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到作家李娟了

2020-12-14 一山攔過一山圍

今天,我見到李娟了。她親自來給讀者送花,還送我一本籤名的《記一忘三二》。我們在她的車前聊了約10分鐘,她的聲音好溫柔啊!

回到家我才發現,我興奮地忘了將手提袋的美食送給她。

「你這個小迷妹,見偶像聲音都變得雀躍了。」女兒取笑我。

是啊!哪能想到呢,有一天我會見到李娟。而且,是在微信公眾號裡得到的機會。8月30日,我看到她新更的文章,說家裡的花太多了,她腰疼顧不上照顧,所以決定送給讀者,先報名者先得。我立刻報了名,得到她的回覆。

我以為她有幫手送花,結果得知是她本人,真是超出想像的快樂了。

但一等就是半月,把我忘了嗎?不會,明明落實了地址電話。我焦灼地等待著。

昨晚,收到李娟的簡訊,說要送花,我不敢相信,是電話簡訊,不是微信公眾號回復。我有李娟的電話了!

好興奮。床頭還擺著她的書。疫情期間我一直在看她的書。

李娟,我們新疆的名人作家。喜歡她的讀者一定會持續地喜歡她。因為她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讀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我買過她所有的書籍,最喜歡她生活化的幽默風趣,平淡如常的事情在她的筆下靈動生輝。也佩服她的吃苦精神,《羊道》三部曲—春牧場、前山夏牧場、深山夏牧場以及《冬牧場》,都是跟隨到牧場體驗深入生活寫出來的。那麼艱苦的環境,需要多麼強大的適應能力啊!

哎呀呀。今天家裡太忙了,直到夜晚才有時間寫字。匆忙之間寫下此文,描述我的快樂。現在,我要讀她的籤名本了。

相關焦點

  • 李娟:我是一個野生的作家
    作家葉兆言等對之讚不絕口,主持人柴靜寫多篇博文談論她及其作品,梁文道也在節目中大加推介,並說:「李娟絕對是我最大的發現之一。」而她說,我只是一個「野生的作家」。我反覆囑咐老闆幫我買雙鞋,可他一直支支吾吾,總說忘掉。後來才聽說,他怕我有了鞋就跑掉。」有一次,車間裡又新招了個女車工,她說她以前的老闆,還給車工們買秋衣秋褲呢。李娟一聽,眼睛都綠了。此後的半年,她人生的最大願望,就是能夠跟著一個可以給她買秋衣秋褲的老闆幹活。
  • 阿勒泰本地作家李娟:臨摹記憶寫我所愛體現文藝創作的民族特色
    阿勒泰新聞網訊:(記者 閆雪潔)每次見到李娟的時候,她總是害羞地笑著,尤其是她伸手推眼鏡的時候,總給人一種親切感。此次見到李娟是十月初的一個下午,她的短髮已經是披肩發了,就像一陣風一樣出現在記者的面前,讓人一陣欣喜。
  • 作家李娟:我寫著寫著就「找」到命中注定的句子了
    李娟:現在的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無法脫離生活實際憑空經營文字,這可能是我個人的缺陷,也不知今後會不會改變。不過,眼下這樣的寫作狀態和方式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暫時還覺得沒有改變的必要。將來也許我會寫小說,但說實話,我的小說可能和我的散文沒什麼不同,所有情節必然也取自真實的生活,只不過套用了小說的結構而已。
  • 超人氣作家李娟養成記!
    李娟,1979年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跟隨外婆在四川小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又回到了新疆。在阿勒泰山區,跟著母親做裁縫、賣小百貨,與牧民一起轉場。她於1999年開始寫作,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開設專欄。並出版過《九篇雪》、《我的阿勒泰》等散文集,她以渾然天成的筆觸書寫奇美的大自然,以至真隨性的言語表達純樸的內心。
  • 如何評價作家李娟和她的《我的阿勒泰》?
    答|百度派 @甜糕heave在李娟的散文裡新疆這片土地散發出沉靜安然又攝人心魂的美,既廣袤粗野又細膩繾綣,這裡的生活更是讓人著迷,質樸卻詩意,一種遊牧和田園並存的感覺。初識李娟初讀李娟的書是在高一的時候,那時候的自已讀書說白了就是為了語文卷子上那六十分的作文。所以不管是名著還是豆瓣上評價較高的書都買回來囫圇吞下,李娟的書也在其間。說實話,當時急功近利的我在讀李娟的書的時候是看不進去的,反而對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她的書感到訝然。
  • 李娟對我來說新疆已經包含了整個世界
    羊城晚報記者 何晶李娟說自己從小的願望就是當一名作家,於是不斷地努力。但又覺得自己挺懶的,愛睡覺,如果不是因為寫作有樂趣,可能早也懶得寫了。起初,李娟的文字被新疆作家劉亮程最早發現,2000年,李敬澤選了她的文章《九篇雪》發表在《人民文學》上。隨後,在劉亮程的促成下,李娟的第一本散文集《九篇雪》於2003年面世。
  • 國際交流|作家李娟代表作《冬牧場》英文版正式出版發行
    ▲作家像 作家李娟生於1979年,曾獲「人民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散文獎」等,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 《九篇雪》:天才作家李娟的新疆囧事,愛而不得的10年虐戀
    這句話也可以放在李娟身上。李娟,一個極其普通且面目模糊的女孩名,但加上作家和新疆阿勒泰的標籤後,李娟卻是許多人心頭的白月光。她一出現就驚豔了許多文化名人,梁文道、白巖松、柴靜、王菲等都是她的粉絲。作家伊拉斯謨說:一個人成為他自己了,那就是達到了快樂的頂點。深山牧場裡的李娟盡情地釋放著自己,活成了自己最自在的模樣,她囧並快樂著。在我看來,她的「趣」是和作家三毛相通的地方,她們的文字都意趣盎然,而「囧」正是她異於三毛的點。
  • 新疆作家李娟獲「2014花地文學榜」散文金獎
    2014-04-14 09:11:14    華夏經緯網
  • 李娟:樸素與童真
    記得是最早在報紙上讀到李娟的散文作品,那種語言的純淨、茂盛、簡潔,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李娟的文字語言,既不是受過專業的文學教育和訓練後的嫻熟運用,也沒有對於那些功成名就的各種作家的模仿痕跡。在李娟的散文寫作中,看不到明顯的外來影響,完全是一種自然生長又健康茁壯的語言風景。
  • 新疆作家李娟的冬牧場
    李娟是誰?誰是李娟?五一放假回家,老姐看到我買了李娟的三本書,很不屑地說,這種書你還買,不值得花錢啊。好像,哦,不,就是很鄙視我的樣子。而我,曾經被她筆下的阿泰勒感動過,曾經為她的冬牧場內心蒼涼過,支持一下又如何。
  • 新民晚報數字報-李娟:希望成為普通人喜歡的作家
    ◆ 舒晉瑜  人們說,李娟是「野生的作家」。
  • 省作協會員、安康作家李娟多篇散文入選教輔書籍
    省作協會員、安康作家李娟多篇散文入選教輔書籍時間:2015-12-14 08:40:22來源:安康新聞網作者:編輯:王瑜     陝西省作協會員、《讀者》《格言》《文苑》等報刊籤約作家,安康水電廠知名女作家李娟繼獲得「第五屆冰心散文獎」、「首屆孫犁文學獎」及「中國徐霞客旅遊文學獎」後,最近其多篇散文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散文年度選本,入選中學生讀本及中學生高考、中考語文試卷和教輔書籍中。
  • 李娟 躲在文字背後的貓
    比起說話,寫作是讓李娟更安心的表達方式。文字讓李娟收穫了巨大的讚譽,王安憶評價李娟的文字讓人「看一遍就難以忘懷。她自己卻坦言:「我不是社交型作家,真的,我好好寫我的東西,我覺得比什麼都強。」
  • 李娟:我的寫作源自內心,並非繫於某地
    我的寫作源泉只在我這裡,並非繫於某個離不開的地方。實際上,我的所有文字都是離開文字背景地後緩慢寫成的,除了《冬牧場》。但它也至少隔了一年才寫。     李娟出新書了。就是寫出《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的作家李娟。
  • 作家李娟:我的無知和無能
    我的無知和無能 文:李娟 剛搬來此處那幾天,一連下了兩場雨。 我感慨完畢,便永遠離它遠去。 我在市場買菜,蔬菜已經綑紮得井井有條。我在飯店吃飯,食物已經盛在盤中。 如同一切已成定局。我一日三餐,無盡地勒索,維持眼下這副平凡虛弱的肉身的存在。明明吃一碗飯就夠了,我非要吃兩碗。
  • 李娟:命運讓我的筆落在阿勒泰 寫作不是非做不可
    可這樣高的評價李娟從來都不曾想到過,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喜歡看書的她,就被大人看做讓人頭疼的小書呆子。「我不是什麼天才,和很多寫作者一樣,我的文字也有著漫長的改變和明顯的進步過程。我是慢慢地、逐漸寫成現在的樣子的,過去的我,也非常糟糕。 」  李娟只讀到了中學,並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不過從小她的心中就有著作家的夢想。
  • 阿勒泰的李娟是怎麼「煉」成的?
    而提到阿勒泰,李娟是它的第一把小提琴手。近些年,在文學圈,李娟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她的文章跟網絡公號熱門文章不一樣,顯得更端莊;跟嚴肅純文學作家也不一樣,她顯得無法歸類。她的粉絲忠實而龐大,她本人低調而淡然。她成了她自己。她也成了一個耐琢磨的對象,一個費解的秘密:她的文學,到底好在哪?她又是如何達到的?人們說,李娟是「野生的作家」。
  • 李娟遙遠的向日葵地 在我心裡種起了一片向日葵
    我感謝李娟,透過絲薄的紙張,質樸的文字,穿越遙遙千裡,茫茫曠野,給我帶來的歡喜。讀者和作家的相遇需要緣分,而這種緣分又何嘗不是一種有幸。當我意外發現李娟的文字後,初讀幾章後便被深深地吸引,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把她所有的作品都查找了出來,想一睹為快,我想這就是汪曾褀老先生所說的找到了適合自己氣質的文字了吧。
  • 作者李娟:一個人面對整個的山野草原
    然而7月7日,李娟兩本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在上海作協舉行了首發暨研討會,身材嬌小的李娟從新疆來到上海,卻意外收穫了一群珍愛她的讀者,這人群中有劉亮程、王安憶這樣的重量級作家,也有遠道而來的各地普通讀者,這一切讓眼前這個樸實的姑娘受寵若驚。   李娟至今仍在遙遠的阿勒泰山區,跟著母親做裁縫、賣小百貨,母女倆常年隨著遊牧的哈薩克牧民做小買賣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