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孩注意力差多動,單吃藥沒效果!媽媽:這該怎麼辦?要怎麼治

2020-12-18 騰訊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莫過於這些:

孩子坐不住,動來動去,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易走神,粗心大意,成績差,脾氣還怪……

在這裡,要告訴家長,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別掉以輕心,謹防孩子是多動症。

2個月前,醫院接診了一個叫天天的6歲孩子,起初他就是因為有這些表現,被媽媽帶去檢查,而且看了很多醫生。

天天媽媽反映說:

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小動作總很多,停不下來,也坐不住,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做作業拖沓,學習成績差。而且,脾氣也不好,喜歡大吼大叫。

因為天天的這些表現,幾乎每周都要被老師叫家長。當時媽媽就帶孩子去了一家心理中心看。

那裡的醫生說天天是多動症,還開了一大包西藥和中藥。

本以為孩子情況會逐漸好轉,但天天媽媽發現西藥是抗精神類藥物,怕孩子吃了會有副作用,所以就只吃了中藥,但天天的情況並沒好轉。

後來,天天媽媽了解到我們醫院是專門看診這方面的,所以就帶孩子過來了。

經過詳細問診,結合全面的醫學檢查及評估,最後天天被診斷為混合型多動症。

經過2個月的綜合治療,媽媽說:孩子脾氣性格比原來好一些了,終於看到了希望。

看到這裡,想必家長們會比較好奇:是什麼康複方案讓孩子經過2個月的治療,就有好轉了?

其實,給天天制定的是儀器治療、中西醫結合、康復訓練多學科綜合診療康複方案。

接下來,就為大家做一些介紹!

其實 ,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對於多動症是尤為顯著的。

它根據生物反饋原理,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訓練,從而提高孩子的控制力,提高學習專注力。

無痛、無創、安全、無副作用、療效較持久!

△孩子在做腦電生物反饋治療

研究顯示:腦電生物反饋進行聯合治療,能有效彌補單獨藥物的不足(比如對注意力的改善效果不能持久),更好的改善ADHD患者的臨床症狀,甚至腦功能。

這不僅可以幫助天天很好的集中注意力,改善多動停不下來,而且還能緩解他的暴躁脾氣。

OT作業,主要是改善孩子的精細運動和大運動,使孩子的條件反射達到一個康復,比如控筆訓練,就主要是為了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聽指令、自控能力差的情況。

感統訓練,比如豎抱桶,訓練孩子的前庭敏感度,減少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小動作多的一個狀態,提高孩子自主學習能力、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等。

而且,除了讓天天配合我們的治療方案,平時在家,天天媽媽也不敢懈怠對孩子的家庭幹預,一切都按照醫生的囑咐訓練孩子。

看著天天小朋友一天比一天有進步,非常開心!

最後,還要跟各位家長說:

多動症不僅會耽誤孩子的學習,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早發現、早幹預,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相關焦點

  • 7歲男孩因注意力差被4所學校拒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7歲男孩因注意力差被4所學校拒收! 老師:孩子有缺陷,先治療再上學 1、因為注意力差孩子被4所小學拒收(本部分為7歲男孩小智媽媽的自述內容) 孩子上學的事,我們老早就在準備了,之前打聽說,得有學區房才能進市裡好點的小學。
  • 孩子挺聰明,就是多動、坐不住,成績忽上忽下!是多動症導致的?
    在今天的門診中,顏澤明主任遇到了一位著急的奶奶,帶著6歲的孫子康康。奶奶一上來就問:醫生 ,你快給我娃娃看看,別人都說他是多動症,你檢查一下到底是不是?奶奶嘆了口氣:出生很順利,家裡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辦。
  • 兒童多動症發病率約7% 6-8歲多動就得治
    好動是天性多動就得治我國兒童多動症發病率約7%,6~8歲症狀最明顯這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女孩也會得多動症?2月2日起,自治區人民醫院舉行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諮詢義診,主題為「關愛多動症」,專家們將在為期一周的時間內接受家長的諮詢。
  • 怎樣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患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怎樣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患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孩子2~3歲的時候,往往顯得很活躍、衝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有些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但實際上,這是很自然的,真正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很明顯地會比同齡人更加活躍、更加容易分心、更加容易情緒激動,他們似乎沒有一天安靜下來過,而且他們的行為會持續到上學的年齡。
  • 3-6歲孩子竟有四成患感統失調 孩子多動怎麼「治」?
    原標題:3-6歲孩子竟有四成患感統失調 孩子多動怎麼「治」?   抽樣調查顯示,3-6歲孩子竟有四成患感統失調 相關訓練機構卻良莠不齊,收費混亂,效果成疑  孩子多動怎麼「治」 你可得想清楚(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 孩子注意力差多動,吃藥1年多沒啥改善!專家:需要綜合幹預
    「醫生,我兒子1年多前診斷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吃了那麼久的藥,都沒有什麼改善...」 近日,一位來自東莞的媽媽帶孩子接受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兒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李春榮治療時,向李主任反映道。
  • 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家長談藥物治療
    華龍網11月21日14時30分訊(通訊員 劉嘉) 2016年版《中國ADHD臨床診療指南》明確指出6歲以上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可接受藥物治療。九龍坡區的10歲男孩小鑫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反應小鑫多動坐不住,家長覺得大一點可能會好些。小學一、二年級老師依然反應小鑫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小動作多、話多、作業拖拉、成績不穩定。三年級時小鑫的父母有點擔心了,帶著小鑫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與心理健康中心就診。
  • 孩子「多動」應儘快看病吃藥
    「孩子今年上初一,學習不行,課堂紀律差。他總是忍不住說話,有時還自言自語,幾乎每科老師都投訴他上課不聽講。」男孩的母親說,孩子上小學時注意力就不集中,上中學以後成績越來越差。另一名初二男生也是多動症的複診患兒。他的媽媽說,男孩主要是聽講和學習有困難。夫妻倆每天必須得有人坐在孩子邊上看著,他才能勉強完成作業。偶爾趕上家長有事,這作業肯定就不寫了。
  • 孩子「多動」應儘快看病吃藥
    「孩子今年上初一,學習不行,課堂紀律差。他總是忍不住說話,有時還自言自語,幾乎每科老師都投訴他上課不聽講。」男孩的母親說,孩子上小學時注意力就不集中,上中學以後成績越來越差。 另一名初二男生也是多動症的複診患兒。他的媽媽說,男孩主要是聽講和學習有困難。夫妻倆每天必須得有人坐在孩子邊上看著,他才能勉強完成作業。偶爾趕上家長有事,這作業肯定就不寫了。
  • 老師說我的兒子可能有注意力缺乏多動症,我該怎麼辦?
    有位媽媽在後臺留言:「老師說我的兒子可能有注意力缺乏多動症,她抱怨說他一會站起來,一會兒坐下去,並且不能集中注意力。我在家也注意到了同樣的問題,他難以集中注意力,做事有始無終,學校的心理專家認為,他可能需要藥物治療,但我不想讓孩子吃藥,還有其他辦法嗎?」上述問題並非個例,很多家長都因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而感到頭痛。
  •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到底怎麼了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兒童的關係是什麼呢?兒童又是如何受其影響的呢?我想這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接下來讓我從我做兒童治療6年的經驗中和各位家長分享下,希望我們對這類兒童有更多的了解和接納,及對他們的照料者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時期最常見且複雜的心理及行為障礙之一。
  • 又惹上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毛病
    今天早上,李豔波主任在通過視頻會診了解孩子們的康復情況,炎炎媽媽欣喜地向她反映說:今天兒子聳鼻子,搖頭的抽動症狀明顯好多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八點就起床寫作業,不亂發脾氣,也聽指令了。但為什麼孩子明明是抽動症,怎麼會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發脾氣?
  • 志意辨證論治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閻兆君 滕倩倩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又名多動症(ADHD),是指表現為與同一年齡段相比較,具有明顯並持續的注意渙散、活動過多、情緒衝動,或伴有一定學習障礙、品行問題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症候群。
  • 7歲孩子多動、不聽指令被學校勸退,兒科專家:這是病,得治!
    會診直擊 近期,廣東六一兒童醫院持續開展三甲名院兒科名醫公益會診活動,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院就診,小張媽媽就是其中一位家長。 今年7歲的小張(化名)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已經3年多了。
  •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又稱輕微腦功能障礙症候群,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時期行為障礙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差,動作過多,情緒不穩,衝動任性,伴有學習困難,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為主要臨床特徵。 本病男孩多於女孩,多見於學齡期兒童,發病與遺傳、環境、產傷等有一定關係。本病預後較好,絕大多數患兒到青春期逐漸好轉而痊癒。
  • 兒童多動症|ADHD的孩子,各有各的不靠譜
    多動症是個俗稱,全名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從全名可以看出來,多動症主要有兩個症狀,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也就是注意力和控制力兩部分。但是呢,再具體看,與注意力和控制力相關的有28個商數,究竟是哪些方面有問題,以及問題的嚴重程度,造成了多動症的表現千差萬別。
  • 孩子上課不聽講 好動男孩原來有多動症
    8歲的小男孩丁丁今年上小學二年級,雖然測過智商水平有119,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近日,媽媽帶他到中南醫院就醫,才知是多動症讓丁丁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  丁丁平時學東西特別快,但作業老是完成不了,老師經常批評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有小動作。
  • 改變多動的方法是「練坐」還是「吃藥」
    有家長問孩子就是多動,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讓他練練坐?或者去學習書法或繪畫培養培養?好象這些效果又都不是很明顯。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有「多動症」,要讓他吃藥嗎?就好比說一年級的孩子,如果感覺動作功能只有4、5歲,自然他的表現在一年級的課堂中就顯得不足,動得像中班的孩子,表現出來就比同齡的孩子更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所以說,要改變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不應該是帶孩子去看醫生吃藥,而是應該帶孩子去做運動。
  • 10歲多動症小男孩康復出院圓夢翻譯官
    郎繼康不僅患有先天性的白內障導致視力不佳,而且孩子看起來比同齡人小很多,10歲看起來只有6、7歲時的身高,而且嚴重的就是孩子五六歲開始就患有多動症。儘管如此,但小繼康英語成績非常好,立志要當「翻譯官」!
  • 8歲男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很多家長以為男孩活潑好動,調皮一點也是正常的,也並未多想。但老師的多次投訴上課好動、脾氣不好、學習成績差時,家長才意識到,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併到醫院就診。在競思訓練中心,記者發現來訓練的孩子男孩居多,女孩較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說多動症更「偏愛」男孩?那麼8歲男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