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寶寶的敏感期,關注「感官飢餓」,培養有聽覺和視覺的孩子

2020-12-22 就算沒有天分2

鄰居的孩子已經四歲了,由於抵抗力差,他們上學很晚,今年才被送到幼兒園,然而老師每三到五點鐘就叫他們上學,不是孩子不聽話或欺負其他孩子,而是因為孩子的感官太弱,比如吃了酸果,其他孩子能很快嘗到味道,鄰居家的老師告訴他,他不得不帶孩子出去玩十餘秒,因為孩子們身體不好,他不能把他們留在家裡。

鄰居無奈地說。從出生之初,孩子們就通過各種方式感知這個世界和他們的生活環境,例如,孩子們總是把東西塞進放在手中,即使他們剛餵完孩子,他們也會做出這樣的行為,這是因為孩子們正處於感覺敏感期,不是孩子們真的餓著吃東西,而是孩子們通過味覺感知世界。

我鄰居把孩子們留在家裡是非常錯誤的,即使是為了避免孩子生病,也只會讓孩子錯過感官發育的最佳時期,也會使孩子變得感官發育遲緩,就像鄰居家的孩子吃起來比其他孩子慢,所以鄰居家的孩子不認真,按照老師的指示多帶孩子出去玩,你可以矯正過來。

01感官飢餓的含義

此前,在黎巴嫩的孤兒院進行了一項調查:

在孤兒院中對孩子們進行了一些智力測試,在領養之前,由於缺乏父母的照顧,1至6歲兒童的智商只有53,此外,他們的語言和行為不如正常家庭中的長大,然而這些孩子被收養後,智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兩歲以前的孩子完全消除了智障,甚至在兩年內智商提高到100左右。

因此當孩子還小的時候,6歲前,如果缺乏感官刺激,他們的智力就會受到極大的威脅。這是一個原則,感官飢餓。什麼是感官飢餓?6歲以前是兒童的感覺敏感期,沒有強烈的感官刺激,如家長的關心、外出遊玩等活動,導致孩子的感官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會長期形成感官飢餓感。

02如何幫助兒童在6歲之前建立敏感的感官

通過以上例子和基本原理的分析,我們的家長應該能夠理解孩子經常吃手,這似乎是不衛生的,也能理解感覺敏感期對孩子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在6歲之前建立敏感的感官,以免讓孩子感覺飢餓。

1、味覺

首先,我們從品味開始,這是最簡單的培訓課程,當我們為寶寶做飯的時候就做。家長可以準備不同口味的食物,讓每個孩子嘗一點,然後讓他描述每種食物的味道,猜出是什麼味道。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以不斷加深對這五種口味的敏感度,也可以通過這樣一個遊戲式的進食環節愛上進食。

在為孩子們選擇食物時,我們應該選擇簡單的食物,酸是酸,甜是甜,我們大人能聽懂酸甜苦辣的菜,但孩子不懂,他們會認為他們的品味有問題,讓我們等孩子長大後再嘗嘗這種味道吧。最重要要乾淨,避免吃太多不同口味的食物,這可能會給孩子腸胃造成負擔,如果味覺訓練不好,會讓孩子生病。

2、聽力

下一步是聽力練習,這也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訓練,家長可以多準備一些聲音,如樂器系列、動物系列等,然後一個一個地給孩子播放,讓他們聽這些聲音是什麼東西,從而訓練孩子的聽力。

當我的孩子三歲多的時候,我就為他練習這個,此外,孩子的父親會演奏許多樂器,家裡堆放著許多樂器,當我無事可做時,我會帶著我的孩子聽他父親的話,因此兒童的聽力比其他兒童更敏感。

還有另一種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當我們學習物理時,老師給我們製作的紙杯的小接收器,中間有一塊羊毛連,家長和孩子可以準備這樣一個小玩具,放在他們和孩子的耳朵裡,對著這個說話,和孩子練習發聲。

3、視野

視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練習過程,因為顏色對孩子東西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應該在這方面重點訓練孩子。

首先,我們可以和孩子們玩色彩遊戲,最好買真的材料,比如刷子和紙,孩子們可以通過真實的顏料感受到色彩的衝擊,如果是網絡上玩的那種著色遊戲,孩子們只會覺得自己的手指可以有顏色,而沒有自己的選擇,顏色只是孩子眼睛裡的一個不同的數字孩子每天面對電子屏幕也會影響他們的視力。

除了和孩子們一起練習色彩感知,還要培養孩子們的動態視覺能力,當其他孩子能夠清晰而準確地捕捉到東西時,這是因為兒童的動態視覺非常出色,所以,我們也可以用小遊戲的方式來訓練孩子,比如跟孩子吹泡泡,在路邊或者網機上買泡泡,跟孩子追泡泡,這種聯繫方式不僅物美,而且價格非常低廉,我們可以用洗潔精自己做泡水,我們可以和孩子們玩到長大。

4、氣味

這與味覺訓練方法非常相似,在家裡也可以選擇普通的東西,讓孩子們用鼻子嗅出東西而不經過他們的眼睛,但不要選擇刺激性的東西和粉末狀的東西,我們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受到這些刺激,更不要說這麼小的孩子了,所以家長不要選擇好孩子。

5、觸覺

最後是觸覺,這也是很好的做法,也就是說,有孩子捉迷藏,父母可以在家陪孩子玩,也可以帶孩子出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當孩子在閉著眼睛裡的時候,他們可以通過聲音判斷其他孩子的位置,這樣可以鍛鍊聽力,然後當他們睜開眼睛的時候,就可以抓住其他孩子在追朋友,自然會鍛鍊觸覺,而孩子們經常這樣的活動,也對孩子的身體也不錯。

你也可以為孩子的生日或假期準備一些小驚喜,這樣孩子就能通過瞎猜猜猜出是什麼,孩子不僅得到了他最喜歡的小禮物,還鍛鍊了他的觸覺。

通過不同的遊戲,我們可以鍛鍊孩子不同方面的感官,讓6歲前處於感官敏感期的孩子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刺激,讓孩子不僅鍛鍊能力,還增加了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在一起,使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相關焦點

  • 蒙特梭利教育:抓住孩子感官敏感期,促進大腦發育,養出聰明寶寶
    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爭議的部分。蒙特梭利博士提出:感官教育就是經由視覺、聽覺、味覺等產生的外界刺激傳遞給大腦訊息,再經由大腦傳遞給感官,從而促進孩子智力發育。1、感官訓練之聽覺聽覺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孩子在學會說話之前,正是通過耳朵大量的輸入,最後才發展到用嘴巴輸出。所以給孩子做聽覺訓練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唱歌或者播放兒歌,也可以用撥浪鼓來逗孩子玩,讓孩子感受不同的聲音。
  • 蒙特梭利教育:抓住孩子感官敏感期,促進大腦發育,養出聰明寶寶
    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爭議的部分。蒙特梭利博士提出:感官教育就是經由視覺、聽覺、味覺等產生的外界刺激傳遞給大腦訊息,再經由大腦傳遞給感官,從而促進孩子智力發育。因為,感官教育能夠提升孩子的智力,所以可以使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 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家長們最容易去忽視
    孩子從一出生,就會主動去藉助感官能力來感知這個世界,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反應,和孩子的後天學習不同,孩子的感官能力看不見摸不著,也很難有辦法去具體的測試,因此,很多家長很容易忽視。甚至待孩子長大成人後,也從未聽說過,什麼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
  • 寶寶感官也會覺得「餓」,抓好感官敏感期,養個耳聰目明的小寶貝
    寶寶的這種行為,可能在大人看來是「餓」,但其實是正在建立自己的味覺系統。 寶寶在感官敏感期的時候,如果感官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出現感官飢餓,可能導致寶寶的感官不是那麼敏銳哦! 什麼是感官飢餓呢?
  • 高大上的蒙臺梭利核心教育揭秘:抓住敏感期,訓練孩子感官思維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姐,現在你們幼兒園收費都這麼貴的嗎?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 善用感官敏感期,抓住孩子發展關鍵點,蒙臺梭利教育在家就能操作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姐,現在你們幼兒園收費都這麼貴的嗎?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 掌握幼兒敏感期的特點,輕鬆培養出聰明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的孩子,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聰明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兒童在其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技能,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一時期即稱為「敏感期」。正確判斷和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能幫助我們更輕鬆培養出聰明的孩子。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和抓住敏感期呢?
  • 孩子咬人、打人為哪般?感官敏感期到了,請幫助孩子了解世界
    身邊有許多家長,當孩子咬人或打人的時候,第一反應就阻止和訓斥,有的甚至責怪孩子沒禮貌,嚴重者還會動手打孩子。因為在這些家長眼裡,孩子咬人、打人就是沒禮貌,是不好的表現,是犯錯誤。其實,這是不了解孩子。凡是掌握育兒知識的家長都知道,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都有過喜歡打人或咬人的現象。只不過有的寶寶表現突出,而有的寶寶表現不是那麼明顯而已。
  • 蒙特梭利感官敏感期:趣味親子感官遊戲,潛移默化促進大腦發育
    同時是改良感官敏感期的時間段。在我們成人世界裡,家長是否有留意到,有些人的視覺感官比較靈敏,有一些人則是聽覺比較靈敏。人擅長不同的感官,對於他的職業和學習也會有優勢。例如,設計師和畫家的視覺感官就比別人更優秀;同傳翻譯員的聽覺感官就很靈敏;中醫的厲害之處便是「望聞問切」,他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感官就很厲害,利用這3個感官就能輕易給病人診斷疾病;廚司的嗅覺和視覺也特別棒,廚司能夠快速通過鼻子聞來知道食材的新鮮程度
  • 大多數父母早教中容易犯的4個錯,抓住敏感期,感官刺激很重要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認識300多個物體,專注力驚人,早教經驗揭秘:大多數父母早教中容易犯的4個錯,給0-4歲寶寶早教應抓住敏感期,感官刺激影響智力發育!
  • 全國愛眼日|抓住視覺發育敏感期,保護孩子的眼睛!
    我們的視覺發展是有敏感期的,並且這個敏感期不可逆轉,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視覺發展敏感期,從小為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視覺發育不可逆視覺是孩子最先發育的感官,在母親孕後期,肚皮變薄之後,孩子就可以感受到外界微弱的光了。
  • 寶寶聽覺敏感期,豐富聲音體驗很重要,會唱歌繪本給娃「磨耳朵」
    但是爸爸媽媽可能沒有發現,在孩子接受外部信息的所有感官中,他運用最多的實際上是聽覺,也就是說如果想要促進寶寶大腦的發展,最重要的方式可能被我們忽略了,那就是"多聽"。那麼聽覺對於寶寶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呢?
  • 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關鍵時段的&34;,培養出&34;的孩子會更容易。,感官的敏感期就開始了——首先是口腔的敏感期。當孩子開始爬的時候,家長要創造爬行環境,避免磕磕碰碰,教給孩子一些科學的爬行方法。當孩子們剛剛會走或會跑的時候,他們真的像風一樣自由,根本停不下來。家長要跟好孩子,保護好孩子的安全,不能因為孩子追著孩子跑累了而責怪孩子。因為感官敏感期不僅讓孩子習慣了肢體和感官的運用,也鍛鍊了大腦,讓孩子的心理走向成熟。在這段時間裡受到的刺激越多,孩子就越聰明,智商就越高。
  • 寶寶滿月後才能認出媽媽?抓住發育敏感期,促進五大感官發揮作用
    也許你不知道,在寶寶一個月的時候,才會對世界有所認知。他們才能慢慢感覺到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味道,而這些就是寶寶的五大感官。經過一個月的視覺感官,聽覺感官,觸覺感官,嗅覺感官和味覺感官的五大合力發揮作用,寶寶開始逐漸慢慢了解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 認識寶寶的發育的敏感期
    正如文學家蒙田說:「萬物都有自己的季節,你錯過了這個季節,就很難補救與改善了。」對於寶寶的教育也是這樣,一定要抓住寶寶成長的敏感期進行教育,如果錯過了寶寶長長的的敏感期,那麼寶寶的一生就被耽擱了。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以後,就在不斷地由小變大,由什麼也不懂變得能說會做。這個「變」的過程,醫學上成為發育。
  • 家長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關鍵時段的&34;,培養出&34;的孩子會更容易。,感官的敏感期就開始了——首先是口腔的敏感期。當孩子開始爬的時候,家長要創造爬行環境,教給孩子一些科學的爬行方法。當孩子們剛剛會走或會跑的時候,他們真的像風一樣自由,根本停不下來。家長要跟好孩子,保護好孩子的安全,不能因為孩子追著孩子跑累了而責怪孩子。因為感官敏感期不僅讓孩子習慣了肢體和感官的運用,也鍛鍊了大腦,讓孩子的心理走向成熟。在這段時間裡受到的刺激越多,孩子就越聰明,智商就越高。
  • 抓住寶寶9歲前的敏感期早教,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您做對了嗎?
    現在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社會都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有成功的事業,家庭幸福,健康快樂,這是父母的美好願望。讓孩子有一個美好未來,父母就需要學習些早教知識,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了關於兒童敏感期的理念,倡導應該讓孩子遵循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敏感期進行早教,讓爸爸媽媽找到了一種培養孩子的科學方法。
  • 孩子的6個敏感期你都知道嗎?
    所以,我們要知道敏感期有哪些,在這一時期,寶寶都有哪些表現,作為家長應該怎麼應對。敏感期一共有6個,並且全部集中在6歲之前。它包括:「感官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細小事物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會化敏感期」等。
  • 寶寶的聽覺能力到底有多重要?聽覺能力要從小開始培養
    寶寶五官的發育影響他們對於世界的探索,因此不管是哪一種感官的發育都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視。比如,對於聽覺的保護,在《抓住兒童敏感期》一書中,關於聽覺,提到一個名詞,叫做「聽覺敏感期」,只要把握這個時期,就能夠有效的鍛鍊寶寶的聽覺。在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有一些感官就在發育了,其中就有聽覺。
  • 寓教於樂很重要,家長抓住「遊戲敏感期」,挖掘0-6歲孩子的潛力
    文 | 小允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0-6歲進入了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在這個階段,通過一些感官遊戲可以發掘孩子的潛力,所以這個時期也是孩子的遊戲敏感期。我回應道:「教育其實不用時刻緊張,寓教於樂才是王道,我們平時給予孩子一定要有遊戲時間,抓住孩子的「遊戲敏感期」,讓孩子發揮本應的潛能。」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就應該學習,不能有任何娛樂項目,殊不知這樣會錯過孩子的遊戲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遊戲敏感期是成長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