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單位同事紛紛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大劇院聽交響樂。
他們討論的時候,我有聽到,其實,票價也不貴,我也可以陪著孩子去聽的。可是,人家去聽,都是因為在學樂器,而我家孩子,沒有學習任何樂器,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看到他們發的現場照片和孩子的合照,我的心裡有根刺,扎得我隱隱作痛。
身邊同事家的孩子,我自己家的孩子年齡都差不多,但是學習的課外課程,都很多。最多的一個孩子,學習8門興趣課。興趣課程多種多樣,從身體素質的遊泳,舞蹈,跆拳道等,到藝術興趣課模特,畫畫,樂器、樂高等,到文化課的英語,寫字,速算等。
我家孩子,只報了一個舞蹈課程。沒有錢去學習其他興趣課程,其實是真的,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現在大多數一節文化課,在50元左右,一節藝術課程,在100元左右,合到一節課上,感覺不算貴,可是每種課程一次性至少交半年以上學費,對於我們這個工薪家庭來說,還是很難的。
比如孩子想學小提琴,一聽價格,一年10000多元,心裡就已經打個冷戰了。
再比如,我想給孩子報個遊泳,10節課程,1對6,需要1600元,聽完價格就不想報了。
再比如,她喜歡的街舞,一年課程8000+…………
所以,當別人家孩子晚上放學後和周末,都是忙碌在各個不同的學習機構、藝術培訓機構時,我家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安心地玩著玩具,看著電視。
當看到別人家孩子有演出,有獎狀的出現在我的朋友圈的時候,我只能默默地說自己:對不起,媽媽沒有錢給你報興趣班。
我家的收入是這樣的:3000+3000,支出是這樣的,每月固定開銷:房貸2700+託費1500+油費200+話費100+水電煤氣100=4600元。加上生活消費等吃穿用度,每個月都是進多少,出多少,負數也常常出現。對於這樣一個工資收入,再給孩子報興趣班,真的是無能為力了。
對於孩子,我真的是覺得挺虧欠的。怕她大一些了,有了一點攀比心,再有女孩的自尊心,怕她低人一等。也怕上學後,每個孩子都有一技之長,而她沒有。所以,我在有限的下班時間,陪她一起畫畫,給她講故事。所以,我在休息時間陪她泡圖書館,陪她走遍各個博物館。
她還小,還不知道什麼是攀比,如果大一些了,她知道了,估計也會埋怨我吧。
但是,媽媽想說,對不起,媽媽能力有限,沒有錢給你報興趣班,但是媽媽會在有限的條件,給你最好的教育:陪你畫畫,教你學尤克裡裡,陪你讀課外書,教你發現生活的美和好。媽媽相信,無論有沒有這些興趣班,你都會在爸爸媽媽的正確引導下,快樂幸福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