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香包繡制是指以慶陽香包為代表的一切繡製品。「一枚繡花針,二分喜好,三縷彩線,四面八方,商旅不斷」,這是對目前慶陽香包繡制的真實寫照。慶陽香包繡制由「不起眼的手工針線活」演變為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文化產業」,並逐漸出海遠遊,受到海外市場的歡迎。
在慶陽,加工生產香包、刺繡民俗產品已成為一部分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在脫貧攻堅克難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全市現有慶陽刺繡、香包民俗文化企業(公司)130多家,品種包括各式香包、書畫繡、屏風、繡花鞋和鞋墊、繡花枕頭、肚兜、玩具、掛件、旅遊紀念品 等達20多個大類5000多個品種,年生產900多萬件,遠銷全國56個大中城市及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港澳臺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市香包繡制產業從業人員4.2萬人,增加產值4.5億元。小小的針線活讓一個個農家主婦都變成了「大忙人」,她們通過香包刺繡,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開拓了眼界和思想,也讓慶陽民俗文化走向外界,被世人知曉。
2006年,慶陽香包刺繡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慶陽香包刺繡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如今,慶陽香包刺繡產品已成為高貴的禮品,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圖/文 張衛華
張衛華
張衛華,中國女攝影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陝西省女攝影家協會會員,西安市攝影家協會會員,甘肅現代攝影協會會士。
2015年退休後開始學習攝影,2017年參加中攝協陝西函授分院基礎班學習。2018年,專題作品《回到這裡,就是回到了家》參與「西安相」網絡展播,作品《琴韻漢城湖》獲城市風光類優秀獎。同年,作品《大山深處石油人》在「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攝影展、「最美勞動者」攝影大賽、「致敬祖國70華誕」攝影大賽中分獲三等獎、優秀獎。2019年,作品《慶陽香包繡制》入選中國攝影家協會「一帶一路·築夢中國」攝影大賽。2020年,圖文故事《我拍女兒網絡教學進行時》在《中國攝影報》刊登,《消殺噴霧》《花下情話》等作品在中國攝影家協會、陝西省攝影協會等網站登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