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倌
原創文章,全網分發,禁止轉載!
一年前,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也僅僅是在網購、外賣、打車等領域拼得你死我活,利用自己掌握的大數據損害一點實體商家和用戶的利益,這些影響也是在可控的範圍。
然而,這些網際網路寡頭居然利用資本,將手伸進老百姓的菜籃子。
近日,最火的話題莫過於「社區團購」,為什麼一個商業模式會引起這麼大的社會輿論呢?主要是因為人們深知壟斷的後果。
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電子商務的格局,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強爭霸,他們幾乎壟斷了95%以上的網購市場。
在他們確定行業內的地位,開始利用手中的大數據對用戶進行「殺熟」,深深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為自己攫取更大規模的財富。
電商市場就那麼大,現已被瓜分完畢,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已經沒有了可開發的「荒地」,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沒有了新的利潤增長點,除非利用「壟斷霸權」,繼續損害消費者、合作商家的利益,他們也知道這種方法就是「涸澤而漁」,不可取!
為了背後財團的利益,他們還是把手伸進了老百姓的菜籃子!
這些巨頭們利用手中掌握的大數據、先進的算法和驚人的資本儲備,開始整合社區終端資源,將線上流量引到線下,通過強大的補貼力度,誘惑用戶通過他們的平臺買菜、買水果!
這種商業模式,看起來是科技的創新,實則是資本家的狂歡。
大家試想一下,那些賣菜、賣水果的商販賺的是什麼錢,他們有沒有能力抗住資本家猛烈「炮火」的攻擊?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在「利益」面前,消費者必然會站在這些巨頭一邊,最終的結果就是這些小商販「失業」!
如果成千上萬的商販下崗,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壟斷了「菜市場」,他們會繼續搞「慈善」嗎?不會,他們會為了攫取更大的利潤,會進一步壓榨菜農,從消費者身上「吸血」!美團、餓了麼不斷提高抽取比例,滴滴提高車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這也是「社區團購」這種商業模式,遭人們大力反對的主要原因!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聲,稱「社區團購」就是「鷺鷥腿上劈精肉」的行為,呼籲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人民日報的用詞不可謂不嚴厲,不少網友看到人民日報的這篇社評後拍手稱讚,紛紛呼籲呼籲網際網路巨頭向任正非學習!
近兩年,美方不斷升級打壓華為的手段,給華為發展的道路上設置了重重障礙,尤其是對晶片的限制,讓其不得不做出斷臂求生的選擇。
然而,在重壓面前,華為並沒有選擇妥協,為了突破困境,不但自建半導體產業鏈,任正非還於近日訪問了國內首座使用5G技術的「鋼廠」、煤礦,其真實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華為的「錢途」,更是為了中國科技的崛起!
如果國內那些積累了大量財富的網際網路巨頭,能像任正非這樣,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的科技創新上,何至於會讓國人們操碎了心?
今日反思
我國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家,尤其是那些創辦網際網路的企業家,他們都有著驚人的財富,在世界範圍內都排得上號的大富豪,但是,現在的他們已經忘了初心,一心只想著錢,可以用「不思進取」來形容。
反觀那些美國的企業家,如馬斯克,他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在賺錢的同時,還不忘自己的使命,加大基礎科研投入。
兩個之間的頂級企業家格局的差距不可謂不大,如果我國企業家不深刻反思,還緊盯老百姓菜籃子的話,我們何時才能實現在科技上的反超?
社區團購:只是資本家的狂歡,如果國家不出手,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