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妮妮
編輯/妮妮
鄰居是一個對孩子教育非常嚴格的人,常常聽到鄰居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的說你怎麼那麼笨,因為孩子的成績差就質疑自己孩子的智力是不是存在問題,總對孩子說今後現在不會學習長大了也沒有出息。
其實鄰居對孩子講這樣的話可能是因為一時心急生氣,但是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深的,對孩子來說自己最親近的家長總是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會給孩子心裡暗示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這樣一事無成的人,父母對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家長對孩子的印象還是停留在之前,這樣其實是一種&34;。
刻板效應其實也叫作刻板印象,它指的是對待某個集體產生了個人的看法或者是自己的主觀評價,從而影響了自己對這個集體當中走出來的人的看法,對這個人產生一些偏見而不是重新去了解這個人,腦子已經對這個人產生了一些固有的想法。
其實對待孩子的教育很多的家長都陷入了刻板效應的漩渦,家長很容易因為孩子之前做事的習性或者是對待事情的態度形成對孩子的刻板印象,當孩子遇到新的問題時家長就會根據腦海中的刻板印象對孩子進行主觀的評價,家長要儘可能避免這樣的現象發生。
1、 總是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很多家長會習慣性把自己家孩子跟別人進行比較,常常會對孩子說,別人家的孩子都可以為什麼你不行,這樣的話不僅是對孩子能力的不理解更是對孩子的一種偏見,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非常沒有,父母在否定自己的能力。
2、 &34;你肯定也動手了
當孩子跟班級的同學發生爭執的時候很多家長會主觀地認為孩子肯定是做錯了什麼事情才會跟別人產生矛盾,&34;,尤其是對待原先就比較調皮的孩子家長就更是會這樣覺得自己的孩子也存在問題,而不是從客觀分析事情的原委經過。
父母對孩子的刻板印象從某些方面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對孩子的否定,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拿孩子跟別人比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在孩子的心中會感到父母對自己的不信任,這樣會讓孩子處在一種悲傷負面的情緒當中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1、 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沒自信
父母對孩子的刻板印象會影響對事情的客觀判斷,有時家長會因為自己對孩子的主觀定論對孩子指指點點,否定孩子的能力,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很多事情甚至是不敢去嘗試變得懦弱膽小。
2、 做事畏首畏尾,不願意表達自己
總被否定的人做事情也會沒有興趣跟激情,因為害怕受到父母更多的責備跟嘲諷孩子會更加不敢去做,做事畏首畏尾,也不敢跟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擔心自己被人否定,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孤僻。
父母應該是跟孩子親密無間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更應該注重孩子自信以及能力的培養,對待孩子沒有信心去做的事情應該給到孩子更多的鼓勵跟支持,而不是對孩子否定總是覺得孩子不如別人,打擊孩子的自信。
1、 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家長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善於去發現孩子的長處以及有點,並且要儘可能將孩子的優點培養成為孩子的優勢,看到孩子對某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家長可以著重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幫助孩子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2、 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家長要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不要總是否定孩子覺得孩子不行,孩子也是不斷在成長的家長對孩子的了解也要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加深,認知不能夠總是停留在之前孩子做事不行的時候。
3、 對孩子要多鼓勵
對孩子來說父母應該是自己最最堅強的後盾,在孩子面對問題或者是想要嘗試某種挑戰的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給孩子加油打氣讓孩子更加有動力去拼搏,不要總自以為是用過來人的角度或者以自己主觀的思想去批判孩子的選擇。
總結
教育孩子的過程更是對自己教育方式的一種審視,不要總是用自己的刻板印象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自己的主觀判斷,這不僅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更會影響到親子之間的關係,家長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相信孩子是在不斷進步的,幫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