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價上漲是大概率事件,畢竟通脹預期和國運崛起是毋庸置疑的

2020-12-12 騰訊網

很多年前,我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當時並未對房價上漲抱什麼希望,只是覺得家裡需要一套新房,於是便給了定金準備把它買下來,再慢慢供三十年。

買完房子,一位非常有見識的朋友來跟我說:「年輕人,現在不是買房的好時機,目前的房價是歷史上最高的。」

他言之鑿鑿,聽完之後我心裡有點後怕,竟然萌生出退房的念頭,無奈房子定金已經給了,正在走流程,雖然房子有點貴,最後還是咬著牙買了下來。

後來,這套房房子短短幾年大幅上漲,從1.2萬漲到了3萬多,我便開始琢磨一個問題:這種上漲是偶然上漲呢?還是一個持續性、有規律的上漲?如果是後者,那豈不是發現了財富的秘密,可以不斷複製了?

天生的敏感,使得我開始研究房價上漲的規律,終日沉迷其中,那時就連陪女友去旅遊,每到一地,也必先看房,並且拍照、做下記錄,還去跟當地居民攀談,了解他們的購房口味,等到日後再複查它的上漲幅度,以印證、校對自己當時的判斷,這麼多年走遍了半個中國,簡直痴狂。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我上面那個朋友真的太過悲觀,他們在中國快速崛起,房價正在上漲的大周期之中,僅憑几篇看跌樓市的新聞稿子便過早地認為中國的房價已經太高了,不會再漲了,而錯過了家庭資產大幅增值的好時機。

當然這也是大部分人容易犯的錯誤:用今天的幣值預測未來的房價。

為了讓更多人看清中國房價的真相,今天我把自己多年以來的投資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觀點有點直接,如有不適,請見諒)

1

中國的房價沒有頂

中國房價能漲到多高呢?無限高,通脹不止,房價無頂。

2015年,很多人說深圳房價3萬太高了,再漲就沒人買得起了。然而來一輪貨幣放水,一下子漲到了5.4萬,很貴嗎?一樣搶著買,為什麼?

2015年這輪大漲,深圳250萬的房子,漲到了500萬,500萬的漲到了1000萬,1000萬的漲到了2000萬…

原來250萬的業主把房子一賣,去買了500萬的房子,原來500萬的業主把房子賣了,去買1000萬的房子…

全國樓市同理,無論成都、鄭州、上海,都是一層層往上循環置換,購買力從來不缺,樓價升完繼續升,無頂。

慢著,最底層250萬的房子誰來接盤?

對,剛入場的玩家,那些沒房的剛需客。他們來晚了,只能先買下250萬的差房子,等下一輪上漲才能往上置換。那麼這些剛入場玩家的購買力又從何而來呢?對,從他們的儲蓄和通脹的工資來,通脹之前,工資8000,幾年通脹後漲到了1.6萬,這樣250萬的房子他們幾年就夠得著、供得起了。別忘了,這幾年全國平均工資可是年年都漲,就連豬肉、青菜也是如此,通脹一直都在。

做什麼都講先來後到,很多人罵房價太高,買不起,是因為他們一入社會,就盯著500萬的房子,不但要住電梯三房,還要帶花園,哦,對了,最好近地鐵…

一入場就想做大boss,享受人生,真實世界可沒有這樣遊戲啊!

同樣的道理,很多人說上海房價貴,但是只要你願意捨棄地段、面積、樓齡任意一個指標,你就一定買得起上海。只是很多人不願意先把差的房子買下來,等待下一輪上漲時賣掉置換,然後再一局局翻身而已。

買房剛開始那幾年是很難的,但是只要漲了一輪,你馬上就活過來了,後面不斷裂變,操作得當會越買越多,資金壓力反而沒那麼大了。

這時可能有朋友會說:以前行情好,現在去哪找這樣的好機會?

其實,機會一直都有,2015、2016年深圳漲完之後,很多人就覺得短期沒行情了,可是最近深圳再次漲起來,又一次教會我們重新做人。

深圳提前異動,局部上漲,說明前幾輪的變相寬鬆和LPR利率已經傳導到資產市場,再加上先行示範區的利好,點燃了壓抑已久的需求,接下來重點關註上海、北京是否大幅回暖,行情跟漲。(明年大概率會有行情)

當大多數人感覺周期還在將去未去的時候,實際新一輪上漲周期已經在醞釀;當大多數人發現新周期已經到來的時候,房價已經漲上去了。

2

賺錢模式決定財富高度

這個世‎界賺‎錢是分‎模式的‎,方向太重要‎。有些人‎活了一輩子‎也‎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只是行色匆匆地活‎著。

在這個社會無論你怎麼奮鬥,如果僅是靠工資,只能是過得比同事略好 。

如果單位是個好單位,這種比同事略好的收入也算不錯了,如果單位不景氣,這種略好就只夠活命。

一名職員,年薪20萬,除去吃穿住行,看病以及節慶支出,一年也就攢下8萬,刨掉通脹,僅剩7萬,一個人的工作時間只有40年,滿打滿算,一輩子所賺不足300萬。

這種賺錢模式太慢了,根本不夠安置父母妻兒的生活。

很多人每日埋頭苦幹,寄望於拼命工作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但是社會的真相是:勤勞不能致富,勤勞只能溫飽。要想致富,還得研究投資,並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為什麼很多人不敢拿錢出來投資呢?十幾年前,很多人的父母即使不算大富大貴,至少都攢有幾十萬甚至一兩百萬,卻仍然不敢買房,因為他們從不願意承擔風險,哪怕一點點風險。即使買房也不願意貸款,因為他們認為貸款就是風險。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富人做投資同樣要面對風險,只不過他們善於管理風險而獲得巨大財富而已。他們也不知道富人即使再有錢,做生意也是要跟銀行一起合作的。

窮人一聽到風險,馬上跑開;富人聽到風險,卻會低頭算算風險背後的收益,判斷是否值得做,怎麼管理或防範風險。

哪怕王健林、許家印這些人都是提著腦袋辦企業,誰沒有風險?辦企業一不小心,不是破產就是坐牢。王健林前幾年差點就沒緩過來。

說到底,一個人窮,主要是心窮。一旦心窮,便對未來沒有了盼望,變得極度麻木保守,喪失動力,不再去絞盡腦汁想辦法解決問題,實現目標。

為什麼他們會心窮?

因為窮人面臨的問題首先是匱乏,長期在匱乏的狀況下生存,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匱乏的思維,哪怕有一天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他的眼光還是在飯碗裡打轉,不敢投資。他們從來都是從別人手裡領錢,有一天要自己掏錢出去搞投資,感覺怪怪的。

看完電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外面的光線很刺眼。同樣,那些長期在黑暗當中生存的人,其實已經很難適應光明!那些長期在匱乏,漫無目的生活當中生存的人,他們又怎會相信如果抓住機會,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富人呢?廣東有句話叫:你想發達,先看你有沒有這個膽,連膽都沒有,神仙都幫不了。

其實每一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邊工作,一邊學會投資,一定能比原來過得更好。

說到投資,也不是有錢就能亂投的,因為任何人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金錢、智慧、才能、精力、時間等等,投入了一個項目,就不能再投入另一個項目,當你選擇一個項目時,就喪失了在其他項目上的收益。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受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方向的問題上算錯了帳。

這麼多年來,多少人在股市、P2P、幣圈理財,甚至創業的道路上栽跟頭,都是方向迷失造成的。

目前來看,中國這麼多資產一個個暴雷,只有房價是最穩的。

人生很‎多時候是需要抵制誘‎惑的,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打過德州撲克。德州‎撲克是典‎型需要靠‎降低交易‎頻率‎來賺錢‎的遊‎戲,入池率‎高‎的人流水是很大,但是很‎難超‎越那些幾‎乎不‎怎‎麼入池但是一‎把就賺‎很多的‎人。但是不‎入池是很‎難的,你拿到‎一把‎好牌,進還是不進‎。大多‎數‎人選擇進。往‎往‎你‎覺得‎很好‎然後都死了‎。這就像很多人手裡拿了不少錢,就開始瞎折騰,結果都賠光了。

如何確保自己儘量守得住,放棄‎那些看上去還‎不‎錯,實際很‎一‎般的‎牌,然後在關鍵領域大賺一把才是投資的關鍵。

在投資上,就該放棄那些看上去不錯,實際一般的機會,什麼股票、基金、炒鞋炒幣,都是末流,因為他們賺再多錢都要來買房。

一個人最大的幸運之一莫過於在他躊躇滿志,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和賺錢機會。

我身邊很多朋友,在早年便被我影響至深,不斷買房,很多人的回報甚至遠遠大於我。

當我們發現僅靠工作,或者花哨的投資都沒法賺錢的時候,應該及早把資金切換到房產這條賽道,堅定信心持續做下去,一定回報很大。

3

不要做憤青,否則會一事無成

很多年前,我剛開始研究房價的時候也看了很多關於房價的文章,但是說實話,大部分內容要不是過於艱澀,扯上各種經濟理論,使人云裡霧裡,要不就是各種蹭新聞的文章,一看而過,對於規律的總結甚少,根本無法指導行動。

所幸的是,我那個時候沒有被他們影響,而是一頭扎進市場,研究影響價格變化的微觀因素,並且與多位資深的投資者不斷交流碰撞,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投資框架。

我始終相信,研究地段、樓層、戶型、交通、配套等微觀因素對房價的影響,比猜測川普下一回出什麼大招對指導個人購房更有意義。以前歐巴馬那麼厲害,現在也不知道去哪了,但是中國房價還在繼續漲。

但是現實中大多數人還在看那些沒有多少營養的文章,相信那些為了流量而討好讀者的自媒體,甚至無投資經驗的新手小編。

很多媒體會告訴我們社會有很多問題,比如房價太高,並且他們言之鑿鑿地說一定是社會出了問題,而不是我們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

中國人講究說話委婉,一般的朋友我懶得跟他講房價問題,信息量太大,無法深入溝通,就跟政治和宗教一樣,避而不談最好。

別人說房價太高了,我也就附和一下,心裡想:你們不買,我買。

但是真正鐵的哥們,我會很深入地給他們分析房價問題,畢竟這關係到我的朋友日後能否賺到錢,生活過得好壞,我得把自己所知全部告訴他們,將來他們如果過得好,這份交情就越交越深。

當然那些這些朋友聽了,有沒有去買房,便看他們的命中是否有此財富良緣了。畢竟這個世界上,只有20%的人能真正把信息轉化為知識,進一步轉化成行動的就更少了。勝利不屬於第一個知道的人,而是屬於第一個採取行動的人。

關於是否要買房,現在很常見的一種思維方式是:「房價已經這麼高了,大大超出工薪族的購買能力了,ZF一定會出手幹預的」,包括權威報紙都採用過這種推導法來「證明」房價太高了。

但是,這裡有兩個邏輯漏洞。

第一,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收入,套入到「工薪族」這個詞裡,認為「我」買不起房,那肯定大部分人都買不起房了。

我們認為自己的收入還不錯,應該在工薪族中偏上。

但其實,這個資本的世界裡,富人從資本中獲得的收益,是大大高於工資收入的。

華為、騰訊的程式設計師工資夠高吧,但如果按購買力來算,在這個社會金字塔中也是處於中下遊的。

在許多媒體文章裡,都假設剛畢業的小王,應該在核心地段買得起一套70平的兩室一廳。

其實大部分沒有積累的年輕人,是沒能力一開始就在一線城市買到70平的房子的,這才是這個社會的常態。

為什麼要做一個「工薪族應該能夠在一線城市買得起70平房」的設定呢?

這是個偽命題啊!

上文已經提及,一個剛畢業的人是需要一步步升級置換,才能最終買到心儀的房子的。一上車,就坐頭等艙,哪有這樣的好事?

第二,你買不到房,真的很嚴重嗎?

不妨試想一下:房價太高,你會怎樣?

答案是:你只會不買房,然後租房住。一二線城市租不起,你就回到老家,沒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房價下跌30%以上會怎樣?

問題大了!

持有房產的人會斷供棄房,銀行會無法收回貸款只能查封房產拍賣,而在那之前就會發生恐慌性拋售,資金外逃,GDP下滑,銀行破產,金融危機……

高層當然知道房價高,但是要軟著陸,最好的情況是發行貨幣,讓大家的工資跟著上漲,同時大力發展經濟,大家賺到錢,房價的泡沫就一點點擠掉了。

跌?不行的!

最近恆大、碧桂園在幾個城市帶頭降價賣房馬上被緊急叫停了,連降價都不能降。房價上漲是泡沫,下跌是風險,你說哪個問題更大?

擠掉泡沫依靠發行貨幣以及發展經濟,在發行貨幣過程之中持有的現金都會貶值,而負債的人,他們的真實負債卻會變少。十多年前的50萬和現在的50萬,完全是不同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邊資產價格上漲,一邊真實負債下降,兩者形成的剪刀差就是投資利潤。

那麼通脹會停下來嗎?永遠不會。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通脹,那些家財豐厚的人,可能一輩子都花不完手裡的錢,他們便會停止生產,光吃老本。

但是有了通脹,無論你多有錢,你都必須像一臺電腦一樣運轉起來,絞盡腦汁為社會創造價值,不斷搞錢,從而推動國家進步,民族復興。

即使歐美日韓,發展程度這麼成熟了,仍然要藉助貨幣寬鬆刺激經濟,中國的難獨其身。

所以樓市短期漲跌固然無法預測,但是未來二十年房價持續上漲卻是大概率事件。畢竟通脹預期和國運崛起是毋庸置疑的。

在發達國家,房產叫做real estate,「真正的財產」,確是名如其實。

我們都是100多斤的人了,成熟點行麼?千萬別做憤青,總是罵房價高。

雖然很多人寫房價會暴跌或者房價上漲一去不返,但是我想說:那些討好你的文章,可能最終會害了你。

說真的,這種「剛剛樓市傳來驚人消息,房價再也不會漲了!「震驚,房價暴跌,購房者一夜無眠!」之類的文章,我在2009、2012、2014年就看過了,已經看疲勞了。大家去百度搜索一下,新浪購房論壇、網易、騰訊新聞,一大堆這樣的文章,發表的日期都是2009、2012、2014…

其實將來2022年,我們在微信搜索,也會看到同樣的景象,一邊倒的媒體沒有幾個準的。

文章結尾,講一下市場的動態,珠海漲完之後,最近深圳也開始上漲了,購買力又開始進入循環置換模式,但是仍未見到成交大幅放量,只是部分優質板塊和有套利空間的新房熱賣。作為全國房產的風向標,深圳上漲,意味著未來一線城市的流動資金會逐漸活躍起來,上海、北京可以開始關注了,這一輪再踏空,以後就更難上車。

相關焦點

  • 同學說丨淺談當下通脹預期和市場估值
    股票估值先於經濟復甦理所應當,但若究本因,基於基本面的上漲和基於貨幣現象的上漲在進行估值的預測外推時會給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在強反身性FOMO作用下,市場對政策放水和經濟復甦進行了完美預期的綁架,即市場和經濟下滑分別引發貨幣和財政政策幹預加強,進而促進經濟加快復甦,進而更多的資本進入市場,從而政策不敢主動刺破泡沫(即央行「託底期權」)。
  • 對話洪灝:美國通脹預期已經起來了,人民幣未來會保持升值
    「很難想像這麼大力度的實際刺激不會引起美國通脹,」 洪灝表示,多增的財政赤字直接變成現金支票被運用到實體經濟裡,導致美國廣義貨幣m2的同比增速達到20%以上,這是美國戰後歷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從前瞻性來說,如果我們認為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疫苗會出來,整個疫情會繼續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其實我國現階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是比較有針對性的,並不會出現對中國經濟造成刺激過度或者刺激不當的情況,畢竟我們看到經濟在不斷復甦。
  • 從易行長文章看:未來房價和工資上漲可能都難了
    來源:市界市場分析 1.盤面 11月PMI指數強勁回升(PMI自今年4月以來首次站上50)和高層打造券商航母的兩大利好,使得2日A股早盤穩步上揚,但是下午股指走低,甚至一度走綠,直至收盤,股指僅僅上漲3.83。 一直看多的中信證券終於開始看空了,11月份中信證券策略還在強調,反彈進行時。
  • 通脹預期升溫 「金髮女孩」漸行漸遠
    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罕見同漲背後一定有更深層次的經濟基本面因素,那就是通脹預期。數據顯示,自2017年末以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漲幅明顯強於通脹保值債券(TIPS)收益率漲幅。所謂「通脹保值債券」,是由美國財政部發行,與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掛鈎的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債券,可幫助債券投資者屏蔽通脹風險。國債收益率與TIPS收益率之差即TIPS利差,反映了投資者通脹預期。
  • 一切通脹仍是貨幣現象——致美國終將到來的通脹
    但本次不同,「很多人花錢,但沒人收錢」,財政刺激導致需求旺盛,而供給端無論短期還是長期都承壓,與戰時有相似度,所以通脹壓力很大。總而言之,我們認為目前市場可能存在兩個核心的預期差:一是市場可能低估了財政刺激對於需求的拉動作用;二是市場可能低估了公共衛生事件對經濟生產端的衝擊。這兩個因素將成為未來通脹超預期上行的原因。
  • 關於未來房價走勢的幾點判斷
    特別是今年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很大,但中國依舊堅持「不刺激」「不大水漫灌」,今年M2同比增幅最高的月份也只有11.1%,遠沒有過去幾輪房價上漲周期那麼大。不過,也不能認為房價會下跌。首先,「穩房價」是長效機制目標,也是各地樓市調控的頭等大事。當下,各地財政收支缺口大,對樓市的依賴很大,各地託底樓市的決心也很大。
  • 房價已不是房價,而是國運!
    老馬寫《資本論》的時候,貨幣還大都是金本位,所以,老馬沒有寫出貨幣第五屬性。這個第五屬性,就是財富再分配。只有在信用貨幣時代,它才大放異彩,超越其他四大屬性的重要性。信用貨幣通過通脹與通縮的手段,重新分配財富。假設有這麼一個世界,只有你和他。你有一間房子,他有一桶糧食。
  • 房價還會上漲嗎?人民幣還會貶值嗎?存錢和買房誰更划算?
    配圖1,通貨膨脹的預期在逐年的加大。你知道嗎?通貨膨脹一直存在,而且通貨膨脹的預期在逐年的加大。2,房價還會繼續大幅上漲嗎?說實話,雖然很多朋友並不看好未來的房地產市場,但我個人覺得未來的房價仍然會繼續大幅的上漲。一方面城市化還在不斷的推進,最低80%的目標,至少還有20年的時間。另外一方面樓面價在不斷的翻倍,開發的成本也在逐年的遞增,這些都將反映到未來的房價上。
  • 一旦房價納入通脹,意味著不能隨便印錢了,但這比房地產稅還難
    比如統計房價實在是有難度,房地產的官方數據目前只有兩個,一是70個大中城市房價,二是房地產開發和投資數據,這倆都是每個月公布一次。前者只是抽樣,全國有近300個地級市,70個城市佔比還不到四分之一。後者反映的是房地產行業的投資開發情況,統計維度是一級市場(土地)和二級市場(新房),不涉及三級市場(二手房)。
  • 房價又要起飛?經濟學家:國運不能寄託於房地產,獲曹德旺力挺
    言外之意,房地產業並非風光不再了,只是暫時性失靈,未來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劇,隨著2億農民工進城創造大量購房需求,房地產依然有上漲空間,尤其是人口增量城市。其次,從金融調控的趨勢看,資金未來很難再流進房地產,房價上漲的資金基本面支撐嚴重不足。
  • 秦皇島未來3年房價怎麼樣?會不會繼續上漲呢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秦皇島未來3年房價。  今年以來,雖然有些地方再度出現房價上漲現象,如蘇州、西安等,但是,很快地地方就出臺了調控政策,且力度很大,沒有任何想像餘地。但是,房價繼續大漲的概率已經不大,即便上漲,也會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調控,真正體現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要求,也體現了「房住不炒」的定位。
  • 專家們「各執一詞」,房價漲跌「撲朔迷離」,社科院「一錘定音」
    當然,歷史證明,在過去很多年,房地產是功大於過的,畢竟,房地產的發展帶動了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造就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 房價「上漲」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這樣可以吸納超發貨幣,由此降低通脹壓力。 除了董藩教授和孟曉蘇教授,財經女神葉檀也認為,未來房價還會「漲」,漲幅大約6%。 當然,有預測房價「漲」的就有預測房價「跌」的。比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在2017年就公開表示:未來「房價如蔥」的觀點,他認為房價會「越來越便宜」。
  • 25.1%居民預期年底房價上漲,你怎麼看?
    據央行9月29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對下季度房價的預期,25.1%的居民預期房價「上漲」,51.2%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1%的居民預期「下降」,還有12.7%的居民表示「看不準」。有媒體對比發現,預期下季度房價「上漲」的居民比例高於前兩季度。
  • 周古玥:財政刺激預期持續 金銀震蕩上漲
    COMEX金銀期貨雙雙上漲,紐約金主力12月合約上漲2.7美元,結算價報1928.90美元,上漲0.14%;紐約銀主力12月合約上漲0.163美元,報25.271美元,上漲0.65%國內夜盤方面,滬金2012主力合約報410.24元/克,上漲0.22%;滬銀2012主力合約報5361元/千克,上漲0.88%。   新一輪財政刺激樂觀預期延續,帶動金銀震蕩上漲。
  • 現貨黃金1860止跌了 是否還會再次上漲?會!為何?
    市場人士認為,中長期來看,未來經濟逐漸復甦基本成為共識,預計2021年在「弱美元+低利率」的環境下,金銀突破前高進一步上漲是大概率事件。  上周以來,金銀價格一路反彈。本周一,國際金價一度站回1900美元/盎司關口,白銀價格也一度衝至27美元/盎司水平。
  • 黃金、茅臺、房價、比特幣上漲 本質是一樣的
    黃金、茅臺、房價、比特幣上漲 本質是一樣的 2020年即將過去,回顧全年來看,今年對全球經濟影響最大的事件就是新冠病毒疫情。但從今年全球大類資產價格的表現來看,幾乎看不到疫情帶來的負面衝擊。資產為何全面上漲?
  • 英媒: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脹預期差值擴大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金融時報》6月24日報導,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脹預期數值差已創新高。美國通脹預期,也是我們熟知的均衡通膨率,是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國債型通貨膨脹債券(Tips)之間的差異來測量的,大致為2.27%。與之相反的是,德國10年的通脹預期減少到1.34%,美國和歐元區有0.93的差距。
  • 溫彬:「豬油」價格上漲 通脹整體可控
    作者 溫彬(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  4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3月CPI同比上漲2.3%,預期2.3%,前值1.5%;PPI同比上漲0.4%,預期0.4%,前值0.1%。CPI同比漲幅較前月擴大0.8個百分點,與預期相符,但明顯高於2014-2018年這五年的3月同比漲幅均值1.8%。其中,食品CPI同比上漲4.1%,較前月提升3.4個百分點,是本月CPI走高的主要拉動項;非食品CPI同比上漲1.8%,較前月加快0.1個百分點;核心CPI同比上漲1.8%,與前月持平。  食品方面,漲幅明顯的商品是豬肉和鮮菜。
  • 俄羅斯聖彼得堡房價上漲10.45%
    俄羅斯2019年第一季度的房價同比上漲1.95% 俄羅斯房價上漲 俄羅斯2019年第一季度的房價同比上漲1.95%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俄羅斯房價上漲
  • 未來房價會如何呢?未來的房子是越來越便宜還是越來越貴?
    城市的發展相對緩慢,房價上漲的速度本來就非常的慢,人口在不斷的流出,沒有了購買力,房價在未來難有大漲的可能。換句話說,人口淨流出的劣質城市在未來房價不僅難以上漲,而且還可能面臨下跌的風險。02.漲幅不及通脹。另外,即便是這些人口淨流出的小城市,房價在政策的維持下會非常的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