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和婆婆住,可上班沒人帶娃」,兒媳的矯情,生娃後就治好了

2020-12-13 騰訊網

01

有人說,婆媳是一對天敵,這種說法未免有誇大之嫌,但也恰恰說明了婆媳關係向來不好相處。

那麼婆媳關係到底為什麼不好相處呢?

除了兩個人共同愛著的同一個男人(婆婆是母子之愛,兒媳是夫妻之愛),還有家裡新添的成員,孫子,孫女們的到來也將會成為考驗婆媳關係的坎兒。

沒生孩子前,婆婆和兒媳的交集並不多,大家都是成年人,每天有自己的事兒要做,有的婆婆和媳婦除了吃飯在一塊,其它絕大部分時間幾乎沒交集。

直到孩子們的到來,因為兒媳要上班,婆婆會去幫忙帶娃,就這樣,孩子們將婆婆和兒媳硬生生捆綁在了一塊兒。

同樣是婆婆幫忙帶娃,有的兒媳會體諒婆婆的辛苦,心裡充滿感激,時時刻刻念著婆婆的好,有的兒媳則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一方面,她要重返職場去上班,可是孩子沒人帶;另一方面,她想要更多的私人空間,不想和婆婆住一起。

在我看來,後者這種矯情的狀態在於不懂得取捨,如果想要上班,孩子就需要婆婆帶,自己的私人空間自然會減少很多;如果自己帶孩子,不讓婆婆插手,可以很自由,但是上不了班。

這個時候我們要明白,人先要有生存的資本,才能談其它,所以工作是沒法丟開的,那就只能接受婆婆來家裡帶娃,自己的私人空間被壓縮的事實。

很多時候,婆媳關係好不好相處,在於婆婆和兒媳是否願意捨棄一些東西。

02

自述人:郭女士,55歲。

我是北方人,老家在小縣城,年輕的時候,我和一個農村的小夥子談戀愛,那時候什麼也不懂,不管不顧地嫁了,傷了大人的心。

婚後,我生了一個兒子,看在孩子的面上,我娘家親戚借錢給我老公做生意,老公變得有錢以後,對我越來越不好,兒子6歲那年,我和老公離婚了。

我爭取到了孩子的扶養權,後來,我再也沒嫁過,獨自一人將兒子養大成人,送他上大學,盼著他帶女朋友回家,到他順利找到工作,娶妻生子,我覺得自己為人母的使命才算完成了。

之後,我的身份是奶奶。

兒子28歲那年帶了一個女孩回家,女孩是南方人,身形嬌小,長相清秀,第一次來北方,她親手給我織了一條圍巾,關於北方的一切,她似乎很感興趣,編著我兒子問個不停,是個性格開朗的姑娘。

兩年後,兩人結婚了,親家公和親家母很善良,說我一個人帶孩子,不容易,他們不要彩禮,並且還陪嫁了一輛車,我用大半輩子的積蓄堅持幫兒子付了他們房子的尾款,不想讓他們有任何負擔。

兒子兒媳也很爭氣,婚後一年,兒媳就懷上了,我去兒子家給兒媳做飯。

一開始,兒媳沒說什麼,過了一段時間,兒子突然跟我說,我炒的菜有點鹹,讓我少放點鹽,當時我是記住了,炒菜的時候少放了鹽,但是過了幾天,我忘了兒子的提醒,炒菜的時候習慣性多放鹽。

這下,兒媳直接不滿了,吃飯的時候,兒媳直接跟我說:「媽,我口味一直都很清淡,現在懷孕了,口味更要清淡一些,可是你炒的菜味道一直都很重。」

「不吃鹽身體沒勁兒。」我跟兒媳解釋。

「媽,吃鹽和身體有沒有勁兒沒關係。」兒媳反駁了我。

「那菜要沒味道的話,怎麼吃得下呢?」我問兒媳,兒媳直接放下筷子,起身進了臥室。

兒子拉住了我,跟我說少放鹽,不是不放鹽,我知道少放鹽菜也有味道,但是那個少的量我掌握不了,自從兒媳生了悶氣後,我做菜的時候小心翼翼,放點鹽就嘗一下,擔心沒味,更怕味重。

有次,我煲湯,之前放過一次鹽,但是我忘了,盛到碗裡前,我又加了鹽,剛好那天兒媳在公司受了委屈,挺著大肚子的她終於爆發了。

她嘗了一口湯,把筷子「啪」地一聲摔到桌子上,問我:「這麼鹹讓人怎么喝?」

當時我也來氣了,回她:「用嘴喝。」

我們再次鬧彆扭後,兒媳委屈巴巴跟我兒子說,讓我回老家去,不想和我待在一個屋子裡,我兒子問他媳婦,孩子生了怎麼辦,誰照顧?兒媳說月子她媽媽照顧,坐完月子請保姆。

我沒生氣,也沒覺得難受,反正我習慣了一個人,回老家我也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好好的,我主動提出買票回家,兒子自然沒攔我,他了解我的個性。

在老家待了兩個多月,兒媳生產了,我打電話問兒子,要不要我去,兒子問他媳婦,兒媳依舊拒絕了我,兒媳坐月子正好趕上暑假,親家母是老師,得以抽空去伺候自己的女兒坐月子。

誰曾想,一周後,兒子就著急給我打電話,兒子在電話裡跟我說,他嶽母教書可以評優秀教師,但生活自理能力勉強及格。

我在電話那頭差點笑出了聲,這個我自然清楚,兒媳從小到大是在她外婆身邊長大的,她媽媽忙工作,幾乎沒帶過孩子,在兒媳家裡,最會做飯的人是她爸爸,親家公的廚藝比我都要出色。

所以,親家母與其說是去伺候女兒坐月子,不如說是去看看外孫,她待在女兒女婿家,幾乎沒幫上什麼忙。

當時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找一個合格的月嫂不容易,無奈之下,兒子給我打來電話,讓我去幫幫忙,我馬上買票趕去了兒子家。

我做飯除了口味比較重,廚藝其實並不差,這次重新來照顧大孫子,我自然警惕了許多,每次炒好菜,煲好湯,我都不放鹽,喊兒媳自己放鹽,她覺得多少合適就放多少。

兒媳也不嫌麻煩,我喊她她就過來,倒是親家母心疼女兒經常下地,兒媳說下地走走運動一下沒關係。

除了做飯,我還幫孫子洗澡,換紙尿褲,還從網上學了點撫觸操,忙完兒媳和孫子,還得給兒子,親家母做飯。

兒媳把一切都看在眼裡,暑假快要結束的時候,兒媳叮囑我兒子趕緊把嶽母送回去,說嶽母等著上班,親家母問她女兒,你就這麼巴不得我快點走?

兒媳跟她媽媽開玩笑說:「你來一個暑假,也沒幹什麼事兒,都是我婆婆幹的,你還是回去好好教書吧!」

親家母說她女兒「嫁了老公忘了媽」,我在一旁忍不住偷偷笑了,兒媳漸漸開始認同我了。

伺候月子的苦累就不多說了,兒媳回去上班後,她對我特別依賴,恨不得時時刻刻跟我聯繫,我自然明白她的心情,她想分分秒秒了解孩子的情況。

有兩件事最讓我自豪,第一件事是兒媳把我的微信置頂了,我的位置排在我兒子上面,第二件事是兒媳每年都帶我去做全身檢查,這待遇連我兒子都沒有。

雖然在帶孫子的過程中,我和兒媳也鬧過大大小小的矛盾,但最後我們都會和好,兒媳明白,她要上班,孩子沒人管,我是家裡的唯一幫手,是他們夫妻的唯一依靠,所以大多數時候兒媳在忍我。

但我也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不會仗勢欺人,遇到事情我會和兒媳溝通商量,商量不出結果的,我們會把我兒子拉進來,大家一起討論。

看著孫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內心很知足,也很感恩,我兒子遇到了一個好女孩,兒媳呢?只要孩子開心,她就快樂,所以,我和兒媳的關係隨著孩子的長大變得越來越好。

以前,兒媳遇到什麼事兒,都會跟她媽媽打電話聊好久,說實話,那個時候我很羨慕她們母女,我也渴望有個女兒跟我聊心事,我也想把我的心事說給她聽,畢竟這麼多年,我都是一個人走過來的,現在,我的心願實現了,兒媳遇到什麼事兒,都習慣跟我說說,我們很聊得來,彼此之間幾乎沒什麼秘密。

在這種家庭氛圍中,最幸福的人自然是我兒子,他像夾心餅乾的中間曾,被我和他媳婦包裹著,他幸福得很呢,什麼都不用操心,什麼也不用擔心。

在我兒子很小的時候,我曾幻想過有這麼一天,我把兒媳當女兒疼,沒想到,我做到了,而兒媳,她是一個善良,懂事的姑娘,她懂得感恩,體諒他人,所以她也是值得的。

婆媳關係處不好的家庭,生個孩子試試吧,在婆婆帶孩子,兒媳上班的過程中,婆婆和兒媳終會明白,人和人之間是相互被需要的。

相關焦點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我憑什麼幫你帶娃,誰生誰帶」,幾年後,兒媳的做法讓婆婆羞愧
    「我憑什麼給你帶孩子,誰生誰帶!」幾年後,兒媳的做法讓婆婆後悔不已。上面那位寶媽因為婆婆不幫自己帶娃跟婆婆鬧翻了,她說沒人幫忙帶娃,她被逼辭職回家帶娃。她和老公雖然結婚早,但兩人事業心比較強,結婚後一直沒要孩子。這可把婆婆急壞了,想盡一切辦法催他們生孩子,甚至放狠話:孩子生下來我負責帶,你負責生就可以了。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每個人都知道,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和責任,老人可以遵循內心的真實想法,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但是很多婆婆卻有一個顧慮,如果不幫忙帶孩子,兒子和兒媳不給自己養老怎麼辦?看看這幾位婆婆怎麼說。既然這樣的問題擺在跟前,我只能活得實際一些,孫子和外孫子我都幫忙帶,最起碼兒媳和女婿心裡有數,老人做到了,他們也願意為我付出。我的想法還真沒錯,前年生病住院,兒媳跑前跑後,盡心盡力伺候著,女婿也挺孝順,剛出院就接到他那了,一直住到病好為止。
  • 「兒媳,我沒義務為你帶孩子,你們生不生是你們的事」
    我一個同學,生娃後剛出月子,就約我們出去玩兒!婆婆特別寵她,讓兒媳只管生,她管養。 果然婆婆說到做到,大包大攬了養孩子的一切事情。我這個同學拒絕母乳餵養,她婆婆二話不說買來最好的奶粉;同學又嫌棄孩子晚上愛哭吵她心煩,婆婆立馬把孩子抱到自己屋,從此跟著奶奶睡…… 總之,出了月子,同學就過上了五彩繽紛的生活,養孩子這件事,好像跟她沒半點關係。她去上班,跟朋友去瘋,去健身,去美容……小日子恢復地跟沒生娃之前一個樣。 我同學就屬於「我還是我」的那種媽媽。
  • 婆婆還不願幫兒媳帶娃?你晚年過得好不好,全憑兒媳一句話,現實
    文|文兒在現代生活中,婆婆不幫忙帶娃為什麼這麼遭兒媳婦的惱恨。因為很多寶媽在剛生產完就需要趕緊去工作賺錢,而剛出生的孩子需要人照顧。如果婆婆拒絕的話,寶媽就要親自待在家裡照顧孩子,那麼經濟來源就少了一份,生活壓力也會加大。
  • 兒媳對婆婆帶娃不滿,提一過分要求,丈夫隨口送她兩個字——離婚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好的婚姻是經營出來的。如果你現在處在一段好的婚姻裡,可不能太驕傲,因為「驕兵必敗」;如果你現在的婚姻沒那麼快樂,也不必太惆悵,慢慢經營總會變好的。也是這樣的寵,讓小南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得讓著她,都必須對她好。丈夫和婆婆對這事都沒有多言,畢竟沒有讓他們出錢,和平時一樣,對小南一樣照顧。小南嫁給丈夫以後,婆婆一直對她很寬容。什麼事都依著小南,只要不過分的事,都讓兒媳說的算。
  • 不讓婆婆帶娃的原因
    這世上誰能體會全職媽媽的辛苦和無奈,或許只有同樣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希望一切地付出是值得的,至少不後悔。 最怕的是,最心酸的事,你一年365天,天天帶娃,無休,一個整覺都沒有。然而在別人眼裡,你卻是最享受的人。永遠不要指望誰能理解,體諒自己,累了,更多要學會自愈自己。帶娃的經歷中,最讓自己奔潰的,需要別人幫忙時婆家永遠銷聲匿跡,等娃有點小事情,婆家卻開始指責當媽的不是。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願意伺候她養老嗎?」兒媳的回答很現實
    但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在懷孕的時候,準媽媽懷了孩子之後,隨著肚子慢慢變大,產期越來越接近,身邊是很需要人照顧的,而且生完孩子之後坐月子也是離不開人的。老公總是要出去賺錢的,請保姆來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不太現實的,相比這些來說,自然婆婆來照顧比較好一些。婆婆幫忙帶娃是義務嗎?
  • 白天上班晚上帶娃婆婆還跟我抱怨她沒有休息。該辭職自己帶娃嗎?
    白天她帶大寶去上班,小寶9個月,婆婆在家幫忙帶。寶寶睡覺婆婆也跟著睡覺。每天佳佳下班都晚上十點左右。昨天回家時,婆婆看起來剛睡醒的樣子,抱怨說,你們真好,有周末,不像我整天帶孫子,沒得歇一會。婆婆白天能抽空休息,工作日每天等她下班回家後就不用帶孩子了,周末佳佳在家也幫忙帶,可婆婆為什麼老是要這樣說?有時候下班真的很累,婆婆也從來不會提出讓她休息會。遇上這樣的婆婆,佳佳開始懷疑:我該不上班自己帶娃嗎?
  • 寧願自己帶娃,不讓婆婆插手
    經歷過的媽媽們,都能明白其中的苦楚和無奈。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和我一樣,選擇獨自帶娃,從小孩出生那一刻自己照顧娃,對於「」奶奶」那個角色,純屬擺設。 月子裡,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會經歷婆婆的精神虐待或挑撥離間。 人們常說,成為別人兒媳,有義務善待、包容和孝順婆婆。
  • 有孩子後,不想和公婆同住又沒人帶娃咋辦?現實很殘酷誰都不容易
    現在很矛盾,因為她想回單位工作,可是又發愁孩子沒人帶。這位寶媽詢問:有孩子後,不想和公婆同住可又沒人帶娃怎麼辦?身邊有不少朋友其實都有類似的想法。並不是說年輕人不想和老人一起住,只不過大家都有各自的苦衷。別說兒媳和婆婆相處可能會有矛盾,很多年輕人就是和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起住,也會彼此看不慣。畢竟兩代人在很多觀念認知、生活習慣上都是有差別的。
  • 「你給誰帶娃,誰給你養老」73歲農村老人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有人說,婆媳關係沒什麼難的,只要將心比心,就能處理好。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如果婆婆和兒媳的關係處理好了,這個家庭就會其樂融融,反之,婆媳關係劍拔弩張,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惡性循環,丈夫和妻子感情發生裂痕,婆婆和兒子產生罅隙,甚至影響到小一輩的健康成長。
  • 沒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日子過得如何?4位兒媳說出真相,很現實
    兒子兒媳與公公婆婆住得很近,大概步行或開車只有幾分鐘的距離,公公婆婆在自己的房子裡,幫忙接送、照看孫輩,兒子兒媳下班後自然地來把孩子接回他們自己家去,偶爾也一起共進晚餐。然而,怕就怕一些兒子兒媳不知感恩,老人家放著老家的大房子不住和舒舒服服的日子不過,千裡迢迢跑過來「受罪」,卻經常被兒媳挑三揀四、嫌這嫌那。那麼,沒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日子過得如何?以下4位「兒媳」說出真相,很現實。每一位兒媳,或者是已婚女人,都該看看。
  • 「獨自帶娃,娃上幼兒園婆婆卻說要來幫忙接送孩子,我該怎麼辦」
    鄰居小倩的情況我是知道的,當年她生寶寶的時候,婆婆不願意過來照顧,後來沒辦法還是找的月嫂。小倩原本是在銀行上班,產假結束後因為沒人帶孩子,小倩無奈只能辭職。用小倩的話說,好不容易現在孩子上幼兒園,她也可以重返職場了,可婆婆卻表示她想要過來幫忙接送孩子,這樣小倩好安心工作。
  • 不想和婆婆住一起但又沒人帶小孩怎麼辦?
    後臺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不想和婆婆住一起但又沒人帶小孩怎麼辦?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些時候必須有取捨。題主如果還想上班,又想孩子得到來自親人的照顧,至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的3年,需要請婆婆幫忙帶孩子。有些事情能忍則忍,能避讓就避讓,不需要爭個你輸我贏,正常來說都能和睦相處,至少可做到相敬如賓,就是很不錯的相處。不然就是自己辭職帶,或者請保姆帶。然而,算來算去,還是請婆婆帶最放心,最划算。
  • 孩子正在經歷「假帶娃」,爸媽上班後,奶奶就不管了
    其實我的婆婆要這樣做,她就是為了天天能去跳廣場舞,其實不幫忙帶孩子想要享受老年自由生活我們都理解,但是不能把自己親媽來當藉口吧,也是很令人難以理解了。但是以後婆婆需要人的時候別忘記兒媳婦也不應該啊。孫子也沒義務孝順奶奶。不給見孫子別說心狠。
  • 奶奶帶娃是傳統,姥姥帶娃成主流,這3個優勢明顯,奶奶替代不了
    以前的老傳統都是奶奶帶娃,一般孩子都是和爸爸一個姓,奶奶帶娃也是責無旁貸。可是現在很多的年輕媽媽都喜歡讓姥姥帶娃,寧肯讓自己媽媽勞累些,也不願讓婆婆帶娃。我家大寶小時候也是姥姥看大的,那時候住得也很近,照顧也方便,孩子現在上高二了,對姥姥當時照顧她也是很感激。二寶出生後孩子奶奶和我們一起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回自己家了,但是看娃的時候一直有保姆阿姨照看,沒有單獨照看過孩子。說起來孩子奶奶的兩個外孫女也是她和女兒一起看大的,現在姥姥帶娃已經成為主流。
  • 早出晚歸的「上班式」帶娃蔓延,老人排斥跟子女住一起,很心酸
    文|文兒如今年輕人忙著工作,生完孩子大多是老人幫忙帶娃。所以,很多老人都是在該退休的年紀,又開始「上崗」帶娃,讓人很無奈。因為,她每天7點出門,要坐公交到另一個小區去給兒子兒媳帶娃。等到晚上8、9點,又回到自己家裡。她天天這樣早出晚歸去帶孫子,只有周末可以休息,跟上班沒什麼區別,所以她也感慨:「什麼時候才不用早起晚睡呢?」其實,她兒子也說過,讓她住在那邊,不用老回自己家,但秦阿姨不願意,堅持每天回來。實際上,現在很多老人帶娃,也都是這樣。
  • 「娃出生後當沒看見,娃上學後搶著帶」這樣的老人要撇清關係嗎?
    昨天跟鄰居可可去逛超市,在超市裡面看著她心不在焉地問她怎麼了,她說最近特別煩,她婆婆自從孩子出生後就沒管過,也沒幫忙帶過,都是她親媽過來帶孩子,或者讓孩子住到姥姥家,她覺得婆婆不幫忙帶就不幫忙帶吧,誰知道最近三番五次提出要帶孫子,還一直鼓動她老公讓孩子姥姥回去。
  • 「為啥我媽帶娃是義務,你媽帶娃就得給錢?」寶媽回答讓人服氣
    文|文兒前不久聽說表妹和表妹夫生氣了,細問緣由,是帶娃的事引起的。原來表妹生下孩子後,婆婆照顧表妹坐完月子就回老家了,說身體不適。表妹身體還沒恢復好,沒辦法就請娘家媽過來幫忙帶娃。這時如果婆婆對兒媳盡心盡力,相當於在給自己儲存感情和敬意,如果她能幫助兒媳走過人生中最困難的時光,身為兒媳自然感激不盡。等婆婆年老生病或無法自理時,兒媳也會念著她當年對自己的好,盡心盡力地侍奉。這叫「投桃報李」。但如果這時候婆婆以各種理由推脫不帶娃,或者帶娃時不顧小家經濟條件要這要那,很可能會傷了兒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