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父母早教中容易犯的4個錯,抓住敏感期,感官刺激很重要

2020-12-16 騰訊網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認識300多個物體,專注力驚人,早教經驗揭秘:大多數父母早教中容易犯的4個錯,給0-4歲寶寶早教應抓住敏感期,感官刺激影響智力發育!

很多父母會給孩子早教,帶孩子聽音樂、看繪本、做運動,也有一些父母會去給孩子報早教班,早教形式豐富多樣,但很多父母早教過程中也會犯一些錯誤。錯誤的方式不僅早教效果一般,而且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我家可可從3個月左右正式開始早教,3-7個月以黑白卡為主,鍛鍊視覺追蹤及感知力為主;6-10個月以彩色卡和讀繪本故事為主,彩色刺激感官,鍛鍊反應速度和觀察力;10個月到現在慢慢開始看小動物、水果、植物、人物類繪本。

因為注重早教,她記憶力和專注力非常好,每次都非常專注,很多物體教3遍基本就記住了。語言能力和觀察能力很強,會說50多個詞語了,很多能力遠遠超過同齡寶寶。

一、何為早教?

世界育兒之父斯波克博士曾說:「所謂的早期智力開發,是指在寶寶尚未具備某種能力之前的一段適當的時期內,給寶寶提供適當的感官刺激。」

「感官刺激」是0-4歲寶寶早教的重中之重。通過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四大感覺系統增加寶寶大腦敏捷性和重複性,從而刺激大腦神經系統,達到早教效果。

二、早教的目的?

所以早教最終不一定讓孩子變聰明,但可以刺激感知覺發展,鍛鍊孩子記憶力、觀察力、語言能力、專注力,讓孩子在多元化良性刺激環境中提高認知能力。

三、早教中常見的4大誤區?

1、急於求成

早教最忌諱只注重結果,急於求成。很多父母教幾天就覺得孩子專注力不好不願意學,記不住。

小孩子天生好動、敏感,早教需要很強耐心,教孩子認識事物的過程本身也是早教,你的不耐心,你的嘆氣,你的覺得孩子笨都會通過語氣、動作傳遞給孩子,所以注重過程,結果自然水到渠成。

2、盲目比較

不過分比較,每個孩子智力發育、後天培養環境、個人吸收程度有差別,不過分比較孩子,相信孩子是獨特的,優秀的。盲目比較不僅打擊孩子,也打擊自己,早教效果也會大大折扣。

3、方法錯誤

很多父母疑惑,為什麼自己早教孩子不聽、東張西望、扔書等等。沒有正確的方法早教真的寸步難行。

4、不分階段

這是很多家長容易犯的錯,因為自身專業知識不夠,給孩子早教不分階段,早教效果差不說,也影響孩子各方面發育。

早教一定要尊重孩子身心發育規律,比如5個月以前孩子視力發育不完善,大多只能看到黑白色。8-18個月寶寶喜歡塗鴉,自己動手等。

四、如何給0-4歲寶寶科學早教?

1、注重感官刺激訓練

從嗅覺、聽覺、視覺、味覺4方面入手,視覺和聽覺最基礎,看物體、聽聲音,多帶孩子看看各式各樣的風景,寶寶看繪本你可以進行語言描述,讓他多聽多看、多摸、多嘗,把感覺變成自己的東西。

2、分階段、有主次

0-6個月以黑白簡潔、線條較粗的內容為主,保護孩子視力,追視;6-18個月多提供豐富內容,鍛鍊手眼協調能力;1.5-3歲塗鴉階段,認知更廣等。

3、繪本要選對

0-4歲寶寶專注力差,購買繪本不建議買掛畫,那一張畫內容太多,分散注意力。應該一張卡一個最多三個內容為宜,可以很好鍛鍊專注力和觀察力。

1、按階段劃分,選擇分階段的。每個階段內容不同,由簡單到複雜,鍛鍊開發寶寶不同能力。

2、色彩要鮮豔。

3、內容豐富。包含動植物、事物、天氣、人物、職業、交通、樂器、生活用品等等。

4、可以塗色,激發想像力。

5、選擇有注釋的。每個物體有注釋介紹、詞條、英文、注音、釋義,每一種物體下面還有不同顏色,幫家長更好給孩子講解。

6、互動性強,有趣的比較不同、找規律遊戲,不僅學知識,還能鍛鍊思維。

各位爸爸媽媽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0-4歲寶寶早教中父母容易犯的錯?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認識300多個物體,專注力驚人,早教經驗揭秘:大多數父母早教中容易犯的4個錯,給0-4歲寶寶早教應抓住敏感期,感官刺激影響智力發育!很多父母會給孩子早教,帶孩子聽音樂、看繪本、做運動,也有一些父母會去給孩子報早教班,早教形式豐富多樣,但很多父母早教過程中也會犯一些錯誤。
  • 蒙特梭利教育:抓住孩子感官敏感期,促進大腦發育,養出聰明寶寶
    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爭議的部分。蒙特梭利博士提出:感官教育就是經由視覺、聽覺、味覺等產生的外界刺激傳遞給大腦訊息,再經由大腦傳遞給感官,從而促進孩子智力發育。她的教育方法源自於其在於兒童工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兒童自發性學習行為總結而成。倡導學校應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並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 抓住寶寶9歲前的敏感期早教,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您做對了嗎?
    現在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社會都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有成功的事業,家庭幸福,健康快樂,這是父母的美好願望。讓孩子有一個美好未來,父母就需要學習些早教知識,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了關於兒童敏感期的理念,倡導應該讓孩子遵循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敏感期進行早教,讓爸爸媽媽找到了一種培養孩子的科學方法。
  • 蒙特梭利教育:抓住孩子感官敏感期,促進大腦發育,養出聰明寶寶
    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爭議的部分。蒙特梭利博士提出:感官教育就是經由視覺、聽覺、味覺等產生的外界刺激傳遞給大腦訊息,再經由大腦傳遞給感官,從而促進孩子智力發育。因為,感官教育能夠提升孩子的智力,所以可以使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 6歲前這4個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上學後學習更省心
    6歲前這4個敏感期,與孩子日後學習成績有關「敏感期」這一概念是被20世紀著名的教育家,也是義大利的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瑪利亞·蒙臺梭利提出的,她創建的蒙特梭利教育法風靡西方世界。在文章的開端,我引用了一本書中對敏感期的詮釋。簡單地說,孩子如果處於特定敏感期,就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0-6歲這個階段會經歷32個敏感期,在這裡錦春總結出了4個敏感期,與孩子日後學習成績有關。父母若想在孩子學習的12年中,少操一點心,那在0-6歲這個階段,就要多上點心!
  • 蒙氏早教:抓住心智發展的契機,掌握敏感期的發現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對蒙氏早教這個詞有點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這是近年來由歐美傳入我國並迅速發展的一種早教理念,由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瑪利亞•蒙臺梭利所創立。蒙氏早教的教育理念顛覆了我們過往對孩子的認識,採用全新的方式和方法去教育孩子。
  • 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家長們最容易去忽視
    孩子從一出生,就會主動去藉助感官能力來感知這個世界,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反應,和孩子的後天學習不同,孩子的感官能力看不見摸不著,也很難有辦法去具體的測試,因此,很多家長很容易忽視。甚至待孩子長大成人後,也從未聽說過,什麼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
  • 高大上的蒙臺梭利核心教育揭秘:抓住敏感期,訓練孩子感官思維
    很多家長不曾聽說過蒙氏的感官教育,也不了解這種教育具體有什麼樣的好處?要想弄清楚它的好處所在,必須先知道什麼是感官敏感期。出現這兩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沒有把握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就是敏感期。蒙臺梭利關於敏感期的定義是這樣的: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機。所謂感官敏感期,即與孩子各項感官相關的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關鍵的階段,比如與眼睛相關的視覺敏感期。
  • 打造健康聰慧寶寶,從早教的4個敏感期下功夫
    嬰幼兒時期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最快的時期,同時也是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對寶寶進行早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寶寶的早教關鍵期有哪些呢? 敏感期也被稱為關鍵期,這一時期,寶寶會對某種知識或行為感到十分敏感,學習起來很容易,如果錯過這個時期,可能會錯過寶寶的最佳學習期,有時候可能會影響終生。 這也就說明了,敏感期是寶寶獲得某種能力的最佳階段。 0至6歲的寶寶是依靠一個接著一個的敏感期來實現自我發展,在這一階段對寶寶進行早教,來使寶寶的身體和大腦同步運行,對寶寶的智力發展非常重要。
  • 聰明的父母,抓住孩子的8個敏感期,能讓孩子更優秀
    最近疫情緩解了不少,老母親我手機最誇張的是一天收到5-6個早教中心打過來的電話,跟我說他們早教中心現在已經重新開放,可以讓寶寶過去體驗一下,每當我說不放心寶寶安全衛生問題時,他們都總是會說,現在寶寶正是某些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如果錯過了,就難免會落後了。 他們知道這樣說,會激起老母親的焦慮,讓家長為了孩子,重新考慮加入到早教中心去。
  • 善用感官敏感期,抓住孩子發展關鍵點,蒙臺梭利教育在家就能操作
    出現這兩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沒有把握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就是敏感期。 蒙臺梭利關於敏感期的定義是這樣的: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機。所謂感官敏感期,即與孩子各項感官相關的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關鍵的階段,比如與眼睛相關的視覺敏感期。
  • 寶寶感官也會覺得「餓」,抓好感官敏感期,養個耳聰目明的小寶貝
    寶寶在感官敏感期的時候,如果感官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出現感官飢餓,可能導致寶寶的感官不是那麼敏銳哦! 什麼是感官飢餓呢? 其實,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多帶他到戶外,置身到廣闊的大自然中,周圍環境中的聲、光、色、形這些新鮮事物,不僅可以滿足寶寶的好奇心,也可以滿足寶寶的「感官飢餓」,良性的刺激可以通過五感傳入大腦,可以使大腦發育獲得更多的直接與間接的「能量」,以達到促進感官發育的目的。 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會經歷多個敏感期。
  • 最好方式並非早教,是父母的「感官教育」
    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期待都是很高的,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父母在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會送孩子去早教中心,希望可以藉此來開發孩子的智力。但是父母要知道,最好方式並非早教,是父母的"感官教育"。 平常我們所說的智力。其實就是一般能力。
  • 早教要趁早,敏感期一旦錯過,無法挽回!
    早教肯定好,比遲教或不教好,關鍵是要弄清什麼是早教,早教到底做什麼?早教就是抓住敏感期的教育,包括胎教。因為一個人的發展,是靠大腦。而大腦的發育,是在0至6歲特別是0至3歲!而這一時期,正是一個人人生的敏感期。一個人處於敏感期,學東西屬於天然性吸收,也就是外界給什麼她就是吸收什麼,不分難易,而且又快又好,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
  • 孩子早教,家長最常犯的3個誤區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後的前4年非常重要,要發展出這一生50%的學習能力,為以後的學習做準備。這個年齡段的學習不是通過識字和學習數學這些抽象的知識培養出來的,而是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完成感官、語言、大動作、秩序和社會規範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學習。
  • 科學育兒: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從「無話可說」到「出口成章」
    科學育兒: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從「無話可說」到「出口成章」科學育兒: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從「無話可說」到「出口成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是當代很多家長的想法。科學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長期間,有感官敏感期、繪畫敏感期、肌肉發育敏感期等。
  • 早教,幫助0-3歲寶寶抓住四個學習敏感期
    那麼我們該怎麼早教呢?根據大量的科學數據統計,科學家已經把寶寶的成長發育規律研究透了,驚人地發現0~3歲的寶寶在某一段時間段內學某項技能特別迅速,於是科學家們就把這個時間段稱為「敏感期」,但注意,某項特定技能的敏感期一生只會出現一次。
  • 幼兒教育家:在六歲之前,抓住五個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這不得不提到,蒙臺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概念: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特定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時期即稱為「敏感期」。尤其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若是能抓住這五個重要的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 1歲萌娃語言能力超棒,「語言敏感期」抓住機會,每天這樣早教
    了解0~3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寶寶語言能力「快速」增強。很多父母說自己家孩子快2歲了還是只能說幾個字,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語言遲緩,父母著急不知如何下手?孩子語言發育有一定規律,把握髮育規律,抓住敏感期進行科學早教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抓住寶寶的敏感期,關注「感官飢餓」,培養有聽覺和視覺的孩子
    01感官飢餓的含義此前,在黎巴嫩的孤兒院進行了一項調查:在孤兒院中對孩子們進行了一些智力測試,在領養之前,由於缺乏父母的照顧,1至6歲兒童的智商只有53,此外,他們的語言和行為不如正常家庭中的長大,然而這些孩子被收養後,智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兩歲以前的孩子完全消除了智障,甚至在兩年內智商提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