜甫?
孟浩然的人品和詩歌才華,更是贏得了同時代年歲比他小的李白、杜甫等人的景仰和推崇——中國文學史上兩位最偉大的詩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古今中外可有第二人?——李白對孟浩然,無論為人,還是詩歌藝術,都推崇備至。有詩為證:「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杜甫對孟浩然,主要是激賞他的詩歌語言藝術。
-
詩歌鑑賞|專題七: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鍊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鍊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
古詩詞賞析 | 杜甫《天末懷李白》
當時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君子:指李白。鴻雁:喻指書信。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江湖:喻指充滿風波的路途。這是為李白的行程擔憂之語。命:命運,時運。文章:這裡泛指文學。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魑(chī)魅:鬼怪,這裡指壞人或邪惡勢力。過:過錯,過失。這句指魑魅喜歡幸災樂禍,說明李白被貶是被誣陷的。冤魂:指屈原。
-
李白和杜甫開玩笑的詩歌,李白:你寫得慢!杜甫:你寫得快!
在中國的詩歌史上,若論詩壇好基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中唐時期的元稹和白居易,他們兩人互相唱和的詩歌有很多,兩位好朋友經常在一起談論詩詞歌賦,兩人合稱「元白」,應該說他們是詩壇的一對首席基友。我們今天聊的李白和杜甫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是盛唐時期的頂級詩人,合稱「李杜」。
-
汪倫抓住李白愛好,妙計請來李白,《贈汪倫》究竟從何而來
那他的這位好友呢,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詩人李白。這首詩大概講的是,一位飄無所依的詩人,將要乘船離開朋友遠行他鄉,突然聽到岸上飄來陣陣歌聲。這首詩就是李白的《贈汪倫》。在這首詩的背後,有一個小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都很熟悉大詩人李白,他這個人性格爽朗大方,不拘小節,愛喝酒,遊山玩水,四處結交朋友。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的《贈汪倫》是打油詩嗎?
李白的《贈汪倫》是打油詩嗎?●文/南郭居士有人說,汪倫能在李白筆下千古留名是忽悠來的,這個我們權作戲言估且不倫,而又有人問,李白的《贈汪倫》是不是打油詩?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賞析二】《月下獨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純真而著稱的,通觀全詩其感情波瀾可以明顯分為幾層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揚,「花間一壺酒」,而第二句緊接著抑,「獨酌無相親」。但是接下來的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掃這種無相親的冷落,孤單。
-
【新詩品】半壁心空詩歌賞析
(總第43期)往期推薦:【新詩品】項見聞詩歌賞析春樹暮雲詩歌專輯:爸爸的話【春樹暮雲詩社】【新詩品】張文政詩歌賞析殷紅詩歌賞析【新詩品】馮新宇詩歌賞析【新詩品】英倫詩歌賞析【新詩品】馮巖詩歌賞析【新詩品】凡姝詩歌賞析【新詩品】餘成強詩歌賞析【新詩品】孫松銘詩歌賞析【新詩品】姚世英詩歌賞析【新詩品】齊春玲詩歌賞析
-
陳國梁: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詩歌藝術特色賞析
李白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現存九百九十多首,其中不少成為流傳千古的絕唱,中學語文教材曾選入《送友人》《秋浦歌》《子夜吳歌》《望天門山》《月下獨酌》《秋登宣城謝眺北樓》《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本文試從四個方面談談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
-
日本人用英文翻譯的李白詩歌,看到最後一首時我沉默了
小畑薰良譯《李白詩集》2原文:《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縣。贈內原文:《贈內》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譯文:《TO HIS WIFE》 Three hundred sixty days a year, Drunk I lie,like mud everyday.
-
讀詩人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是我們知道的最瀟灑的古代文人,這三篇七言絕句,分別為留別詩《贈汪倫》、寄遠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雖然題材不盡相同,卻都表達了李白對朋友的一片赤誠心腸。
-
七十四、《贈孟浩然》 唐 • 李白
詩歌,也有詩歌的語言。詩歌原本就是用文字表達意思的一種藝術形式,抽象而又廢話地說 --- 詩化、有詩味是詩歌語言最大的特點。那什麼是詩的語言?簡單地說,是一種寫出來、讀出來、想像出來都很美的東西;說的理論一點,是一種意象化,具象化、畫面感很強的東西。借李白的這首《贈孟浩然》,或許可以略略感受一下。
-
贈汪倫李白的新解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注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回過頭來看看《贈汪倫·李白》,很明顯,這首也是竹枝詞。李白(701年-762)、劉禹錫(772-842),李白在前,劉禹錫在後,兩人軌跡沒有銜接。說起竹枝詞,都說劉禹錫,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竹枝詞並不是劉禹錫的原創,而是民間原創,劉禹錫加以整理而得以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