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都說「孩子的臉,六月的天」。的確如此,孩子不僅情緒陰晴不定,興趣更是讓人捉摸不透。
家長永遠不知道孩子真正喜歡什麼,因為他們看到的東西,就是他們喜歡的東西。
就像媛媛小時候,有次在我同事家裡看到一位姐姐在畫畫,便吵嚷著讓我也給她買畫筆。看她真的畫了幾天,我便把畫畫的工具給他買齊備了。
誰知還不到兩個星期,媛媛突然有一天跟我說:「媽媽,我不要畫畫了,想學跳舞」。
興趣轉移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讓我這個老母親猝不及防。我正打算再觀察幾天,就送她去上繪畫興趣班。
哪知我還沒做好準備呢,她就事先放棄了。今天畫畫、明天跳舞,這樣的興趣轉變著實惱人。
之後不論我好說歹說,媛媛就是不願意再畫畫,剛買的畫筆等工具也全都被拋到了一邊。
01為何寶寶興趣轉移快?
1)天性
心理學家Lawrence E Shapiro認為,孩子需要在周圍不斷變換的環境中,吸取到豐富的知識。這些不同的經歷,有助於形成其大腦內神經中樞系統的相互聯繫。
也正是這個緣故,寶寶會表現得朝三暮四,通常對一件事情的關注不會超過15分鐘。
這是因為,外界環境中的一切東西,對他們而言都是新鮮而有趣的。但一旦接觸後又很容易被別的新東西所吸引。
2)家長的不當輔導
有些家長壓根不知道孩子興趣所在,也對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賦一無所知。
於是,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就忽略其實際感受與能力,將自己的意願強行加到孩子身上。
又或者盲目追求大潮,看見其他家長送孩子學什麼,就把自己家孩子也送去。
另外,對孩子做出的作品也用固化的成人思維看待。如此這般,孩子的自尊心和熱度便被不斷打擊,到最後就算還有點興趣,也不願意再接觸了。
3)興趣本身的特點
人的需求很豐富,涵蓋多個層次,因而興趣也比較廣泛,潛在中就具有轉移性。
畢竟,興趣是一種情感傾向,如果沒有積澱穩定,就會不斷呈現波動變化的樣子。
一方面,這與孩子的成長有關係。他接觸到的東西越多,認知水平越高,情感自然也就越豐富。於是一有新奇事物出現,就會出現情感轉移,導致原有的興趣被替代。
另一方面,一個人能維持興趣,靠的就是從中獲得的快樂,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
當某一種興趣給他帶來的快樂,到達了濃鬱的粘性,即便練習很艱苦,他也會產生心流體驗,樂在其中。
如果沒有到達一定的粘性,孩子在日復一日的重複練習中,感受不到這個興趣帶給他的快樂,就會逐漸意志消沉,最終興趣轉移。
不過,這儘管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興趣轉移太過頻繁,仍然不利於孩子成長。一來,這會讓孩子無法保持足夠長久的注意力;二來,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也收穫不到有用的知識。
如果孩子自己感受不到其中的樂趣,家長就要運用一定的技巧帶他發掘。
當然,採用強制的措施是肯定不行的。原本孩子就喪失了興趣,再一逼迫就轉而為厭惡了。
02我是怎麼做的?
經歷一段時間的苦惱後,我仍然打算藉助自己的力量,嘗試讓孩子發現畫畫中不一樣的東西,重新將她的興趣吸引回來。
儘管在這樣做之前,我也沒有把握,但試了總比沒試好。
我把買來的紙和畫筆,拿到女兒正在玩耍的茶几旁邊。我告訴她:「媛媛,媽媽要在這裡畫畫,但你只能看不能畫,好不好?」
她不知道我要畫什麼,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這也是她第一次看見我畫畫。
儘管我的畫畫水平十分差勁,但我還是嘴角上揚,裝作十分享受的樣子,一邊畫一邊描述:「小女孩住在一個莊園裡,房子外面有一大片玫瑰花,屋後面還有許多小動物。有小雞、小狗、小貓、小鴨、小豬……」
我畫的玫瑰花和部分動物,都是孩子喜歡的。從最開始看著我畫,到越靠越近,很明顯,女兒的興趣已經被我勾起來了。
猶豫了一段時間後,她在旁邊大喊道:「媽媽,你畫得不對,這個小貓沒有畫尾巴!」
我沒有搭理她,繼續畫我錯誤的圖畫,孩子實在看不下去。忍不住喊道:「媽媽,要不你讓我來畫這隻小貓吧?」
眼看第一步目的已經達到,但我仍然不能鬆懈,於是傲嬌地告訴她:「不行,媽媽說了今天你不能畫,而且你不是已經不喜歡畫畫了嗎?」
媛媛馬上拉著我的衣角開始撒嬌:「媽媽,我想畫,你就讓我畫嘛!我想畫這隻小貓!」
雖然我的內心已經笑開了花,但表面上仍然比較嚴肅。之後再經歷了幾分鐘的痛苦等待,眼看媛媛急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我才把畫筆交給她。
畫完之後,我又對她畫的這隻小貓大加讚賞,還拿去給了孩子爸看。
正是這樣深入的誘導方式,讓媛媛又多學了幾個月畫畫。儘管這仍未成為她的主興趣,但一直到現在,她也時不時會提筆畫幾筆。
當然,這只是我所採用的方法,不一定對每個孩子都適用。只是,如果有借鑑之處,家長也可以嘗試一下。
03娃的興趣變化太快,怎麼辦?
除了以上示範的這個小做法之外,如果想讓孩子的興趣保持得更久一點,家長需要採用的方法和技巧要更系統一些。
1)發現孩子的潛能,並培養相關興趣
每個孩子有天賦的地方都不一樣,有的孩子一聽見音樂就搖擺,也有的孩子對色彩特別敏感。
建立在天賦基礎上的興趣,通常會讓孩子堅持的更久。因為他們的得心應手,會給自己帶來許多成就感和快樂。
與其讓孩子在自己不擅長或不喜歡的方面浪費時間,倒不如因勢利導。
2)每當孩子找到興趣,家長都予以關注
孩子對興趣的認識很可能是淺顯的,對此家長也可以適當施以援手,給孩子指導和幫助。
這不僅僅是給他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到興趣中,帶他發現其中更豐富更有趣的東西。
這比孩子在其中盲目探索一番,最後還沒有找到樂趣,以致放棄要來得好。
3)教孩子獲取相關知識,發展穩定興趣
心理學專家說:人的能力發展必須具備穩定的特殊興趣,才會轉化為愛好,並發展出相應的能力,使他能清晰確定自己的志向。
只能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就轉移的興趣都是暫時的。而孩子的新興趣,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引導,可能又是一個暫時興趣。
畢竟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還是比較幼稚的,家長帶他了解相關的知識,強化他對這一興趣的濃度會更好。
此外,最好能設置一個梯度的目標,讓孩子從中不斷獲得成就感。
當然,培養孩子的毅力也至關重要,這能讓孩子不斷堅持且抵抗外界幹擾。如果孩子的興趣是自然表露出來的,會更理想。
04保持孩子興趣持久度的注意事項
■從小開始,就不要一次性給孩子過多的選擇。比如一次只有幾個玩具,並幾個屬性不同的玩具。這樣不僅能激發孩子的新鮮感,也不至於讓他太過三分鐘熱度。
■確保睡眠質量和飲食質量,孩子要對一件事感興趣,首要的就是關注力。而這樣的客觀條件,也是讓他的身體保持集中的基礎。
■控制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對1~3歲的孩子而言,每天只要多看一個小時電視,到7歲時注意力出現問題的機率就會增加10%。
■讓孩子把延長對某件事的關注作為一場競賽,鼓勵孩子儘可能長時間專注於一個興趣,這樣的勝負欲,會為其增添一些趣味性。
■切忌疲勞轟炸,如果孩子在從事興趣行為時感到疲勞,就應當讓他先休息好。
總而言之,興趣是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驅動力。儘管快速轉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家長也要儘量通過適當的方式幫孩子發展穩定興趣。
家長做到這樣,以後當孩子回過頭來,會感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