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姐姐「不務正業」學畫畫 只為在骨傷科「哄娃」-新快網-新快報...

2020-12-20 新快網
■護士曹芳給小患者的繃帶石膏畫「小裝飾」。
▲曹方閒暇時會邀請小朋友一起來畫畫。

■採寫:新公益記者 李斯璐

通訊員 孫巧巧 楊冬玲

■攝影:新公益記者 王 飛

動畫片《小豬佩奇》裡,小馬佩德羅腿部受傷,打著厚重的石膏,躺在病床上鬱悶。好朋友佩奇前去探望時,拿起彩筆,在小馬冰冷蒼白的石膏上畫上了光鮮彩繪,這一幕不僅給小馬帶來安慰,也給「佩奇迷」帶來了陣陣溫暖。

暖心的感覺不止於卡通世界。

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兒童骨科病房裡,這樣的故事天天上演。給骨傷患兒帶來暖心撫慰的,正是病區裡一眾90後護士姐姐。「姑娘們經常為患兒們鑽研簡筆畫,遇上因疼痛哭鬧的孩子們,貼心的護士就會想方設法哄他們,孩子們尤其喜歡護士姐姐給厚重的石膏繃帶畫可愛的卡通肖像,一旦畫上,就是止哭良藥。」

骨傷患兒哭聲不止 護士姐姐畫只笑笑兔

兩個豎起來的橢圓形,兩隻圓圓的大眼睛,簡單幾筆,便是一隻可愛的小兔子;畫個「電吹風」外形,再添上兩筆畫出耳朵和眼睛,小豬佩奇簡筆畫也躍然「躺在」孩子們的手心上……這些簡筆畫,並非幼兒園課堂上的美術作業,而是醫護人員用來撫慰小傷患的「絕招」。

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鑽研簡筆畫,看似「不務正業」,其實不然。

今年3月28日,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2歲小患兒慧慧,剛做完小尾指的矯形手術。晚上10點,麻藥過後的小朋友醒過來,便發現自己的小手被紗布和高分子石膏繃帶纏繞,「伸手不見五指」,頓時驚愕地嚎啕大哭:「我的手不見了!」震天的哭聲、瀑布般的眼淚,病區迎來了不眠夜。

90後曹芳是當夜值班護士,慧慧的哭聲令她心疼,同時,曹芳也擔憂其他小患者被哭聲「同化」。

「傷筋動骨要靜臥100天,低齡患兒卻很難理解。他們情緒不佳、躁動,這樣很容易觸動到傷處,於康復不利。」曹芳是有經驗的護士,她拿起原子筆,溫柔地對小朋友說:「姐姐幫你戴一個小手套,小手套上畫一隻笑笑兔,特別漂亮,這個獎勵是給不哭、表現特別棒的小朋友哦。」

兩個豎起來的橢圓形,兩隻圓圓的大眼睛,幾秒鐘,簡單幾筆,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躺」在了慧慧厚重的石膏繃帶上。小兔子圓圓的大眼睛似乎好奇地看著慧慧,慧慧被手上的簡筆畫吸引,忘記了哭泣。

神奇的是,小兔子簡筆畫似乎成了「鎮哭良藥」,只要畫還在石膏繃帶上,慧慧在隨後的換藥、打針、檢查裡,再也沒有嚎啕大哭,「打針時,還指定要求那位畫畫的護士姐姐來。」小患者和曹芳像是坐上了友誼的小船,倆人手牽手一起去查房,去看望其他小病號,直到清明節假期前出院,孩子一直是開開心心的。

畫畫「哄娃」偶傳網絡 飛速轉載點讚一片

這樣一個暖心的場景被醫院微信公眾號記錄下來,見諸網絡。讓曹芳意外的是,石膏上的簡筆畫被網友大量轉發,點讚一片。「護士姐姐,你是有多大的腦洞,才想到這一招?」很多網友好奇追問。

新公益記者帶著同樣的疑問,近日約訪到這名90後護士。

喜歡看動漫、畫漫畫、愛和孩子們玩耍……今年25歲的護士曹芳也是童心未泯的女孩子。雖然平時鑽研精益求精的護理技術,但她坦言,遇上不配合治療的患兒,護理技術再精湛也難以施展。「所以,學習和小孩子做朋友就成了第二專業。小朋友受傷了,一定很痛,更何況骨科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小小年紀就要面對手術,他們的心靈更需要撫慰。」曹芳說,她不僅會關注身邊小病號喜歡的動畫片——小豬佩奇、超級飛俠、汪汪隊、託馬斯小火車……閒暇時間,還會幫患兒的父母看護孩子。

「我只是在不斷積累和小朋友相處的經驗,熟悉兒童的行為和思維模式,用到平時的工作中去而已。」得知「哄娃」日常片段成為網絡熱門轉載,曹芳依舊低調和謙虛。

記者了解到,南醫三院兒童骨科的90後護士佔了科室護士數量的2/3,這些與董芳一樣有愛心的護士姐姐們,一有空就帶著小患者畫畫,為了讓患兒家庭在「無哭聲病區」裡安心接受治療,她們自掏腰包買來卡通牆紙,為病房營造溫馨氣氛。

無獨有偶,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楊磊為了讓患者小朋友們心情愉悅,主動在左手上畫了一隻流行卡通人物小豬佩奇來「討歡心」。這一則醫護人員寬慰患兒的暖心新聞,讓醫患關係話題又成熱議。

百變「哄娃」招數開道 醫患同建和諧關係

南醫三院兒童骨科歐護長介紹,兒科醫護人員平時多學習哄娃技能,用耐心和愛心對待小患者,不僅能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還能讓醫患關係更加和諧。

「你能想像,要是自己的手腳被打上石膏,將會是什麼樣的體驗?」歐護長表示,當今醫療行業裡使用的石膏,是經歷漫長時間改良而成的醫用材料,叫「高分子繃帶」。與舊時的石膏材料不一樣,高分子繃帶石膏的透氣度增大,重量也大大減輕,但對一個孩子來說,仍然是十分難受的。

「比如手骨的石膏,是從肘關節,打到上臂上端,包裹後,手完全無法活動。尤其是夏天,一出汗,就會覺得好癢好難受,又撓不著。會說話的會跟大人說,但年紀小的孩子語言表達不好,只能哭。而且孩子還會恐懼,『我的手本來是能動的,現在為什麼動不了?』這是我們平時觀察到的,患兒哭鬧的主要原因。」

歐護長坦言,相比起換藥、護理等專業技術來說,學會和小朋友打交道,是更重要的技能,因此,撫慰患兒情緒也成為兒童骨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必修課。

「醫院領導並沒有要求我們去學習這方面的技能,也沒有專門設『哄娃』學習班,但全體醫護人員,都是絞盡腦汁去舒緩孩子們對傷病的恐懼情緒。」

歐護長笑說,在小朋友的石膏上畫畫,是醫生和護士經常幹的事,這是慣用手法,也不稀奇。除了在手上畫動物圖案,歐護長記得,小兒外科很多醫生自費準備一些印章,「小朋友表現好,就蓋一個『你真棒』。」甚至,很多醫務人員還會自製玩具來逗小朋友開心——「比如,醫用橡膠手套,你知道嗎?這種手套,如果用來做檢查,孩子們一看見醫生套手套就會害怕。但醫生對著手套,用力一吹氣,冰冷的手套瞬間變成手指氣球,放在孩子們的病床前當玩具,孩子們就會呵呵大笑。注意力一轉移,做檢查就更順利了。孩子心情好,家長也會對醫護人員放心,醫患關係也變得和諧。」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平度市婦幼保健院李豐香:自帶「哄娃」技能的最美護士 孩子眼中的...
    兒科病房裡,李豐香正在為一位感冒患兒打針,孩子哭鬧不聽話,她憑藉自己的一套「哄娃」技能讓孩子乖乖配合治療。  工作中,李豐香像媽媽一樣用愛和責任呵護著每一個小患兒,讓他們健康快樂的出院。「看著那些可愛的孩子被病痛折磨著真的很心疼,有個三歲大的腸胃炎患兒,每次打針都是非常不配合,每次我都要做著不同的表情和動作來取得他的好奇和信賴才能完成治療,每天都要我抱抱才能高興,出院的時候小朋友告訴媽媽,『媽媽,我們下次還來找這個漂亮的姐姐。』」李豐香說。
  • 小豬佩奇、汪汪隊……她在繃帶上作畫,竟成「哄娃」神器!萌化了!
    9 月 21 日,在揚州婦幼保健院二樓的兒科病房裡,孩子們的哭聲此起彼伏,普兒科護士董清不停地在各個病房來回忙碌。除了要為孩子們打針、換藥,她還會為一些哭鬧比較厲害的孩子,貼上畫有卡通漫畫的自粘繃帶。9 月 21 日,小草莓的媽媽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董清護士 " 這一招 " 真管用,以前看病時留置針的繃帶經常會被小草莓撕掉,而這一次小草莓洗手、吃飯的時候都特別注意,不會弄髒繃帶,到現在已經三四天了還好好地戴在手上。董清已經在醫院做了 11 年兒科護士,畫畫是她的業餘愛好。
  • 隔離病區醫護哄娃小妙招:洗手歌、小豬佩奇防護服
    現代快報訊(特派記者 鄧雯婷 / 文 王光強 / 攝)" 兩個好朋友,手碰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來了一隻小螃蟹 ……"2 月 28 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黃石市婦幼保健院,護士長程時超正在學習洗手兒歌,一會她要進隔離病房教孩子們唱。記者發現,這裡的醫護人員,他們穿的都是獨家定製的卡通防護服。
  • 「渣男寶寶」火遍全網,一出生就「撩」護士姐姐,網友:真牛
    「渣男寶寶」橫空出世,一出生就開始「撩」護士小姐姐有這麼一個「渣男寶寶」就火遍了全網,是因為個這孩子一出生就「撩」了護士小姐姐。這個男孩在出生之後,護士姐姐原本帶著口罩準備抱著孩子去稱一下體重,或許是看除了護士姐姐長得非常好看
  • 向美而行 遇見生活中的美好(1)-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報紙...
  • 「只要不中斷治療,我的孩子就能活下去」-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
    直到今年1月6日傍晚,為樂心洗澡時,周玲發現他的頸部鎖骨處突然冒出一個腫塊,她馬上萌生了不祥預感。 在河池市環江縣的醫院,醫生憂心地暗示陪同樂心求醫的周玲夫婦,「孩子的情況比較麻煩,這個腫塊肯定不是好東西,快去大醫院檢查。」接下來,周玲和丈夫經歷了周折的求醫。他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從河池市到南寧,再由南寧到廣州。輾轉奔波中,小樂心的左手逐漸失去力量,甚至連拳頭都握不住。
  • 「我長大了要做一名服裝設計師,專門給護士姐姐設計漂亮的衣服……」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受訪者供圖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一位年僅4歲的小女孩樂樂就展現出了繪畫設計天賦,她用心畫下了4套女裝的設計圖,送給一直以來照顧她的護士馮娜,並說:「我長大了要做一名服裝設計師,專門給護士姐姐設計漂亮的衣服.
  • 廣州醫院對本科生開出13000元月薪 男護士有多少要多少
    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攝 廣東舉行醫藥衛類專場供需見面會,醫療單位提供優厚待遇「搶人」 ■新快報記者 沈逸雲 通訊員 王麗君雷鳴 秋招季雖臨近收尾,但有的招聘會仍很火爆。
  • 拍背哄睡快、搖搖能止哭,那些好用「祖傳」哄娃技巧你用對了嗎?
    文|福林媽咪第一次當媽只是在為揭開很多的第一次開了個頭……往後還會經歷第一次開奶的酸爽,第一次給娃哺乳,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面對屎尿屁而不覺得噁心……在摸爬滾打中,寶媽學會了怎麼跟自己家的娃相處。通過一些電影電視劇,或者模仿家裡老人哄孩子的方法,來哄不會說話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的「四腳吞金獸」,你要問為啥這樣哄孩子,寶媽也不知道,只知道看老一輩是這麼哄的,「祖傳」的,這不就是經驗嗎?
  • 這個「哄娃神器」對孩子危害很大!家長快看看家裡有沒有
    不難發現,現在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手機都成了各位父母的哄娃神器。為了讓孩子聽話乖乖完成某項任務!為了讓他打發時間不幹擾大人!越來越多的父母學會了,用手機來哄孩子。「用手機哄孩子,是你在偷懶!大部分父母認為,給孩子玩手機有好處,裡面的小視頻能讓他學會很多東西。學唱歌、學講話、學道理、學知識!可是,為什麼不說是你在偷懶呢?
  • 孩子學畫畫就是不務正業?還這麼想你就out了
    「」學畫畫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但是感覺現在孩子還小,審美以後再培養,現在還是以學習為主。主要擔心的是覺得學畫畫來得並不實際,對自己孩子成績的提高好像沒有幫助?甚至覺得學畫畫的孩子成績都不好?況且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只通過老師的」幹講「,不容易讓孩子聽得懂、學得會。
  • 爸爸哄娃出新招,意外成為「網紅」,網友調侃:一般男人做不到
    看著女兒哭鬧,爸爸束手無策,只能給媽媽打電話,媽媽在接到電話後,也非常無奈,因為離家太遠,所以沒有辦法,馬上趕到家中,只能讓爸爸拿一些玩具哄一哄孩子於是翻了翻媽媽的化妝包,拿出了一頂柔順的假髮,擺在了自己的頭上,又穿上平日裡媽媽習慣穿的衣服,在用媽媽的化妝品在自己的臉上塗塗畫畫。
  • 佛山高明區懸賞5萬為市歌徵歌詞 被指不務正業
    此事經媒體傳開,有網民指責高明政府此舉是「不務正業」、「自我炒作」。高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新文(見題圖,資料照片)近日在微博迎接網友拍磚,面對某知名網友的批評,陳新文笑言自己不引咎辭職都要「天怒人怨、人神共憤了」。
  • 寶寶整夜啼哭不肯睡,收下這份哄娃秘籍
    哪個當月嫂、育兒嫂的沒有一部「哄娃血淚史」。晚上10點,幹了一天活兒的姐姐,想著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剛睡著,「wua wua wua~」伴隨著一陣哭聲,又要開始辛勤的工作了。「抱睡、哄睡、落地醒、夜醒.......輪番轟炸」又是一夜無眠。細細算來,月嫂上戶的一個月裡,凌晨一點、兩點、三點的天空輪流在眼前飄過,幾乎沒有哪天是能休息好的 那面對一個月的寶寶,我們該怎麼哄睡呢?
  • 「媽媽,我不要畫畫了,想學跳舞」,娃的興趣變化太快,怎麼辦
    就像媛媛小時候,有次在我同事家裡看到一位姐姐在畫畫,便吵嚷著讓我也給她買畫筆。看她真的畫了幾天,我便把畫畫的工具給他買齊備了。誰知還不到兩個星期,媛媛突然有一天跟我說:「媽媽,我不要畫畫了,想學跳舞」。興趣轉移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讓我這個老母親猝不及防。
  • 高中女生為妹妹做智能嬰兒車,網友:父母欠我一個姐姐
    有一個姐姐有多幸福?很多獨生子女可能沒法體會。隨著二胎政策開放,河南17歲的高中女生餘文巖家中,添了一個小妹妹。為緩解父母照顧妹妹的勞累,餘文巖和同學在普通的嬰兒車的基礎上,製造了一款智能「哄娃」嬰兒車。
  • 寶爸自告奮勇哄娃睡走紅,哄自己睡著娃卻撂一旁,空調開到17度
    ,而且可以迅速解決娃的各種問題。娃倒是很安靜,但是愛子心切的母親們不禁抱怨丈夫太不可靠了。最近,有位父親自願哄孩子入睡,他的奇葩哄娃入睡很快便走紅網絡。說哄孩子,倒不如說他是哄自己入睡的,自己睡的呼呼的,孩子卻被放在一邊。欣欣是一位全職母親。
  • 28歲全職帶娃網紅奶爸離婚了!我終於相信產後抑鬱,不是矯情
    28歲全職帶娃網紅奶爸離婚了!28歲全職帶娃網紅奶爸離婚了!我終於相信產後抑鬱不是矯情……小強是誰?一個滿腔熱血,揚言要回家做全職奶爸的網紅。、哄娃睡覺。在外面等的日子是煎熬的,這個護士,那個醫生,七嘴 八舌地說:「怎麼家裡也不來個大人,都是沒經過事的孩子」。
  • 哄孩子睡覺很崩潰,學點哄睡小妙招!
    都說睡得飽的孩子才會長得快,對於小孩來說良好的睡眠質量有助於成長,可一些調皮的小孩,卻連睡覺也不老實,不管媽媽怎麼哄,就是睜著倆大眼睛,總也不睡,或者有時候媽媽唱搖籃曲快把自己的哄睡著了,娃還是不睡的情況下,媽媽就抓狂了。
  • 寶爸自告奮勇哄娃睡覺,將自己哄睡之後娃睡床頭櫃,寶媽火冒三丈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寶媽在家帶娃已經很是平常的事情了,有的時候寶爸會忙於工作,所以沒有什麼時間照顧孩子,寶爸也會心疼寶媽平時的不易和艱辛,所以有的時候寶爸也會幫助媽媽帶娃,媽媽就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家務,但是爸爸帶娃一直都是比較搞笑的話題,網上也有不少爸爸帶娃的案例,都是「坑娃」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