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正在進行放鬆、玩耍的顧客。 郝學娟 攝
中新網濟南5月23日電 (郝學娟)散發藍光的柔軟水床、黑暗中閃爍著點點星光的冥想屋、可以肆意砸酒瓶的發洩屋……這個佔地600餘平方米的減壓館是由濟南一「90後」小夥門金文所建造。
圖為正在減壓館內拍照的情侶。 郝學娟 攝
記者22日下午在減壓館內看到,館內共設30餘個場景,顧客們可以通過撒鈔票、摔枕頭、騎單車、冥想、傾訴等多種方式進行解壓。不少年輕人還會在放鬆之餘,在場館內打卡拍照。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表演系的門金文還會利用專業知識,幫助顧客根據燈光,選擇好的角度與姿勢,進行拍照。
圖為門金文為顧客做防護。 郝學娟 攝
特地到減壓館打拳的濟南市民金剛告訴記者,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工作、整日憋在家中只能刷手機,不僅導致他缺乏鍛鍊、身體素質變差,也造成了很大心理壓力。「來到這也有很多目的,是讓自己放鬆一下,也是發洩一下,迎接新的開始。」
5月22日下午,記者在減壓館內看到,館內共設30餘個場景,顧客們可以通過撒鈔票、摔枕頭、騎單車、冥想、傾訴等多種方式進行解壓。 郝學娟 攝
星空走廊、呼吸之光……與其他城市的減壓館不同,門金文所經營的減壓館中很多項目都是由他自己創造而出。除了體驗式減壓項目,減壓館內還有兩面不同風格的「傾訴治癒牆」。記者在其中一面「傾訴治癒牆」上看到,「疫情一定會消失,讓我們一起打敗它們。」門金文告訴記者,對比疫情前後,顧客的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特地到減壓館打拳的濟南市民金剛告訴記者,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工作、整日憋在家中只能刷手機,不僅導致他缺乏鍛鍊、身體素質變差,也造成了很大心理壓力。 郝學娟 攝
「2019年12月份我們館剛開業時,顧客們大多是抱著獵奇的心態來玩,而今年4月1日復工後,客戶群體多為上班族、學生,並且確實能感到他們就是想純粹放鬆自己。」門金文說,疫情之後,現在客流量每天能達到100人次以上,雖然對比疫情前客流量有所下降,但也在慢慢好轉。
圖為門金文和顧客聊天。 郝學娟 攝
門金文認為,現代人各方面壓力都很大,建立減壓館的初衷便是希望打造一個能讓人們放鬆的地方,讓他們可以「買」到開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