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上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這是自《反壟斷法》生效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明確表示強化反壟斷。此前不久,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上,亦提到「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反壟斷、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
有觀點稱,近一個半月,中央接連出臺反壟斷政策及多次反壟斷表態,或預示著網際網路反壟斷強監管時代已經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昨天就近期的「社區團購」熱潮發表了一則評論。
文章稱,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不過,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當天,有網絡傳言稱,馬雲表態,阿里巴巴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認真做好科技賦能,服務產業升級。在這之後,一張關於社區團購的網絡截圖引發了不小的討論。該網絡截圖顯示,不止包括馬雲關於阿里巴巴之後的規劃,還提到美團、拼多多均表示「全面退出社區團購」。
一時間,網絡上眾說紛紜,有人半信半疑,也有不少人堅決認為是謠言。截至發稿,阿里、拼多多、美團對此都沒有官方回復。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
人民日報文章稱,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下沉社區終端,將線上流量與線下供應鏈整合,加大優惠補貼力度,用價格優勢換流量,用戶下單就能等菜上門……在「鷺鷥腿上劈精肉」的生意上發力,或許又是一個網際網路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變生活的精彩故事。但輿論場上也有許多不同聲音,除了對於菜販群體利益深刻改變的討論外,也有不少思考指向對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創新期待。前不久,一些網際網路技術公司運用前沿技術破解科技難題,這深刻啟示我們: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今年以來,美國接連在晶片上制裁中國科技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領域的「卡脖子」難題,成為舉國上下的關切。網際網路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領先的數位技術,人們期待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不僅是為企業發展儲蓄技術,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所在。
事實上,從阿里巴巴的達摩院,到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中國的企業日益注重向科技創新進軍。在當今時代以及更長遠的未來,科技創新能力,掌握關鍵領域核心科技的能力,成為國家競爭和長遠發展的關鍵要素。如果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當然,網際網路企業也有生存的壓力,也需要獲得投資回報,但科技創新並非要求企業不賺錢,而是把投資的存續期延長,不痴迷於急功近利、不熱衷於短期變現,而能夠在長周期視野下贏得技術變革帶來的更大收益。中國14億人口、4億中等收入群體構成了超大規模消費市場,這不僅為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沃土,更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超大規模市場,可以為科技創新產品提供廣闊銷路,從而攤薄科技創新的成本,如果我們的網際網路巨頭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能夠運用數位化技術探索未知、拓展人類知識疆土,再與超大規模市場結合,將會產生巨大的科技創新勢能。依靠硬核科技,讓企業站上價值鏈頂端,讓國家競爭力、自主性更強,讓人類的知識邊界更大,不是更「香」嗎?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