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說,婆媳是一對天敵,這種說法未免有誇大之嫌,但也恰恰說明了婆媳關係向來不好相處。
那麼婆媳關係到底為什麼不好相處呢?
除了兩個人共同愛著的同一個男人(婆婆是母子之愛,兒媳是夫妻之愛),還有家裡新添的成員,孫子,孫女們的到來也將會成為考驗婆媳關係的坎兒。
沒生孩子前,婆婆和兒媳的交集並不多,大家都是成年人,每天有自己的事兒要做,有的婆婆和媳婦除了吃飯在一塊,其它絕大部分時間幾乎沒交集。
直到孩子們的到來,因為兒媳要上班,婆婆會去幫忙帶娃,就這樣,孩子們將婆婆和兒媳硬生生捆綁在了一塊兒。
同樣是婆婆幫忙帶娃,有的兒媳會體諒婆婆的辛苦,心裡充滿感激,時時刻刻念著婆婆的好,有的兒媳則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一方面,她要重返職場去上班,可是孩子沒人帶;另一方面,她想要更多的私人空間,不想和婆婆住一起。
在我看來,後者這種矯情的狀態在於不懂得取捨,如果想要上班,孩子就需要婆婆帶,自己的私人空間自然會減少很多;如果自己帶孩子,不讓婆婆插手,可以很自由,但是上不了班。
這個時候我們要明白,人先要有生存的資本,才能談其它,所以工作是沒法丟開的,那就只能接受婆婆來家裡帶娃,自己的私人空間被壓縮的事實。
很多時候,婆媳關係好不好相處,在於婆婆和兒媳是否願意捨棄一些東西。
02
自述人:郭女士,55歲。
我是北方人,老家在小縣城,年輕的時候,我和一個農村的小夥子談戀愛,那時候什麼也不懂,不管不顧地嫁了,傷了大人的心。
婚後,我生了一個兒子,看在孩子的面上,我娘家親戚借錢給我老公做生意,老公變得有錢以後,對我越來越不好,兒子6歲那年,我和老公離婚了。
我爭取到了孩子的扶養權,後來,我再也沒嫁過,獨自一人將兒子養大成人,送他上大學,盼著他帶女朋友回家,到他順利找到工作,娶妻生子,我覺得自己為人母的使命才算完成了。
之後,我的身份是奶奶。
兒子28歲那年帶了一個女孩回家,女孩是南方人,身形嬌小,長相清秀,第一次來北方,她親手給我織了一條圍巾,關於北方的一切,她似乎很感興趣,編著我兒子問個不停,是個性格開朗的姑娘。
兩年後,兩人結婚了,親家公和親家母很善良,說我一個人帶孩子,不容易,他們不要彩禮,並且還陪嫁了一輛車,我用大半輩子的積蓄堅持幫兒子付了他們房子的尾款,不想讓他們有任何負擔。
兒子兒媳也很爭氣,婚後一年,兒媳就懷上了,我去兒子家給兒媳做飯。
一開始,兒媳沒說什麼,過了一段時間,兒子突然跟我說,我炒的菜有點鹹,讓我少放點鹽,當時我是記住了,炒菜的時候少放了鹽,但是過了幾天,我忘了兒子的提醒,炒菜的時候習慣性多放鹽。
這下,兒媳直接不滿了,吃飯的時候,兒媳直接跟我說:「媽,我口味一直都很清淡,現在懷孕了,口味更要清淡一些,可是你炒的菜味道一直都很重。」
「不吃鹽身體沒勁兒。」我跟兒媳解釋。
「媽,吃鹽和身體有沒有勁兒沒關係。」兒媳反駁了我。
「那菜要沒味道的話,怎麼吃得下呢?」我問兒媳,兒媳直接放下筷子,起身進了臥室。
兒子拉住了我,跟我說少放鹽,不是不放鹽,我知道少放鹽菜也有味道,但是那個少的量我掌握不了,自從兒媳生了悶氣後,我做菜的時候小心翼翼,放點鹽就嘗一下,擔心沒味,更怕味重。
有次,我煲湯,之前放過一次鹽,但是我忘了,盛到碗裡前,我又加了鹽,剛好那天兒媳在公司受了委屈,挺著大肚子的她終於爆發了。
她嘗了一口湯,把筷子「啪」地一聲摔到桌子上,問我:「這麼鹹讓人怎么喝?」
當時我也來氣了,回她:「用嘴喝。」
我們再次鬧彆扭後,兒媳委屈巴巴跟我兒子說,讓我回老家去,不想和我待在一個屋子裡,我兒子問他媳婦,孩子生了怎麼辦,誰照顧?兒媳說月子她媽媽照顧,坐完月子請保姆。
我沒生氣,也沒覺得難受,反正我習慣了一個人,回老家我也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好好的,我主動提出買票回家,兒子自然沒攔我,他了解我的個性。
在老家待了兩個多月,兒媳生產了,我打電話問兒子,要不要我去,兒子問他媳婦,兒媳依舊拒絕了我,兒媳坐月子正好趕上暑假,親家母是老師,得以抽空去伺候自己的女兒坐月子。
誰曾想,一周後,兒子就著急給我打電話,兒子在電話裡跟我說,他嶽母教書可以評優秀教師,但生活自理能力勉強及格。
我在電話那頭差點笑出了聲,這個我自然清楚,兒媳從小到大是在她外婆身邊長大的,她媽媽忙工作,幾乎沒帶過孩子,在兒媳家裡,最會做飯的人是她爸爸,親家公的廚藝比我都要出色。
所以,親家母與其說是去伺候女兒坐月子,不如說是去看看外孫,她待在女兒女婿家,幾乎沒幫上什麼忙。
當時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找一個合格的月嫂不容易,無奈之下,兒子給我打來電話,讓我去幫幫忙,我馬上買票趕去了兒子家。
我做飯除了口味比較重,廚藝其實並不差,這次重新來照顧大孫子,我自然警惕了許多,每次炒好菜,煲好湯,我都不放鹽,喊兒媳自己放鹽,她覺得多少合適就放多少。
兒媳也不嫌麻煩,我喊她她就過來,倒是親家母心疼女兒經常下地,兒媳說下地走走運動一下沒關係。
除了做飯,我還幫孫子洗澡,換紙尿褲,還從網上學了點撫觸操,忙完兒媳和孫子,還得給兒子,親家母做飯。
兒媳把一切都看在眼裡,暑假快要結束的時候,兒媳叮囑我兒子趕緊把嶽母送回去,說嶽母等著上班,親家母問她女兒,你就這麼巴不得我快點走?
兒媳跟她媽媽開玩笑說:「你來一個暑假,也沒幹什麼事兒,都是我婆婆幹的,你還是回去好好教書吧!」
親家母說她女兒「嫁了老公忘了媽」,我在一旁忍不住偷偷笑了,兒媳漸漸開始認同我了。
伺候月子的苦累就不多說了,兒媳回去上班後,她對我特別依賴,恨不得時時刻刻跟我聯繫,我自然明白她的心情,她想分分秒秒了解孩子的情況。
有兩件事最讓我自豪,第一件事是兒媳把我的微信置頂了,我的位置排在我兒子上面,第二件事是兒媳每年都帶我去做全身檢查,這待遇連我兒子都沒有。
雖然在帶孫子的過程中,我和兒媳也鬧過大大小小的矛盾,但最後我們都會和好,兒媳明白,她要上班,孩子沒人管,我是家裡的唯一幫手,是他們夫妻的唯一依靠,所以大多數時候兒媳在忍我。
但我也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不會仗勢欺人,遇到事情我會和兒媳溝通商量,商量不出結果的,我們會把我兒子拉進來,大家一起討論。
看著孫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內心很知足,也很感恩,我兒子遇到了一個好女孩,兒媳呢?只要孩子開心,她就快樂,所以,我和兒媳的關係隨著孩子的長大變得越來越好。
以前,兒媳遇到什麼事兒,都會跟她媽媽打電話聊好久,說實話,那個時候我很羨慕她們母女,我也渴望有個女兒跟我聊心事,我也想把我的心事說給她聽,畢竟這麼多年,我都是一個人走過來的,現在,我的心願實現了,兒媳遇到什麼事兒,都習慣跟我說說,我們很聊得來,彼此之間幾乎沒什麼秘密。
在這種家庭氛圍中,最幸福的人自然是我兒子,他像夾心餅乾的中間曾,被我和他媳婦包裹著,他幸福得很呢,什麼都不用操心,什麼也不用擔心。
在我兒子很小的時候,我曾幻想過有這麼一天,我把兒媳當女兒疼,沒想到,我做到了,而兒媳,她是一個善良,懂事的姑娘,她懂得感恩,體諒他人,所以她也是值得的。
婆媳關係處不好的家庭,生個孩子試試吧,在婆婆帶孩子,兒媳上班的過程中,婆婆和兒媳終會明白,人和人之間是相互被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