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書寫速度,使所寫書體表現出了相應的書法特色!

2020-12-27 悄悄地為你守候

書法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初學者往往在練習時忽視了書寫運筆速度,總認為「慢工出細活」,殊不知在書法運筆上並不是這麼回事。因為,不同書體其運筆快慢不同,輕重緩急不同,最後所表現出來的書寫效果也完全不同。

歷史上大書法家們能夠恰到好處地把握書寫速度,從而使所寫書體表現出了相應的書法特色,取得了衝擊欣賞者視覺效果的震撼作用。我們臨習古代這些碑帖,只能看到碑帖好的一面,由於沒有視頻記錄,很難考證他們是如何書寫,如何運筆,最後如何完成整幅書法作品的。那麼,我們對此就真的一概不知,始終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了嗎?其實也不盡然。

史書記載也好,近現代書法理論家總結也好,總之,書寫運筆速度還是有章可循的。總結不同書體之間合適的書寫運筆速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書寫時其運筆速度各不相同。按照所書寫同樣大小的字來說,從慢到快的順序,依次是:篆——隸——楷——行——草。而篆、隸兩種書體運筆速度都很慢,其快慢也基本一致。相對來說,楷書也要慢行筆,但比篆、隸略快那麼一點點。

這是因為,篆、隸、楷三種書體結字,方方正正,一般是一筆一畫獨立,篆書需要筆畫線條粗細相對均勻,而隸、楷則需要筆畫粗細不同,大小長短不同,筆畫與筆畫之間獨立銜接,基本不連帶(後來發展的行楷書體除外),所以,只有慢才能表現基本筆畫。行、草書體相對要快得多。因為行、草書體結字可以欹斜傾側、大小縱橫、纏綿連帶、張弛伸縮。

這種隨機應變的自由式書體形式,為快速運筆創造了條件。特別是狂草書法,慢時似龍遊淺灘,快時如駿馬奔騰,大有一揮而就的瀟灑和奔放。為了表現特殊效果,單一書體運筆速度也會出現變化。每一個人欣賞書法都會有自己的見解,每一個人書寫書法也都會有自己的風格意願。運筆或徐緩、疾厲,或頓卻、伸張,都總是與書寫者的風格緊密相連。由於行筆節奏快慢不同,所產生的風格也就不同。

每一幅書法作品無不體現出書法創作者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化成就了書法的千姿百態和迥異風格,成為了書法作品獨特的價值所在以及評判高低貴賤的風向標。運筆速度決定墨色的濃淡、枯溼、潤燥和澀滯。書寫過程中,單字著墨量的多少不僅與宣紙、毛筆的製作材料和質量有關,而且與運筆速度也息息相關。書寫者每落一筆,或輕或重,或疾或緩,都會決定這個字的墨色。

所以在掌握好書寫輕重的同時,落筆快慢、運筆疾緩都會體現在字的每個細節,有的甚至有意出現或乾枯,或滲洇的墨韻現象。與書體結合來看,篆、隸、楷不宜出現乾枯狀筆畫,宜墨色均勻,運筆速度須平緩穩重。而行、草則注重墨色變化,譬如枯筆就是在行筆時迅疾的筆勢和遒勁的筆力與紙面摩擦產生的一種枯澀,表現出「乾裂秋風、氣清質實」的險峻。

行筆緩慢變「墨豬」而顯臃腫是敗筆,行筆急速不入紙而顯浮薄也是敗筆。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運筆方法。

相關焦點

  • 寫書法6種行筆速度
    遍覽古今優秀書法作品,無一不是書家通過對行筆速度的準確、巧妙、見微知著、多變而微妙、精緻而靈性的把握與控制,及與其他用筆要素的完美配合,賦予書法作品神奇、雋永、攝人魂魄、撼動人心的藝術魅力。­籠統地講,毛筆書法應以徐緩的行筆速度為上。這既是書法通過含蓄、朦朧、力量內斂的藝術形式表現力的美的特徵決定的,也是書法所使用的特殊工具、材料等所要求的。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發展史,及漢字書體的演變階段
    發展期一發展期的書法 包括先秦時期的書法、秦代書法、西漢書法;成熟期一成熟期的書法包括東漢書法、魏晉書法、南北朝書法;繁榮期一繁榮期的書法包括隋、唐、五代時期書法,宋、元時期書法,明、清時期書法和近現代書法。漢字書體在演變過程中出現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行書、楷書、草書等書體。書法藝術的發展和漢字書體的演變是交織在一起共同進行的。
  • 寫書法,你的書寫姿勢找對了嗎?這4點告訴你正確的書寫姿勢!
    (二)書體差異一般而言,中國書法的書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靜態書體,一類書動態書體。靜態書體就是楷書、篆書和隸書。理解這個概念,再說書寫執筆的姿勢就好理解了。靜態書體筆畫與筆畫之間雖然聯繫、顧盼、呼應是存在的,但是明顯的,這是一種弱聯繫,因此,只要你把每一個筆畫都寫好了,然後筆畫之間的結構搭配能夠處理得當,基本上關注局部就可以完成任務。
  • 書法行筆速度6種
    這既是書法通過含蓄、朦朧、力量內斂的藝術形式表現力的美的特徵決定的,也是書法所使用的特殊工具、材料等所要求的。但是,在書法學習創作過程中,一味地以徐緩的速度寫下去,缺乏必要的快、頓、搶、澀,屈等行筆速度的節奏變化,同樣也難以達到書法藝術所應達到的效果。
  • 書法入門,如何選擇正確書體、字體!
    第二步:在這種字體下,找出具體的書法家,臨習他的書體。第一步,選字體上,知乎上也有了相當程度上的討論。但是,很多人給出的答案,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只告訴你,練這個就可以了,但是卻沒有說清楚,為什麼要先從這種字體入手。或者給出來的理由,並不是真正地具有說服力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學書法應該從篆書入手。
  • 學習書法從哪個書體開始?
    實用功能的喪失並沒有讓書法衰弱,反而更加激發人們對於作為純藝術的書法的孜孜追求。現在,書法藝術有很龐大的人群基礎,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學童。但是中國書法包羅萬象,風格五花八門。基本的書體包括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細分各家書體就太多了,二王、漢碑、魏碑、唐楷(顏柳歐褚虞)、趙孟、蘇黃米蔡、清代諸家,等等,太多了。
  • 中國書法書體的奇葩——角書 ( 理論闡述:方圓角,書法體勢的三分...
    每個朝代的正體字,都是極其莊重嚴肅地按照平衡對稱,周正之美的追求在寫,最早的金文,就是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都寫得規規矩矩,後來小篆,隸書成了正體字,都講究法度,在魏南北朝楷書成為正體字,文字與書寫並重。一直到後來,楷書是主流書體,都要求楷書字體,皆得正祥。
  • 楷書有歐顏柳趙四大書體,為啥其他書體沒有出現四大家書法?
    而相對於楷書來說,行書、草書、篆書、隸書等書體才可以稱之為「體」。體與風格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先有各種書體的存在,然後才能發展出各種各樣的、具有個人風格的書法。而個人風格中所具有的共性,又是體所具備的特徵。
  • 毛筆與書體對照表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寫不同的書法字體,當然要選擇最適用的毛筆。毛筆選對了,就省事多了。下面書思給大家聊聊篆、隸、楷、行、草五種書法字體所對應的最佳用筆。楷書一般來說是靜態的書體,運筆速度較緩慢,注重筆壓的加力,因此必須選用筆鋒尖齊,筆腰較強健的毛筆,所以以狼毫和羊毫製成的兼毫筆為主,兼毫筆之筆鋒柔暢,筆腰有力富彈性,在於點劃
  • 書寫速度慢?別怕,這裡有解決辦法
    據科學統計,現代人書寫楷書每分鐘大約5~10個,書寫速度遠遠沒有達到大腦和手的極限,仍有很大的開發空間。楷書規範且易於辨認,是日常工作學習最常用的書體。對於學生來說,「好」就是按照正常的書寫速度,把字寫端正、勻稱、易認;在保證書寫質量的前提下,達到正常的書寫速度,就是「快」。怎麼把字寫快,除了練習相應的書寫方法及動作之外,還有一些小竅門可以參考。
  • 中國書法發展過程中的書體演變
    書法與其他藝術門類有著巨大的不同,其他藝術門類比較直觀,而書法非常抽象,原因就在於它是從漢字這樣一門已有符號體系的基礎文字形式中升華出來的,比其他藝術門類具有更強的文化依賴性。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將書法與其他藝術門類進行比較的時候,古人給予了書法一個崇高的定義——「字是九重天」,說明書法所代表的品格、品味遠高於其他藝術門類。學習書法、認識書法以及真正地理解書法,是一件需要極大耐心和努力的事情。
  • 書法:什麼是字體?什麼是書體?……其中有大奧妙
    我們的教學體系,學完筆法以後,按照書法發展的歷史一路往下學,書稿裡,所有牽涉到書法史上碑帖的臨摹,都是由兩個作者完成的。我笑了一下,說,不光是我什麼字都會寫,我教出來的學生,也什麼字都會寫。!……???我們發現了學書法的規律。
  • 在書法中,寫「梅蘭竹菊」四個字用哪種書體寫出來才好看呢?
    導語:在書法中,寫「梅蘭竹菊」四個字用哪種書體寫出來才好看呢?對於書法「梅蘭竹菊」四個字用哪種書體寫出來才好看,我覺得是:用篆書,隸書,楷書和行書寫出來都好看,最好不要用草書寫。四君子並非浪得虛名,它們各有各的特色:上圖為隸書「梅」字。這個「梅」字取法漢碑,拙樸厚重,大氣磅礴!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 林書傑|關於書法技法科學性的探討
    漢字由點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組成,每一筆畫都可以依腕寫出,也就是說,依腕不同方式的書寫,包括不同角度、大小等,便可構成不同的筆畫。就筆畫而言——書寫的方式——可還原為具體的動作來理解,進而從動作的方式來把握書法。一筆一畫的書寫,皆可由 「起收」之「寫」、「做」出「一畫」、「一點」、「一撇」等,這樣的一個動作我們可以用「一筆」的方式來概括。
  • 當今書法創作現狀中,篆書相較於其他書體是落後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在當今書法創作現狀中,篆書相較於其他書體是落後的。從書法史來看,篆書所謂的高峰期只出現了四次,即商周、秦、唐、清中後期。商周時期的篆書是一種文字的啟蒙,因此,那一時期的高峰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 為什麼中國書法是一門獨特的書寫藝術?
    書法是書寫者以特定的藝術線條對中華文字的感性表達。從具象上說書法藝術的內容就是書體、筆法、字法、墨法和章法等內容的客觀存在;從抽象上說書寫者精神世界的審美意識與具象內容的完美結合所產生的氣韻、神採、意境等主觀存在,兩者統一構成書法藝術的內容。
  • 書法用筆「輕重緩急」,才是真正開始入門
    編者按:書法通過用筆輕重緩急的自然對比來表現筆畫的張力和態勢。書寫者是否能正確把握運筆的節奏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幅作品的最終效果。梳理書論中的相關書法用筆知識,有助於學書者更好地理解不同書體對「輕重緩急」運筆節奏的要求,這對於書法的臨習和創作都會有所幫助。
  • 如何寫好書法初學者如何學習書法?
    欣賞書法,首先要看大局,對書法的表現力和藝術風格有一個大致的印象。然後注意用筆、結字、構圖、墨韻等部分的運用規律,生動活潑。部分鑑賞完成後,退後一步,放眼全局,糾正從第一次鑑賞中獲得的「總印象」,從理性的高度把握。要注意藝術表現與藝術風格的和諧統一,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充分欣賞作品。
  • 美術研究|邱振中:論草書,草書是最為充分展現書法書寫性的書體
    中國書法有各種書體,但是草書無疑是最為充分展現中國書法書寫性的書體。很多人認為《古詩四帖》不是張旭的作品,但有意思的是,所有擅長草書的書家都對這件作品讚賞不已。在他們心中,這件作品到底是不是張旭寫的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作品已經成為狂草所取得成就的一個標誌。
  • 兒童學習書法從什麼書體入手最好?
    兒童學習書法,首先必須從臨摹古代經典碑帖開始,字帖是學生學習書法過程中無言老師,初學書法選何種書體入手。古往今來十分明確,但近幾十年來。書法界爭論不休,依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從篆,隸書入手優於從楷書入手。這是因為篆,隸出現的比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