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到底怎麼了

2021-01-21 心理諮詢師馬冬冬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兒童的關係是什麼呢?兒童又是如何受其影響的呢?我想這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

接下來讓我從我做兒童治療6年的經驗中和各位家長分享下,希望我們對這類兒童有更多的了解和接納,及對他們的照料者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時期最常見且複雜的心理及行為障礙之一。他們給外界的感覺就是充滿活力靜不下來,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不聽指令,缺乏自控能力,喜歡東張西望,容易分心被外界吸引,常常擾亂課堂紀律,做事丟三落四,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總與同學發生矛盾衝突,喜歡接話等等。

他們總是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掀起一場狂風暴雨,給自己及外界製造很多的麻煩。讓他們的撫養者和老師很是頭疼。同樣,他們由於注意力無法集中、多動、衝動的特點,日常生活中也常伴隨著學習困難、語言溝通障礙、人際交往困難、情緒困擾、對立違抗行為等的適應問題。

好多家長即使是在醫院做了診斷,也無法理解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覺得那不就是孩子小不聽話、調皮嘛,長大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

恰恰是家長這樣迴避的想法,造成好多注意力缺失的兒童錯過了最佳的黃金治療期。以至於在他們本就艱難的道路上更加的舉步維艱。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一般會在7歲之前發病。

其實在幼兒時期家長帶起來就比較困難吃力,比如在幼兒園不能聽從老師指令、隨意下地、坐不住板凳、喜歡接話,和同學相處困難,喜歡打鬧、追求刺激,危險意識較弱。對於作業常常容易半途而廢,磨蹭拖拉,對抗情緒較重等等。

但多數家長覺得孩子小長大自然就聽話了,這樣就錯過了第一個治療的黃金期。同樣也為上小學的困境埋下了伏筆。

直到上小學一年級,無法適應校園生活,不能聽從老師的指令,不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同學之間矛盾升級僵化,這時家長才會意識到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

其實ADHD兒童早期發現,及早介入幹預,效果還是很好的,並不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家長們真的沒必要「談動色變」。但相反置之不理,耽擱下去,甚至打罵批評才會使他們的症狀、行為、情緒更加嚴重,後期幹預就需要更長久的時間。

4-6歲是介入的最佳時間,不僅改善效果好,後期發展也會呈階梯式變化。

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向有三種:

一、藥物治療:一般分為兩種;中樞神經的和非中樞神經的。分別作用於大腦皮層和去甲腎上腺素,使大腦正常運作,使專注水平穩定下來。

作用:減少衝動多動行為的發生,使其專注時長增加。

二、感統訓練:通過感覺統合的訓練,讓他們更好的掌控自己的身體,調動大腦的運用及自身和外界的協調與配合。

作用:促進大腦發育、改善行為。

三、心理治療:一般運用沙盤遊戲和認知行為的效果比較好。

作用:給予兒童理解和接納,提供和外界評價不同的反饋,給予更多關愛和信任,使兒童願意敞開心扉,信任外界,自發性的去調整及改善行為。從而獲得外界的接納,更多積極有效的互動模式。

很多家長都比較擔心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所以不願意給兒童用藥。我接觸的很多兒童就是這樣,多動、衝動行為特別多的6歲以上的兒童還是建議用藥,這樣可以快速調整他們自身的行為,達到專注穩定的效果。

很多家長不理解,心理為什麼會起到效果。ADHD主要是生理原因引起的,但由於他們自身衝動多動、不能專注的外在表現,長期以來引起老師、家人、同伴的批評指責,身邊所能感受到的大多是負面評價。

所以ADHD兒童的安全感較低,常常對外界充滿了猜疑和不信任,部分兒童會有敵意及攻擊行為。他們的自我評價較低,低自尊感,他們很難相信自己是好的值得被愛的,不願做可以使自己改變的行為,所以常做出破壞性行為,來驗證自己的不好。

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內心倍感委屈。他們渴望被理解、關注、及來自周圍人的信任,但事實總是事與願違。長此以往,他們的行為和外界的格格不入造成他們的心理問題,這時只吃藥改善生理基礎效果就不會特別顯著,即使他們穩定平靜下來,之前和外界的不愉快的互動模式也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成長軌跡中,為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處理埋下隱患。

這時他們需要的是來自外界的理解和接納,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可以借用諮詢師的身份重新感受來自外界的評價,在自由安全受保護的環境中,他們才可以排解情緒,提升自我改變的動力,重新出發,改善自己的行為模式。

ADHD的父母及其養育者也需要得到同樣的理解和尊重,不是他們沒有教好,反而他們付出了比其他任何兒童的家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耐力。

我接觸到的很多案例,由於孩子患有ADHD,在學校經常與人發生衝突,學習上更是無法專心、穩定下來,老師也是感到力不從心,找家長那是家常便飯,陪讀、勸退也是時有發生。

外界的質疑和異樣的眼神令家長焦慮不堪,疲憊不已。這時候也發生了很多有病亂投醫的現象,還有人執迷於迷信,不但花銷巨大,收效很小,而且嚴重錯過了最好的幹預時期,一去不復返。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兒童及其家長,請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接納,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但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成年人是一個特例,有人會一遍又一遍地把錢包留在商店或者忘記了自己兒子的籃球比賽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影響約有4%至5%的兒童患有多動症,其中60%的兒童在成年期都有症狀。對於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成年人,該疾病會干擾家庭和工作中的關係。
  • 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劉軍生科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孩子寫作業拖拉,試卷都沒寫完;  孩子太粗心了,考試錯很多,訂正試卷的時候都會;  孩子太笨了,記性太差了,我懷疑他智商有問題……  補習也沒有用,成績總是提不上去,問題到底出在哪?  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小兒發育行為科劉軍生主任解釋到:孩子學習成績總是提不上去,歸根結底,是學習能力要素存在不足。
  • 注意力缺陷多動,你知道多少?
    一天,當麗薩考試不及格時,老師發現她在抽泣,「我到底是什麼毛病啊?」(摘自NIMH,1994a)上面這個案例,是典型的ADHD的一個亞型——注意缺陷,基本表現是注意力分散、昏昏沉沉、好做白日夢、腦子常常一片空白或者迷迷糊糊的。他們常會伴有學習障礙。
  • 心理學科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與人格障礙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每個人都會偶爾遇到這樣的問題:難以保持精神集中,總有些時候注意力極易分散、健忘、條理不清、工作完成困難等。◆那些被這些看似普通的問題,如注意力難以集中、躁動不安或者易衝動等嚴重影響的人們也許是在深受一種名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問題困擾。這個問題困擾兒童,同樣也困擾成人。現在,三種明顯的ADHD類型已經為大眾所認識:注意力缺陷型的主要問題是注意力極易分散;多動–衝動型的主要問題是活動過量或者自控力極差;而混合型則同時包括注意力缺陷和多動–衝動症狀。
  •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治療需達到臨床治癒
    [2010年3月22日,北京]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生理性疾病。我國有近2000萬的兒童患有ADHD,其中約50-60%患兒的症狀會持續到成人甚至終身帶病。
  • 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家長談藥物治療
    華龍網11月21日14時30分訊(通訊員 劉嘉) 2016年版《中國ADHD臨床診療指南》明確指出6歲以上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可接受藥物治療。但是,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與心理健康中心調查了解,重慶地區的家長們從孩子確診ADHD後能夠接受行為矯正,但對藥物治療仍存疑慮。九龍坡區的10歲男孩小鑫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反應小鑫多動坐不住,家長覺得大一點可能會好些。小學一、二年級老師依然反應小鑫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小動作多、話多、作業拖拉、成績不穩定。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學習問題?——帶您了解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
    莉莉媽媽深感困擾,帶著莉莉來到兒童保健科就診。在與媽媽及莉莉交談後,醫生考慮莉莉可能存在注意力方面的問題,在進行了行為觀察、注意力評估、智力測試、父母及教師問卷以及其他輔助檢查後,診斷莉莉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即莉莉的學習問題是由於孩子大腦皮層發育暫時落後,自控能力和執行能力不足引起的,而不是故意不聽話。
  • 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自測指南
    又或者說你根本就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完一件事情。就像視頻開始時麥克一樣,總是在不應該分心得時候分分心。如今有一個詞叫做「拖延症」,很多人都已拖延症患者自居,但是,如果你平時各種表現和我一樣的話,那麼我強烈懷疑你並不是所謂的拖延症,而是患有ADHD也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 朵唯佳真的能解決兒童多動注意力缺陷嗎
    近年來,兒童多動症的發生機率逐漸升高。兒童多動症又被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兒童多動行為如果不及時幹預,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關於兒童多動的治療,臨床以利他林、擇思達等大腦神經抑制類為主,這些藥物對正處於成長發育的孩子來說,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和依賴性。那麼,有沒有一種從根本上緩解孩子多動的方法呢?
  • 復旦研究發現青少年多動、注意力缺陷等外向障礙的調控機制
    其中青少年常見的外向障礙包括多動及注意力缺陷障礙、對立違抗障礙、品行障礙等,內向障礙包括焦慮症、憂鬱症等。研究者進一步從神經影像層面對這些高度關聯的特徵行為進行分型,發現注意力缺陷障礙和品行障礙由行為抑制任務下的右側下額葉區域共同調控,揭示了兩者共病的腦網絡機制。
  • 為什麼不能把注意力缺陷稱作「多動症」?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學習效率。許多研究表明,80%的學習困難兒童都存在有注意力缺陷,只是程度不同。 首先我們聊聊注意力缺陷的兩個外在特徵: 1 注意力的選擇性差 注意力指向不能投到規定的目標,而選擇無關的目標作為注意的對象。例如,正在上課的同學,看到窗外有些孩子在上體育課,他的眼光可能就會不自覺地被吸引過去。
  • 衝動行為,也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症狀
    原創 水木之華 兒少心理多動症到底是什麼?童童是一個9歲男孩,上小學3年級。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近來,尤其是疫情過後不想去上學被父母帶到學習困難門診就診。
  • 幫你集中「注意力」,改善「多動障礙」
    ,改善多動障礙」 01 什麼是注意力? 02 多動症是什麼?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
  •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醫案 兒童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行為障礙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近年來,我國學齡兒童多動症患病率上升趨勢明顯。
  • 管理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情緒波動的9個技巧,快來看看吧
    每個人都會不時地應對焦慮,憤怒和不耐煩,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往往會放大這些情緒。在某些情況下,你不斷變化的情緒會干擾你的工作,家庭生活或友誼,這會讓你感到無助或士氣低落。ADHD藥物用於焦慮和情緒波動方面非常有用,但它不是一種普遍的治療方法。
  • 專家直播 | 應對寶寶注意力缺陷多動,專家手把手教你
    由此可以看出,注意力是我們擁有的寶貴財富。但注意力缺陷多動是兒童多見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為認知和行為障礙、注意缺陷、活動過度、好衝動等。調查顯示,全球兒童患病率大約為7%,部分甚至持續至成年。注意力缺陷多動會帶來健康、學習以及社交生活等一系列的影響。
  • 直播回顧:關注多動症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診治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趙心培 東營報導2020年11月27日15:00大眾網直播間邀請到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楊志英做客《健康面對面》欄目,為大家分享多動症的相關知識。在直播的過程中,楊主任對於多動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狀?多動症會遺傳嗎?多動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果孩子沒有多動就不是多動症了嗎?孩子有多動症狀是不是因為管教不夠嚴格?怎麼知道孩子是不是多動症?等問題為網友做出了細緻的講解。
  • 孩子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只是可能之一
    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ADHD,又稱兒童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紊亂現象,也是導致兒童分心問題的最常見原因。對於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的孩子來說,分心問題會給他們的病情雪上加霜。特麗薩是我曾經輔導的孩子之一。當時,她只有11歲。
  • 【天使醫案】一例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痊癒!
    典型症狀:注意力不集中、頑皮多動、脾氣暴躁 主診醫師:龍軍主任 家長主訴 晨晨(化名)3歲的晨晨,常常無法完成作業和家務,非常容易分心以及不聽講。
  • 志意辨證論治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閻兆君 滕倩倩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又名多動症(ADHD),是指表現為與同一年齡段相比較,具有明顯並持續的注意渙散、活動過多、情緒衝動,或伴有一定學習障礙、品行問題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