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不納稅時代將進入尾聲。
去年出席兩會的蘇寧雲商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曾高喊「在電商平臺上可以賣假貨,蘇寧能賣嗎?電商平臺上可以不交稅,蘇寧能不交稅嗎?」此言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得罪了不少網店經營者,但張近東對此仍堅持個人意見,努力讓傳統商業與電商可以在公平的環境中競爭。就連馬雲也曾說過「電商遲早是要交稅的」。
關於電商納稅這個問題上,去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給各個部委分派課題,電子商務納稅徵管由國家稅務總局牽頭做相關調研。而稅務部門對電商徵稅的態度上,也從未有過免稅的意思,只是一直強調徵稅只是時機的問題。
無論從各方面來看,對電商徵稅已經是擺在桌面上的事了,大家爭議了這麼久,應該是到了有結果的時候了,根據經濟參考報從多方獲得的消息來看,國家稅務總局正密集調研,並專門成立課題組,研究對電子商務進行有效稅收徵管的政策方案。
目前我國多家電商企業逐步在華北、華東、西南、華南等區域推行電子發票,並有望於2015年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建立與電子工商登記配套的電子商務稅收徵管體系。
在稅務部門和電商企業的共同推動下,作為電商徵稅的抓手,電子發票的使用範圍逐漸擴大。京東已經開出約2000萬張電子發票,主要在華北、華東、西南地區推行使用,華南地區電子發票也將於今年8月上線。小米、易迅、東方購物、一號店等多家電商也紛紛上線使用電子發票。但目前電子發票只能在區域內使用,不可在全國範圍內跨區域推廣使用。
國家目前已開展電子發票及電子會計檔案的綜合試點,開具對公可報銷的電子發票,並成功地以電子化方式報銷入帳。「目前,電子工商和電子稅務的試點工作都在往前推進,深圳已經實行電子工商試點,企業註冊不需要紙質的營業執照,一天就能辦出營業執照。」
京東集團副總裁蔡磊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相關部門需要根據試點情況修訂相對應的會計法、發票管理辦法、電子發票規程,然後就可全面推廣可報銷的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實行電子化管理,徵收難度和工作量其實是降低了,稅務部門可以實現全部實時監管。」蔡磊表示:「電商賣一件產品,在交易完成之時同時開具電子發票,所有數據會回傳給稅務機關,國稅總局的系統後臺就能收到信息。」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網絡零售額達2620億美元,我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交易市場。2013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02億人,同比增長了24.7%;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0萬億元,同比增長26.8%。其中,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規模超過1.85萬億元,同比增長41.2%,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7.8%。
蔡磊介紹道,由於許多C2C個體網店沒有工商註冊,無實體店經營,經營數據、收支電子化,分布區域廣,給稅務、工商等「實體化」「屬地化」的監管部門工作帶來巨大挑戰。電子發票可以有效推動電商稅收徵管。既能規範電商交易,也能為監管和稅收提供客觀依據,從而促進電子商務的長遠規範發展。事實上,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商務部、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等多部門目前均在研究電子商務發展相關配套課題。
據業內人士粗略測算,C2C商家全年未繳稅金數百億元,且部分個人無照通過上網銷售虛假商品,牟取暴利,在逃避稅收的同時,擾亂了正常誠信的市場秩序。一旦電商徵稅,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電商平臺上的自營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