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拉加才仁:山非山也

2021-02-15 北大青年

 

1988年,拉加才仁參加高考。這一年西寧當地只有十來個學生被北大錄取,他是其中之一。在此之前,拉加才仁從未聽說過北大,只是填報志願時從同學口中得知「北大很好」,他自己也覺得「這個名字很好」。從小在山裡長大的拉加才仁,看到專業介紹裡「野外實習」的字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環境生態專業。

 

第一次出遠門,拉加才仁一腳踏入了燕園。在這裡他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他之前理解的「不是一回事兒」。

 

別人見到拉加才仁只會漫不經心地問一句「吃了沒」,但他一直認為為客人端上茶水和食物才是待客禮節;舍友用一句「不在」回絕了來宿舍串門的朋友,只當房間裡的拉加才仁是透明人;眼看有同學辛苦排隊買來的奧運會門票被惡作劇式地燒掉,其他人還跟著幸災樂禍。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那麼冷漠?」

 

許多個輾轉反側的夜晚,他開始懷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甚至萌生了退學的想法。他體會到一種危機感——要趕快抓住某個「正在失去的東西」。

 

1989年4月1日,這一天的三角地格外熱鬧。看著北大登山協會招新的醒目字樣,拉加才仁的眼前隱約浮現出家鄉聳峻的群山。從小生病不用吃藥、自己就能扛過來的拉加才仁體能優於常人,順利地通過選拔,成為了登山隊的一員。

 

1990年,拉加才仁第一次登山,目的地是崑崙山玉珠峰。久別高海拔,拉加才仁一時難以適應。在六千多米的高峰上,他走起路來飄飄忽忽,「像喝了酒一樣」。

 

他懷著朝聖的心前來,認真起來的時候甚至會顯得「過分嚴肅」。天色漸晚,隊員們鑽進營地,有人掏出特地帶來的撲克牌,幾個人迅速圍成團「切磋」起來。熱情的隊友還不忘叫上拉加才仁,而他卻怎麼也看不慣,心裡只想著神聖的山讓打撲克給「玷汙」了。

相關焦點

  • 湖州愛山小學仁北校區要通公交車啦
    湖州愛山小學仁北校區要通公交車啦!昨天,市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運管局、市公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等部門,在愛山小學仁北校區召開協調會,對該校區開通公交線路作了具體規劃,公交線路將於11月15日開通。今年開學以來,愛山小學仁北校區開通公交線路,成了很多家長殷切期盼的事情,本報11月1日曾作專題報導《愛山小學仁北校區公交啥時候能開通》。報導見報後,得到了很多家長的關注與支持。「特別是下雨天,老人家接送孩子很不方便。」採訪中,家長們紛紛表達了強烈的願望。據了解,愛山小學仁北校區在建設時,沒有同步配套建設公交站臺,給公交線路的調整和新闢帶來了困難。
  • 仁山法師:學會隨喜,福報將會源源不斷湧現出來!(附心經講解)
    仁山法師:獲取「福報」的簡單方法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1)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2)天將降大任修行是場騙局嗎?
  • 騎行318第十一天 帶著一身的傷 翻越剪子彎山 無名山和卡子拉山
    中午時間,登上了剪子彎山的埡口,剪子彎山(亦稱剪子彎梁子、尖子彎山,海拔4659米),屬沙魯裡山,雄峙於四川省雅江縣香格宗鄉西側,呈西北-東南走向,為雅礱江與吉珠溝的分水嶺,因翻越其驛道傍山成剪刀形彎曲而上故名,藏名「博浪貢」,意為全天有霧的山頂。山脊在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奪阿拉錯。
  • 秦皇島小美哥——徒步去西藏 翻越海拔4700米的卡子拉山~
    今天翻越了海拔4700米的卡子拉山。路雖遠,行則至。事雖難,做則成。我見眾生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七月的風,八月的雨,九月就會有驚喜。天路十八彎位於雅江開往理塘的路上,在四川境內,318國道上,越翻閱海拔4659米的剪子灣山。318國道剪子灣山的天路十八彎,海拔4500多米。從半山腰俯瞰,有一種震撼的曲線美!
  • 3月的獅子男主桐山零人物介紹 桐山零的身份和才能
    桐山零是2016年10月新番《3月的獅子》男主角,在將棋方面有著非凡才能,是將棋歷史上僅有的在初中階段就獲得職業棋士資格的五人之一。
  • 2020「感動山傳」十大勵志青年人物頒獎典禮舉行
    11月份,在對候選人資料進行審核後,新聞傳播系相關負責人對人物進行了稿件撰寫、拍攝、後期宣傳等工作,組織了勵志人物候選人網絡投票活動,並將投票結果上交專家評審小組進行覆審,評選出最終的結果。  「感動山傳」十大勵志青年人物評選是我院的品牌活動,是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舉措。
  • 來開封見識「二龍戲蛛」的山陝甘會館
    想要見識見識「二龍戲蛛」,那你必須來開封,來開封龍亭區徐府街的山陝甘會館。開封的山陝甘會館初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由當時旅居開封城的山西商人集資,修建於明朝開國大將徐達的舊居之上,名曰山西會館。後來,陝西商人加入,改名山陝會館,再後來,甘肅商人加入,光緒年間,再改名為山陝甘會館。
  • 西藏山南地委書記其美仁增一行深入乃東縣各寺廟進行慰問
    迎著新年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帶著元旦佳節的祝福,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委書記其美仁增、行署專員張永澤輕車簡從,分別來到乃東縣昌珠鎮扎西曲登寺、日烏曲林寺,走訪寺廟,慰問僧人,將黨和政府的關懷關愛送到廣大僧眾心中。書記、專員的到來,如同和煦的春風、溫暖的陽光沐浴著每個僧人心田。在扎西曲登寺,沒有鮮花,沒有地毯,更沒有地方幹部的迎來送往。
  • 看山是山,山水是水
  • 龍湖·景粼原著,千佛山後看圍子山
    千佛山,作為最早的富人區,聚集了當代濟南最富實力的財富人物,先有上古舜帝躬耕歷山,成就濟南內城唯一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後有政府助力,2005年以後,經十路以南一條新的景觀大道旅遊路被打通,旅遊路 「富人區」逐步呈現。這裡先後出現了千佛山熙園、國華東方美墅、銀豐山莊等高端住宅區,依託千佛山等山體景觀資源,這裡成為眾多富人的聚居之地。
  • 國產動漫《霧山五行》的打鬥動作很流暢,人物動作非常絲滑
    《霧山五行》重要意義不在於畫面多麼精美打鬥多麼酷炫,儘管這是它驚豔的重要原因;也不是它被多少同行學習模仿,這種小作坊精雕細琢目前不會成為工業流水線文化時代主流。《霧山五行》最重要意義,是中國國產動漫探索要走什麼樣的道路。
  • 陳耀賢:小武當山攬勝
    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們一路向前,滿眼青山之中開始出現一些零散的破舊土瓦房,間或有三兩間新建的兩三層小洋房,但人煙稀少,一兩隻黃牛在村前屋後的田野閒適吃草,小狗在村巷無聊地散步。蕭疏落寞的景象與山外現代化城鎮的熱鬧喧譁真是天壤之別。彎曲蜿蜒的山路,運水泥、沙石等建材的卡車尾巴吐著濃煙吃力地爬坡,可想而知山裡邊雖然林木茂盛、空氣清新,但要大規模開發建設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 有仇不報非君子:若是命運再次相遇,山王可否能限制櫻木花道發揮
    夏季的全國大賽,對於山王工業來講,很有可能是建隊以來最難忘的一次全國大賽,因為就在那個夏天,他們在日本高中籃球界打造的神話,被一支來自神奈川縣城默默無聞的球隊打破了,成功將他們從神壇上拉了下來,而傳奇的締造者,就是我們的主角隊湘北。
  • 東京夢華之——山陝會館
    有人說如果把開封比作一個博物館,鐵塔繁塔以及位於徐府街的山陝甘會館則是博物館的三件真品,山陝甘會館的石雕磚雕和木雕尤為珍貴,也正因如此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出來直接打的來到山陝甘會館。後又有陝西、甘肅兩地的旅汴商賈加入,山西會館遂易名為山陝會館,光緒年間又改為山陝甘會館,至今已經歷了200多年的滄桑光陰,雖然坐落於鬧市中心,卻仍保持著一份寧靜與淡然。此地原屬明代「開國元勳第一家」的中山王徐達府,如今的會館只是留下當年關帝廟的部分,由照壁、戲樓、鐘鼓樓、牌坊、正殿和東西配殿等組成,整個建築布滿了磚雕、石雕、木雕,將佛教故事、傳奇人物雕製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
  • 梧桐山列傳 | 梧桐山山名的由來(下)
    至今尚未見有對梧桐山地名進行考證的報導。在賈文毓、李引主編華廈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中國地名辭源》中,第419頁收錄了梧山:「在廣東省深圳市區東北約7千米處、海拔937米,以山上多粘樹得名,」此論與古籍記載一致。梧桐山是否多梧桐樹?筆者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考證:
  •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仁山法師
    是開我們玩笑嘛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全面去看待零的概念它不能代替空但可以從中獲得啟發零非有非無什麼最厲害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有人說一最厲害 老大嘛有人說九最厲害 最大嘛其實把零跟它們一乘全部沒有誰最厲害零不顯山不露水
  •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大師禪悟的三階段,大相逕庭
    青原惟信禪師有一段流傳很廣的語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
  • 大明山賞山花 自駕車遊南寧
    本報記者賴有光 攝  本報訊(記者莫嵐遠)春暖花開之時,大明山迎來了山花爛漫的美景。3月4日,大明山直通車暨「自駕悠遊南寧」活動正式發車,每天直通車從南湖名樹博覽園4號停車場發車,直達大明山景區。  近來天氣逐漸回暖,大明山漫山遍野的山花陸續盛開,特別是極具特色的燈籠花已成片盛放,花期將持續到3月中旬。從3月中旬至4月中旬,大明山還將迎來怒放的杜鵑花。
  • 喜——馬——拉——雅——山
    文章轉載自「星球研究所」每個時代、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王」喜馬拉雅山脈就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山界之王>(卡美特峰;攝影師@天書)▼此外還有為數眾多的6000m級高峰它們許多甚至沒有名字但若放到其他任何地方都足以讓人頂禮膜拜(阿瑪達布拉姆峰,6814m;攝影師@天書)▼可以說從此一代新人勝舊人山界誕生了全新的王
  • 申論:看山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大作文可能沒那麼死板,但大作文也是要根據材料和題意來書寫和展開)申論的學習過程:「看山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上岸的阿基米德」曾說過一句話:看山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句話用來形容申論的學習過程簡直不要太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