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0—2歲半聽覺敏感期,訓練這幾個方面聽力,提高孩子學習能力

2020-12-22 糖果媽媽愛孩子

你是否也經常因為以下幾種原因而訓斥孩子呢?

聽你說話時表現得心不在焉。上課內容記不牢,一問三不知。甚至連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也不知道。且慢,不要一味批評孩子不專心、不努力,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聽覺能力發育不成熟。

一、聽覺能力不只是「能聽見」。

聽覺是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種能力,能幫助孩子從環境中吸收成長所需的知識,促進語言能力和智力的發展,讓孩子更好地認識世界,更自信地生活。

聽覺能力並不僅僅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是能聽見外界聲音的能力。《小七老師育兒說:早教痛點答疑5堂課》這本書中指出,除了「能聽見聲音」這種生理上的功能外,聽覺能力還包括聽覺專注力、廣度、分辨能力、聽覺記憶力、理解力、空間能力和聽覺統合等多個方面。

二、聽覺能力會極大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聽覺能力訓練不足的孩子在上學後,會表現出很明顯的劣勢。如:

聽寫跟不上。聽課時反應慢,不能及時理解消化課堂上的內容。容易忘記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知識、甚至記不清老師布置的作業。學語言很困難,表達能力不好。對音樂的感知力差,等。除了對學習能力的影響,聽覺能力不足的孩子對別人講的話理解力差,記憶力差,很容易被周圍環境中的雜音所影響,交談時沒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對別人交代的事容易丟三落四等,這一切都使得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非常有局限性。

三、訓練孩子的聽覺能力,不要錯過0——2.5歲的聽覺敏感期。

孩子的聽覺敏感期在零到兩歲半,父母在這段時間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聽覺刺激和訓練,幫助孩子發展出更加敏銳與全面的聽覺能力。關於訓練孩子聽覺能力的方法,《小七老師育兒說》和《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兩本書中都有很多實用的方法。

例如:

0——6個月期間,孩子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床上,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和孩子新鮮,有利於訓練聽覺的親子互動,例如,一邊唱兒歌一邊有節奏地輕拍孩子的小手、腿、肚子等身體部位,在增加觸覺體驗的同時進行聽覺鍛鍊。用能發聲的玩具逗孩子,創造有聲音的環境。如搖撥浪鼓、捏一捏能發聲的玩具小鴨、聽音樂盒、搖動床鈴等,讓孩子處在一個有聲響的環境中。稍大一點,孩子能夠認出自己的身體部位之後,父母可以任意說出一個身體部位的名稱,如眼睛,鼻子,耳朵等,讓孩子用手指出來。採用不同的聲調說話,敲擊不同的物品,用不同類型的發聲玩具發出聲音等,訓練孩子分辨不同聲音的能力。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讓孩子有豐富的聽覺體驗,多聽、多觸摸、多體驗。用清晰緩慢、簡短重複的話語對孩子說話,對小孩子說話時,內容一定要十分具體簡潔。多玩需要用到聽力的遊戲,如聽音樂做動作,聽指令做動作等,以及「開火車」、「蘿蔔蹲」等接龍的遊戲。另外還應該注意,不要給孩子提供絕對安靜的環境,可以故意製造一點適當分貝的噪音,鍛鍊孩子聽力。如在開著電視、音樂等背景下對孩子講話,鍛鍊孩子的聽覺專注力。

孩子的成長結果具有滯後性,等到發現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比較欠缺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發育期。所以我們更應該趁早了解一些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在孩子成長的各種敏感期,給予恰如其分的支持和訓練。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感官就是他們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的觸角,感官能力決定著他們的學習能力。其中聽覺能力又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感官能力,父母們千萬不應忽視。

【更多精彩】2歲兒童不可錯過的早教童書,激發潛能拓展認知,培養出聰明孩子

關於孩子的聽覺訓練,你還有什麼好方法呢?在評論區留言,和我一起交流吧。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兩個孩子的媽媽,親子閱讀踐行者,喜歡讀書,喜歡分享兒童教育知識,歡迎關注 。

相關焦點

  • 聽覺能力包括多個方面,0—2.5歲聽覺敏感期,聽力訓練不可少
    《小七老師育兒說:早教痛點答疑5堂課》這本書中指出,除了「能聽見聲音」這種生理上的功能外,聽覺能力還包括聽覺專注力、廣度、分辨能力、聽覺記憶力、理解力、空間能力和聽覺統合等多個方面。除了對學習能力的影響,聽覺能力不足的孩子對別人講的話理解力差,記憶力差,很容易被周圍環境中的雜音所影響,交談時沒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對別人交代的事容易丟三落四等,這一切都使得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非常有局限性。三、訓練孩子的聽覺能力,不要錯過0——2.5歲的聽覺敏感期。
  • 1歲孩子聽音樂就手舞足蹈?別錯過聽覺敏感期,試試兒歌訓練法
    看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很多寶媽都見過自家寶寶跟著音樂手舞足蹈的樣子,但也僅僅是覺得好玩兒,覺得孩子有音樂天賦,其實這是寶寶音樂敏感期比較重要的一個標誌,抓住這個敏感期,不僅能開發孩子的音樂天賦,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處。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其實涉及到的不僅是音樂敏感期,還有聽覺敏感期,包括語言敏感期。
  • 早教育兒不可忽視感統訓練,這6個方面的能力對孩子學習至關重要
    早教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是感覺統合訓練。所謂感統訓練,就是讓孩子在充分鍛鍊各種感官能力的基礎上,讓身體能協調做出反應的訓練。具體來說,就是要從小訓練孩子以下6個方面的感官能力。01.視覺訓練。孩子從剛出生起就進入了視覺敏感期,有意識地提供視覺刺激,能更好的滿足孩子敏感期的需求,促進視覺發育。視覺可不僅是看見東西那麼簡單,它包括視覺專注力、視覺寬度、視覺記憶和敏感性等多個方面。
  • 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
    導讀: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的聽覺敏感期,也是聽力發育的黃金期,家長這樣引導他
    耳朵作為聽覺器官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那麼我們的聽力是在什麼時候養成的呢?其實在胎兒的時候就開始養成了,隨著寶寶的成長,也會迎來聽覺敏感期,在這個聽力發育的黃金時期,父母該怎麼做呢?聽知覺能力包括系列化能力,混合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辨別能力,注意能力。聽覺獲取的信息量僅次於視覺,聽知覺能力的高低決定將來孩子的學習能力。當寶寶還在腹中的時候,聽力就開始發育了,當寶寶出生之後的短暫時間裡,能夠聽到五十分貝左右的聲音。
  • 早教育兒不可忽視感統訓練,這6個方面的能力對孩子學習至關重要
    所謂感統訓練,就是讓孩子在充分鍛鍊各種感官能力的基礎上,讓身體能協調做出反應的訓練。具體來說,就是要從小訓練孩子以下6個方面的感官能力。01.視覺訓練。孩子從剛出生起就進入了視覺敏感期,有意識地提供視覺刺激,能更好的滿足孩子敏感期的需求,促進視覺發育。視覺可不僅是看見東西那麼簡單,它包括視覺專注力、視覺寬度、視覺記憶和敏感性等多個方面。視覺是孩子讀書學習的基礎,上學後出現閱讀困難,容易漏字串行,寫字時分不清b和p,看黑板記筆記時看一眼寫只能記住一個字詞等,都可能和視覺發育不足有關。
  • 0-6歲孩子 26個敏感期之二:聽覺敏感期(內有音樂、玩具推薦)
    各位家長大家好,這裡是熊貓家長會,上一篇滾滾為各位粑粑麻麻講到了寶寶出生以來的第一個敏感期:視覺敏感期,在這個敏感期裡,寶寶對明暗相交的地方感興趣,家長們要注意對寶寶光感的訓練,從出生後就要給寶寶充分的光線刺激,讓寶寶感受光線差異,晝夜區別。
  • 孩子課堂接受能力弱?是「聽覺注意能力」差,對孩子學習危害大
    孩子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弱,總是記不住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和內容,聽課聽著聽著就走神,這與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有很大的關係。當孩子出現類似的情況時,某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聽力注意能力的問題。要知道"聽力注意能力"差,對孩子的學習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 孩子語言啟蒙,沉默期到詞語爆發期,卡爾威特:抓住孩子2個階段
    孩子語言啟蒙,沉默期到詞語爆發期,卡爾威特:抓住孩子2個階段孩子的語言啟蒙,對孩子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孩子的語言系統完善過程,是從沉默期到爆發期的,只不過是一個時間上早晚的問題,最早階段的孩子語言爆發期是在孩子22-24個月的時候,孩子們在這個成長階段的時候
  • 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但敏感期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者技能感興趣,在敏感期來臨時,家長們要注意要用相應的措施來培養孩子,使得敏感期的這種能力得以發展。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那麼孩子一生所擁有的三個數學敏感期都是那個階段的呢?
  • 聽覺訓練對聽障兒童的重要性
    在做聽障兒童的聽覺訓練中親子活動是聽障兒童建立聆聽習慣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加強聽覺理解、聽覺記憶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環節。提倡父母和孩子一起「親子同樂」,「父母是幼兒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師和玩伴」,進而促進和諧美滿的家庭關係,提升親子間互動的質量的活動。
  • 孩子聽課很認真卻學不好?「聽覺注意能力」差,對學習影響大
    "聽知覺"又包括"聽覺注意力"、"聽覺辨別能力"、"聽覺記憶能力"、"聽覺系列化能力"、"聽覺混合能力"、"聽覺理解能力"這六個方面,而"聽覺注意力"是孩子接受信息的關鍵步驟。如果信息接受不完整,對大腦後續信息的加工是有很大影響的,因此,孩子總是認真學習但是學不好,關鍵的原因就是"聽覺注意力"差!
  • 孩子背記東西犯怵,說明聽覺專注力有問題,可用這幾招來訓練
    有經驗的老師和家長都非常清楚聽覺專注力的重要作用,因為我們在學習或交流的過程中,都需要發揮聽覺功能的作用,越是聽得專注,越容易抓住目標聲音的內容,從而快速理解與記憶。對於不愛背記東西的孩子來說,恰好沒有得到過聽覺專注力方面的訓練,結果就使他們的聽覺顯得特別遲鈍,自然會影響學習效果。
  • 早產兒的聽覺和語言能力訓練
    良好的聽覺功能是智力增長的重要條件,聽力對語言的發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動就是學話,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思維能力的形成,都是通過掌握語言來實現的。
  • 帶著耳機做訓練?yes!這就是「聽覺統合訓練」!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耳朵聽力沒問題,卻總是呼名沒反應?去學校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能力、排序能力、理解能力、語言發展、聽說綜合能力等不能正常地發揮而造成的一些功能互相配合的錯位或遺漏。
  • 孩子上課跑神、不專心?聽覺注意能力沒培養好
    新生兒的聽力損失一般在60分貝左右,6個月幼兒的聽力損失依舊為30分貝左右,兒童兩歲半左右的聽力才相當於成年人的水平,個體的聽覺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展成為聽知覺:由「聽」(listen)到「聽到」(hear something)到「聽懂」(understand)。
  • 6歲前這4個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上學後學習更省心
    6歲之後擔心的都是學習,而這一操心就要到18歲啊,想像一下陪孩子寫12年作業?那得多折磨人了,想都不敢往下想!孩子上小學以後,最讓父母操心的是什麼?語文作文寫不好、數學算術不會、應用題不行、就連動手能力也差強人人意、想想學畫畫吧,還缺少那藝術細胞,可謂每步都走得是步步驚心!
  • 抓住寶寶的敏感期,關注「感官飢餓」,培養有聽覺和視覺的孩子
    從出生之初,孩子們就通過各種方式感知這個世界和他們的生活環境,例如,孩子們總是把東西塞進放在手中,即使他們剛餵完孩子,他們也會做出這樣的行為,這是因為孩子們正處於感覺敏感期,不是孩子們真的餓著吃東西,而是孩子們通過味覺感知世界。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其實一點也不早,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孩子對數學的喜愛程度主要取決於數學敏感期時對數學的印象和理解。蒙特利梭還表示,孩子生來就有數學天賦。也有其他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0-1歲對數學就已經有感知,只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數學概念,也無法表達出來。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試想,一個8歲就能拿到全A,14歲就能當一流大學講師的孩子,他接觸數學的時間和深度一定是遠超同齡人的。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