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能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春」指的是什麼?

2020-12-22 鄉土鄉人

在以前社會,只要學會一門手藝,就可以衣食無憂,但是學手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拜師學藝,還要自己勤奮,即便是這樣也不一定能學成,因為師傅總要留一手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做:「能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不給一句春」?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能給別人一錠金,也不給一句春,其實這句話裡的每個字都好理解,唯獨這個「春」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都以為是春季的意思,其實這個「春」就是「春點」的意思,指的就是某個行業裡的行話,外人一般是聽不懂的。

所謂的「春點」又被稱為「春典」或者「唇典」,如果直接說成「唇典」就比較好理解了,意思就是一些隱語或者手勢。其實在每個行業裡面,都有自己獨特的隱語和手勢,在農村最常見的就是牛販子買牛時的場景。

在農村買牛的時候,牛販子先看好牛之後就開始談價錢了,當然談價錢並不是直接你一言我一語,而是需要一個中間人,然後賣家和中間人各自伸出一隻手,再把手放到懷裡用衣服遮擋,然後通過手勢來告訴中間人價格,當中間人知道價格之後,就和買家以同樣的方式把手伸進懷裡比劃價格。

這樣一來二去,如果價格能談成就成交了,如果沒談成彼此也不會尷尬。在談價錢的過程中,彼此都不說話,外人也很難知道價格。其實這就是一種買牛行業裡的隱語,只不過是以手勢的形式來表現出來的。

其實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隱語,也叫春點,其主要目的就是怕外人偷學了去。所以在以前想要學會一門手藝成為謀生的手段,光學會手藝還是不行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懂得某行業裡的行話,其實手藝跟著師傅就能學會,但行話必須要師傅口耳相傳,這就好比古人練功一樣,招式容易學,但口訣可是每個門派的不傳之秘。

所以「春點」也可以理解為江湖人的語言或者黑話,比如販賣人口的就被叫做「老渣」,理髮的就被叫做「掃苗的」,算卦的就被稱為「做金點的」,下雨和下雪就被叫做「擺金」和「擺銀」,一二三四五就叫做「柳月汪側中」等,可謂是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能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的意思就是寧可給別人一錠金子,也不教給對方一句本行業裡的行話,要知道懂得了一個行業裡的行話,也就相等於入行了,所以以前人對各行各業裡的行話看的很重,所謂「藝業不可輕傳」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行業裡的行話被外行人知道了,有可能會把這個行業都毀了。所以就有了「能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的說法。

如今有很多手藝人依然喜歡用行話與人交流,一方面是顯得自己很專業,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讓外人聽懂,有一點故意顯示神秘的感覺。

相關焦點

  • 老江湖們「寧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有一句卻成為熟悉語言
    當然了,因為這是江湖人獨特的語言,不熟悉這種江湖詞典的人,肯定對此一頭霧水。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春點越來越完善,所有生活中的語言,都形成了江湖人獨有的表達方式。據連闊如先生所著《江湖叢談》所言,這種春點語言總共有三萬言之多。
  • 「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是什麼意思?兩個春指的是什麼?
    「一年之計在於春」是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意思是一整年的計劃應該安排在春天這個最早的季節。對於廣大農民來說,春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季節,也是給農業和種植業打基礎的季節。關於春天的俗語還有一句:「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句又是什麼意思呢?「帶毛的」指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老話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裡指的是農曆九月七年之久也不見得能夠遇到一次,這些老話俗語其實都帶有一些誇張的比喻和描述,其實閏九月還真的是七年也遇不到一次,有時候需要幾十年才能遇到,這裡指的七年也是一種比喻的方式,是比較難得的意思,閏九月在1832年和2014年出現過閏九月,下一個閏九月則要等到2109年才會出現。
  •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潤,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潤,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曆法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來計算日期和氣象變化的通用的方法,我國現在用的曆法是從漢朝開始傳下來的,稱為「農曆」、「陰陽曆」、「黃曆」等。
  • 俗話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話有道理嗎?
    歷史上,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老百姓根據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了不少諺語,關於一年兩個春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兩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兩春夾一冬,薄被也過冬」等。還有一句俗語說的是:「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為什麼要這樣說?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一起探討。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整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年中有兩個立春的話,那麼這一年的牲畜家禽就會像金子、銀子那麼貴。
  • 俗語「一年打倆春,帶毛的貴如金」今年家畜要貴?看種地老農咋說
    大家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話,說著村裡的大事小事,不經意間,有人突然提及不知道今年幹點什麼能掙錢,這個時候,「農事通」老廖吸了一口捲菸,說道:「要我看,今年這帶毛的指定能行!」,老廖可不是一個喜歡開玩笑的人,那麼他說這句話的依據是什麼呢?細問之下,老廖給出了兩句俗語!一起來看看吧!
  • 老話說: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是啥意思?明年年景如何?
    因此也有不少關於天氣的諺語流傳至今,比如「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這句話就是古人預測年景的一句俗語。什麼是「雨打春牛首」?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立就是開始的意思,意味著新一輪的開始。在新舊交替之際,人們肯定會有一些重要的儀式或祭祀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在立春前一天「鞭春牛」,就是用泥巴做一個與牛大小相似的土牛,用柳條鞭打。
  • 天賜顏回一錠金
    顏回看師傅和同學們都不高興,說:「去俺家吃飯吧?」聖人說:「著。」 顏回家裡挺窮,就有一間破房子,顏回媳婦見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家裡連一個子兒也沒有,想著給客人做啥吃的?沒法兒,她就把自己的頭髮剪下來到街上賣了,又從街上買回酒肉叫他們吃,飯菜挺豐盛,聖人和弟子們飽吃了一頓。顏回心裡不知底兒,想留下來問問媳婦錢是從哪來的。就讓師傅和同學們先走了。
  • 一錠銀子是多少錢?一句「小二不用找了」,多給了多少小費
    不像我們今天這樣的用的是僅僅只能代表價值的紙幣。所以經常在電視裡面會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一位大俠或者有錢人,在客棧裡面或者街頭上吃完東西,隨手就丟下了一錠銀子,說了一句「小二不用找了」很多人會覺得古時候的人怎麼會這麼有錢,這樣大一塊銀子放到現在都能吃好幾頓大餐,怎麼,古時候的人都不用找零錢的嗎?
  • 春的顏色走不進秋季是什麼歌
    18183首頁 QQ音樂 春的顏色走不進秋季是什麼歌 春的顏色走不進秋季是什麼歌 來源:網絡
  •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閨,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句有關曆法的農村俗語,在我們這裡叫「一生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字面意思是人的一輩子很難遇到閨九月的年份,一百年中也很難遇到立春節氣恰逢在正月初一的情形!一,陽曆、陰曆、農曆和年、月、日的計法。古代沒有鐘錶,太陽和月亮就是掛在天空中的兩個計時器。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就是一個(太陽)年,月亮繞地球轉一圈就是一個(朔望)月,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個(平太陽)日。關於曆法,我們知道有陽曆和陰曆,而我們實際使用的是農曆,也就是陰陽合曆!
  • 什麼是中職春招?中職春招和秋招有什麼區別?春招的優勢是什麼?
    春招現在已經開始了,石家莊地區有著不少學校正在招生哦,這裡整理了一些資料,可以幫助大家了解一下春招!什麼是春招?春招,故名思議就是職高/中職/中技/普高等學校開展春季招生。相對於秋季招生(每年8-9月份)來說,春招生於當年3月入學,於三年後的1月份畢業。春招和秋招有什麼區別?
  • 今年雙春年,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立春節氣剛過一兩天,剛才看了下日曆,今天居然是立春後的第六天。立春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春的意思是溫暖,所以立春便是溫暖日子到來的意思。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春節氣的俗語有很多,特別是像今年這樣一年中有兩個立春的年份,「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便是關於雙春年的俗語之一,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的意思是,如果在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的話,那麼今年像豬、羊、雞等帶毛的家畜會特別貴。
  • 老話說「好女不關燈,好男不鞭春」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深諳人性
    這就是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由來,但是現在對有些「老人言」我們還不太了解,就像古人所說的「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的「好女不看燈」,從字面意義上就可以理解了:品性好的女人是不會獨自去看燈的。
  • 一年兩春,一年一春,一年無春!有什麼民間俗話呢?
    2020年就是罕見的雙春年,在這裡很多不理解的人就會有個疑問,那就是什麼是雙春年,單春年,無春年呢?其實不管是單春還是雙春還是無春年,都是由於地球公轉形成的,春指的是立春,比如2020年有兩個立春,所以是雙春年。
  • 戴嬌倩李宗翰《春去春又回》中不打不成交
    臺灣金培製作人楊佩佩傾力打造的《春去春又回》元旦起在廣州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後, 1月8日在深圳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時間再次登陸。新版《春去春又回》由戴嬌倩和李宗翰主演,這一次楊佩佩讓戴嬌倩變成了「暴力美少女」,打別人成了這個江湖「刀馬旦」的家常便飯。
  • 天賜顏回一錠金——不要!
    顏回好學成性,苦學如痴「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松鶴延年圖一天,顏回請教孔子說:「吾雖出身貧窮,自不以貧為恥;自己雖是無職的卑賤者,但從不自卑,不在貴人面前低三下四;不依靠擺架子耍威風、來樹立威望;與別人交朋友,吾要與他一輩子共患難
  • 農村俗語:「天賜顏回一錠金,外財不發命窮人」,有啥含義呢?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天賜顏回一錠金,外財不發命窮人」。但孔子發現,每當自己批評顏回偷竊時,顏回也不為自己辯解,只是依舊苦讀詩書,本分做人。對於顏回的這種表現,孔子感到有悖常理。一般情況下,即便是竊賊,在沒有當場捉贓的情況下,也是要替自己辯解的,但顏回怎麼不為自己辯解呢?因此,孔子便暗地裡對顏回進行了觀察,通過仔細觀察,孔子發現顏回不像是偷盜眾弟子筆墨紙硯的人,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辦法。
  • 日語中的「春一番」是什麼意思
    那春一番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會放在天氣預報來說?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春一番」實際上是風的名字。它指的是立春到春分之間(2月4日~3月21日左右)刮起來的第一次強南風。注意這裡有三個點:一是第一次,二是強風,三是東南風,滿足這三點的風才能叫春一番。當然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定義,實際上根據地區不同,關於春一番的定義也是不盡相同的。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唐詩是文人才子們思想精華的淬鍊,其中不乏人生的真知灼見,有許多句子千古流傳, 「一寸光陰一寸金」便是其中之一。這句勸勉世人珍惜時間的至理名言,我們寫文章常常引用,教導他人更是時時提及。問題來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出自哪裡?下一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