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站上新風口,社區團購會砸了菜販飯碗嗎?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吳濤)你家門口的小賣部老闆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突然站在了社區團購的風口——申請成為團長,幫助賣菜,坐等收錢。

背後發生了什麼?未來靠「賺差價」的小菜販還能生存下去嗎?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社區團購為何這麼熱?

「就這麼幾個月,小區都有十幾個團長了。」這是當下社區團購的現狀。

消費者也瘋狂薅羊毛,15元2.7斤的土雞、1分錢一袋鹽,1元多1斤的蔬菜比比皆是,新用戶甚至可1分錢買一份菜,社區團購補貼後的價格與大型超市的形成巨大反差,怎麼買怎麼合適。

某社區團購平臺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其平臺上大多數商品是市場價格的5折,部分爆款商品的價格不到市場價的2折。

為何社區團購先盯上了賣菜?因為,在網際網路流量價格日益昂貴的今天,買菜作為大眾生活的高頻場景,簡直就是網際網路流量的發動機,不但可做到導流,而且用戶習慣一旦養成,給平臺擴展至多品類甚至全品類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

部分社區團購平臺不僅限於賣菜,正在擴充品類。截圖

這種事情正在發生,不只是蔬菜和生鮮,部分社區團購已陸續加入美容護膚、服飾家紡甚至數碼電器等品類,儼然一個綜合百貨商城。

所以,電商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都不得不重視起來。阿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另有媒體3日報導,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其他網際網路巨頭也都加入了社區團購戰場。滴滴推出橙心優選,美團上線美團優選,騰訊則投資了興盛優選,騰訊同時是拼多多、滴滴、美團的股東,活脫脫上演另一個版本「千團大戰」。

某平臺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今年疫情期間,市場出現大量的非接觸性社區購物需求,既要便捷方便,又要便宜有品質。經過調研我們發現,社區居民的新消費習慣已發生改變,這是我們進入社區團購的原因。」

小菜販將何去何從?

不過,在社區團購火熱的背後,有觀點認為,這可能奪走數以萬計賣菜小商販的生計。「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這句在網際網路行業多次被驗證的名言如今落在了賣菜這個場景,並有待未來的驗證。

某短視頻社交平臺截圖。

為什麼?社區團購的模式是,社區團購平臺根據需求採購貨品,直接從倉庫發貨,然後送至團長指定地點,由消費者自提。

「省去中間商的層層差價,再加上補貼大戰,你覺得小菜販能有幾成勝算?」「起早貪黑經營一家菜店,最後發現我們蔬菜進價和人家的零售價一個樣。」有網友這樣留言。

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電子商務行業分院副院長李建華認為,一般而言,網際網路企業切入的行業,必然掀起血雨腥風,重新構建「遊戲規則」。

記者注意到,為了應對衝擊,現在一些農產品批發市場也上線了自己的社區團購平臺,只做本地化運營,和興盛優選等同臺競技。在抖音等一些社交平臺上,有菜販已經注意到這種情況,發聲對社區團購表示無奈。

團長高薪可以持續嗎?

除了菜販的未來,社區團購發展趨勢還關乎團長的命運。據媒體報導,目前看,不少團長都月薪過萬。但這種高薪能一直持續下去嗎?

某社區團購平臺上不少1分錢商品,供新用戶專享。截圖

團長一個核心優勢是「人脈」,即組建並維護社群,促成交易;另一方面解決消費者自提點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社區門口小賣部等門面受歡迎的一個原因。

但在網上流傳的一張圖片顯示,在家裡客廳就可充當自提點;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還有人這樣描述自己做的社區團購:每天開廂式貨車把蔬菜送到小區門口,居民自提完了再走。所以,門面房不是團長必要條件,送貨員也可兼顧團長。

今年6月份,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在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透露,將對菜鳥驛站進行升級,通過增加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看,分分鐘,菜鳥驛站就可以解決一部分自提點場地問題,不一定非要團長來解決。

社區團購平臺和團長也可能是「同床異夢」,目前一人兼職多家平臺團長很常見,多家社區團購也都推出自己獨立小程序甚至APP,即便沒有團長,消費者也完全可以完成交易閉環。

不難看出,團長希望身兼數職,薅多家平臺羊毛;平臺希望把消費者直接留在平臺上,一旦用戶養成習慣,有可能把兼職團長踢開或自建配送兼團長的隊伍。

再說佣金,因為現在是擴張期,所以平臺給出高佣金,大肆招聘團長,而且幾乎0門檻。有資料顯示,部分平臺給團長佣金高達25%。

但有網友認為,無論是網約車還是外賣,前期司機和外賣小哥都有過一段「輕鬆月薪過萬」的日子,再看看現在差很多了。社區團購也一樣,一旦擴張期結束,團長未來的日子,可以想像到。

「目前,社區團購僅處於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指出。萬聯證券則在一份研報中指出,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等新業態將催化行業洗牌進度,有望成為商超行業破局的機遇。

消費者可以一直薅羊毛嗎?

從普通消費者角度上看,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上燒錢補貼,消費者狂歡,但這能持續多久呢?

部分網友評論。截圖

有網友稱,「從電商大戰到外賣大戰,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先播種,後收割,薅多少,都被割。」

還有不少網友擔心,「把賣菜的小商販全乾掉,以後菜價是不是就可以隨便漲了?」「壟斷以後就是漲價,你看現在外賣價格,沒有三五十元,你能吃到乾淨像樣的外賣?」

社區團購過後,菜價是漲是跌,目前還很難下結論;是否會出現壟斷情況,也不好說。不過據媒體報導,針對未來社區團購走勢,十薈團CEO陳郢曾表示,社區團購不會一家獨大。

你怎麼看呢?(完)

相關焦點

  • 鳳凰網社區團購民調:超八成用戶認為涉嫌壟斷 菜販將無法生存
    鳳凰網科技訊 12月18日下午消息,網際網路巨頭「下手」社區團購,關於「社區團購是否會砸了菜販飯碗」的話題成為近期民眾和媒體關注的焦點。針對此話題,鳳凰網進行了相關問題的調查,在過去10天時間裡,有超過80萬用戶參與到我們的調查中。調查結果顯示,67.72%的用戶認為網際網路插手的社區團購會砸了菜飯們的飯碗,超過80%的用戶認為網際網路此舉涉嫌壟斷,對菜販們的生存構成威脅。
  • 社區團購站上風口:消費者可以一直薅羊毛嗎?
    你家門口的小賣部老闆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突然站在了社區團購的風口——申請成為團長,幫助賣菜
  • 人民日報叫板社區團購,網際網路賣菜行不行?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阿里、京東、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大家熟悉的補貼擴張模式又要來了。這個時候,人民日報出來叫板,說巨頭不僅要在商業模式上創新,還要承擔起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一定程度代表了官方的態度。那麼,網際網路賣菜到底行不行?為何巨頭入局,而人民日報要叫板呢?我們來看一下。
  • 網際網路社區團購賣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下班走進小區,食品君總會被幾個小哥攔住:「姑娘,買菜買水果嗎?掃碼用團購小程序,便宜、送貨上門,還送雞蛋。」攤邊圍了不少大爺大媽,都拿著手機在屏幕上點。雖不明就裡,食品君還是掃了碼,看看貨品虛實。掃完確實吃一驚:20枚土雞蛋5元,4斤雞胸肉7元,1升澳洲牛奶4.9元,5斤脆甜紅富士3.6元,承諾最快20分鐘送貨上門……比家門口的社區菜場便宜得多。
  • 巨頭進社區,搶了小販飯碗?其實菜市場真的要改變
    巨頭進社區,搶了小販飯碗?其實菜市場真的要改變 巨頭進社區,並不讓人叫好,馬上遭到部分人反對,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說:馬斯克把未來世界的幻想變成現實,而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忙著搶社區小販們的飯碗。
  •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賣菜,大戰之下3類人被無情碾壓,菜販:咋活?
    一、巨頭爭相賣菜 近段時間最火的關鍵詞無疑是「網際網路賣菜」了,目前社區團購大戰已經打響,各大巨頭紛紛加入這場大戰中,消費者也趁機薅羊毛,低至0.99元/斤的土豆、0.69元一棵的大白菜、5.9元/斤的雞腿……這些東西的價格顯然要低於市場價,還源於巨頭們投入了數億的補貼砸錢,從而打價格戰,將菜品以低於成本價賣出去
  • 社區團購興盛 經不起「賣菜革命」折騰的小販怎樣了
    最近,圍繞網際網路巨頭該不該進入社區團購的問題,成為一場各方積極參與的爭端。社區團購早已有之,但社區團購作為一種風氣,興盛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特別背景。巨頭們像是在一夜之間發現了社區團購的寶藏,必欲布局、爭奪為快。這種景況,似曾相識。
  • 生鮮電商兇猛搶市 菜販該怎麼辦?|社區團購|橙心優選|多多買菜|...
    消費者薅羊毛不亦樂乎,卻苦了那些菜販們,不明就裡卻要面對「生意變差」的窘境。1 電商兇猛 「賣菜」成「風口上的豬」早晨,送完孩子上學,回來的路上順便到菜鳥驛站取中午用的菜蔬,然後回家做家務。最近一段時間,家住五緣灣的高女士改變了每天早晨逛菜市場的習慣,選擇前一晚手機下單買菜,不僅方便省事關鍵還非常便宜。
  • 螞蟻風波後,網際網路巨頭又砸錢賣菜,幾百萬菜販的未來會是什麼?
    然而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風口突變,IPO戛然而止,不得不啟動退款程序,引發人們熱切關注。人們赫然發現,曾經被證監會認定有五項違規操作,被罰五年禁止進入股市的趙薇,以其母親名義持股螞蟻股份,市值5億。隨著螞蟻集團上市被暫緩,被稱作「馬爸爸」的馬雲人設也轟然倒塌。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 平臺賣菜對菜販衝擊有多大?
    此前不久,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上,亦提到「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反壟斷、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  有觀點稱,近一個半月,中央接連出臺反壟斷政策及多次反壟斷表態,或預示著網際網路反壟斷強監管時代已經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昨天就近期的「社區團購」熱潮發表了一則評論。
  • 社區賣菜與星辰大海
    套路也漸漸明晰,每進入一個領域就意味著顛覆,肯定要死一批,生一批,之後建立起新規矩。消費者在初期會得利,為了完成市場的轉換,網際網路巨頭會砸錢補貼,帶來不可思議的便宜:單車免費騎、咖啡半價喝、快餐一元起……但是好景不長,轉換完成之後,好事就沒有了。網際網路巨頭三分天下,開始磨刀採摘,消費端的便宜不見了,生產端的成本增加了,再想退網不可能了。
  • [1206創精選]名創優品葉國富:靠股權激勵吸引人才,京東社區團購...
    電商賣菜站在新風口,社區團購會砸了菜飯飯碗嗎?近日,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一名接近美家買菜高層的知情人士證實,情況屬實。公開資料顯示,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 阿里騰訊美團入局,網際網路巨頭「燒錢」賣菜,消費者:薅羊毛真香
    視點2020-12-04 17:11賣菜,正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新戰場。在社區團購最強風口上,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消費者再次迎來薅羊毛的大好時機。1分錢一袋食鹽、一分錢一個橙子……搶到的消費者直呼:薅羊毛真香。
  • 經不起折騰的賣菜小販怎樣了
    最近,圍繞網際網路巨頭該不該進入社區團購的問題,成為一場各方積極參與的爭端。  社區團購早已有之,但社區團購作為一種風氣,興盛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特別背景。巨頭們像是在一夜之間發現了社區團購的寶藏,必欲布局、爭奪為快。這種景況,似曾相識。網約車、共享單車、外賣……都有過類似的情形。菜,得搶著吃才香?
  • 瘋狂的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農民生計嗎?
    「1分錢一袋食鹽」「9毛錢一份青菜」「1分錢一個橙子」……這是正站在風口上的社區團購新用戶專享1分錢購買蔬菜。某社區團購平臺截圖。目前各個平臺對社區團購的理解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社區團購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消費者是社區團購中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社區團購——將會奪走賣菜商戶的生計?看小農民怎麼說
    專家認為,電商巨頭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各家都有競爭機會,社區團購又迎來新一輪「風口」。  社區團購採用「預售+自提」模式,通過聯合社區小店經營者、寶媽等「團長」人群,為居民提供高性價比的生鮮食品和日用品。社區「團長」通過拉群快速收集訂單,平臺負責聯繫原產地直採發貨,有利於推動生鮮零售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 聽懂了人民日報的喊話,更看到了高層的決心,網傳馬雲退出賣菜
    繼購物、打車、外賣之後,賣菜儼然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2020年下半年,阿里、京東、美團、滴滴等大公司跑步入場圈地,瘋狂燒錢,紛紛加碼社區團購。社區團購不是新鮮事。早兩年,就有企業布局,今年的疫情加快了社區團購的發展。目前的社區團購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團長」模式來主導購物。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另外就是不斷開拓新的城市,加速下沉市場的滲透,不斷擴大自身規模,構築更牢固的競爭壁壘。12月份預計進駐安徽,1月份進入浙江。2021年進駐山西、海南、雲南等更多的省份」。網際網路巨頭盯上賣菜這門生意背後,是這個不斷增長的巨大市場。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
  • 社區團購瘋狂燒錢的背後,卻會搶了他們的飯碗
    (3)貧困地區的人這是我從百度新聞上截圖的,全國依然有很多貧困縣,他們能享受到網際網路的福利嗎?他們用智慧型手機和手機支付嗎?社區團購你不能夠?社區團購,顧名思義就是以團購的價格,低價賣菜、集中賣菜。其實,就是在一個區域形成一個或者多個品牌的壟斷,比如這個app上賣菜便宜,我買,另一家便宜,我在那裡買。最後哪個app背後的「爸爸」有錢,哪個app就能壟斷市場。我在網上搜到30多款社區團購的app,太多了,不方便一一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