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10年,陪娃上興趣班7年,報了多少課?花了多少錢?

2020-08-25 牛媽彭小蹦

原創:牛媽彭小蹦

當媽十多年,倆娃先後上興趣班,老母親我跟著經歷了7年。別的不說,我究竟給孩子的興趣班扔了多少錢?我從來沒算過,偶然不知道哪根神經提醒了我一下,算算唄。

算算就算算!

據不完全統計,哥哥一個人在興趣班的花費大約在15萬往上。暑假還沒開始,我昨天已經給娃報了遊泳培訓班,十堂課1800。以後花錢還多著呢……還有老二呢……不僅花錢,花時間也是妥妥的。誰家沒有個吞金獸呢,下面我就總結一下這7年來,我帶娃上過的培訓班。因為總結的純屬個人經歷,所以肯定不夠全面,但也正因為是個人經歷,才包含了真實經驗和感受。

先說一下結論:

1、我建議從孩子4歲左右(大約中班時),開始給孩子培養一些興趣,多嘗試,再選擇。

不同的興趣班,可能年齡限制不一樣,但4歲可以上的興趣班已經很多了,比如搭建類樂高機器人、語言類、藝術類、音樂和舞蹈類等。因為不知道孩子的喜好、天賦在哪裡,所以要多嘗試。別看孩子還小,但他們天生氣質就相投的東西,也會在這個時候呈現出來。

2、培養興趣是為了讓人生變得有趣,所以一定是選孩子感興趣的,而不是家長認為「有用」的。

有些父母認為,我家孩子好動,送他去學畫畫,我家孩子膽小,送他去學個主持。不是說一定不能學,只是興趣班最難的就是堅持,堅持學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的,對孩子的人格品質培養,不會起到反作用嗎?堅持精進學習有興趣的尚且不易,何況學習沒興趣的呢?

3、堅持學習興趣班,需要耐心、毅力、勇氣、抗挫折能力、行動力。所以,比興趣培養本身更重要的是鑄就孩子品質。

都學鋼琴、畫畫、跳舞……都能成為專家?我聽不少家長議論。但我從來沒想過讓他們成為什麼專家,因為這不是我想,就能做到的。那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呢?要!但這個力度一定要適中,一定是輕推而不是用猛力。為什麼要推呢?因為孩子需要不斷離開自己的舒適區,才能讓將來的舒適區變得更大,困難變得更少。

這一點,最難的就是分辨孩子是沒興趣,還是遇到了困難想放棄。如果是前者,就放棄吧,如果是後者,那需要幫助孩子克服!經過一番嘗試後,選中堅持的那個東西,就不要再輕易放棄了,就算孩子說不喜歡(因為很難分辨,大多數情況是因為遇到了困難和瓶頸說不喜歡),也要堅持到一定階段,再由孩子取捨。因為品質比結果更重要。

4、別什麼都想要,伴隨成長肯定是要取捨的。

在一個點上有所突破,孩子才會更自信,如果幹啥啥不行,孩子對自我的認知就不一樣了。沒有孩子是全才,一定要看清楚自己孩子,大多數是普通人。所以適當放棄一些,時間和精力肯定是有限的。讓孩子在某個點有所突破,會讓孩子找回自信。

下面,就總結一下,這些年接觸到的課程,僅供大家參考,在結合到自己孩子時,要結合具體情況。

給哥哥選樂器時,我首先選了架子鼓,因為我喜歡。可能很多人會問,不是說選孩子喜歡的嗎?坦白講,一開始都是根據父母的初步判斷,這裡就一定包含了自己的喜好。

所以得多嘗試,多帶孩子上上體驗課。我帶哥哥第一選的就是架子鼓,後面看到其它樂器都沒表現出這麼大的興趣。

我選架子鼓,第一是孩子好動,動次打次,動個不停,加上他節奏感的確不錯,第二是娃手指特別短(老潘家遺傳,粗短粗短的手),鼓棒比較不局限發揮哈哈。

架子鼓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是:

我選的電子鼓,所以不存在擾民的問題,聲音可調節。

練到對耳朵有影響,那也是相當刻苦了!電子鼓還是可以解決的,原聲鼓的話,一般也會用專業的耳機。

究竟是從電子鼓還是從原聲鼓開始呢?說法不一,有些人說,電子鼓廢手,有些人說沒影響。但我也沒想過讓他成為專業鼓手,說實話,走音樂的專業路線,還是需要天賦的,我家真沒這個基因,也就有個愛好吧,所以,堅決選了電子鼓,因為方便呀!哥哥去年暑假考過7級。

妹妹是中班下學期開始學鋼琴。很多媽媽可能糾結西洋樂還是古典樂器,說實話,都不好學!但是問了很多專家,普遍認為鋼琴是最好的音樂啟蒙樂器。但是妹妹班上同學學得最多的是小提琴!妹妹回來跟我鬧了好幾次要學小提琴,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歡,但問了小提琴老師,還是建議先學鋼琴。(這個說法,也有分歧,有些老師也認為可以直接學小提琴)。

鋼琴是租來的,原價30多萬的進口yamaha(這個是二手琴,買下大約三萬多),音質被所有調音師贊過。如果我買下來,租金是免費的。不買下來,五年大約1萬塊租金。先租後買,是我個人的建議。

現在選管弦樂的越來越多,問了一下大家,理由是方便演出(鋼琴搬不動呀),而且加入校樂隊的可能很大。學一門興趣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呀,而鋼琴、鼓手,都只有一個!你說難不難?

所以,不排除後期我會帶妹妹學小提琴、大提琴之類的。但學樂器特別耗費時間精力,選多樣的話,要謹慎!

沒有孩子不喜歡畫畫,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擅長畫畫。小潘潘上小託班時,他們班主任辭職去開了一個美術培訓班,孩子很喜歡這個老師,我個人對她也很認可,幾個同學一約,就都去了。

在培訓班,他總是第一個畫完的!

畫作嘛,我只能說大膽!抽象!畫完後,特能編!總能自圓其說!

畫了一個學期,我看出來了,他是真的不感興趣,空間感不錯,至於藝術感嘛,很普通。當然,重要的是,完全坐不住啊!每次都巴不得第一個畫完!ok,畫畫這個事情,嘗試過一學期後就此打住了!

到了妹妹!她就不一樣了,經常一個人畫畫,一直到最近疫情才上畫畫課(網課),一畫一兩個小時,也是真愛了對不對?重要的是,她對自己畫畫有謎之自信,覺得自己就是特別會畫畫。既然如此,老母親當然要支持。

談到畫畫,大家對美術機構還是挺害怕的,因為「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我個人認為,不必過於擔心。因為現在,能啟發孩子美術想像力,擴大孩子認知和見識為導向的機構也不少。每個孩子畫出來都不一樣,能做到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保護孩子的學習熱情。

至於技巧嘛,四年級以後都不晚……但我個人的打算是7歲開始送她練習技巧,系統學習國畫。我自己也是從7歲開始練書法,我感覺受益終身。一方面是前面談到的,」點的突破「,因為我從小參加各種級別書法比賽,就沒有不獲獎的,這讓我對自我認知,是充滿信心的;另一方面,練書法十分鍛鍊一個人細微的觀察力、模仿能力,讓我在30歲還能自學漫畫。

英語算興趣班嗎?我是這麼看的,英語對學生是一門學科,但其實對普通人,它就是一個工具。很多人以為,英語在今後考試會越來越弱化?不不不!看看今年北京的新動態:

(北京市新高考改革,2021年起,英語將增加口語考試,口語+聽力總計50分)

口語和聽力會越來越難,再也不是啞巴英語的時代了。

什麼時候學習英語會更簡單,尤其是聽力和口語更好?不用多說了吧。但是,我還要補充一句,錯過了的,也別慌,雖然成年人學習的方法和嬰兒不同,但依然可以學啊,能學好其它科目也能學好英語。現在普遍認為,學渣之爭在英語,學霸之爭在數學,學神的PK在語文。

只是……學業繁重的孩兒們,老母親我的想法是,早啟蒙學得好,這不就減輕了後期的學習壓力嘛!

學習英語就國內的環境,說實話,要麼花時間,要麼花錢。因為以母語的學習方式,不外乎造就語言環境,多聽、多說才是硬道理。什麼自然拼讀,什麼學習法,都是一定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的聽說基礎之上的。

而且,語言學習一定要連續,不能斷!我就吃了大虧,2歲給哥哥啟蒙,4歲斷了一年後,全部還給老師了。後面再補,頻率又不夠,基礎就薄弱了,興趣也就很難回來了。一旦興趣沒了,難度就加大了。而小哥哥最討厭的就是死記硬背的東西,英語寧願學語法就是不願默單詞……呃,一言難盡啊。

目前,妹妹的英語學習,以網課為主,每天至少有半小時的聽說時間。

蘇州是芭蕾舞人才聚集的地方,我一開始是很希望妹妹學芭蕾的。當然,據身邊的人都說芭蕾舞很辛苦,不過,又有什麼不辛苦呢。只是孩子第一次接觸,就堅定、堅決、一口咬定:沒意思!老母親我不死心,想學其它舞蹈,比如民族舞,但娃就連試的興趣也沒有了。

我猜麻麻們帶娃去跳舞,大多數的想法是塑形。但實際上呢,如果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四五歲開始去跳個一兩年是沒法實現的,而是要長期堅持。而如果要堅持,那麼能跟上就變得很重要了,因為一直跟不上,孩子首先會打退堂鼓的。所以,千萬不要抱著「只是想讓孩子塑形」的目標去打醬油,這樣很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哥哥小時候,我送他去學過爵士舞。當時想像中是街舞,可是附近沒找到街舞班,我比較懶,發現爵士舞也動感十足,就去了。結果,學了之後才發現差別還是蠻大的。本著強身健體和老母親對街舞的一身熱愛(主要是看人家娃跳得太帥了),我在哥哥二年級時,再次答應送他學街舞,結果這次,徹底搞明白了什麼是天賦。跳舞這個東西,真的太需要天賦了。

大多數家長可能都是奔著強身健體去的,但我個人認為,運動的興趣班,不亞於樂器,尤其男孩子。因為等孩子們長大了,文體中有一樣出色,很利於發展社交。

這是後話,但是當下,運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力量感。有了力量感,孩子就會更自信。在成年人的世界,孩子是弱小的,那麼在孩子的世界,誰更有力量,誰就會更有掌控感。即便不和別人較量,在日常生活中,有力量感的孩子,運動能力強的孩子,一般也會更大膽、開朗、敢於冒險。

學一門運動,比如球類、競技類,讓孩子持續練習、精進,進步是很快看得到的。什麼意思呢?學習往往是延遲滿足的事情,可是體育類的,很容易即時滿足。

比如妹妹,從5歲開始學擊劍,比別人跑得快,自己不斷Get新技能,今後打比賽能取得成績,這些進步都是能感受到的。

但沒有一樣體育運動的進步,不需要付出汗水和咬牙堅持!

有了這種品質,追求更高、更強、更快的體育精神,做什麼不行?

所以,我個人是非常看重體育運動的。哥哥學過遊泳、擊劍、棒球、羽毛球、籃球,大部分在學校學的。其中籃球是他最喜愛的,在課外上培訓班;妹妹從學習擊劍一直沒放棄過,堅持每周上三次課。學習擊劍之後,她就成了學校的體育健將,變化很大。

目前科學類興趣班特別火爆,比如科學啟蒙類、科學實驗興趣班,都快和英語一樣火爆了。這裡也說說樂高機器人和編程類,也是近幾年漸漸熱起來的。我看過蘇州一些高中特長生裡,包括了編程。

小哥哥從6歲左右開始接觸編程,目前正在上網課他個人很喜歡;妹妹也在線下上科學實驗興趣班,也是很喜歡。

這些學習可能和其它興趣班不一樣,更多是為了種下興趣的種子,擴大見識和啟發思維。畢竟他們生活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

一下沒收住,寫了4000多字,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要說的,如果大家還有感興趣的話題,歡迎在留言區寫下。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家校社共育專業理事、阿德勒心理指 導師,出版育兒漫畫集《成長不慌張》,關注我,一起讓育兒更從容,讓媽媽更美好。

相關焦點

  • 當媽10年,陪娃上興趣班7年,報了多少課?花了多少錢?
    原創:牛媽彭小蹦當媽十多年,倆娃先後上興趣班,老母親我跟著經歷了7年。別的不說,我究竟給孩子的興趣班扔了多少錢?我從來沒算過,偶然不知道哪根神經提醒了我一下,算算唄。算算就算算!據不完全統計,哥哥一個人在興趣班的花費大約在15萬往上。暑假還沒開始,我昨天已經給娃報了遊泳培訓班,十堂課1800。以後花錢還多著呢……還有老二呢……不僅花錢,花時間也是妥妥的。誰家沒有個吞金獸呢,下面我就總結一下這7年來,我帶娃上過的培訓班。因為總結的純屬個人經歷,所以肯定不夠全面,但也正因為是個人經歷,才包含了真實經驗和感受。
  • 報個日語班多少錢
    一、報個日語班多少錢簡介報個日語班多少錢,日本語是火爆的小語種,一般培訓學校的學生上課時限有全日制等,對應不一樣能力的學生,教學內容費用在1389
  • 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為了培養孩子,你培優花了多少錢?
    興趣班的鄙視鏈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在這些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肯定就越高貴。很多中產爸媽報興趣班的初衷是為了開發孩子潛能,一不小心變成了名利的角逐場。
  • 陪娃上了2年興趣班後,聊一聊我的感悟.....
    果果現在在上的興趣班(語數英本文不算在內), 有舞蹈,架子鼓,輪滑和非洲鼓。除了最後2樣我們今年剛開始,舞蹈和架子鼓我們堅持了2年,風雨無阻。對我來說,我選擇架子鼓的原因有:①果果是個敏感的孩子,我給她報所有興趣班都在她感興趣的基礎上
  • 中年媽媽熱衷給娃報興趣班,爸爸帶娃旅行代替上幼兒園,誰對?
    現在,無論城市和鄉村,給娃報興趣班成為很多家庭的標配,主導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往往是人到中年的媽媽。「媽到中年,為啥熱衷給娃報興趣班?」,小區育兒群裡小聚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欣欣媽回覆:「還不是想給自己留點自由時間,今天寶爸送孩子去興趣班,可以多培養孩子和寶爸在一起的時間,不然老是粘著媽,時間應該是娃和家人共有。」
  • 對不起,媽媽沒有錢給你報興趣班
    最多的一個孩子,學習8門興趣課。興趣課程多種多樣,從身體素質的遊泳,舞蹈,跆拳道等,到藝術興趣課模特,畫畫,樂器、樂高等,到文化課的英語,寫字,速算等。我家孩子,只報了一個舞蹈課程。沒有錢去學習其他興趣課程,其實是真的,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 在鹹陽,養一個娃要花多少錢?
    養娃是一個忒燒錢的事兒,自從有了四腳吞金獸,錢如流水只出不入。花錢的勁兒,儼然一個土豪,就是一個字「買」!只要娃需要,只要對娃好!想給自己買啥時,能免則免!在鹹陽,養大一個娃到底需要花多少錢?這個事情,說來話長,畢竟,從你打算孕育下一代的那刻起,就已經開始投資了!
  • 在上海,養個孩子要花多少錢?
    吳敏霞分享在上海養娃費用1年花費超150000+最近,阿拉上海小囡,跳水奧運冠軍吳敏霞在網絡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和大家分享——「在上海養一個孩子,到底多費錢?」視頻開頭,吳敏霞就問丈夫張效誠:「我們的西西寶寶出生到現在,大概花了多少的費用?」
  • 那個給娃報十幾個興趣班的媽,終於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給孩子報興趣班,好像已經成了風氣,誰家不報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二十年前的風氣是誰報班誰傻瓜,現在是誰不報班誰傻瓜。這不,當報班這事達到了極致時,終於有位爸爸走了極端。微博有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有個爸爸站在大街上哭訴,說老婆給一年級的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一家人連在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自己晚上想看個電視,老婆不允許,讓他出去看。
  • 看看孩子的暑期帳單 你家娃暑假折騰了多少錢?
    看看暑期帳單 算算含金量幾何  你家娃暑假花了多少錢?  暑假悄然收尾,豆豆愁眉苦臉地收拾起了書包,他的媽媽劉娜卻暗暗鬆了一口氣,書法課、奧數課、閱讀課,再加上幾乎每兩周一次的短途出遊,10歲兒子的暑期開銷讓她和背著房貸的丈夫有些喘不過氣。
  • 我是那個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 結果呢?
    整理完過去4年多給孩子上的課外班,我自己都覺得很瘋狂。孩子的確是碎鈔機,但是不冷靜的媽絕對是碎鈔機裡的戰鬥機。是培養興趣還是培養特長?在選擇之前,要問問自己:是想培養孩子的興趣,還是特長。很多項目,如果是培養興趣,自己陪孩子玩就可以了,不需要花錢。這其實也解釋了,興趣要有,但是不一定非得去興趣班培養。
  • 4年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勞娃傷財式報班,你踩坑了嗎
    這幾天,網上一個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火了。這位媽媽,本著廣撒網,再選擇的原則,孩子三歲就開始上各種興趣班:美術,跆拳道,足球、鋼琴、法國視唱、小主持人、滑雪......興趣班,可以說,現在的孩子沒有不學的,校外的各種培訓班,可以說個個火爆,甚至有的還報不上名。而孩子呢,也分外地忙,有的孩子一周7天排的滿滿的,書法繪畫,樂器舞蹈,前幾天還有人發過一個興趣班的鄙視鏈,高爾夫,馬術都成為了孩子興趣班的內容。
  • "給孩子報班就像往功德箱裡放錢,主要為了許願!"
    但父母送孩子上輔導班這一行為的背後,說毫無逼迫,這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於這一屆中年父母而言,「車釐子自由」、「口紅自由」什麼的早就算不上是豪橫人生,只有實現「報班自由」,才是這屆中年人的頂級炫富。各種興趣班產業的興起,都離不開父母們對於「報班」這件事的執念。中年老母聚在一起,絕不會屑於分享這一季的流行髮型,或是李佳琦安利的口紅色號。
  • 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結果呢?
    整理完過去4年多給孩子上的課外班,我自己都覺得很瘋狂。堅持時間:1年費用:2萬 (100/節,一周4節)放棄原因:學校太遠,懷二胎,不方便接送。興趣班離得近太重要。可以讓孩子多試試各種免費課,如果反正都得上,那幹嗎不選個有趣的。7.
  • 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看完帳單覺得花7.1億建學校也不過分了
    然而,陝西剛摘帽深度貧困鎮安縣卻因花 7.1 億建豪華中學而被推上網民輿論的風口浪尖。據報導學校環境優美,有「鯉魚跳龍門」4層水景噴泉,以天壇祈年殿為原型的圖書館,削掉真山建的假山瀑布群,仿唐式的建築屋頂......
  • 養娃一個暑假到底要花多少錢?
    上廣深一線城市的中產家庭,一個娃,一個暑假到底要花多少錢?暑假裡都在忙什麼?近日,看見一個採訪:劉珊是名家庭主婦,她表示,暑期兩萬元的支出,在北上廣深的家庭中來說,只是標配。比如陳希,暑假給兒子報一個英國夏令營的項目,不算籤證費,差不多4萬元,時長2周左右;除了知識之外,網球班,一次一人300元,陳希報了40次課,也就是1.2萬元;還有學鋼琴陪練是80元,一次45分鐘。這個暑假的支出差不多在5萬元。你家的娃一個暑假要花多少錢?
  • 給孩子報興趣班,只要交了錢把孩子送過去就完事了嗎?
    學齡前的孩子上興趣班,基本都是啟蒙階段,主要是以培養興趣為主。 我給孩子報籃球課的初衷也只是想讓孩子多運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並沒有想過,孩子一定要把籃球學到什麼水平。只不過,開始上籃球課了,才發現不是簡單的交了錢,把娃送過去就完事了。
  • 三年幼兒園興趣班開銷8.6萬,兩腳吞金獸太能花了,放過孩子吧
    最近跟朋友聊天,她家二寶剛上幼兒園大班,去上英語試聽課。據說已經是班上最大的孩子了,坐在那人高馬大一臉尷尬,周圍全是中班甚至小班的娃。英語課一次2小時,小朋友全程坐那聽講。小班的小孩根本坐不住,有的孩子一直哭個不休。
  • 3年給娃報10個興趣班,這個用金錢和血淚踩出來的坑,你定要避開
    瓜媽說:暑假了,趁著娃閒在家,我身邊好多媽媽都行動起來,給娃安排上了興趣班,這是我一位鄰居給3歲娃安排的「今日」學習計劃,滿滿當當的,比上班還忙!我的好朋友可樂媽剛好最近也跟我聊起了娃的興趣班,由於兒子太好動,她之前特意選了一些需要安靜上課的班(畫畫、邏輯、樂器等),希望娃能安靜專注點,不過效果卻不理想,往往上個課都雞飛狗跳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幼兒園小朋友一年要花多少錢
    自從國家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很多家長都躍躍欲試,想要給自己家裡再添一個娃,但你有沒有算過,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曾經也有人戲稱,養個孩子消滅一個百萬富翁。但凡有家長細算一番之後,會發現養孩子的花銷真不少,特別是在孩子的幼兒階段。那麼,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年究竟要花多少錢?□南國都市報見習記者 林師堂  「一年下來,都快兩萬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