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仙人街上的旅遊大使丨石阡縣龍井鄉關口坪村第一...

2020-12-20 天眼新聞

我叫楊光復,是貴州師範大學的一名教師。在脫貧攻堅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響應黨中央號召,經過層層選拔,於2019年初赴石阡縣龍井鄉關口坪村擔任第一書記。我憑著知識分子的悲憫情懷和黨員幹部勇於擔當作為的精神品質,扎紮實實地推進了關口坪村精準扶貧的各項工作。

我深知產業扶貧是扶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2018年8月,總投資11.7億元的仙人街旅遊項目正式啟動,關口坪村屬於該項目的核心區,該項目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開發,群眾將土地流轉到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再將土地入股到公司,群眾利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2019年7月,第一書記楊光復協調解決仙人街景區內群眾搬遷的問題  在我的帶領下,全體駐體工作隊員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仙人街旅遊景區於2019年9月順利開園。開園後,旅遊人數急劇增長,帶動了村「農家樂」、「農家住宿」等大發展,激活了農產品市場,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新開張「農家樂」10戶、大型酒店2家、農家旅社8家、養雞大戶2家、養羊大戶1家、養魚大戶3家,增加了就業崗位100餘個,人均增收5000元。2020年村集體經濟實現了貧困戶戶均分紅330元,結餘20多萬元。  不僅如此,我還積極組織村裡申報圍繞仙人街旅遊開發的配套設施建設項目,2020年,成功申報東西部扶貧資金300萬元併入股仙人街生態旅遊停車場項目,35萬元扶貧資金用於關口坪村辣椒、精品水稻、精品蔬菜種植項目,並積極聯繫貴州師範大學進行銷售,幫助解決了農產品的銷路問題。村民在項目基地的務工收入達15多萬元,戶均增收4000多元、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2020年6月10日,第一書記楊光復在關口坪村辣椒產業基地調研  同時,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仙人街旅遊景區做好宣傳推介工作,利用微信、QQ、微博等媒介,大力宣傳仙人街旅遊景區,並邀請各級領導、同事、親戚、朋友到仙人街旅遊,帶動了關口坪村的人流量,村裡的群眾都親切地稱我「旅遊大使」,關口坪村在2019年成功入選貴州省「十縣百鄉千村」鄉村振興示範工程,為旅遊開發打下了更加厚實的基礎。2020年7月,我被石阡縣授予「全縣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始終不會忘記初心。自從當上第一書記,我吃住在村,真正紮根在基層。我主動聯繫貴州師範大學國旅學院和縣旅遊局,組織群眾開展了鄉村旅遊從業知識、禮儀、廚藝等培訓,兩年來,共開展培訓9次,培訓600餘人次。   都說象牙塔裡的人多的是理想,少的是行動,而正是這個從象牙塔裡走出來的書生,卻成為了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實幹家。遠離了溫馨的家庭,遠離了年邁病重的父親,遠離妻子和孩子,我依然與當地群眾並肩戰鬥在第一線。我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故事,更沒有驚世駭俗的壯舉,我只用真心,帶真情,真扶貧,做好「旅遊大使」,為把昔日貧瘠的山區變身全省知名的旅遊新村而不懈奮鬥!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維維 整理

編輯 李劼

編審 王璐瑤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做石固群眾的「三好書記」丨石阡縣石固鄉黨委...
    我叫林國海,是銅仁市石阡縣石固鄉的黨委書記。從踏入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把「用真情為石固鄉老百姓辦實事,以實績澆築脫貧路」作為自己扶貧工作的座右銘並始終在工作中貫徹執行。在我看來,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必須把群眾照顧好,絕不能讓一個人掉隊。考慮到「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的情況,在與班子成員多次商議後,我決定動員這些無力脫貧的貧困戶加入易地扶貧搬遷大軍,搬到設施齊全的銅仁萬山安置點。
  • 「我的扶貧故事」基層工作同樣精彩丨石阡縣大沙壩鄉任家寨村西部...
    我叫向軍鳳,2019年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同年參與「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項目,成為了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現服務於石阡縣大沙壩鄉任家寨村。向軍鳳(圖右)參與入戶走訪。在任家寨村服務期間,我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指導自己的言行,以「紮根基層,奉獻青春」作為自己的工作理念,積極投身志願扶貧工作之中。  從一名大學生到青年志願者,從象牙塔到農村基層,角色的陡然轉變給我的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
  • 【新時代警察】黃毅:綻放在仙人街的唯美「警色」
    我妻子臨盆已『見紅』了……」那是2018年1月27日凌晨,貴州省石阡縣龍井鄉石化村的吳先生妻子芳豔(化名)腹痛加劇,這可急壞了吳先生一家人,這時他想到了公安民警,向派出所報警求助。接警後,派出所迅速向縣公安局和龍井鄉黨委政府報告,請來2名醫護人員,在做安全防護措施後,黃家毅駕警車前往「就診」。
  • 「我的扶貧故事」依託畜牧獸醫技術 助力農戶創收盈利|石阡縣聚鳳...
    2020年3月,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的我,被選派到石阡縣聚鳳鄉馬鞍山村擔任第一書記。初到村裡,我對村情民情尚不熟悉,通過一段時間的入戶走訪,我發現馬鞍山村村民對畜牧養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由於資金、技術等缺乏,制約了村民們自主創業、投身養殖行業的想法。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眼裡常含淚水丨石阡縣五德鎮桃子園村駐村第...
    我叫遊龍,是石阡縣發改局的一名幹部,2016年3月,因脫貧攻堅工作需要,我被選派到五德鎮桃子園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桃子園村,聽起來似乎是一片美好靜謐的桃花源地,但實際並非如此,早在進村之前我就對桃子園做了一些功課。桃子園村位於五德鎮西南部,屬一類貧困村。
  • 「我的脫貧故事」「新家」讓我離夢想更近了一步丨石阡縣龍井仡佬...
    我叫羅結冰,出生在武陵山區的一個極貧小山村——石阡縣龍井仡佬族侗族鄉貓寨村。今年高考,我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北大學子。在我的記憶裡,兒時的家,是一個沒有溫度的房子。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2018年8月,我們一家五口搬進了石阡縣泉都安置點。當我走進政府為我們修建的新房子時,我知道,這就是真正意義的家了。羅結冰泉都安置點的新房子100平米的房子,寬敞、明亮。做飯、吃飯、睡覺、學習的地方也分開了。
  • 石阡縣「精準扶貧班」高考:49人上600分!
    點擊播放 GIF 0.8M「扶貧先扶智,德育為先。」6月24日早上,都市新聞記者獲悉,2019高考成績出爐,石阡縣普通高中「精準扶貧班」為首屆畢業生,經初步統計,這次高考上600分的有49人。「扶貧扶智,德育為先。」2016年中考後,石阡縣委縣政府從石阡石中等學校抽調一批教學有經驗的老師,在石阡成立一個石阡縣普通高中「精準扶貧班」。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摩託車上的扶貧幹部丨興仁市大山鎮野納村扶貧...
    我是貴州省興仁市第一中學的一名教師。2017年9月,我被安排到興仁市大山鎮野納村駐村扶貧。雷凱為貧困戶送去溫暖當我初次踏進馮仕軍家時,看到的是裸露的土牆磚開裂、用木板拼湊的窗戶四處漏風、被褥破舊,不大的房間被各種雜物擠的滿滿當當,風一吹,房屋「吱嘎″作響。他們一張張古銅色的面孔上,眼睛深深下陷,著實令我印象深刻。
  • 雲上的「解憂」餐廳|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剛來小金做刑警時,張飛接觸的是「死亡」,跟著法醫師傅,出現在各種刑事案件現場。後來,2016年,成為老營鄉甘家溝村扶貧第一書記後,他接觸「生」。全村27戶貧困戶,108人。他了解每戶村民的情況,調解糾紛,也發展產業,真心實意地想幫村民脫貧。「脫貧」不像想像的那樣輕鬆。
  • 獨家丨汪涵獲頒「挪威文化和旅遊友好大使」 (附致辭全文)
    「文化中國·中挪同春 2020挪威華人春節聯歡晚會」上的致辭 尊敬的易大使、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外交使節: 大家晚上好,我是汪涵。這一次能以「挪威文化和旅遊友好大使」的身份來到挪威,和大家一起在中國的農曆新年來到之前,相聚在挪威,我感到非常的高興。 心中有千言萬語,但是我想在這之前先跟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有可能有些朋友熟悉,也可能有的朋友不熟悉,但是我覺得這樣一個充滿著溫暖的故事,在今天這樣的一個天氣,是很適合我們的氣氛的。
  • 感恩教師節,石阡古溫泉+仙人街景區免門票啦!
    9月10日,老師的專屬節日,石阡古溫泉+仙人街景區給您送上專屬福利 活動時間 2020年9月10日--13日 參與對象:全國教師 1、活動期間教師本人憑教師資格證可免石阡古溫泉門票(二次消費除外) 2、活動期間教師本人憑教師資格證可免石阡仙人街門票(二次消費除外) 老師,我想對你說您辛苦了
  • 我的扶貧故事丨王從軍:脫貧路上的平凡人生
    我的扶貧故事丨王從軍:脫貧路上的平凡人生 2020-12-11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中成長 無悔人生路丨安龍縣海子鎮箐口村第一...
    我叫熊隆芳,2018年1月30日,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選到安龍縣海子鎮箐口村做駐村第一書記。  到村的第一天,車走在泥巴砂石路上,翻越叢山峻岭,走過了彎曲的道路,終於來到了箐口村村委會,我心想:交通不便,離縣城太遠,文化教育跟不上,這將是我一大挑戰。
  • 「講扶貧故事」王文勇:我和我的戰友
    第一書記是駐村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工作繁雜,而我慶幸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有兩個好隊員扶持相助。我們沒有上下級之分,只有同志般的互相理解和為完成工作的同心協力。我常常想,如果沒有他們的盡心盡力,不知道怎樣來完成脫貧攻堅收官時繁重的任務。我們是一個團結的團隊,戰友們身上的好品質,讓我體會到了滿滿的幸福,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在心中湧動了許久,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 【我的扶貧故事】旅遊扶貧路上的追夢人
    很榮幸,我有幸在這個充滿機遇與前景的時代,成為這群可愛的人中的一員。我叫周麗,44歲,中共黨員,興義市文體旅廣局職工,旅遊扶貧路上的一個追夢人。  緣牽旅遊,攜手民宿。2012年,我懷著對從事旅遊業夢想的強烈追求,從一名普通的教師轉崗到興義市文體旅廣局工作,從此與旅遊行業結下不解之緣。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收穫感動和信仰丨興義市烏沙鎮窯上村...
    並不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任務,我們憂慮的是,能否真正了解需要幫助的村民,能否真正的幫扶他們。2016年根據興義市烏沙鎮脫貧攻堅指揮部的安排,我和吳全順、周明鴻三個教師對張建品戶進行幫扶。在幫扶中,我首先和該戶成員進行交流,了解情況,收集資料,建立相關檔案資料,並經過反覆核對,確保第一手資料準確無誤。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貧答卷」丨荔波縣水浦村第...
    我叫羅文旗,是黔南州荔波縣委辦公室一名幹部,2018年3月受組織選派到玉屏街道水浦村擔任第一書記,這裡是鄧恩銘的故鄉,我這個第一書記到村要做什麼、怎麼做?如何把「恩銘精神」傳承好、轉化好,讓貧困群眾實現「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的脫貧攻堅工作目標,是我必須要做出的「答卷」。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