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破狹隘興趣,媽媽給自閉症兒子嘗試10多種興趣班

2020-10-09 大米和小米


文/子夏媽媽

在讀心理學教育碩士,育有8歲自閉娃子夏,曾在高中任教,為了子夏上學調任到小學擔任科學老師和心理輔導老師。


大米和小米往期文章從校服到婚紗,再到有了一個自閉症娃……;開學在即!陪自閉娃順利融合一年的老師媽媽送經驗來了——曾講述過他們一家的故事。


1

自閉娃的興趣狹窄和興趣培養


在自閉圈摸爬滾打五六年了,老母親我不止一次被這樣的畫面刺痛到——


買了很多網紅玩具,結果到了閉娃面前就突然「失靈」,那個小小的身影只會重複刻板地將一些小貼畫反覆粘貼;


孩子們為之瘋狂的動畫片,我家閉娃視而不見,只是一遍遍重複看著他最喜愛的唐詩新編;


看了千百遍的國學


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玩遊戲,笑鬧聲喧天,我家閉娃一個人游離在外,百無聊奈,甚至還自言自語,斜視天空45度呵呵傻笑……


在沒有被確診之前,我只是疑惑。在確診之後,我才恍然大悟。現在,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美國DSM—5對於自閉症的描述(摘錄前兩條,以下所舉的例子只是示範,並非窮舉):


A. 在多種環境中持續性地顯示出社會溝通和社會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現在或過去有以下表現:


✔ 社交與情感的交互性的缺陷,包括,例如,異常的社交行為模式、無法進行正常的你來我往的對話,到與他人分享興趣愛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無法發起或回應社會交往;


✔ 社會交往中非言語的交流行為的缺陷,包括,例如,語言和非語言交流之間缺乏協調,到眼神交流和身體語言的異常、理解和使用手勢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語交流;


✔ 發展、維持、和理解人際關係的缺陷,包括,例如,難以根據不同的社交場合調整行為,到難以一起玩假想性遊戲、難以交朋友,再到對同齡人沒有興趣。


B. 局限的、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包括在現在或過去有以下表現的至少兩項(所舉的例子只是示範,並非窮舉):


✔ 動作、對物體的使用、或說話有刻板或重複的行為(比如:刻板的簡單動作,排列玩具或是翻東西,仿說,異常的用詞等)


✔ 堅持同樣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樣的做事順序、或者語言或非語言行為有儀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變就造成極度難受、難以從做一件事過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維方式、儀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條路或吃同樣的食物)


✔ 非常局限的、執著的興趣,且其強度或專注對象異乎尋常(比如,對不尋常的物品的強烈的依戀或專注、過分局限的或固執的興趣)


✔ 對感官刺激反應過度或反應過低、或對環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尋常的興趣(比如:對疼痛或溫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聲音或質地、過度地嗅或觸摸物體、對光亮或運動有視覺上的痴迷)


我曾經無數次地揣摩,並細細比對,期盼著娃的行為不要那麼貼合這個診斷標準,但每次都痛心疾首地意識到,每一條都能完美地吻合上。


社交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刻板似乎是三個形影不離的連體嬰兒,我們的孩子果真被牢牢地貼上了「自閉症」這個標籤。


好在興趣狹窄並不代表沒有興趣,在康復的道路中,我們也欣喜地發現,閉娃的興趣其實是可以培養的。娃被診斷的這五年,在培養娃的興趣,給娃選擇合適的興趣班這條道路上,我上下求索,也反思總結出一些經驗和大家共享。


2

嘗試了十幾種興趣班後,我選擇


子夏同學三歲被診斷,到如今五年多的時光裡,除了機構康復,我也和其他雞娃的NT家長一樣,在各種課外興趣班的坑裡摸爬滾打至今,畫畫、跆拳道、英語、樂高、籃球、烘焙、輪滑、遊泳……到如今,我各種權衡,堅持下來的只有畫畫和烘焙,還有新晉的遊泳(最近幾乎每天都去)。


為什麼只留下這三個,還幾乎都不和學業沾邊?我給自己總結反思了以下四條原則。


原則一:找到特長天賦,使勁 「揚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閉娃也不例外。


只要留心觀察,總能找到他的「特長」和興趣點所在。


在子夏同學很小的時候,我就發現他特別喜歡畫畫,隨著年齡漸長,還真的顯露出在畫畫上的一絲絲天賦。


近期繪畫作品


從三歲多開始,我開始給他找畫畫興趣班,我們去過很多畫畫培訓機構體驗過,有那種名氣很大的連鎖機構,也有一些小的畫室。最後我們選擇了一個特別有愛心、專注於兒童畫教育的老師開的小畫室,一畫就是四年多,直到如今。


起初我只是覺得,他想畫就給他多點機會去畫去體驗,當然也抱著一些其他方面的功利心,比如他可以泛化在機構學習的一些課堂常規能力,可以多一些和NT在一起融合的機會等等。


但畫著畫著,真的發現了他在畫畫上的小天賦:比如,他線條掌控力和空間透視能力很強,色彩感好;在畫畫課中,他總是畫得最快的那一個,畫得還挺好,老師說一個班的小朋友都很羨慕他,每天課後微信群反饋,甚至有家長跟我讚嘆說,「每次都是你家娃畫的最好。」



這也給了孩子更多自信,他也一直熱愛並堅持畫畫。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找到他所沉迷並熱愛的,使勁揚長吧!

原則二:堅持有興趣並能助力發展的項目


子夏六歲開始接觸烘焙課,作為一個標準吃貨,每次上課後都能收穫一份美食,這種課簡直自帶強化,於是我們就毫不猶豫地報班了。


兩年多來,我們見證了課程不斷科學升級:從最初的烘焙,到食育,再到融飲食文化、食材科學小實驗和動手實踐多元為一體的食物STEAM課程,最近又升級到綜合美食製作、家務勞動、生活美學、飲食文化為一體的幸福生活養成課,每一次升級,都更接近我送孩子來的初心——不奢求他學業有成,只求他能獨立生活。


自帶強化的烘焙生活課


但是小吃貨越來越胖,而且動作一直不協調,跳繩我就教了他快兩年才教會,給他選擇什麼樣的體育類興趣班一直讓我很頭痛。


對協調性要求較高的球類運動,他能力達不到,去了他也會很挫敗,教練也很頭痛,而且他怕苦怕累,特別容易引爆情緒......


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最後選擇了遊泳。雖然理解他能力差,學得慢一點,但他願意學,喜歡在水裡玩,從八月下旬到現在,堅持了快一個月,幾乎天天去。遊泳在水中不會暴汗也不會那麼累,周末岸上體能訓練稍有情緒,但是下水後又如魚得水地歡快起來。


學遊泳這段時間以來,子夏體能有明顯提高, 我相信堅持下去,定會對其他方面發展大有裨益,起碼學會了一項技能也鍛鍊了身體。


而且,趁著他遊泳課的時間,老母親我還可以在健身房跑步健身,想到這裡,不覺驚呼,一舉多得,這也太划算了!


所以,興趣很重要,目標也很重要,兼顧能力和興趣,奔著目標去。


原則三:嘗試沒有興趣也不排斥的課程


在子夏上幼兒園大班時,因為他十分排斥跆拳道,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他報了輪滑,雖然擔心運動商超低的他學不會,但是被課程的優惠政策吸引,就一次他給報了四十節課。


大出所料的是,子夏三節課就能自己獨立滑了。後面將基礎課內容學完後,老師建議讓他學花樣,我卻沒有再堅持。從目標,到他在學花樣過程將面臨的諸多困難因素考慮,我覺得都得不償失。後面剩下的課程,我們選擇在陰雨天不能出去玩的時候,讓他偶爾去滑一滑。


輪滑小子


所以,有些興趣班,他沒有興趣但也不排斥,家長完全可以功利一點,從時間精力和目標多角度,權衡一下得失。

原則四:果斷放棄不感興趣並且很排斥的


興趣班,不是機構訓練,我覺得無需趕鴨子上架。所以那些他能力明顯達不到,又完全沒有興趣的,甚至一說要去上課就哭鬧、各種情緒問題的,在上的過程中還會出各種么蛾子,這樣的興趣班趁早果斷放棄。


如果硬要堅持,無疑家長孩子都會身心俱疲。


最後,個人還有一些小建議附贈:


不是多多益善,但要多多嘗試

不會立竿見影,但要學會堅持

不要太過功利,但要目標明確


最後,還有點補充:我給娃選擇的興趣班,都在我家附近方圓兩公裡之內,完全不浪費我們的時間,而且班級人數不多,老師接納度高,能在相處中包容他、理解他,給他的環境支持較好,所以他去上興趣班,我就能放一百個心地開心喘息啦!


THE END

文| 子夏媽媽
編輯| 小熊 噹噹 主編|潘採夫

相關焦點

  • 孩子興趣刻板狹隘?試試這樣拓展…
    一些基於臨床觀察的研究表明,大約有75%的自閉症兒童會表現出這種相對於正常兒童而言的狹窄的興趣與行為。自閉症兒童有他們的興趣和所愛做的事情。只是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往往不僅狹窄,而且非常尋常。興趣狹隘也是一種興趣,家長要尊重孩子喜歡的活動,不要強行把譜系孩子拉進我們的世界
  • 留守娃的興趣班
    這天下午,學校的興趣班要上器樂課,孩子們不忘把自己的「寶貝」帶上。「看清鍵盤,一小節一小節彈,不要搶拍……」四點鐘放學後,水溪小學的「興趣課」開始了,校長王明芳正在教40多個孩子吹奏口風琴。↑王明芳和學生們走在上學路上。
  • 掌握這幾點,讓孩子愛上興趣班
    靜靜是個6歲的小姑娘,媽媽為了從小培養靜靜良好的形象氣質,給她報名了舞蹈班。鄰居的兒子貝貝4歲時,鄰居給兒子報了鋼琴班,貝貝非常頑皮,很難坐下來認真地練琴,開始學琴的第一個月,每天晚上能夠聽到貝貝的彈琴聲,夾雜著鄰居的吼叫聲。每天練琴成了鄰居最頭疼的事情,折騰了一段時間,鄰居實在受不了而選擇了放棄。
  • 媽媽成就自閉症兒子:10歲鋼琴10級 手風琴8級
    媽媽成就自閉症兒子:10歲鋼琴10級 手風琴8級時間:2016-10-21 10:57:40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沈悅編輯:記者 沈悅實習生崔小靜攝影報導  3歲半被確診為自閉症;  10歲鋼琴過十級,手風琴僅學習兩年,就過八級;  12歲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四川音樂學院附屬中學;  15歲以全年級前三的成績升入高中。  這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的成績單,他的名字叫包涵。從2006年到2016年,龐芝華做了10年的「同桌媽媽」。
  • 興趣可以培養嗎?——談談假期「興趣班」
  • 當孩子對興趣班失去興趣
    每個父母或多或少有送孩子上各種興趣班每個父母讓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不盡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我們都為此費時費力又費錢可孩子呢?往往三分鐘熱度就想放棄。@笨笨滴青兒 說:不少人都覺得只要有興趣就能堅持,但凡不能堅持的是沒有興趣,所以「尊重」孩子要放棄,這是多大的一個誤區。單憑興趣是不能成就任何事情,因為人性是貪圖舒適。任何成就不僅僅只是完成,還需要堅持,而堅持與基本人性是相違背的。
  • 10歲男孩奔波13個興趣班:被興趣富養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之前Angelababy給5歲的兒子小海綿報了不下5個興趣班,引起了雞娃圈一波討論。明星父母都「瘋」成這樣了,素人家庭還能做啥努力嗎?但就有這樣一群神秘的家長,她們以地理位置為據點,相互以群體為單位交換補習班、升學等與「雞娃」高度相關的信息,目的就是要給自己的孩子鋪一條平坦大路,朝名校直奔而去。她們就是江湖人稱「海澱媽媽」,「朝陽媽媽」,「順義媽媽」的北京雞娃一族。
  • 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興趣班?
    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興趣班?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每一個人都想給自己的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到一定年紀的時候就會開始想要為孩子報一些益於孩子成長的興趣課程。如何挑選成了很多新手爸媽的困惑,當您真的了解到了興趣班意義時,我想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 別讓興趣班成了「興趣殺手」
    文章選自羅玲的空間 給孩子找興趣班,似乎成了家長在「陪寫作業」之外的另一大職責。什麼都不學,好像對不起孩子。又聽說,年初很多興趣班的學費都漲價了。關於興趣發展和興趣班,這篇總結幾條我的想法,並回復家長問題。 興趣愛好的本質是——玩 興趣愛好不是興趣班,不只是學各種才藝。人與人那麼不同,興趣點怎麼可能幾個興趣班就能涵蓋到?成人的興趣愛好,包括文學藝術體育等,所有那些不是為存活而做的事情,本質都是——玩!
  • 孩子們的暑期煩惱:作業做不完 興趣班沒興趣
    孩子們的暑期煩惱 作業做不完 興趣班沒興趣 興趣班的苦惱 (本專題漫畫均為網圖,請作者與早報聯繫以便領取稿酬)書法、繪畫、古箏……暑假期間,除了作業,孩子們也免不了要和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打交道,有的家長甚至一口氣給孩子報上五六個興趣班。孩子對興趣班是否樂在其中?其實並不如此。
  • 怎樣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才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只是,孩子的興趣培養之路要一帆風順,談何容易?關於孩子興趣班,相信每個父母都有難以言說的苦。那麼,孩子的興趣培養之路都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1.興趣班選擇時,舉棋不定。曾和一位「苦惱」的媽媽聊天,她說她兒子五歲,準備給他報個興趣班,正痛苦於不知給孩子選什麼興趣班?她如此提出疑問:「唱歌怎麼樣?
  • 5歲就扎進興趣班給孩子報班家長圖什麼
    ,給5歲的兒子報了7個興趣班,包括數學、書法、美術等。即使這樣,孩子媽媽還不滿意,說數學、畫畫也要學。「老婆說自己小時候沒這條件,現在要給小孩培養好。」這位爸爸不禁感嘆,學不完的培訓課,哪來的精力和時間?關鍵是真的有用嗎?  沒想到立刻引發眾多家長的共鳴,大家表示:孩子上興趣班的年齡越來越小,數量越來越多,這似乎成了一種新趨勢。在採訪中,多數媽媽表示,孩子是從5歲左右開始接觸各類興趣班的,內容有舞蹈、書法、英語、樂高、跆拳道、數學思維等。
  • 科普|如何拓展自閉症兒童的興趣?
    其中,限制性興趣具體表現為,他們對某一些的物體極度感興趣並且刻板地只圍繞這一興趣進行活動,如收集和擺弄某些物品、偏好特定的遊戲、喜歡和研究汽車或電器、恐龍、日程表和數字等。年齡較小的自閉症兒童的狹窄興趣還表現在喜歡發聲、發光玩具等。
  • (4)老陳說:譜系兒童 =「興趣狹隘」?
    越來越多的家長向我抱怨——「孩子興趣狹隘,不知道在家跟孩子玩什麼……雖然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但是孩子就是不感興趣孤獨症兒童的一大表現,這是源於他們對規則的不理解,他不願意嘗試新鮮事物。最開始孩子可能只是玩一支筆、一張紙,但後面還可能出現更加怪異的行為興趣,這是很多家長都接受不了,想要努力改變的。
  • 給孩子報興趣班哪個需要先考量?一定得確定一點,防止興趣班跑路
    如今,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都熱衷於給孩子報興趣班。最近,有這樣一則新聞。妮妮四歲了,並且非常喜歡舞蹈。為此,妮妮的爸爸媽媽給孩子花了重金報了一個舞蹈班。但是,好景不長,這個舞蹈班沒有上多久,就突然倒閉了。剛開始,爸爸媽媽還以為是老師有事情就暫時停課,但是已經一周了,沒有任何消息。在多方打聽之後,妮妮的爸爸媽媽才發現,原來這個興趣班跑路了。其實,這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 父母:假期安排8個興趣班 兒子:寒假作業沒時間寫,一周三次離家出走
    臨近午夜,一名10歲男孩離家出走,原因是與媽媽賭氣。孩子媽媽在報警的同時,求助微信朋友圈。3個小時過去了,孩子被同學家長送回家。2月21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這已是本周內這個男孩第三次離家出走,出走原因令人深思:這個假期,父母為孩子報了8個興趣班,每天奔波於各個興趣班的男孩分身乏術,寒假作業還有一大半沒有完成……事件:檢查作業 孩子出走「10歲男孩兵兵(化名)於今晚10時30分,跟我賭氣之後離家出走,請大家幫一幫我
  • 《親愛的小課桌》葉一茜等媽媽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這樣做對嗎?
    在《親愛的小課桌》第4期當中,大家在討論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上,葉一茜提出自己是第1次做媽媽,也不知道要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所以就每樣都報一報,從中選出孩子最想做的和他最能夠堅持下來的。王恩澤媽媽也說,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給他報了很多班。但是到現在就留下來的,也只有兩樣,就是古典吉他還有唱歌。
  • 對不起,媽媽沒有錢給你報興趣班
    最多的一個孩子,學習8門興趣課。興趣課程多種多樣,從身體素質的遊泳,舞蹈,跆拳道等,到藝術興趣課模特,畫畫,樂器、樂高等,到文化課的英語,寫字,速算等。我家孩子,只報了一個舞蹈課程。沒有錢去學習其他興趣課程,其實是真的,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浪費錢?李玫瑾教授直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報
    原來,在媽媽看來,小孩子就是應該多學習一些東西,雖然淘淘還處於幼兒園階段,但是看到同齡的一些孩子都那麼的優秀,她也不想讓自己的兒子被落在後面。幾次下來,淘淘也表現出來很大的牴觸情緒,但是媽媽總會告訴淘淘說,他不能輸在別人的後面,要比別人強才行。雖然淘淘現在聽不太懂,但是媽媽卻覺得等他長大以後就會感激自己了。為什麼父母這麼熱衷於讓孩子上興趣班?很多家長熱衷於給孩子報興趣班,無非是這兩個原因。
  • 讓興趣班回歸興趣
    比如,像足球、籃球、遊泳、跆拳道等興趣班司空見慣了,於是一些家長就開始為孩子追捧起了棒球、橄欖球、擊劍、冰球、高爾夫、馬術等興趣班;學西洋棋的,鄙視學中國象棋的;學中國象棋的,鄙視學軍棋、五子棋、跳棋的……興趣班「鄙視鏈」,透露出不少家長「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虛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