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市場:低溫寒潮察冷暖

2021-01-18 新華日報

□ 本報記者 李睿哲 王夢然 王拓

今年冬季寒潮來勢洶洶,帶動高端品牌羽絨服銷量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一方面是蒙可和加拿大鵝等國際大牌強勢進擊,另一方面是波司登等國產品牌加速崛起。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調查中發現,國內中低端品牌羽絨服面臨截然不同的「境遇」。

高端市場凸顯「土洋之爭」

上周六晚,南京氣溫直逼零下4℃,記者9點左右在德基廣場看到,國際羽絨服一線品牌——蒙可門前顧客依然排著隊,該品牌羽絨服均價在1萬元以上。店員告訴記者,入冬以來這裡不時出現排隊場景,顧客以35歲左右人士居多。

「太冷了,拿年終獎買個抗寒的羽絨服,值!」正在排隊的劉鈺雯在銀行工作,常要出差、拜訪客戶,她說自己更看重該品牌產品的質量和功能性,穿件厚實的羽絨服,裡面套件薄打底衫就能過冬。

作為「看天吃飯」的季節性單品,羽絨服自誕生以來很長時間都在時尚潮流之外,與奢侈品也沒有太大關係。但近年來,這個市場和大眾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

僅以去年「雙11」的情況看,波司登天貓旗艦店僅用時8分鐘,銷售便「破億元」。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背後離不開數位化和創新賦予的力量。

1月13日,江蘇常熟,波司登工廠數位化流水線上,「機器手」忙碌不停——生產、檢測以及包裝、物流全部實現「機器換人」。「引進自動化模板機節約了流水線勞動力,同比生產效率提高近30%。」波司登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引進的智能「充絨機」,稱重精度達0.01克,充絨更快、更精準。

近年來,波司登與阿里雲合作,搭建「零售雲平臺」,將企業原本分散在各地倉庫、門店的庫存數據,以及和線下割裂開的線上庫存數據全部「聚攏」,通過重構和打通,完全融合成一體。時至今日,「零售雲平臺」已給波司登帶來許多看得見的成效:庫存中心的智能補貨系統有效減少缺貨損失21%,售罄率同比增長10%。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波司登羽絨服零售額同比增長25%以上。

品牌的背後,是品質和技術。「看起來笨重臃腫的羽絨服,一旦突出專業和功能性,往往很吸引中青年消費群體。」德基廣場一位國際羽絨服品牌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比起「時尚感」,近年來不少顧客更看重羽絨服的功能性。包括加拿大鵝、蒙可、北臉等國際老牌羽絨服一貫突出「專業保暖」,較早便打出「功能」牌,滿足極地、登山、滑雪等戶外場景禦寒穿著需求,更增加了品牌溢價。

與此同時,我省服裝紡織業也在經歷一場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的變革,著力塑造國內高端品牌,與國外大牌「分庭抗禮」。

「當前,我們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加快全省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創造競爭優勢。」江蘇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相關負責人對今年江蘇羽絨服市場尤其高端市場的「爆單」並不意外:紡織是傳統產業但絕不是「夕陽產業」,率先開啟轉型升級的江蘇紡織業,勢必將在消費升級、推動內循環等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下迸發新動能。

眼下,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和省級生態染整創新中心建設已提上日程,將圍繞「卡脖子」技術(產品)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通過技術改造,使一批傳統紡織大牌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再以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為主要方向,全面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聚力打好針織產業轉型升級「組合拳」的重要一招,是打造企業與市場深度融合、生產與銷售有效銜接、線上與線下同步發展的行業創新平臺。

培育本土品牌,爭奪高端市場,在工信部2020年度紡織服裝自主品牌跟蹤培育企業名單中,我省有13家企業入選,佔全國總數的15.3%。

中低端市場「艱難求生」

在有著國內服裝界「地標」之稱的常熟,記者看到,沿街密集營業的工廠直營店傳遞出這裡的鮮明特色——「廉價」和「批發」。

生意似乎越來越難做了。做了3年羽絨服批發生意的吳振國已打算轉型。1月12日清晨5點50分,在緊挨中國男裝中心的常熟童裝中心門口,他把前一晚從附近小廠進的兩大麻袋羽絨服抱下麵包車。「一袋差不多200件,這個月最冷,生意好的話,一天能出手五六成。」 吳振國算了筆帳,覺得沒多少利潤,「我賣的衣服沒品牌,真正的品牌羽絨服哪裡會找我們個體戶批發?」

在常熟童裝中心裡,吳振國租了個10平方米左右的商鋪,樣衣有掛「晨佳服飾」吊牌的,也有掛「雪立」吊牌的,但他自己對這些牌子也不熟悉,「我們不看牌子、只認款式,批發價一般每件七八十元,貴一點的100多元。」

「跑量,薄利多銷」,是吳振國為自己尋找的市場博弈策略,但讓他最頭疼的也在於此。「低端貨好抄襲、品質差不多,外加近幾年實體店生意不好,客戶流失嚴重。至於網上出貨,全仰仗一些老顧客介紹的關係。」

同樣在常熟童裝中心有商鋪的樊紹忠,經營的是一家夫妻店。上周的寒潮,讓這個在羽絨服市場摸爬滾打20多年的批發商看到了轉機。「但如果手裡拿的貨沒什麼技術含量,就等於看天吃飯——冷一陣,好(賣)一陣。」樊紹忠估計,即便碰上了今冬的寒潮,當地的批發商仍然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人保本、百分之十賺錢。

這位10多年前曾在上海閘北區七浦路市場「叱吒風雲」的羽絨服批發商直言,常熟羽絨服批發生意在中低端消費市場萎縮的形勢下呈「斷崖式下跌」。如今樊紹忠不僅做起比羽絨服「玖零絨」成本更低的羽絨棉生意,還改變了目標市場,「不論供電商還是發『實體』,向村鎮供貨的比例已提高到出貨量的70%。在農村,競爭壓力小一點,大牌子太貴也沒人要。」

代理「千仞崗」和「凱慕獅」兩款羽絨服品牌批發的王惠寧也感慨,自己在常熟賣羽絨服已27年,現在的生意遠不能與過去比。「2006年『暖冬』,我一個門市部一天營業額能有20萬元,現在一天1萬多元就算不錯了。」

直播帶貨加速市場分化

直播帶貨的興起,讓市場分化急速加劇。

王惠寧記得,在常熟最早聽到「直播帶貨」大約是在3年前,去年疫情發生以後,直播帶貨「似乎才蔚然成風」。在常熟白馬服裝城白馬直播基地產品經理鄭傑的印象裡,直播帶貨真正為大家所關注,也是從去年4月開始,「6月後常熟全面加快直播平臺建設、網紅招募和電商直播培訓的節奏。」

鄭傑告訴記者,去年因為疫情市面上羽絨服的整體庫存很低,「這個冬天只要衣服款式說得過去,貨就應該處於緊缺狀態,特別好走。」因為擔心後期貨品供應不上,鄭傑開始讓直播基地帶貨的主播「適當控制羽絨服銷量」。

在天虹服裝城,「學抖音/直播/快手,接受淘寶、拼多多、阿里巴巴、主播培訓,到智邦」的廣告隨處可見。在天虹服裝城A棟22樓,記者見到了做直播培訓已有3年的畢鵬。畢鵬告訴記者智邦教育培訓機構將「專注電商成長」作為口號,去年在智邦報名培訓的常熟小批發商已超過1000家,大多是自產自銷、在當地批發市場開鋪子的人,也有「結課後去直播基地上班的小網紅」,人數最多時,一個班超過100人。

畢鵬介紹,去年上半年,單打獨鬥、靠個人帶火直播間的案例還有不少,但到了下半年,基本就靠付費流量做直播,需要培訓如何組建直播帶貨團隊、如何分工,以及直播間迅猛更迭的新套路,「比如什麼時間秒殺、什麼時間在直播間改價格,這些都非常依賴主播的控場能力和團隊的配合能力……」

事實上,即便同樣直播帶貨,不同人的境遇也不盡相同。鄭傑記得,1月11日在李佳琦淘寶直播間,一款價格千元出頭的波司登鵝絨羽絨服3分鐘內「一搶而空」。畢鵬對此難掩驚訝——當他還在跟做批發零售的「學員」總結傳授「每增加1萬粉絲,大概多賣5000單左右」的「道理」時,國內高端品牌已把市場檔次間的差異「分得明明白白」。

「消費者越來越看重品質,在海外高端品牌湧入背景下,國產大牌『逆襲』的原因不是價格足夠低,而是質量足夠好!」在直播間,國產大牌羽絨服「不愁賣」是中宏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主播們的普遍感受。公司負責人枉非說,比起國際品牌,性價比高的國產品牌更有市場,價格高於5000元的國際大牌不如千元左右的國產品牌好賣。像去年12月中旬的「寒潮預警」發布當天,公司一個直播間的波司登和雅鹿羽絨服訂單就突破了2萬單,「幾個直播間,銷售額總計達到3000萬元。」

一邊是銷售爆棚,一邊是商戶對直播效果將信將疑。比如對40%-50%的退貨率,王惠寧不太能接受,「大批量拿去做帶貨,最終賣不出去又退給我,幾手『倒』下來,還好處理嗎?」

曾代理「紅豆」批發、如今只做點雜牌「白板」羽絨服的塗林說:「雖然網店供貨是我們的主渠道,但至今沒做直播帶貨。誰可以向我保證,做帶貨的主播有市場營銷的資歷或資質?與其放在他們手裡賣不出去被退回來,為何不直接送到淘寶、京東上銷售?」

如今在常熟華盛男裝直播供貨基地,有的店面已鎖門轉租;在童裝中心4樓,一家直播基地去年9月8日「試營業」的展板還在,據來此送貨的工人說,它開張不足3個月就「匆匆謝幕」;在世界服裝中心,「24小時網紅直播·網紅大咖,相聚世服」的廣告依舊醒目,但在該中心開店的幾家商鋪老闆,卻表示幾家店都是老闆娘自己在帶貨。

鄭傑期待,將白馬直播基地打造成和常熟服裝市場齊名的另一張名片。但即便從事電商的鄭傑與畢鵬看好中低端市場,認為這部分需求不會消失且實際體量不小,更多商戶卻難以認同。樊紹忠告訴記者,他過去在童裝中心結識的一群做批發生意的老闆們,「很多人退出市場已三五年以上」。王惠寧2006年前後手裡那80個進貨商,如今也只剩不到20人,「流失的客戶大多不做羽絨服了」。

相關焦點

  • 低溫寒潮再引羽絨服話題走熱:品牌大戰,國內羽絨服市場變革的...
    今年冬季寒潮來勢洶洶,吹熱了羽絨服市場,高端品牌銷量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一方面是蒙可和加拿大鵝等國際大牌強勢進擊,另一方面是波司登等國產品牌加速崛起,品牌大戰悄然打響。
  • 寒潮來了丨市民搶購禦寒品,羽絨服賣斷碼,電暖器銷量一路走高
    12月15日,大降溫如約而至,許多商家大打「寒潮牌」進行促銷,南寧市民也用「買買買」來應對寒潮:專賣店裡的羽絨服賣斷碼了;電暖器銷量一路走高;電動車棉手套等佔據商鋪的C位……就連公路管理部門也為應對道路結冰等情況,備足了應急物資。
  • 短款羽絨服是應對寒潮最後的倔強!
    明天我們即將迎來大範圍的寒潮降溫天氣,很多地方都發出了黃色寒潮預警,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禦寒,把羽絨服穿起來!作為冬天保暖必備,羽絨服大家幾乎人手好幾件,想要兼顧保暖和拗造型,隆重推薦齊腰短款羽絨服!金晨最近變成了「戀愛達人」,除了在《女兒們的戀愛》裡實習戀愛,在新劇《了不起的女孩》更是變身「女海王」,看她上節目穿得這件白色Prada羽絨服,搭配紅色格子長裙,看著都喜氣,難怪那麼有異性緣~
  • 寒潮來襲的冬天
    : 很寒潮到來的時候,天氣一定會發生一些變化 : 其中包括降溫大風降雪等,那麼寒潮來襲最初的變化是什麼呢?一般寒潮到來的天氣有什麼變化?經歷過寒潮的粉絲都應該知道,寒潮的到來最先是降溫,其次伴隨出現各種天氣。
  • 迎戰低溫寒潮!湘鄉這樣做……
    農技人員田間支招 加強農作物防寒防凍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一輪寒潮席捲而來。12月13日,湘鄉市農業農村局有針對性的採取技術措施,切實加強油菜中期培育管理工作,做好油菜防寒抗凍工作。為應對此次寒潮來襲,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油菜生長情況,並就加強油菜凍害防範為農民支招:針對當前油菜的長勢和生產特點,及時清溝排水;摘除受凍菜苔,待氣溫回升後,適當追施速效肥,促進分枝生長。寒潮來襲前後通過撒施草木灰、穀殼、粉粹秸稈,燃燒木屑、樹葉、雜草等進行覆蓋防凍和燻煙防凍減少凍害發生,同時加強油菜中期培育管理工作,全面做好油菜防寒抗凍工作。
  • 寒潮快速南下冷暖氣流對戰 福州今天或迎「魔性」天氣
    不過,隨著寒潮快速南下,冷暖氣流對戰,今日榕城或將迎來讓人凌亂的「魔性」天氣。  冷暖氣流對戰  帶來「魔性」天氣  今天榕城最高氣溫將達29℃,比昨天高了3℃。不過,隨著「全能型寒潮」的來臨,今天夜間榕城氣溫將下降至18℃,溫差達11℃。  冷暖氣流對戰,強降雨一觸即發。
  • 寒潮來了,家裡的毛巾立起來了
    目前寒潮藍色、大風藍色、低溫橙色及霜凍橙色預警信號,四大預警信號高掛!早上8點半,晾在家裡陽臺上的毛巾已經被凍得僵硬,手感硬邦邦,可以像硬紙一樣立起來。在嘉定新城素質拓展公園,原本晨跑、跳廣場舞的市民不見了。
  • 江蘇羽絨服市場觀察:高端市場凸顯"土洋之爭"
    □ 本報記者 李睿哲 王夢然 王拓今年冬季寒潮來勢洶洶,帶動高端品牌羽絨服銷量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一方面是蒙可和加拿大鵝等國際大牌強勢進擊,另一方面是波司登等國產品牌加速崛起。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調查中發現,國內中低端品牌羽絨服面臨截然不同的「境遇」。
  • 寒潮再次來襲,未來一周泉州將出現持續低溫天氣
    上一波「跨年寒潮」的餘威尚未散盡,一股更強大的冷空氣已集結完成,泉州市氣象臺6日下午繼續發布「低溫預警Ⅲ級」:受強冷空氣影響,6日夜裡起泉州市氣溫明顯下降,7~13日將出現持續低溫天氣,大部分鄉鎮將出現霜或霜凍,山區部分鄉鎮有結冰。預計最低氣溫過程降溫幅度可達8~10℃,局部超過10℃。
  • 第19周一周天氣提示暨寒潮特別警告
    歡迎關注南開中學星塵天文社氣象部暨天津高中氣象聯盟官方公眾號,一起「知冷暖,共風雨」,共話風雲變幻!
  • 90個寒潮預警!網友:幸好雙11的羽絨服1號就到
    「你的雙11購物車裡有秋褲和羽絨服嗎?」  10月21日,雙11預售的第一天羽絨服保暖成為網紅品類。天貓保暖內衣的銷售額激增了700%以上,Ubras和焦內的一款秋衣秋褲套裝分別賣了12萬套和13萬套。對於今年網友來說,羽絨服可能來得比寒潮還快。
  • 防疫又遇寒冬,低溫作業勞保盼「升溫」
    閱讀提示用人單位保暖用品發放不到位、符合防疫要求的臨時避寒點不夠……疫情防控下,新型低溫作業勞動者的防護措施和制度短板亟待補齊。除了督促用人單位加強低溫勞動保護,有關專家建議儘快出臺「地方版」低溫作業勞動保護政策。2020年12月29日凌晨1點,瀋陽,零下18攝氏度。當天,中央氣象臺將寒潮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
  • 動態|2021的第一波寒潮,奉賢教育人有溫度
    寒潮、低溫、大風……2021年上班第一周,冷空氣襲來,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低溫預警,奉賢教育人全力行動起來,讓校園更有溫度。 解放路幼兒園:宣傳「五防」 抵禦寒潮 (解放路幼兒園通訊員 高花)應對寒潮來襲,解放路幼兒園細化各項防寒落實工作
  • 讓低溫津貼「溫暖」低溫下勞動者
    被問及冬季室外工作有沒有領過低溫津貼,他回答:「沒聽說過低溫津貼,你不說我都不知道。」人社局負責人表示:我們本地沒有「低溫津貼」規定,至於室外勞動者,像環衛工人、快遞員等是否有低溫津貼,由企業自行決定。(12月22日 中安在線)近期,伴隨著寒潮的到來,多地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速凍」模式下,仍有一些勞動者在凜冽寒風中堅守崗位,如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
  • 州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應對寒潮大風低溫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緊急會議
    根據氣象部門通報,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12月13日至16日,我州將有一次寒潮大風、低溫雨雪冰凍過程。為切實做好惡劣天氣情況下的交通運輸安全工作,12月13日下午,州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應對寒潮大風、低溫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緊急會議,傳達貫徹省、州關於應對寒潮大風、低溫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相關文件精神,分析當前極端惡劣天氣發展趨勢,全面安排部署相關應急工作。
  • 我省各地做好防抗低溫寒潮工作_ 民生資訊_福建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同時,省公路中心成立了防抗低溫寒潮災害工作組,負責協調全省國省幹線防抗冰凍災害工作,做到冰災點路段實時視頻監測。  昨日,在南平市政和縣鎮前鎮連坑村,貧困戶連馬善領到了防寒服,「冷天馬上來了,政府送來了厚衣服,心裡很溫暖」。像連馬善一樣,政和縣453戶貧困戶都領到了防寒服。
  • 低溫寒潮持續,噴施植物防凍劑對減輕凍害有用嗎?很多農民做錯了
    最近幾天,北方寒潮之後,迎來了難得的晴朗天氣,不過卻比較冷。而南方的天氣則是陰雨雪連綿,像是在湖北、湖南、貴州以及西藏都有可能會下起來小到中雪,或者是雨夾雪,貴州一些地方還會有凍雨,在雲南和江南一些地方會下起小雨來。南方大多數地方的氣溫,相比較往年偏低很多。
  • 安徽寒潮預警已解除為何氣溫還更低?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為何寒潮預警已經解除,氣溫還在往下走?氣象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寒潮導致安徽省大部基礎氣溫較低,12月30日放晴,天空打開,輻射降溫明顯,因此導致氣溫繼續走低。12月30日,安徽省寒潮預警已經解除,怎麼感覺今天比昨天還冷?王女士的感覺沒錯,12月31日,安徽省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都比30日更低了一些?寒潮預警業已解除,為何氣溫還更低?記者採訪了氣象專家。氣象專家表示,這場寒潮的強度非常強,給安徽大部帶來的降溫是斷崖式的:在寒潮迅猛推進時,全省氣溫劇烈下降,淮北地區、沿江到沿淮東部地區最低氣溫降幅高達9~12℃;其他地區降溫幅度為6~9℃。
  • 專家提醒:寒潮來襲,保暖還須預防低溫燙傷
    1/7 16:04:11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7日訊 (通訊員 李海強) 大風+寒潮預警
  • 即將「速凍」齊魯大地的跨年寒潮,正在醞釀!泰安低溫-16°C
    26日山東大部最高氣溫有所回升本周末山東繼續以晴或多雲天氣為主不過一場即將速凍齊魯大地的跨年寒潮正在醞釀預計28日夜間至31日寒潮帶來 「速凍式」降溫雨雪多地最低氣溫將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預計28日起隨著一股強冷空氣的「入侵」不僅會驅散山東的霾天氣大風、降溫會「悉數登場」此次冷空氣過程或成為下半年以來最強寒潮降溫的同時還伴有雨雪大風天氣山東大部將冷如「三九」瑟瑟發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