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媽媽熱衷給娃報興趣班,爸爸帶娃旅行代替上幼兒園,誰對?

2020-10-19 巴巴的芭比公主

導語:傾全家之力,把孩子推得高一點,讓孩子看得更遠一些,是全世界父母共有的心願。

現在,無論城市和鄉村,給娃報興趣班成為很多家庭的標配,主導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往往是人到中年的媽媽。「媽到中年,為啥熱衷給娃報興趣班?」,小區育兒群裡小聚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欣欣媽回覆:「還不是想給自己留點自由時間,今天寶爸送孩子去興趣班,可以多培養孩子和寶爸在一起的時間,不然老是粘著媽,時間應該是娃和家人共有。」

琪琪媽回覆:「我沒那麼多興趣,水平有限,也不會輔導娃,一直信奉讓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送娃去興趣班,讓娃多長點本事。」

魚魚媽回覆:「其實給孩子報不報班,看的還是經濟實力,有錢就多報,錢花了自己還得受罪,每天車接車送。沒實力的不報或者少報也沒什麼不對,畢竟學習能力也不是誰都能提高的,底子不好學一堆最後變成書呆子的也不是沒有。」

理想媽回覆:「我是擔心『人工智慧搶人飯碗』,給孩子報少兒編程,這樣孩子多一技之長,以後能在社會上更好立足」

菁菁媽回覆:「大家的想法都是基於自己的閱歷,說到底都是為孩子好。孩子優秀是步入中年的媽媽在人前最閃亮的名片。通過興趣班,媽媽的社交圈擴大了,因為管娃以後會讓媽媽專注的領域集中到育兒這裡,這也就成為寶媽之間最有共同語言的話題。」

慄子媽回覆:「菁菁媽分析得好深刻,管娃之後,感覺自己的見識就是少了,一天跑不出個家門。也就帶娃去興趣班感覺親切,大家在一起聊得都是娃的事。」

菁菁媽回覆:「興趣班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一個班就能涉及教育、人際、財務、投資、金融、交通……等等各項民生項目。不同人群讓孩子參與的興趣班不同,孩子的潛能被充分挖掘,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鍛鍊意志,學會堅持,收穫專注力、意志力、耐力和思考力,老媽收穫了自由,這麼雙贏的好事誰不愛做呢?」

小聚媽回覆:「聽大家說這麼多,我是更有信心給孩子報興趣班了,就孩子爸不同意,說浪費時間,還給我講了一大堆娃不報班的理由。」

菁菁媽回覆:「凡事都是過猶不及,給孩子報班,也是需要全面綜合考慮的,前幾個月央視報導的廣東東莞的奶爸鄺皓倍帶著4歲女兒,騎行4139公裡抵達拉薩。完成騎行後,:爸決定讓女兒邊旅行邊讀書。鈄爸說,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幼兒園。」

菁菁媽的女兒小雨老師難得今天也回覆說:「報興趣班,盡力就好。不止媽媽感興趣,孩子也感興趣的興趣班,才是真正好的興趣班。育兒媽媽不要太獨斷,還是要讓爸爸參與進來。」

孩子是爸爸媽媽愛情之花,爸爸和媽媽需要共同培育這朵花,讓她(他)健康成長。

01給娃報興趣班的好處

現在的興趣班大致分成

體育類:細分就是大球(籃球、足球、排球),小球(桌球、網球、羽毛球),武術類(跆拳道,柔道,搏擊),遊泳,冰雪,健美操等,當然還有棋類、擊劍、馬術、高爾夫、冰球、棒球、橄欖球等體育運動。把體育類排第一個是因為體育類興趣班首要或者唯一目的,是鍛鍊身體。

健康的體魄是孩子從事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孩子本就是國家未來。近日,教育部接連發出「體育越來越重要」的信號。2022年福建新中考中體育分值從現在的30分變為40分。很多家長體育給孩子報了體育培訓班,不過很多家長的共識是讓孩子參加體育培訓班,不僅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讓孩子在專業老師帶領下,能養成正確鍛鍊身體的好習慣。同時相關體育老師也表示:孩子只要在學校跟著老師的步伐,認認真真上好體育課,是不需要額外去校外報班訓練的。因為體育中考考察的內容是普及性的,不是競技選拔,大部分學生都可以拿滿分。

藝術類:細分為舞蹈,美術,朗誦,聲樂,表演,剪紙等。這類興趣班最能鍛鍊孩子的耐性,因為孩子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最高,所以培養孩子的素養和興趣最為重要。

益智類:類似樂高、人工智慧、無人機等,這類興趣班一般需要手腦並用,很有利於大腦開發。

興趣班,重在興趣,孩子有興趣了自然能深入學習並發展興趣,從而有可能使之成為自己的未來事業。另外報班不要盲目聽聞什麼「貴族運動」,要堅信:不是階層決定教育,而是教育決定階層。

02帶娃旅遊的好處

從古至今,用「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見多識廣」的這些詞語,能準確說明旅遊帶給娃的好處。孩子需要對世界懷著好奇心,去往陌生之所,明了自己和世界的距離。就像村上春樹所寫的那樣,「在異質文化的包圍下、在孤立的生活中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腳下」。

03報興趣班和旅行兩者兼得,娃受益。

報興趣班是讓專業老師用專業的知識充實孩子的大腦,迅速掌握知識和技能,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帶孩子旅行是讓孩子親力親為,親身體驗認識自己生存的環境,用眼睛去觀察,用大腦去思考,時候鍛鍊大腦,豐富大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知識和技能是孩子的硬體,而情操和眼界則是孩子的軟體。旅行終極作用是開闊孩子的眼界。

在有條件的時候就報興趣班,在有經濟能力,孩子年齡稍大的時候就帶孩子去旅遊,去長見識,看得多,孩子的智慧自然來。最終受益的還是孩子。

結語:孩子終將獨立,而孩子未來的生存環境是現在的父母都無法預見的,我們只能希望,無論未來環境如何變化,孩子都有能力讓自己幸福。

——END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

相關焦點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朋友A說:中年夫妻哪有力氣吵架,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孩子,老人不生病就謝天謝地了。結婚久了,兩公婆就像兩個高級合伙人,只要公司能正常運轉,誰有閒功夫成天開會。朋友B不同意:中年夫妻不吵架,只因未報興趣班。每次一提要給娃報這個那個興趣班,家庭辯論會+冷戰+熱戰就交替著來。她家女兒目前在學鋼琴和舞蹈,老公的意思是女孩子不用學那麼多,讀書已經很辛苦了。
  • 奶爸帶女兒旅行代替上幼兒園 沒有圍牆的幼兒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奶爸帶女兒旅行代替上幼兒園 沒有圍牆的幼兒園 最近上線了一部名叫《告訴世界我可以》的兒童成長觀察紀實真人秀,視頻當中第一位出場的萌娃(兜兜)和奶爸(鈄爸)曾因為一段騎行進藏的短視頻火了起來,單親家庭的他們徒步完成了71天4139公裡的進藏旅行,這樣的一段旅
  • 那個給娃報十幾個興趣班的媽,終於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給孩子報興趣班,好像已經成了風氣,誰家不報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二十年前的風氣是誰報班誰傻瓜,現在是誰不報班誰傻瓜。這不,當報班這事達到了極致時,終於有位爸爸走了極端。微博有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有個爸爸站在大街上哭訴,說老婆給一年級的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一家人連在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自己晚上想看個電視,老婆不允許,讓他出去看。
  • 給娃報班,興趣班老師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報興趣班就是填鴨教育嗎?自從牛牛上幼兒園開始,我常常收到關於「興趣班」話題的留言。而且外公外婆都很支持,接送的難題也解決了,讓牛牛去上興趣班是自然而然被推進的結果。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我個人覺得給娃報興趣班很有必要。正好在這塊我有一些經驗,今天可以和大家分享。為什麼孩子有必要上興趣班?
  • 中國台州網丨上幼兒園的娃,該不該上興趣班?
    上興趣班的幼兒園娃還挺多「我家寶寶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原以為一個暑假只能學會一支舞蹈,沒想到才上了幾節課她就已經學會三支舞蹈了……」最近,溫嶺的王女士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女兒上舞蹈課的視頻,不到4周歲的女兒這個暑假剛剛開始加入興趣班的行列,出色的表現讓她很驚喜。王女士的女兒這個秋季就要邁入幼兒園的大門了,和其他家長一樣,王女士覺得也是時候讓孩子上些興趣班了。
  • 你家娃上幼兒園哭嗎?老師建議給娃報個表演班,說她哭戲爆表
    你家娃上幼兒園哭嗎?老師建議給娃報個表演班,說她哭戲爆表剛看了一篇文章,說有的孩子上幼兒園不哭鬧是因為啥啥,說了一堆優點兒。現在又說不好,該信誰?我覺得剛開學哭鬧幾天很正常,不哭不鬧的孩子也不一定有問題。這個看情況分析吧!只要不是天天哭的沒法上學,哭幾次又何妨?
  • 怎樣讓又忙又不會帶娃的爸爸,和媽媽一起帶娃
    在中國90%的家庭都是媽媽帶娃,爸爸帶娃全靠心情。每次提到「在家誰帶娃?」這個話題,爸爸們總是很驕傲地回答:「娃兒的事情,都是她媽媽在管」。提到帶娃,爸爸們總是習慣性地說:「娘娘,你帶下娃,我很忙啊!」,「娘娘,帶娃,我不會呀!」 還有一大群有戰略性後退的老父親會這樣回答:「哎哎哎,帶娃,我可不會啊!
  • 淺談為什么爸爸需要帶娃
    我說,爸爸帶娃也要趁早。為什麼大部分的孩子,最粘的一定是媽媽?為什麼很多爸爸,事業有成,處理起各種工作上的問題風生水起,但照顧起孩子卻手足無措?為什麼自從有了孩子,爸爸們都感覺被媽媽們冷落?孩子是最真實的,誰真心對他/她付出,長時間的陪伴,他/她就粘誰。孩子大哭,要找媽媽;孩子餓了,也要找媽媽;孩子睡不著,還是要抱著媽媽睡。
  • 媽媽帶娃,歲月靜好;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這裡有個爸爸賊精,大熱天的,他拿著根綠色的棒冰,吃得倍兒涼爽,怕娃搶他的棒冰,他給娃插上了根黃瓜。懵圈爸爸,靈魂不在線都說爸爸帶娃不靠譜,他們是育兒界的傻白甜,帶娃界的豬隊友,這句話深得媽媽的一致認可。但是,這些豬隊友們常常表示不服,一定要親身實踐,一雪前恥,以此證明自己的雄心壯志。
  • 中年媽媽帶娃實錄:娃睡後,我的熬不是夜,是自由
    這麼說吧——每天買菜、做飯的是她們,洗碗、拖地、收拾房間的也是她們;會議上激情昂揚講解PPT的是她們,家裡蹲在廁所裡認真研究孩子屎尿屁的也是她們;白天努力搬磚的是她們,晚上陪讀輔導作業的也是她們。同樣是帶娃,媽媽的一天以娃為中心,以娃的健康成長為半徑,生生把自己忙成了孔雀開屏。
  • 給娃報班有多瘋狂?鄭州有媽媽「一年花掉10個Gucci包!」
    在婧婧的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她在「曬咖啡」,而喝咖啡的背後,不是在等娃下課,就是在送娃去上課的路上。孩子們扎堆各類興趣班、補習班,家長則聚在咖啡館聊孩子。其實在鄭州,這樣的情景已經成為周末最為常見的生活鏡頭。儘管給孩子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家長們給孩子報班的熱情卻持續高漲。2020就要結束了,你在給娃報班的路上花費了多少錢了呢?
  • 中年老母親の快樂源泉:給自家娃狂報興趣班
    這不跟著他媽媽在北京上輔導班呢。國慶節課程連報有優惠,然後孩子他媽一口氣給報了英語、數學、美術班。都說現在很多中年媽媽最大的興趣,只剩下了報班而已。此刻,我信了。有些老母親是雞娃型的,自己孩子應該是人中龍鳳,潛力自然也是無窮無盡的,一定要想辦法都將其發揮出來。有些老母親則是來彌補自己的童年遺憾。自己小時候家窮,沒條件,而今有條件了,必須要讓自己的娃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還必須要加倍補償ta,自然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就成了最好的「禮物」。
  • 寶寶剛上幼兒園就要報興趣班?看完這篇,遠離興趣班四大誤區
    ,都是今年剛上幼兒園。為了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不少寶媽都處於焦灼的狀態,不知道該報什麼合適。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興趣班的那些事。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早期教育,以及疲於奔命的帶孩子遊走於各大興趣班、輔導班之間的原因。在我娃幼兒園的班級裡,已經有孩子開始在課外報興趣班了。
  • 幼兒園點名多出1萌娃,都以為又是爸爸弄錯,結果卻是親媽送錯娃
    在各位不走心爸爸的「努力」下,「爸爸帶娃不靠譜」這個說法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共識。因此,每當誰家孩子在看護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到「又是爸爸的傑作吧!」然而實際上,帶娃不靠譜的不僅僅只有爸爸,還有一些對娃不夠走心的媽媽
  • 花錢報了興趣班,娃不願意上咋辦?
    爸爸媽媽都想讓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所以當孩子看到電視上有人彈鋼琴,吵著想去學鋼琴時,毫不猶豫地給他報了個鋼琴興趣班。想培養下孩子的興趣怎麼就這麼難呢?報了興趣班,大把的錢花了,孩子不願上了,肯定惱火。可是爸爸媽媽要冷靜下來想一想,孩子不願意上興趣班的原因在哪裡。我們來一一破解。興趣班的內容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如上文所說有可能孩子看到電視上有人彈鋼琴,就吵著想去學鋼琴,可是這可能只是他的一時興起,不是他的興趣愛好。
  • 「牛郎帶著娃會織女」,三個單親爸爸育兒事例,比媽媽帶娃還認真
    Tim說:「我們班陳軒月的爸爸和媽媽就分開了,他是和爸爸一起生活的。牛郎叔叔的孩子,也是和爸爸一起生活的。不是嗎?」我居然被3歲的毛孩子問愣了?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已經和之前不同,他們的內心細膩,觀察力敏銳,常常看到成人看不到的角度。
  • 三類興趣班建議別給娃報,坑娃還費錢,選「它」能讓娃發散思維
    ,內心羨慕萬分,出於對孩子愛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給女兒一下報了很多興趣班,比如聲樂班、口才班、書法班等。每個星期錢女士都會帶著孩子奔走在一個又一個的興趣班,沒有一點空閒時間,不僅女兒感覺累,錢女士也感覺特別辛苦,更關鍵的是妞妞一點進步也沒有。錢女士正想著給孩子退掉一個興趣班時,沒想到女兒死活不願意再去書法班上課了,而且對聲樂班和口才班一點也不感興趣。無奈之下,只能半途而廢了,這讓妞妞媽媽很是頭疼,不知該如何應對了。
  • 冬天來了,帶娃的媽媽也瘋了,哈哈哈
    俗話說,娃兒靜悄悄,一定在捉妖,當寒冷的冬天一來,當成都人盼星星盼月亮盼下雪的時候,中年老母親們已經快遭娃整瘋了 就是早上叫娃起來上幼兒園@大白媽媽則選擇當一名戲精,昨天騙娃外面有太陽,今天哄娃說外面下雪了,每天都有新招,
  • 不雞娃的爸爸,被雞娃的媽媽氣哭了?
    因為妻子太焦慮孩子的教育,一口氣給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一家人忙到沒時間吃飯;丈夫想晚上看電視,妻子讓他出去看;於是他抱著電視到馬路上看,還當眾崩潰痛哭。說起報班和雞娃,媽媽們似乎都是飛奔在一線,忙的熱火朝天;而爸爸們基本持反對的聲音,持觀望的態度。之前有篇很火的文章《報班問老公,一問全劇終》,也是戳中了這個現實。為啥多半爸爸都反對雞娃,反對報班呢?
  • 不管媽媽帶娃有多好,都要給爸爸機會,3個好處媽媽代替不了
    說到帶娃,媽媽似乎是天生的,不管有沒有提前了解育兒知識,媽媽帶娃都要比爸爸帶的好,而爸爸帶娃,總是那麼不靠譜,所以很多媽媽們承擔起了全部帶娃的責任,從不給爸爸一點機會,生怕爸爸帶不好孩子。其實這麼做就錯了,越不給爸爸機會,爸爸在帶孩子方面越生疏,而且爸爸帶孩子也是有好處的,3個好處媽媽代替不了,所以不管媽媽帶娃有多好,都要給爸爸機會,別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