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聞網訊見習記者羅敏報導:「小區內的部分健身器材受損後,一直沒人維修。」近日,市民李先生向「問政贛州」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自己遇到了一件煩心事,章貢區新贛南路社區九曲巷小區內的部分健身器材出現破損,一直沒有人維修。這不僅給居民健身帶來不便,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實在讓人鬧心,希望有關部門能儘快維修損壞的器材,滿足小區居民的健身需求。
新贛南路社區九曲巷內一處健身廣場部分器材破損。
接到市民的反映後,記者來到新贛南路社區九曲巷調查了解情況。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一些居民正在使用這些健身器材鍛鍊身體,同時也注意到,部分健身器材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鏽蝕和破損。
「時間久了,健身器材肯定會有損壞,但沒人來維修,我們也不知道要向誰反映。」居民李先生說,他在小區住了幾十年,前些年社區安裝了一批健身器材,方便了小區居民鍛鍊身體,大家拍手叫好。但由於這些健身器材都在戶外,常年風吹雨淋,導致破損以及油漆脫落、老化等,影響正常使用。因為小區沒有物業,他們也不知道應該向哪個部門反映。之前聽別人說「問政贛州」網絡問政平臺一心為老百姓辦事,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在平臺上發出了一條訴求。讓李先生沒想到的是,訴求發出才兩個多小時,平臺工作人員就來到現場開展調查。
圖為受損的健身器材。
「有的器材出現鏽跡,有的被破壞,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正在健身器材上鍛鍊的林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公共健身器材受損,直接影響到居民的日常鍛鍊,擔心在使用這些器材時被破損的地方扎到手,希望有關部門能儘快把破損的器材進行修復更換,讓小區居民安全鍛鍊。
隨後,就市民反映的問題,記者來到新贛南路社區。該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市民反映的健身器材是2017年由章貢區教體局組織安裝的,並當即撥打了該局相關科室的電話,向對方反映了有關情況,對方在電話裡稱,需社區將破損的健身器材拍照發給他們,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進行修復還是更換新的。
截至記者發稿,相關圖片已發送至章貢區教體局相關科室,他們表示將儘快安排修復或更換,給小區居民一個安全的健身環境。
記者手記:
近年來,為滿足市民健身需求的多樣化,我市不斷加大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添置大量公共健身設施,為群眾健身提供了好去處,較好地推動了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
在小區、公園等公共場所的健身設施,不僅方便市民健身,而且成為市民身邊的一道風景線。然而,由於戶外健身器材受到雨水的侵蝕以及缺乏日常維護、使用不當等原因,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在此,我們希望相關部門建立健身器材日常管護制度,加強健身設施維護,定期檢修,排除故障,避免健身器材變成「傷身器材」,為市民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健身休閒場所。
【來源:客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