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電商徵稅讓你逛不起淘寶

2020-12-25 搜狐網

向電商徵稅讓你逛不起淘寶

  作者:周俊生

  日前召開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姚堅就最近有關向電商徵稅的話題表示了態度。他透露,財政稅收相關部門正在對電商稅收立法問題進行研究調研。由於他沒有直接否定向電商徵稅的可能性,因此輿論再一次就是否應該向電商徵稅展開了熱烈的爭論。

  從表面上看,在電子商務日益普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消費者日常消費行為的一種基本形態,並且對實體商店形成巨大衝擊的情況下,即使從稅收公平的原則來講,向電商徵稅似乎也有一定的理由。但是,稅務部門必須想明白的一個問題是,電子商務為什麼這幾年在中國發展迅猛?平時,我們只看到了它不像實體店一樣必須有實際的店堂,從而省下了一大筆實體店必須承受的包括房租、物業管理等在內的巨額的店堂成本開銷,使它的商品價格在消費者中產生了足夠的吸引力,但我們忽視的是,網上銷售的價格能夠比實體店便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省去了一筆稅收,特別是那些以C2C的途徑進行交易的賣家,更是因稅收的不存在而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後,一個可想而知的結果是,當向電商徵稅全面鋪開以後,網上購物的交易成本隨之增加,賣家就只能提高交易價格,這個價格當然必須由消費者支付。如果這個價格等同於或者接近於實體店的價格,那麼,消費者就會轉而選擇在實體店購物,畢竟在購物時面對實際商品挑挑揀揀,是消費者更認可的一種購物方式。這樣一來,現在看似生氣勃勃的網上購物就不再具有任何優勢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對於電商徵稅呼聲最高的是實體商店,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向電商徵稅議案的全國人大代表張近東,就是國內最大的實體商店之一蘇寧電器的董事長。站在實體商店的立場,他們確實會感受到與電商競爭的明顯不公。我國的商業零售早已進入微利時代,在目前經濟增速減緩、內需難以振興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購買力不足,已經影響到了實體商店的生存,像蘇寧電器這樣的商店憑藉多年的積累和廣開的門店,生存還沒有問題,一些小型商店早已難以支撐。但是,解決這個問題,決不是向電商徵稅,表面上看這可以讓電商和實體商店站到同一起跑線上,但實際上是讓大家一起承受高稅收,一起死掉。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復甦步履艱難,由於投資、外貿已經難以承擔支撐經濟運行的重任,拉動內需被賦予推動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重要使命。但現實情況離這個目標還有很大距離,實體商店所承受的沉重稅負使它們無法承擔起推動內需市場走向活躍的重任,這也是消費者熱衷於網上購物的一個客觀原因。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向電商徵稅,使網上購物在消費者中的吸引力打一個折扣甚至消失,那對於拉動內需目標的實現,無異於雪上加霜。

  昨天許小年教授在天津做了主題為「中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醫治之道」的演講中表示:在產能過剩和高賦稅的雙重壓力之下,企業目前生存危機嚴重,如果不儘快實施減稅政策,下半年許多企業可能難逃大面積停工甚至倒閉的命運。

  實際上,目前國家對電商的徵稅並不是完全空白,就像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研所副所長靳東升所說,垂直型電商、電商中企業商戶的交易額都是要交稅的,只有C2C賣家,即個人對個人的交易由於缺乏稅務登記才徵不到稅。但放在整個網上購物的大環境中,這種C2C交易畢竟只佔很小一部分,能夠則上來的稅也很有限。因此,向電商徵稅,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不值得提倡。就目前的商業環境來說,不僅不應該向電商徵稅,而且對實體商店的稅收都應該適當減免。

  推薦閱讀:許小年:再不減稅 下半年企業要大面積停工

我來說兩句

相關焦點

  • 張佩東:「未對淘寶等電商徵稅」不準確
    央視網帶來了網友「淺淺」的問題:  目前國家還沒有對淘寶這樣的電商徵稅,請問張副司長,未來國家會不會對電商徵稅,如果徵的話會是什麼標準?  張佩東說,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和企業應盡的義務,稅法對傳統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是統一適用的。簡單說「未對淘寶等電商徵稅」是不準確的。
  • 李寧:淘寶"雙十一"交易額突破350億 應否對電商徵稅?
    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網友李寧認為,今年,「雙十一」網絡購物異常火爆,淘寶總交易額達350億。馬雲關於電商應該徵稅的表態,更讓人們相信電商徵稅已經不遠。很多人說,網上成本低,又不收稅,所以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最近也常有傳聞說要對網商徵稅。作為網購盟主的馬雲在接受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主持人王小丫專訪時表示:中國只有電子商務平臺給所有企業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電商成本並不低;電商會讓整個中國的稅率水平降低;企業不交稅是不道德的。
  • 淘寶要漲價?電商全面徵稅:每年多收50億(1)
    專家表示,採取以上舉措全面推行電子發票,將顯著提高徵管能力,也將為電商徵稅清除技術障礙。     實際上,我國並沒有任何法律政策規定電子商務可以免除納稅義務。但由於現實的徵管條件限制等諸多複雜因素,大量小微電商游離於稅收徵管框架之外。
  • 美國電商步入全面徵稅時代,中國電商什麼時候徵稅?
    2018年6月21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數判決各州有權對網際網路電商公司的跨州銷售徵稅。這意味著,美國電商將步入了全面徵稅時代。這個消息公布後,美國的亞馬遜、易貝、esty等電商平臺的股價有小幅的下跌。很多人認為,新稅法雖然會對電商平臺帶來衝擊,但可以讓實體店更加公平參與競爭。美國電商全面徵稅,跟中國的商家和消費者當然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但很多人好奇,中國的電商什麼時候開始徵稅呢?
  • 淘寶回應徵稅:94%賣家年營業額低於24萬 不在徵稅範圍
    而淘寶日前向記者回應稱,目前94%的淘寶賣家營業額在24萬元以下,大多數不在徵稅範圍內,而一些規模較大的商家線下已經在繳稅。  近日,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的一份提案,將敏感的個人網店徵稅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張近東稱,淘寶等網站號稱萬億交易額,其創造的價值和納稅遠遠不如蘇寧。淘寶有700萬賣家,交易額1.2萬億,平均一家年收入僅有十幾萬。
  • 淘寶網店徵稅會改變什麼?
    自去年年前淘寶和天貓交易總額超過了一萬億之後,人們對於淘寶網店徵稅的就意見開始了更加激烈的討論。很多人都認為在大多數淘寶網店都是掛著C2C的牌子做B2C的情況下,如果這一個龐大的納稅空間不被相關立法部門重視,並採取一定的措施的話,是既不利於電子商務市場的商業競爭公平,又侵蝕了國家稅收利益的。
  • 電商徵稅盲區將被放到「陽光下」
    自2019年電子商務法實施起,電商納稅就被納入法律監管範疇,此番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更是將電商交易數據納入稅收數據監管,大量生存在灰色地帶的商家將被暴露在「陽光下」。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商徵稅監管系統的升級完善將有效治理偷稅漏稅行為,同時直播電商行業也有望肅清亂象。無論對於商家還是消費者,一個更加理性的交易環境才是市場最需要的。
  • 國家稅務局:網絡發票並非針對電商徵稅
    兩會期間,有代表稱「網購不開發票不納稅已成潛規則」,建議稅務部門研究電商納稅方式。《網絡發票管理辦法》發布後,被很多人解讀為該辦法主要針對電子商務的,目的是為「對電商徵稅」做準備,徵稅後成本會轉嫁給網絡購物的消費者。  對此,稅務總局上述負責人稱,這是一種誤解。網絡發票是規範發票使用和稅收徵管,以及防控發票類違法犯罪的手段,而非針對網絡購物和電子商務徵稅。
  • 國稅總局:網絡發票並非針對電商徵稅
    兩會期間,有代表稱「網購不開發票不納稅已成潛規則」,建議稅務部門研究電商納稅方式。《網絡發票管理辦法》發布後,被很多人解讀為該辦法主要針對電子商務的,目的是為「對電商徵稅」做準備,徵稅後成本會轉嫁給網絡購物的消費者。   對此,稅務總局上述負責人稱,這是一種誤解。網絡發票是規範發票使用和稅收徵管,以及防控發票類違法犯罪的手段,而非針對網絡購物和電子商務徵稅。
  • 淘寶好日子到頭 政府醞釀對電商徵稅
    網店不納稅時代將進入尾聲。去年出席兩會的蘇寧雲商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曾高喊「在電商平臺上可以賣假貨,蘇寧能賣嗎?電商平臺上可以不交稅,蘇寧能不交稅嗎?」此言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得罪了不少網店經營者,但張近東對此仍堅持個人意見,努力讓傳統商業與電商可以在公平的環境中競爭。就連馬雲也曾說過「電商遲早是要交稅的」。
  • 馬雲:淘寶天貓商家94%年收入不到20萬 無需徵稅
    馬雲:淘寶天貓商家94%年營業額不到20萬 不需要徵稅(TechWeb配圖)【TechWeb報導】11月12日消息,馬雲在接受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主持人王小丫專訪時表示,相比較傳統企業,電商從業者的時間
  • 不小心進入測試版的淘寶首頁,我逛了仨小時
    話說,八姐是個敗家老娘們大家都是知道的伐,每天充滿儀式感的重要工作就是在各大電商APP上逛一逛,下幾單,當然,淘寶也算是我買買買的心頭好了。前幾天,八姐隱約就聽說,淘寶首頁要改版,貌似還聽說要改版成全是短視頻的。當時,俺就心想,這要在公共場合逛個淘寶,還得帶個耳機?萬一點進了視頻多不好呀。
  • 電商徵稅倒計時!
    因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平臺數據與稅務部門之間是不完全開放的,有些企業就利用了這一點進行逃稅;而在升級完善電商稅收數據後,網店信息和市場監管、公安、社保等部門實現共享,向網店商家徵稅的盲點已不復存在了。也就是說,從現在算起,留給線上商家們喘息的時間,只有六個月了!
  • 今日必讀:iOS 7.1發布 淘寶或將被徵稅
    商務部電商司負責人稱,稅法對傳統企業和電商企業是統一適用的,正在研究對電商徵稅的政策。聯通4G有望於本月18日商用,首批產品並不包括手機終端,網絡制式以TD-LTE為主。IBM CEO羅睿蘭日前發表公開信,稱不會放棄硬體業務,「我們將調整該業務,以便融入新環境,探索新機遇」。下面進入今日必讀:
  • 每天晚上6000萬女性逛淘寶卻不買東西?馬雲苦笑說出原因
    每天晚上6000萬女性逛淘寶卻不買東西?馬雲苦笑說出原因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越來越多的事情不再需要我們出門,只要擁有一部手機就能夠實現,比如說購物。到了2018年底,淘寶的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5.76億,儼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類社區,而馬雲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淘寶每天的活躍用戶都有3億人,其中有6000萬人喜歡在晚上逛淘寶,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女性用戶,那麼這麼多的女性每天晚上逛淘寶都在幹什麼呢?說起來馬雲也有些哭笑不得。
  • 社交電商怎麼做?每天逛淘寶輕鬆招到小夥伴,3步實現完美閉環!
    社交電商是去年,2019年很火的一個概念,幾乎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搞出自己的社交電商平臺,附阿里的各種優惠券平臺,什麼粉象、美逛、好省、花生日記……都是大同小異。縱觀現有的社交電商平臺,幾乎沒有可以同時滿足的,要麼實惠了但卻變得不方便,還要搜索什麼隱藏的優惠券,再進到淘寶去購買,而且質量不是更好,比如某象的優選,質量比在某寶下單還要更差。
  • 凌晨2點逛淘寶:剁手,才是年輕人的睡前儀式!
    凌晨逛淘寶的他們8月12日,淘寶發布的數據顯示,晚上10點是年輕人逛淘寶的最高峰。而凌晨2點逛淘寶大有人在。在最近3年裡,熬夜刷淘寶的年輕人增長了3倍多。淘寶的首份《不正經青年診斷報告》聚焦那些不睡覺的年輕人。淘寶列出的幾大「症狀」,讓不少網友感到「句句扎心」。
  • 每晚6000萬女性逛淘寶,馬雲卻一聲苦笑:她們根本不買東西!
    每晚6000萬女性逛淘寶,馬雲卻一聲苦笑:她們根本不買東西!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特別是在網絡普及之後,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現在國內主要的電商平臺有三家,首先就是阿里旗下的淘寶,因為進場時間比較早,所以用戶量最多。第二家就是劉強東創建的京東,和淘寶不一樣的是,京東以自營產品為主,所以質量更有保障,很多人喜歡在京東購買電子產品。
  • 淘寶新改版「貨找人」,能否對抗社交電商的「貨找人」?
    不約而同,淘寶今天的改版與最近火熱的社交電商的訴求都瞄準了一個方向:「貨找人」。今天,淘寶部分用戶收到了新版淘寶,改版後,「猜你喜歡」這個欄目被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不過,這並非一個很創新的做法,因為千人千面早在多年輕就出現過,就是利用大數據,猜測用戶喜歡什麼就推薦什麼,現在只不過更加進化了一步。
  • 美國跨州網購要徵稅:線上線下公平競爭
    也有人提議,應該向電商徵稅,除了可以增加稅收,還能保證公平競爭。據海外媒體報導,美國最高法院近日以5比4的票數判決,各州有權對網際網路電商公司的跨州銷售徵稅。最高法院的此次投票推翻了1992年的一項裁決,當年的裁決使網際網路基本上成為了一個「免稅區域」:如果零售商在某個州沒有實體店,就不用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