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如晶《奇葩說》:中國式喪偶育兒,父愛缺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2020-09-12 群美育兒

很多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是缺席的,因為他們要忙於事業,為家裡人的衣食住行而奔波,要陪老闆、要應酬。很多的孩子甚至一年都見不到爸爸幾次,印象中父親的形象總是很模糊,這其實就是中國家庭當中常見的父愛的缺失,也是現在「喪偶」育兒。

雖然說爸爸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條件,但是卻錯過了孩子很多美好的瞬間,並且沒有辦法去挽回。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節目叫《奇葩說》,其中有一個非常知名的選手叫顏如晶。那一期的辯題是對於在一周之內沒辦法陪伴孩子12個小時就要取消爸爸們的父親稱號的決定是否支持。

她在拿到辯題的那一瞬間,突然覺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在她小的時候,父親就很少陪伴她,如果真的突然和父親在一起共度12個小時的時間,她可能也會沉默許久。

很多父母覺得省下來陪孩子的時間去賺錢,可以讓孩子過得更好。但是孩子們更看重的可能反而是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有多長。特別是很多很多的教育都來源於父親,這些是母親所不能夠給予給孩子的。尤其是在很多非常重要的瞬間,爸爸是一定要陪伴著孩子們的。

第一,當孩子取得非常好的成績的時候

孩子取得好成績,當然是想要和爸爸媽媽分享。畢竟努力了那麼久,為了這個成績又是報課外班又是點燈熬油的學習才換來這麼一點點的小成就。在他們的心裡,這個時刻是值得被銘記的,要爸爸媽媽都為自己見證才可以。

這個時候,如果爸爸能在旁邊誇上孩子一句,或者抱抱孩子、親親孩子,給他們肯定和鼓勵,是會給他們留下非常重要的印象的。

很多的爸爸都是鋼鐵直男,總是害怕孩子在這個時候驕傲,所以會選擇給孩子潑上幾盆冷水。但是,這樣做是不對的呀,我們應當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這樣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做事情更加的自信。

第二,當孩子難過地哭泣的時候

孩子之所以哭,是因為他們內心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平時總是媽媽陪伴的多一些,這個時候就更希望爸爸也能來安慰自己、陪伴自己。

作為父親,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去疏導孩子的情緒,去找尋問題發生的原因,並給出孩子一個正確的解決方式,孩子們才能更加積極地去看待他們未來的人生。

第三,在孩子每年生日的那天

孩子們每年就只能過一個生日,這一天他們的內心不知道有多激動,盼來盼去的就等待著這一天,好不容易等到了,當然是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在身邊給自己祝福,唱生日歌,然後開心快樂的過這一天。很多父親總是說自己很忙,可是一年中抽出這樣一天陪孩子其實也不算一件難事吧。

其實,父親的陪伴對孩子來講就像水一樣必不可少,父親為孩子帶來正能量,讓他們更加勤奮努力,讓他們能夠成長的更好,所以一旦有時間爸爸們一定要多多陪陪孩子。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如果孩子長期缺失父愛,會變成什麼樣?別成為「喪偶式育兒」家庭
    玩電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本應該是一家之主的爸爸,變成了這個家的局外人,孩子的事情很少管,只有媽媽兼顧著孩子和家庭,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喪偶式育兒」。那麼,當父親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時候,孩子沒了父愛會變成什麼樣呢?
  • 「喪偶式育兒」成主流,父愛的缺席,對子女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文/小朵朵說育兒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每個家庭的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所以父親在外面忙著工作,母親就在家帶孩子,畢竟所有的父母都愛孩子,孩子長時間的跟母親接觸,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呢?
  • 喪偶式育兒的弊端:父愛的缺失,當心孩子患「缺乏父愛綜合症」
    文|萱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人們常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是的,在一個家庭中父愛和母愛缺一不可,一旦缺失了一方,對孩子的成長將會造成巨大的影響。那麼,當父愛缺失時,孩子會怎麼樣呢?他還能一如往常的繼續成長嗎?
  • 孩子缺少父愛,會怎樣?「喪偶式育兒」你經歷了麼?
    媽媽兼顧著孩子和家庭,慢慢的爸爸突然感覺像是變成了局外人,孩子的事情很少管,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喪偶式育兒」吧!所以當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沒有那麼明顯的時候,孩子缺少父愛會怎樣呢?在家庭中如果孩子長期缺少父愛,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沒有目標,不果斷、不自信等等。因為在家庭中爸爸對孩子來說的意義非凡,如果是男孩家庭中爸爸跟他是相同性別的,爸爸有責任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才能培養出孩子健全的人格。
  • 父愛缺失影響娃的成長,還影響親密關係,沒人想要「消失的爸爸」
    >在現在的中國家庭裡,很多家庭依然存在「父親缺失」的情況,「詐屍式」育兒和「喪偶式」育兒的家庭比比皆是。2)心理情感的缺失這裡指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喪偶式」育兒家庭,雖然爸爸確實在生活中真實存在,但卻和「消失了」沒什麼區別。
  • 《如果父愛缺席》:「詐屍式」育兒、隱形爸爸的背後是父職的缺失
    在其中一期的《奇葩說》中,傅首爾提出了:詐屍式育兒觀念才是比喪偶式育兒觀念更可怕的觀點。觀點一出,扎中了無數老母親的心。那什麼是「詐屍式」育兒呢?「詐屍式」育兒是指爸爸或媽媽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或者爸爸。相對而言,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更容易出現「詐屍式」或「喪偶式」育兒。
  • 「喪偶式育兒」危害重重,除了傷害孩子,也正在摧毀家庭幸福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社會,絕大多數家庭都存在「喪偶式育兒」的現象,所謂的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缺失,如父母其中一方長期外出,或者待在孩子身邊,父母其中一方與孩子並無溝通交流,毫無情感輸出
  • 兩種形式的「父愛缺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各有不同,都可以避免
    女人生了孩子之後,和朋友在一起時,除了會討論育兒的問題,很多人還會吐槽自己的老公,嫌自己的老公不幫忙帶娃。很多男人會認為帶娃是女人的事,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是夫妻愛情的結晶,夫妻倆需要共同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與義務,而且父親如果不陪伴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 「喪偶式育兒」,你躺槍了麼?
    有人說,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麼?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位女性資質平庸,家庭條件一般,老公常年出差在外,一個人面對孩子,深陷在這種「喪偶式育兒」的模式之中,辛辛苦苦的維繫這個得來不易的家。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一邊上班,一邊帶著兩個孩子。好一點就是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而丈夫的工作是銷售,經常出差在外,一個月能回家兩三天的樣子。
  • 喪偶式育兒,要老公有啥用?寶媽式悲哀:就是為了孩子在扛著!
    如今喪偶式育兒被越來越多的人討論,這也恰巧說明了我們現在大多數寶媽遇到的現實問題。下面這組孩子和母親的對話就反映出了寶媽們的真實寫照。
  • 出現「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大都不了解這些規避的方法
    在當下的中國,「喪偶式育兒」存在很多的家庭裡,它是指父母一方缺失孩子的教育,只留下另一方單獨照顧寶寶。寶寶的出生是需要所有的家庭成員傾注心血的,如果寶寶只是由一方養著,寶寶可能會缺失某一方面的愛,不利於寶寶的成長。與此同時,「喪偶式育兒」也不利於家庭的和諧。
  • 孩子的成長需要爸爸的陪伴,別讓妻子「喪偶式育兒」,做個好父親
    孩子養得好,父親就會出面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說著「有其父必有其子」,而孩子一出問題,就只會責罵自己的妻子「你到底是怎麼教孩子的」,絲毫沒有認為自己也有過錯。就是這一類不負責任的父親,將母親推入「喪偶式育兒」的境地當中,更讓自己孩子的成長受到不良的影響。
  • 豆瓣9.0,《坡道上的家》披露喪偶式育兒,是什麼壓垮了母親
    日本電視臺播出過一部名叫《坡道上的家》的家庭劇,雖然只有短短六集,但是豆瓣評分高達9.0,而且直戳廣大女性的痛點:劇中的各個家庭看似美滿幸福,實則家庭內部有很多問題,其中問題的根源就是喪偶式教育。我記得《奇葩說》裡也有過關於喪偶式育兒的話題討論,其中有一期話題是要求父親一星期最起碼陪伴孩子12個小時,否則就取消爸爸們父親的稱號。在節目上討論這樣的敏感話題,能看出現在很多媽媽都深受喪偶式婚姻的影響,對孩子也是守寡式育兒。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也是很多媽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就這個話題,好好和大家談談,「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大家有什麼自己看法或心得的,可以在評論區踴躍發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父親育兒的N種優勢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本期問吧題主▍No.1 父親角色在育兒中的重要性@Nuu:父親在育兒中的缺失會對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常爸:其實不應該說如果父親不參與,孩子就會缺失什麼。應該說你自己的缺席,你自己的忽視,其實對你來說也是一種人生的缺憾。
  • 李萱:當我們在說「喪偶式育兒」時
    從碩士開始,李萱的研究專業一直關注中國家庭中的父親角色。今年初,李萱在一席做了場名為「爸爸有啥用」的演講,通過現有的全國和地方調查數據數據,以及自己的研究,她在現場討論了父親與母親在育兒上的不對等付出、所謂「喪偶式育兒」背後的部分觀念,以及對父親角色理解的若干誤區。演講內容在一席公眾號推出後,不到24小時,閱讀量就突破10萬,留言區的討論很熱烈,以媽媽們的吐槽為主。
  • 你的寒假輔導班,是解決他媽的焦慮,還是提升孩子的?!詐屍式和喪偶式育兒是偽概念!
    特徵包括:1、沒事各種瞎指揮,坐等驗收育兒成果2、說風涼話,站著說話不腰疼3、扯後腿,幫不了忙還拖後腿4、強行植入,沒事刷一刷存在感5、自己是親爹,你是後媽這種可怕的「詐屍式育兒」不但與「喪偶式育兒」一樣,會對孩子造成「父愛缺失」的影響。而且,它還容易造成夫妻爭吵,影響家庭和諧。
  • 「喪偶式」育兒,怎麼能帶出聰明孩子?
    一聽「喪偶式」育兒,絕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一定是在家庭環境中男性缺失的結構。但是,不褒不批,「喪偶式」的家庭,爸爸角色的缺失和媽媽角色的缺失都是存在的。只不過,爸爸角色的缺失相對比較普遍。我們不是要批判哪一方,重要的是,如果已經處在「喪偶式」的環境中,如何能培養好孩子。
  • 喪偶式教育實在心累,爸爸們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很多時候中國式教育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父親在支撐半邊天。作為父親仿佛有很多種理由逃避教育孩子這件事。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呢?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
  • 中國式婚姻現「新暗傷」,比喪偶式育兒更讓人頭疼
    然而,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中國夫妻婚姻寫照1、丈夫在「下教子女」上的缺失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女性應該相夫教子,男性就該養家餬口。代代相傳下去,就逐漸衍生了「喪偶式育兒」教育。婚姻生活原本需要夫妻倆共同的經營,孩子的養育更需要父母都負起責任,如果一方缺失,必然會導致另一方不堪重負。有人說,母親就是天生就該去照顧孩子,24小時待崗,全年無休,隨叫隨到,而父親就是一個擺設,只要提供一顆精子,從此就能高枕無憂,對孩子不管不顧。雖說上面這句話有些誇張,可實際生活中,深陷喪偶式育兒的媽媽們每天過得日子,未必好得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