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文化傳播 展現美好生活

2020-12-17 求是網

  核心閱讀

  短視頻大大降低用戶走近藝術和傳播藝術的門檻,重塑藝術表達空間,激發藝術創意潛力,開放、包容、參與、互動的傳播理念與技術手段,讓短視頻文娛內容進入「全民創作」時代

  短視頻平臺發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話題,有效推動泛娛樂社交平臺向更廣闊的文化內容領域拓展和深耕,參與者親近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增進文化認同

  短視頻展現的美好生活,不僅範圍廣泛,遍布城鄉,而且立體多樣,鮮活生動,共同捕捉呈現時代之美,展示萬花筒般多彩生活,傳達真切質感生活瞬間,分享苦辣酸甜生活百味,不斷匯聚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作為網際網路媒體新銳,短視頻呈現迅猛發展態勢。2019年全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用戶規模達到8.2億,短視頻名副其實地躍升為網際網路新媒體頭部平臺。

  近8年來,短視頻內容類型與功能形態不斷迭代。從信息傳遞到娛人娛己,從生活實用到藝術普及,短視頻呈現全新傳媒樣態和文化景觀。依託才藝展示、創意設計、非遺傳承等視聽體驗,短視頻引導人們探索豐富多樣的文化實踐與藝術表達;藉助音樂、舞蹈、視覺特效等手段,形成沉浸式視聽體驗特色,開啟作為「藝術普及的傳播者、美好生活的記錄者」的新探索,成為開展網絡文娛、藝術普及和展示生活的重要平臺。

  創意展示文娛才藝

  在4G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一系列前沿技術驅動下,公眾獲取信息的方式經歷了從傳統媒介單向傳播、傳統門戶網站中心化編輯推送到算法推送的改變。基於新的信息傳播手段,短視頻平臺能夠根據相關性特徵、環境特徵、熱點特徵與協同特徵,系統篩選出優質短視頻內容,推動其更廣泛的傳播。短視頻平臺發揮渠道分發和表達機制優勢,將用戶創意內容生產能力和公眾心理需求有效結合在一起,形成伴隨式社交、碎片化接受、沉浸式體驗等傳播特點,進一步使短視頻「無處不在」。

  技術賦能大大降低用戶走近藝術和傳播藝術的門檻。基於簡便的製作技術,原本線下普及難度大、效率低的藝術門類,在短視頻中實現優化和解碼,呈現出直觀可感的動人瞬間,從而更有效地走近廣大用戶。與此同時,由於短視頻平臺用戶眾多,短視頻創作者更加容易找到和維繫目標受眾,並依據用戶反饋持續創作創新,推動自身藝術傳播水平和效能不斷提升。

  通過技術賦能,短視頻重塑藝術表達空間,激發藝術創意潛力。豐富的話題、貼紙、道具、網紅音樂等互動設計元素,造就特點鮮明的網絡視聽形態,賦予普通人進行藝術展示、互動競演的趣味性與成就感。比如伴隨旋律動感的網紅歌曲,「手勢舞」「散步舞」等簡單易學舞蹈引發眾多用戶學習與分享,為普通人體驗藝術、學習技藝、展示才藝提供便利。

  短視頻平臺匯聚萬千普通人的創作熱情。調查發現,不僅眾多普通人得以參與短視頻才藝展示和文娛傳播,而且每個創作者、每個創意作品都有受到關注的機會。開放、包容、參與、互動的傳播理念與技術手段,讓短視頻文娛內容進入「全民創作」時代。

  創新傳播傳統文化

  近年來,短視頻平臺紛紛發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話題,有效推動泛娛樂社交平臺向更廣闊的文化內容領域拓展和深耕。比如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身示範,通過更適應網際網路的手段與方法,引導大眾在線參與領略文化精粹、體驗經典魅力。琴棋書畫、戲曲曲藝、傳統工藝、武術搏擊、古風民樂成為熱門領域,形成令人矚目的短視頻創作創新潮。通過簡易化、通俗化、趣味化形式,短視頻對傳統文化藝術進行創造性呈現,在90後、00後等年輕用戶中得到積極熱烈的正向回應。

  尤為典型的是,戲曲文化藉助短視頻大放光彩。京劇、黃梅戲、豫劇、秦腔、花鼓戲、崑曲等戲曲成為「網紅」,其中「黃梅戲」話題內容達到2.1億次的播放量,僅《女駙馬》話題就實現2729.3萬次播放。年輕用戶競相模仿「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黃榜中狀元」的《女駙馬》唱段,展示各自藝術領悟力和表現力,傳統戲曲魅力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互動形式得以迅速傳播。京劇武旦因其紅色雅致的頭飾受到用戶喜愛,1848.5萬人使用特效妝容製作上傳短視頻,其中絕大多數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此外,帶有戲曲音樂元素的《說唱臉譜》《離人愁》《琵琶行》等流行歌曲也在短視頻平臺上頗為流行。據統計,截至2019年上半年,抖音平臺上傳統文化相關短視頻數量超過6500萬條,累計播放量164億次,累計點讚數超過44億次。快手平臺上,單戲曲這一門類在半年時間裡就有超過290萬個視頻產生,涵蓋168種戲曲種類,其中最受關注的京劇擁有超過158萬愛好者。

  除戲曲外,短視頻平臺還積極推廣刺繡、剪紙、印染、皮影、油紙傘、竹編、木匠手藝榫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9年,1300多項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中,有1200項在抖音上都有相關內容傳播,「皮一下很開心」的皮影戲話題挑戰活動,吸引40.5億次點擊,大量年輕人踴躍參與模仿皮影人物跳舞的挑戰。快手2019年上半年新增戲曲類視頻290多萬,涵蓋168種戲曲,非遺主題視頻1800多萬個,實現7億多點讚量、300億觀看量。短視頻平臺正在成為當前重要的非遺傳播展示途徑之一。

  短視頻最短不過數秒,最長不過幾分鐘,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推廣效果令人振奮。內容創作與算法推薦的良性循環,吸引越來越多用戶參與評論、點讚、轉發。通過愉悅的文化體驗和社交互動,參與者親近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增進文化認同。

  傾情記錄美好生活

  作為新生藝術樣態與文化景觀,短視頻充滿勃勃生機與創新活力。除帶來新鮮、便捷、多樣的文化藝術體驗,短視頻還積極呈現日新月異、豐富多彩的時代生活面貌。

  美好生活是人們共同的嚮往,如何講好美好生活的故事,不同媒體各有所長。影視類長視頻多以深邃的開掘、專業化的精工細作見長,短視頻則特別適合呈現普通人對當下生活微小又真切的敏銳觀察,更善於「見微知著」的普通人視角。數據顯示,80%以上的用戶自製短視頻來自「生活隨拍」,展示美好生活構成短視頻用戶參與互動的重要動力。比如快手平臺上,2019年推出的Plus版「五一」旅遊視頻,觀看量達227億,點讚量9.7億;關於中華美食小龍蝦的視頻觀看量達97億;背景音樂《我要變好看》總播放量78.5億,點讚量1.68億。各類短視頻平臺上,運動、親子、旅行、美食、動植物等主題備受歡迎,呈現人們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富有時代氣息。可以說,短視頻平臺積極展現美好生活,一派生機。

  短視頻龐大流量所折射出的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是持續推動用戶參與創作分享的主要動力。調查顯示,短視頻平臺主要用戶年齡在20—49歲之間,這個群體也是紮根城鄉、勤勞奮進的社會各領域建設者。一幅幅原汁原味的生活畫面、一段段飽滿鮮活的生活記錄,短視頻展現的美好生活不僅範圍廣泛、遍布城鄉,而且立體多樣、鮮活生動。無論是引導短視頻創作、將日常生活片段進行戲劇化剪輯,還是與家人共同完成一段「生活小品」,人們都能在互動碰撞中釋放情感、放飛心靈。通過短視頻,不同地域、職業、性別、年齡的群體連接起來,共同捕捉呈現時代之美,展示萬花筒般多彩生活,傳達真切質感生活瞬間,分享苦辣酸甜生活百味,不斷匯聚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當前,短視頻在網際網路媒體傳播矩陣中備受關注,更需堅守文化品質與主流價值,在普及藝術、傳播文化、記錄生活的過程中追求創意、傳達美意、匯聚善意,為增強人民生活幸福感、凝聚社會向心力提供重要助力。

相關焦點

  • 短視頻迅猛發展 賦能文化傳播展現美好生活
    ,參與者親近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增進文化認同短視頻展現的美好生活,不僅範圍廣泛,遍布城鄉,而且立體多樣,鮮活生動,共同捕捉呈現時代之美,展示萬花筒般多彩生活,傳達真切質感生活瞬間,分享苦辣酸甜生活百味,不斷匯聚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作為網際網路媒體新銳,短視頻呈現迅猛發展態勢。
  • 大悅中國·賦美生活|悅見西北美好生活
    大悅城控股記錄著一座座城市的繁華潮向,不僅是城市的特殊符號,也承載著一代人的大悅生活理想。 11月19日,西北地區眾多媒體人士齊聚,一場主題為「大悅中國 賦美生活」的媒體見面會盛大啟幕。盛會上,關於如何讓城市更美好的問題,大悅城控股給出了最理想的答案。
  • 激發南京文化IP活力,讓「博物館之城」花式賦能美好生活
    從建立遺產點專職保護管理機構,成立申遺專家庫;到編制申遺文本、頒布保護條例,全面開展遺產的本體修繕、環境整治、遺址遺蹟展示、監測管理等系列工程;再到推出海絲電視專題片、城牆中英文紀錄片,出版《海上絲綢之路·南京史跡》《中國古城牆》等圖書,舉辦城牆保護與利用國際論壇,南京努力推動歷史文化遺產走向世界,傳播南京聲音。
  • 五美課堂|體悟書法藝術 書寫美好生活 持續賦能書法初級培訓班結業
    「各位學員,今天我給大家講講作品的創作……」11月16日晚,欣遇堂書畫藝術工作室戴澄洋老師正在給學員們講解如何進行書法作品的創作,「美好生活能量站」第四期書法初級培訓班的學員們全神貫注、仔細聆聽,兩個多月以來,學員們每周一晚齊聚在工作室,本期培訓的最後一次課,老師講解作品用紙的選擇、內容的布局、落款的安排、印章的欽蓋等等,讓學員們又有了一大收穫。
  • 央視開年大型紀錄片《智造美好生活》破圈層傳播激勵人心
    這部「開年紀錄片」充滿創新感的傳播嘗試,達到了突破圈層傳播的喜人反響。 當代新科技、新發明引領中國人的生活美好升級、夢想實現的溫暖故事,通過《智造美好生活》娓娓道來,既有國家發展的視野高度,又有科學家精神的智慧深度,更有美好生活的人性溫度。
  • 「文化賦能新業態」:天河區數字創意展示活動展出亮眼文化盛果
    原標題:「文化賦能新業態」:天河區數字創意展示活動展出亮眼文化盛果11月29日至12月1日,首屆天河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數字創意展示活動在天德廣場盛大展開。現場分設動漫、遊戲電競、文創產品、文化科技、創新應用5個主題展區,1個主題創意區及1個文創集市。本次展示吸引了網易遊戲、酷狗、奧飛等共30多家明星企業參與。
  • 國家文化公園:美好生活的漸進線
    展現新生態觀念  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的生態理念,是人民對新時期美好生活的強烈訴求。國家文化公園依託歷史文化資源,依靠自然生態底色,借力創意文化資本,是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共生的文化共棲地,能夠生動呈現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文明價值和傳統特色。
  • 科技賦能,生活更美好:臻米消毒刀架體驗
    大家知道,疫情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所以我們更應該講究衛生注意生活習慣,在聚餐時使用公筷,可以有效的避免細菌的傳播,但這遠遠還不夠,很容易忽視了與食品接觸的餐具衛生,即便每次飯後都會對它們進行仔細清洗,但清洗過後潮溼的條件下卻極易滋生各種細菌,時間長了筷子還會有發黴的現象,日積月累便會對威脅到家人的健康
  • 中國年畫·美好生活|「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論壇圓滿落幕
    它與老百姓的生活緊密結合,反映了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民間審美情趣,用濃淡相宜的色彩和生動傳神的形象,鼓舞著人心,展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當代,年畫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更為深厚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核。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年畫所表達的吉祥寓意為人們帶來慰藉,作為有力的文化強心劑直擊大眾心靈,其傳遞情感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被社會廣泛關注。
  • 在文化的滋養中享受美好生活
    【地方熱議兩會】    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 全景展現西安文化 雙劇齊發 帶火一座城
    無論是在螢屏上颳起「最炫大秦風」的《大秦賦》,還是充滿濃鬱陝味的《裝臺》,讓陝西文化、陝西美食、陝西方言火爆全網。兩部爆款劇在央視播出不到一周,創下喜人收視率,彰顯出陝西文化的強勢力量。這部深耕細作的歷史題材正劇,聚焦秦歷史、展現秦文化、訴說秦風骨,激起無數人探索秦風秦韻秦文化的熱情。劇中秦人的錚錚風骨和強勁秦風讓不少西安人為之自豪,對於更好地挖掘、傳承和發揚秦文化起到積極作用。
  • 首次亮相進博會的如新,詮釋了企業如何「賦能美好生活」
    如新一直有一個品牌理念為「賦能美好生活」,而在疫情常態化的當下,這種理念則更恰如其分地體現出了一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結。而在今年進博會上如新推出的如新ageLOC Boost瓷光機這是一個例證。
  • 文化賦能「雙12蘇州購物節」 點燃消費新引擎
    以文化促消費,以消費提信心,「雙12蘇州購物節」注入諸多文化元素,為激發消費活力、助力美好生活送上連臺好戲。購物節上,「蘇州文化」「江南文化」品牌不斷突破邊界,「美與生活」融合創新。一場場經典的音樂會、精彩的演出、潮流的市集,包含著文創力量賦能的消費升級。
  • 武漢華僑城十周年發展回顧圓滿舉辦 創想賦能美好生活
    活動現場,各界大咖、行業貴賓、業主朋友、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一場關於創想賦能美好生活的盛會,共同聆聽武漢華僑城躬耕十年,在這座城市所發生的的美好故事。五個字母 寫盡一城故事活動現場,武漢華僑城用影像宣傳片回顧十年發展歷程,片尾留出」WHOCT」五個字母,引發了在場所有人的熱烈掌聲與強烈共鳴。
  • I Do跨界藝術賦能美好生活,創始人李厚霖獲年度企業創新領軍人物獎
    12月10日,由經觀傳媒、《經濟觀察報》舉辦的「2020美好生活新消費高峰論壇」在京舉行,東方雨虹,旺旺集團,恆信鑽石,元氣森林等企業作為各行業代表參與了論壇,探討了商業創造美好生活的多種可能。  據了解,「美好生活創造者高峰論壇」已舉辦七屆,活動旨在發現各行各業為創造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優秀企業,推動企業在產品、品牌、社會責任等各個維度賦能美好生活。
  • 故宮出版社王亞民:賦能商業地產 要從故宮文化中汲取精華
    無論是城市運營、數位化賦能,還是有機更新,這些解題思路能否在商業地產下一個十年成為新勢力的擔當,值得思考和探討。   2020年12月18日,以「未來」為主題,由贏商網、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主辦,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創新分會協辦的「2020中國商業地產創新大會」在北京東升匯隆重舉行。
  • 杭州「清廉學校」建設為「美好教育」賦新能
    學校聯繫著千家萬戶,「政風清明、校風清淨、教風清正、學風清新」,這是人民群眾對美好教育最樸素的願望,也是杭州教育系統全力推進「清廉學校」的目標。經過一年多探索實踐,杭州市創建了首批「清廉學校」示範點、「清廉學校」建設優秀案例,未來將按照「一年示範帶動打基礎、兩年深化推進出成效、三年全面提升上臺階」的思路,為高質量建設美好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紀律保證。
  • 文化賦能地產是地產行業的3.0時代?
    但這不是他的志趣所在,經歷過持久的彷徨與思索之後,他棄戲從商,帶著一顆為文化藝術尋找落腳之地的初心,以中書資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投身地產界,轉型做一名商人。如今的他,深耕了三十年文化藝術行業,探索了二十年文化藝術發展方向,推動和踐行了十年文化與地產的結合,他深信,文化賦能地產——這將會是他一生的事業。試問,文化能否賦能地產?
  • 不負相遇丨HOME+桃源生活發布會賦能美好人居而來
    自入市湖州以來,桃源便始終秉承純粹初心,反覆推敲人居空間尺度,以求為湖州呈現理想的生活圖景,如今,在更加洞悉城市生活理想的前提下,桃源在此基礎上再度賦能桃源業主生活,為湖州高端人居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湖州各界媒體朋友、桃源諸位業主、桃源各領導均出席本次發布會,本次發布會不僅是桃源生活的全新賦能,更是對城市理想人居的全新定義以及深度思考。  如何讓城市充滿溫度?  建築告訴你  發布會伊始,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一場鎏 金沙畫秀映入眼帘,隨著主持人溫婉動人的聲音,湖州城市的變遷、人居生活的不斷迭代以及桃源的生活場景被娓娓道來。
  • 文化賦能,傳承匠心 五糧液第二十四屆酒聖祭祀大典隆重舉行
    匠心賦能品牌精神   五糧液隆重舉行酒聖祭祀大典   上午11:38分,九門禮炮齊發祭祀大典在帶給人們精神薰陶的同時,也展現了五糧液文化美酒和千年匠心傳承的魅力。   在與會的多位經銷商看來,今年的祭祀大典從內容和形式上,打造了一場初心再回歸、匠心再淬鍊、經典再重溫的文化盛宴,弘揚了中國傳統「酒」「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