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成主流,父愛的缺席,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2020-07-29 小朵朵說育兒

文/小朵朵說育兒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每個家庭的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所以父親在外面忙著工作,母親就在家帶孩子,畢竟所有的父母都愛孩子,孩子長時間的跟母親接觸,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呢?

「喪偶式育兒」成主流,父愛的缺席,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父愛的缺席成為「喪偶式育兒」,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第一:性格的影響

父親和母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通常母親身上是溫柔細膩,父親身上是堅強獨立,如果一個孩子經常是由母親來陪伴,那麼這個孩子的身上一定缺少陽剛之氣,母親的耐心仔細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而父親的性格與母親不同,教育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父親身上會有男性的特徵:獨立,堅強,自信,勇敢。這些是孩子從母親那裡學不來的,如果孩子受到了父母雙方的影響,那麼性格就不容易出現偏激,對以後的成長也有幫助。

「喪偶式育兒」成主流,父愛的缺席,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第二:邏輯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男性和女性的思維是不一樣的,女性注重感情,男性更注重理性,所以相對來說,邏輯能力要稍微強一些,也就是上學期間,男生理科成績好,女生文科成績好的原因之一,所以父親對孩子的邏輯思維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般孩子小的時候好奇心都很強,這時候如果父親參與其中,會發現父子倆能很好地溝通到一起,而母親就會考慮到孩子的好奇心會使孩子變得調皮,如果少了父親的教育,孩子的理性思維可能就會弱一些。

「喪偶式育兒」成主流,父愛的缺席,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第三:婚姻的影響

其實父親對孩子以後的婚姻有著很大的影響,畢竟父親是家裡佔比比較大的成員,很多女孩都會無形中以父親作為參考來選擇自己的另一半,大部分都會按照父親的標準擇偶,還有一部分會選擇與父親相反的男性。

如果生活中缺少了父親的陪伴,那么女孩長大後很容易因為渴望父愛而看走眼,男孩長大後也會變得沒有責任心,不照顧家庭,對子女以後的婚姻生活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父親的陪伴是不能缺少的,尤其是父親對於女孩的陪伴。

「喪偶式育兒」成主流,父愛的缺席,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那麼父親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主動承擔帶娃的責任

很多父親會以為了家庭而在事業上拼搏,遠離帶娃的職責,家裡的事情和孩子的事情根本不參加,只會嘴上關心關心,作為家庭的成員,父親和母親一樣都有帶娃的責任,父親可以在空閒時間陪孩子玩耍,這樣不僅能給孩子更多的愛,還會讓增加親子間的感情。

「喪偶式育兒」成主流,父愛的缺席,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第二:不要敷衍的陪伴

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待在孩子身邊,就算是默默的陪伴了,有的孩子很活潑,喜歡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家長沒有辦法就敷衍著答應了,只要孩子不哭不鬧,怎樣都行,但其實這樣的陪伴是沒有意義的,家長要主動跟孩子做一些親子遊戲,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喪偶式育兒」成主流,父愛的缺席,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也是獨一無二不可缺少的,所以家長給孩子的愛要均衡,家庭不是一個人的支撐,是需要兩個人共同的經營,所以父親要參與到其中,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溫暖,才能讓孩子在溫馨幸福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顏如晶《奇葩說》:中國式喪偶育兒,父愛缺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很多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是缺席的,因為他們要忙於事業,為家裡人的衣食住行而奔波,要陪老闆、要應酬。很多的孩子甚至一年都見不到爸爸幾次,印象中父親的形象總是很模糊,這其實就是中國家庭當中常見的父愛的缺失,也是現在「喪偶」育兒。
  • 喪偶式教育實在心累,爸爸們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很多時候中國式教育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父親在支撐半邊天。作為父親仿佛有很多種理由逃避教育孩子這件事。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呢?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
  • 孩子的成長需要爸爸的陪伴,別讓妻子「喪偶式育兒」,做個好父親
    孩子養得好,父親就會出面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說著「有其父必有其子」,而孩子一出問題,就只會責罵自己的妻子「你到底是怎麼教孩子的」,絲毫沒有認為自己也有過錯。就是這一類不負責任的父親,將母親推入「喪偶式育兒」的境地當中,更讓自己孩子的成長受到不良的影響。
  • 《如果父愛缺席》:「詐屍式」育兒、隱形爸爸的背後是父職的缺失
    在其中一期的《奇葩說》中,傅首爾提出了:詐屍式育兒觀念才是比喪偶式育兒觀念更可怕的觀點。觀點一出,扎中了無數老母親的心。那什麼是「詐屍式」育兒呢?「詐屍式」育兒是指爸爸或媽媽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或者爸爸。相對而言,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更容易出現「詐屍式」或「喪偶式」育兒。
  • 改變「喪偶式育兒」,不妨從育兒假開始
    全面二孩政策對女性生育、就業和公共服務保障的影響日益凸顯,為此,《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草案)》首次推出男方共同育兒假,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產假期間,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
  • 告別喪偶式育兒,給孩兒他爸看看這份耶魯大學的研究報告
    啼笑皆非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問題:喪偶式家庭的態勢正在蔓延。權威數據顯示,超五成家庭正在經歷喪偶式育兒。同時,隨著子女年齡增長,父親陪伴的時間也在下降。造成爸爸們缺席的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想給子女更好的經濟保障。但更重要的原因則直指性別偏見。很多男性認為女性就應該做飯帶孩子。
  • 孩子缺少父愛,會怎樣?「喪偶式育兒」你經歷了麼?
    為什麼現在社會生都再說,為母則鋼,但是為什麼成了鋼,是因為另一位不給力啊!媽媽兼顧著孩子和家庭,慢慢的爸爸突然感覺像是變成了局外人,孩子的事情很少管,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喪偶式育兒」吧!所以當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沒有那麼明顯的時候,孩子缺少父愛會怎樣呢?在家庭中如果孩子長期缺少父愛,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沒有目標,不果斷、不自信等等。因為在家庭中爸爸對孩子來說的意義非凡,如果是男孩家庭中爸爸跟他是相同性別的,爸爸有責任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才能培養出孩子健全的人格。
  • 「喪偶式育兒」危害重重,除了傷害孩子,也正在摧毀家庭幸福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社會,絕大多數家庭都存在「喪偶式育兒」的現象,所謂的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缺失,如父母其中一方長期外出,或者待在孩子身邊,父母其中一方與孩子並無溝通交流,毫無情感輸出
  • 如果孩子長期缺失父愛,會變成什麼樣?別成為「喪偶式育兒」家庭
    ,似乎,它陪伴孩子玩的時候,孩子都是笑呵呵的,一旦變臉就跑到不知所蹤;等孩子大一些,要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也都是媽媽的工作,當媽媽被孩子的作業氣的血壓升高的時候,爸爸還在悠哉的看電視、玩電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本應該是一家之主的爸爸,變成了這個家的局外人,孩子的事情很少管,只有媽媽兼顧著孩子和家庭,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喪偶式育兒
  • 「喪偶式育兒」,你躺槍了麼?
    有人說,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麼?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位女性資質平庸,家庭條件一般,老公常年出差在外,一個人面對孩子,深陷在這種「喪偶式育兒」的模式之中,辛辛苦苦的維繫這個得來不易的家。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一邊上班,一邊帶著兩個孩子。好一點就是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而丈夫的工作是銷售,經常出差在外,一個月能回家兩三天的樣子。
  • 29歲女CEO買精生子,甘做單親媽媽,網友:總比喪偶育兒好
    文|小不點 大家都知道寶寶是夫妻雙方愛情的結晶,需要兩人共同去呵護他養育他,而且父愛和母愛對孩子的成長都非常關鍵,任何一方缺席都可能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現實生活總是讓人很失望,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不少爸爸都在育兒過程中缺席,從而出現所謂的「喪偶式育兒」。
  •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哪個更傷人,對比過後,心疼女人
    導讀:「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哪個更傷人,對比過後,心疼女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哪個更傷人,對比過後,心疼女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喪偶式育兒」的漩渦:別再把母親的付出看作理所應當
    劇集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我們也不陌生——喪偶式育兒 什麼是喪偶式育兒? 指的是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大多數情況下,缺席的是孩子的父親。
  •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媽媽的煩惱,爸爸的困境
    這種現象的名字叫喪偶式育兒。所謂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支持,比如早出晚歸、孩子事情都不管、與孩子互動很少甚至無語言交流等情況。除去父母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的情況不談,考慮到現實中的大概率情況,嘻遊君想來說說家庭中爸爸缺席育兒的情況。
  • 「喪偶式」教育
    喪偶式教育:是指父母一方在教育孩子中嚴重缺席,據專家介紹,這將直接對孩子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長期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與健康家庭孩子相比,會表現出自信心不足,意志力薄弱等現象。喪偶式教育有三種情況,一:爸爸不在家,二:在家和不在家沒有什麼區別,在家也不管孩子,只顧做自己的事。三:在家不如不在家,在家不但不管孩子,還會影響孩子。
  • 比喪偶式育兒更讓人怕的是「詐屍式育兒」,這些你中招了嗎?
    近兩年大家討論的最多、最頻繁的詞彙是:喪偶式育兒。指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共同參與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大前提,喪偶式育兒便是直接指出了當下社會上許多家庭存在的一個共同現象:孩子教育過程中父親的缺席。 同時由此延伸出另一個詞彙,詐屍式育兒。具體是指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
  • 喪偶式育兒:爸爸長期缺席孩子的成長,會給孩子帶來3個負面影響
    但是,實際上這種只有媽媽參與,沒有爸爸參與的喪偶式教育的做法是錯誤的。對於孩子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危害。其實這就是由於小明的爸爸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家造成的,導致小明受到媽媽的影響太大,性格也慢慢的變得女性化。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也是很多媽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就這個話題,好好和大家談談,「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大家有什麼自己看法或心得的,可以在評論區踴躍發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喪偶式育兒竟然敗給了詐屍式育兒!
    家有小孩,每天圍繞小孩的吃喝拉撒,感覺夫妻,婆媳,家人之間是不是有彗星撞地球的感覺,家庭育兒永遠自帶流量,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學問太多,挑戰不少。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了,指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夫妻其中一雙在一起,但是有一方長期缺位,不參與育兒過程,什麼事情都是另一半獨立完成,這裡多半指爸爸的缺席。
  • 喪偶式育兒說得太多了,那到底什麼育兒方式才是健康的?
    (圖文無關,圖片已獲授權)​喪偶式育兒,顧名思義,就是撫育孩子過程中一方的顯著缺席 然而,除了老婆扛不住,你知道這種育兒方式也會對孩子心理健康帶來影響嗎?那到底什麼樣的育兒模式才能促進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呢? 01. 共同撫養的概念 與喪偶式育兒相對應的概念,是「共同撫養」(co-par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