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興趣刻板狹隘?試試這樣拓展…

2020-10-03 星希望孤獨症家庭康復

一些基於臨床觀察的研究表明,大約有75%的自閉症兒童會表現出這種相對於正常兒童而言的狹窄的興趣與行為。


例如他們往往會對周圍的玩具或音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沉湎於自己專注的有限範圍之中。


自閉症兒童有他們的興趣和所愛做的事情。只是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往往不僅狹窄,而且非常尋常。


有許多孩子花費大量的時間整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一遍又一遍地把地上的鞋子擺得整整齊齊;或一遍又一遍地把桌上的小盒子放得整整齊齊。


除此之外,他們對某些特別的物件或活動表現特別的興趣或迷戀,對喜歡的物件終日拿著,數日、十數日不更換,也就因為他們狹窄的興趣,使得他們的行為表現很刻板。



三大類重複刻板行為


1、身體動作的重複和刻板


儘管各種程度的自閉症兒童都會有這類行為,但相對來說,在嚴重自閉症患兒中這類行為較多、維持時間較長,往往佔據了孩子日常生活的很多時間,對患兒病情影響嚴重。


  • 經常看自己的手;
  • 經常仰頭看燈;
  • 無意義的雙手或單手扭動等怪異動作;
  • 無聊時玩手指,興奮時揮舞或撲動雙手;
  • 前後或左右搖晃身體;
  • 原地轉圈或圍著圈跑;
  • 在客廳直線來回跑;
  • 反覆上下樓梯;
  • 斜眼睛看線條或朝某個方向看;
  • 經常踮腳尖走路;
  • 接觸任何東西都要嗅一嗅、舔一舔或咬一咬;


2、對物體施加的重複、刻板行為


這類重複刻板行為種類繁多,在自閉症患兒中常見。但每一個孩子通常只是會有其中幾項,與孩子所處的環境有關。


  • 反覆開門、窗或抽屜;
  • 觀察不斷開關的自動門;
  • 旋轉圓形的物品,例如球、車輪、盤子、奶粉罐等;
  • 長時間觀看轉動的風扇、排氣扇、空調室外機的扇葉、髮廊門口的轉燈等;
  • 反覆排列積木、車、飲料瓶、鞋子、盒子、凳子等;
  • 按某種方式排列物品,例如相同顏色或形狀的排列在一起,飲料瓶上的商標要統一方向排列;
  • 儀式性行為。例如看見廁所就一定要尿尿;
  • 出門前一定要關燈、關電視、關門;
  • 做某個動作後說一句固定的話,堅持按固定的路線去商場;
  • 反覆看同一個電視廣告;
  • 重複唱某一首兒歌或經常背一些廣告詞;
  • 手裡經常拿著同樣的物品不肯放下;
  • 反覆坐電梯;
  • 喜歡看電子屏幕中移動的字;



3、重複學習行為和強迫性思維


這種類型的重複刻板行為多見於輕中度自閉症患兒,但是如強度較大,對患兒的影響也較大。


  • 主要表現為對字母、數字、文字感興趣, 留意書的頁數、車牌的數字、電梯到達的樓層數、公共汽車線路數等;
  • 每天重複畫相同的人物或物品;
  • 喜歡研究地圖、國旗、公共汽車線路、地鐵線路;
  • 對各種汽車標誌、銀行、空調、電視臺的標誌很有興趣;
  • 一些患兒喜歡問問題,且常常是與科學、自然、生物、音樂、藝術等有關的問題;
  • 甚至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 對某個問題的觀點常常固執己見,難以說服。


產生刻板興趣的原因


有的專家分析,自閉症兒童的這種興趣與行為傾向,也許是為了滿足他們對特殊視覺刺激的需要


特殊迷戀的東西,比如像小毯子,臭襪子的氣味等,都可能是因為孩子在觸覺或嗅覺上需要額外刺激而自然產生的需求性興趣,是身體發育自然激發的。


有的孩子待滿足了需求或刺激器官發育完善之後,這些迷戀也將漸漸消失。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自閉症兒童對統一性的要求。生活中的同一性能夠給這些孩子帶來一種安全感。


比如孩子對於某些東西的固定擺放非常執著,不允許做任何的變動。一旦發現變動,他們就會出現明顯的情緒反應,如哭鬧,自傷。恢復原本的狀態之後,他們的情緒和行為都會有很大的改善。


不排除他們很可能是因為對事物的本質與屬性的區別搞不清楚,而產生了定勢思維。這樣的固定思維方式可能會被家長理解為對某些特定東西的迷戀和執著。


例如:凳子的本質是用來坐的,而白的顏色只是凳子的一種屬性。


在自閉症兒童那裡,白的顏色也許被誤以為是本質,從而變成了不能更改的東西。


如果誰讓他們坐藍色的凳子,他們或許會拼命反抗。


當然這僅僅是個例子。而對於生活常識的統一性與重複性的堅持,以及對多樣性與變化性的拒斥和缺乏,在自閉症兒童中是極為普遍的。


我們要怎麼做?


1、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家長也要嘗試走進他們的世界。


興趣狹隘也是一種興趣,家長要尊重孩子喜歡的活動,不要強行把譜系孩子拉進我們的世界,而是要放下家長的身份,進入他們的世界,先試著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2、參與孩子的活動


我們要試著參與到孩子喜歡的活動中去,然後再參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延伸一些其他方面的活動。


打個比方,孩子喜歡在紙上塗塗寫寫,我們通過觀察發現他喜歡畫「橫」,那麼我們就去跟孩子一起畫「橫」。


當孩子適應了跟你一起參與的過程後,接著就去嘗試改變,在畫「橫」的基礎上畫一筆「豎」,變成十字;也可以把「橫」畫成波浪線「~」等等。


當然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推開你的手,那在「推」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教他「不要」「停下」這種類似於要求性的語言。


當你和孩子的社交距離越來越近後,便開始再次引導他做別的,比如畫個圓形、或者畫草,讓他慢慢地去嘗試不同的改變。


這些操作沒有一個固定的條條框框,只記住,我們要根據孩子當下的反應來做變化,切記不可違背孩子的意願強行幹預。




3、延伸玩法


孩子們都喜歡撿很多小東西,比如樹葉。


那麼,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園裡草地上撿樹葉,可以教孩子認識各種樹葉,楓葉、柳葉、蘋果樹……等等。


還可以把樹葉上色,做成樹葉畫等手工作品。這樣孩子的興趣又會在不知不覺中被你擴寬了。


4、抓動機、強化物


要提升譜系孩子的興趣愛好,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能耐夠抓住孩子的動機,跟隨他們的變化跟著變化,是真的不難。


但很多家長往往看不見或者因為期望太高抓不住孩子當下的動機。


比如現在孩子都喜歡玩車車,但他現在沒辦法說「車」的發音,也可能只能說一半或者不標準,此時很多家長總會要求孩子準確說出「車」發音之後,才會給他。


如此反覆十多回,孩子還是沒能說出「車」,而他的欲望也消失了,他就又失去了一個嘗試多種東西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是:


當我們孩子只說「che」的類似音調的時候,就可以到他喜歡的手機了。因為他在學、在進步,只是能力還沒到家長期望值而已。


另外,在對孩子的嘗試,家長要及時給予強化物,我們之前在課程裡也講過,提高孩子的配合度裡面,強化物不僅僅是吃的、玩具,可以是爸爸媽媽的擁抱、一句鼓勵「真棒!」「好厲害」、一個擊掌「耶~」、一種孩子喜歡的聲音……


總之,強化物無處不在,家長們要善於觀察。


每個孩子的強化物需要因人而異,你和孩子在建立關係的過程,也是去觀察孩子喜歡什麼的過程。只要是他喜歡的東西,都能成為強化物。


所以看起來是不是在家幹預孩子一定也不難呢,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利用正確的方法,孩子也一定會進步的。

相關焦點

  • (4)老陳說:譜系兒童 =「興趣狹隘」?
    越來越多的家長向我抱怨——「孩子興趣狹隘,不知道在家跟孩子玩什麼……雖然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但是孩子就是不感興趣「興趣狹窄、行為刻板」確實是最開始孩子可能只是玩一支筆、一張紙,但後面還可能出現更加怪異的行為興趣,這是很多家長都接受不了,想要努力改變的。
  • 刻板行為也能變成好習慣
    幹預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孩子的能力,拓展孩子的興趣。對刻板行為的幹預是需要長期的堅持,先幹預一種比較好控制的行為。可以從減少時間來做,也可以在他的行為裡增加其他的活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孩子很喜歡轉圈,是不是可以跟隨孩子興趣點,孩子來主導,模仿孩子轉。媽媽也轉,爸爸也轉,先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後設計輪替遊戲:媽媽轉,媽媽轉,媽媽轉完寶寶轉。還可以結合設計:音樂起,可以轉,音樂停下來,不能轉。滿足孩子的感官刺激,又合理鍛鍊了社交規則。孩子能力提升興趣廣了,刻板行為自然就消退了。
  • 孩子興趣刻板、狹隘怎麼辦?
    在2019年末,機構採用多樣化的形式收集員工對參與機構內部活動的需求,了解到眾多同工對球類運動有較大興趣。
  • 轉圈/玩手/看車輪……自閉症兒童愛做重複刻板行為怎麼辦?
    社交溝通障礙、重複刻板行為和狹隘興趣、感知覺異常是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症狀。今天我們跟大家聊聊自閉症症狀之一:重複刻板行為。鄒小兵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將重複刻板行為分成3類:1.身體動作上的刻板例如轉圈、晃手、斜著眼睛看人、跳躍、毫無目的地跑來跑去等。
  • 科普|如何幹預星孩的重複刻板行為?
    幹預刻板行為有利於改善患兒及家庭的生活質量。按行為特徵可以將重複刻板行為分為兩組,即容易發現的低水平RRB和複雜的高水平RRB。前者包括刻板行為、自傷行為;後者包括強迫行為、儀式化行為、行為同一性、狹窄興趣。
  • 孩子興趣面狹窄、行為刻板,如何讓孩子的活動更有意義?
    如果我們的孩子也有這樣的行為表現,興趣面狹窄,我們該通過這3步讓孩子參與更有意義的遊戲活動。1、對孩子的獨特行為賦予現實意義曉君一開始只是單獨的拿著小熊玩具在地上移動,然後自言自語地說:「滑滑梯」,但實際上他說的「滑滑梯」並沒有實際意義,也不知道什麼是滑滑梯。
  • 科普|如何拓展自閉症兒童的興趣?
    孤獨症兒童在社會性交往、言語交流方面存在障礙,同時伴有限制性、重複性、刻板性興趣和行為等特徵。但是,孤獨症兒童的興趣狹窄,只有當刻意加入相關元素,才能引發兒童的注意,因此,如何拓展孩子的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
  • 刻板行為,怎樣幹預才有效?
    孤獨症譜系孩子最主要的特徵之一是狹隘的興趣和重複行為在廣義上說,包括刻板行為,如晃手或快速轉動手指,以及對特定物體的刻板興趣。這兩類行為常常會給孤獨症譜系障礙譜系障礙家庭帶來極大困擾,甚至會嚴重限制家庭的日常功能。如何才能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讓孩子的迷戀行為發生改變呢?
  • 科普|如何幹預星孩的重複刻板行為?
    幹預刻板行為有利於改善患兒及家庭的生活質量。按行為特徵可以將重複刻板行為分為兩組,即容易發現的低水平RRB和複雜的高水平RRB。前者包括刻板行為、自傷行為;後者包括強迫行為、儀式化行為、行為同一性、狹窄興趣。
  • 為打破狹隘興趣,媽媽給自閉症兒子嘗試10多種興趣班
    在自閉圈摸爬滾打五六年了,老母親我不止一次被這樣的畫面刺痛到——買了很多網紅玩具,結果到了閉娃面前就突然「失靈」,那個小小的身影只會重複刻板地將一些小貼畫反覆粘貼;孩子們為之瘋狂的動畫片,我家閉娃視而不見,只是一遍遍重複看著他最喜愛的唐詩新編
  • 重複刻板行為並不是自閉症獨有的,為什麼還被認定為診斷標準?
    自閉譜系障礙診斷的兩大標準,一是社會交往障礙,一是興趣狹隘和重複刻板行為,二者缺一不可。
  • 讓孩子拓展知識面來增加學習興趣
    那麼上節我們說到學習興趣。那這節就來說說學習興趣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學習興趣和知識面是有關係的。父母要讓孩子對某門學科產生興趣,首先呢就要讓孩子了解這門學科,熟悉這門學科,這種了解和熟悉不僅僅局限於書本知識,還包括與此相關的一切內容。
  • 幾招改善孤獨症孩子的重複刻板行為
    問題來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應該怎麼辦?>重複刻板行為,指孤獨症孩子表現出的一再重複的某些特定行為,而且這些行為基本不具備社會意義。另外還包括興趣狹窄,很難接受事物的改變等。它是孤獨症譜系障礙的一個核心缺陷,也是很多家長心中認為的最難克服的缺陷。其類型複雜、表現形式多樣,不僅會妨礙孩子學習、與他人互動以及日常生活的參與,還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社會融合,為孩子本人及家人帶來嚴峻的挑戰。
  • 自私狹隘是一種致命的病,得治!這樣的人養娃是在禍害孩子的路上
    自私狹隘的人心裡只有自我, 是貪婪的,只貪求別人的關愛和給予,極少主動去關愛別人,只是索取,不願意付出。完全不懂得先要付出愛才有可能贏得別人的愛和尊重,顛倒了做人的順序。這樣的人一旦開始養娃成為家長,極大可能會禍害孩子。紅家長研究發現,在家庭教育中,自私狹隘的人成為父母后,其自私、狹隘是針對孩子來說的。
  • 自閉症孩子的刻板行為如何科學幹預?
    興趣狹窄和行為刻板是自閉症孩子的核心症狀之一,大部分自閉症患兒都有刻板行為問題。他們不喜歡涉及靈活的、創造性思考的活動,難以站在他人角度看待問題,或者對他人不感興趣,因此他們安心於重複的活動,這些活動會給他們帶來愉悅的感覺。
  • 你的孩子正在經受刻板印象威脅
    「哎呀,女孩子別去幹經常出差的工作,以後還是要以家庭為重的。」「男人要養家餬口,你這麼優柔寡斷又戀家,誰願意嫁給你?」「男人要以事業前程為重,兒女情長的事先放一放吧。」上面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從童年時期開始,男孩子就被著力培養「男子漢氣質」,他們被要求不準掉眼淚、不準斤斤計較、不準體弱多病、只準玩所謂「具備男子氣概」的玩具,例如士兵、賽車、恐龍、手槍等。一旦有男孩子對這樣的「人設」不感興趣,想涉足一些不那麼典型的男性遊戲,例如和女孩子一起玩芭比娃娃、過家家、跳皮筋等,就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冷眼和阻攔。
  • 什麼是自閉症中的刻板行為?刻板行為都有哪些?
    什麼是刻板行為?高頻率,單調,沒有目的和意義,反覆發生的行為。刻板行為包括:1,對物件表現出的刻板行為,如,轉動玩具車輪,對特殊物品的依戀等2,自己身體的刻板行為,如,搖晃身體,扇動手指,打自己,咬手指頭等3,刻板的禮節行為,如,見人總是把手舉過頭頂打招呼,或太多的重複說謝謝等
  • 偏見會限制孩子成長,父母應警惕「刻板效應」,善於發現孩子長處
    ,但是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深的,對孩子來說自己最親近的家長總是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會給孩子心裡暗示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這樣一事無成的人,父母對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家長對孩子的印象還是停留在之前,這樣其實是一種&34;。
  • 出生在普通家庭,孩子很難「見世面」嗎?其實父母不妨試試這樣做
    那麼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他外出旅遊的機會就會少了,那麼他就很難見到世面嗎?或者說天天出去旅遊,外出玩的人是真正的見到世面了嗎?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想說見世面,家長也可以試試這樣做。,把孩子送出國,讓他感受一下外國的文化氛圍,讓孩子見世面,小麗也是這樣想的。
  • 怎樣確定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症?
    再就是自閉症譜系孩子的火氣通常都很大,是因為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無論是對自己或對誰發火都莫名其妙,而且很難控制住。3歲左右的寶貝,我們要注意觀察寶貝的興趣和行為,如寶貝表現為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強烈要求環境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