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科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與人格障礙

2020-12-18 小琪打呼嚕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每個人都會偶爾遇到這樣的問題:難以保持精神集中,總有些時候注意力極易分散、健忘、條理不清、工作完成困難等。誰沒有周期性地出現過這些困擾:過於煩躁不安、精神緊張、多話、沒有耐心或者易衝動?所以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日常經驗裡自然的部分,而對有些人來說,這些問題是如此普遍和嚴峻,事實證明這些看似普通的問題也會帶來嚴重的身體損害。

◆那些被這些看似普通的問題,如注意力難以集中、躁動不安或者易衝動等嚴重影響的人們也許是在深受一種名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問題困擾。這個問題困擾兒童,同樣也困擾成人。現在,三種明顯的ADHD類型已經為大眾所認識:注意力缺陷型的主要問題是注意力極易分散;多動–衝動型的主要問題是活動過量或者自控力極差;而混合型則同時包括注意力缺陷和多動–衝動症狀。

直至近來人們才認識到ADHD是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問題。不幸的是,在過去,遭受ADHD多動型困擾的孩子往往因為他們許多看起來不符合常規的行為而被貼上「壞孩子」或者「破壞大王」的標籤。另一些遭受ADHD注意力缺陷性困擾的孩子則被認為是「古怪呆滯」的或者愛做白日夢的,這部分孩子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因此他們缺乏一些必要的指導。現在,那些已經被正確診斷的人已經可以得到很好的有效治療。

◆多數情況下,ADHD的治療是雙管齊下的,包括適當的藥物治療,並結合行為與社交技能訓練。藥物治療讓那些ADHD患者,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觸及自己潛藏的資源,而行為治療旨在幫助人們利用自己的潛能學習各種行為技能,這是藥物治療無法達成的效果,並且優於藥物治療。受到良好訓練的專家可以幫助ADHD患者得到巨大改變。

人格障礙

厄休拉因為嚴重的情緒和人際關係問題接受了多年的心理分析治療,但是一直沒有什麼效果,最後,她換了一位治療師,這位新的治療師診斷她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治療師告訴她:「你的問題可以治療,但是這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並且需要配合適當的精神藥物治療。」厄休拉聽到之後如釋重負:「知道過去這麼久我的問題沒有什麼好轉並不是我的錯,真讓人高興!」促使人們尋求或者開始心理治療的多數問題都有較高的治癒概率。這些問題一般包括:情緒障礙,如抑鬱;焦慮障礙,如恐懼症、驚恐發作、強迫症及與壓力有關的問題如創傷後應激障礙;進食障礙,如神經性厭食症和暴食症;性行為困擾;甚至像精神分裂症這樣的精神病性問題。儘管這些病症的診斷名稱各異,但是他們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這些多半都是可以治療的問題並適用於特定的治療。

然而,其他兩種診斷類別,智力障礙和人格障礙的愈後不太理想。這些問題好像要麼根植於心理和腦功能(如智力障礙),要麼存在於人的性格當中(如人格障礙)。當今的醫療技術尚不能為這些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雖然我們可以給一部分智力有缺陷的個體一些基礎的教育,交給他們一些自我管理技能,但是基本上沒有什麼措施可以很有效地減少他們智力上的缺陷。

類似地,對於那些患有人格障礙的個體,現今的治療也不能治療他們人格上的重大缺陷。但是,像那些智力障礙患者一樣,患有人格障礙的個體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的應對或者自我管理技能以幫助他們好地適應社會。對於這些案例,自我探索型的治療恐怕對他們幫助不大,他們需要的是一些技能方面的訓練。人格障礙患者最根本的特點是長期固化的不靈活的偏離社會常規的行為導致的社會功能、工作能力以及其他重要領域功能的顯著損害。

現在,心理健康臨床工作者已證實10種明顯的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精神分裂症型、分裂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邊緣型人格、表演型人格、自戀型人格、迴避型人格、依賴型人格和強迫型人格(與強迫症的診斷不同)。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模式是缺乏信任、多疑;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礙的特點是社會脫離和情感淡漠;分裂型人格障礙的主要表現是扭曲的思想和怪異的行為,同時難以建立親密關係;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點是無視和侵害他人的權利;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特點是在建立關係、自我形象和情緒等方面均不穩定且易衝動。

表演型人格障礙者往往情感極其豐富且不斷地尋求他人關注;自戀型人格障礙者愛誇大,需要別人的欽慕,缺乏同理心;迴避型人格障礙者的特點是社交迴避,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對批評過於敏感;依賴型人格障礙者需要非常多的關注、個性順從、行為黏著、害怕分離;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點是極端關注整齊,完美主義,以犧牲靈活性、開放性和效率為代價控制一切。如果這些聽起來有些混亂,的確是這樣的!不過,分類系統可以幫助心理健康工作者理清複雜的心理過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但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成年人是一個特例,有人會一遍又一遍地把錢包留在商店或者忘記了自己兒子的籃球比賽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影響約有4%至5%的兒童患有多動症,其中60%的兒童在成年期都有症狀。對於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成年人,該疾病會干擾家庭和工作中的關係。
  • 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劉軍生科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的根本  劉軍生主任說到:孩子接收知識的能力有欠缺。注意力是孩子學習的根本。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力、聽課能力較差,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在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聽課效果很差。
  • 復旦研究發現青少年多動、注意力缺陷等外向障礙的調控機制
    其中青少年常見的外向障礙包括多動及注意力缺陷障礙、對立違抗障礙、品行障礙等,內向障礙包括焦慮症、憂鬱症等。研究者進一步從神經影像層面對這些高度關聯的特徵行為進行分型,發現注意力缺陷障礙和品行障礙由行為抑制任務下的右側下額葉區域共同調控,揭示了兩者共病的腦網絡機制。
  •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到底怎麼了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兒童的關係是什麼呢?兒童又是如何受其影響的呢?我想這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接下來讓我從我做兒童治療6年的經驗中和各位家長分享下,希望我們對這類兒童有更多的了解和接納,及對他們的照料者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時期最常見且複雜的心理及行為障礙之一。
  • 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家長談藥物治療
    華龍網11月21日14時30分訊(通訊員 劉嘉) 2016年版《中國ADHD臨床診療指南》明確指出6歲以上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可接受藥物治療。九龍坡區的10歲男孩小鑫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反應小鑫多動坐不住,家長覺得大一點可能會好些。小學一、二年級老師依然反應小鑫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小動作多、話多、作業拖拉、成績不穩定。三年級時小鑫的父母有點擔心了,帶著小鑫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與心理健康中心就診。
  • 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自測指南
    又或者說你根本就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完一件事情。就像視頻開始時麥克一樣,總是在不應該分心得時候分分心。如今有一個詞叫做「拖延症」,很多人都已拖延症患者自居,但是,如果你平時各種表現和我一樣的話,那麼我強烈懷疑你並不是所謂的拖延症,而是患有ADHD也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 幫你集中「注意力」,改善「多動障礙」
    ,改善多動障礙」 01 什麼是注意力? 02 多動症是什麼?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
  •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治療需達到臨床治癒
    [2010年3月22日,北京]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生理性疾病。我國有近2000萬的兒童患有ADHD,其中約50-60%患兒的症狀會持續到成人甚至終身帶病。
  • 注意力缺陷多動,你知道多少?
    因為ADHD不是類別障礙,而是維度障礙。從正常到極端,是有一個連續譜的。比如,對於高血壓,也沒有一個絕對的界限,但大家都知道,血壓高到一定程度,患者是會面臨更多問題的。因此如果有注意力缺陷多動,採取必要的措施是需要的。另外兩種類型是:多動衝動型、聯合型,聯合型是指同時有注意力缺陷,還有多動衝動。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學習問題?——帶您了解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
    在與媽媽及莉莉交談後,醫生考慮莉莉可能存在注意力方面的問題,在進行了行為觀察、注意力評估、智力測試、父母及教師問卷以及其他輔助檢查後,診斷莉莉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即莉莉的學習問題是由於孩子大腦皮層發育暫時落後,自控能力和執行能力不足引起的,而不是故意不聽話。
  • 衝動行為,也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症狀
    原創 水木之華 兒少心理多動症到底是什麼?童童是一個9歲男孩,上小學3年級。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近來,尤其是疫情過後不想去上學被父母帶到學習困難門診就診。
  • 孩子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只是可能之一
    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ADHD,又稱兒童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紊亂現象,也是導致兒童分心問題的最常見原因。對於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的孩子來說,分心問題會給他們的病情雪上加霜。特麗薩是我曾經輔導的孩子之一。當時,她只有11歲。
  • 管理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情緒波動的9個技巧,快來看看吧
    每個人都會不時地應對焦慮,憤怒和不耐煩,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往往會放大這些情緒。在某些情況下,你不斷變化的情緒會干擾你的工作,家庭生活或友誼,這會讓你感到無助或士氣低落。ADHD藥物用於焦慮和情緒波動方面非常有用,但它不是一種普遍的治療方法。
  • 【天使醫案】一例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痊癒!
    典型症狀:注意力不集中、頑皮多動、脾氣暴躁 主診醫師:龍軍主任 家長主訴 晨晨(化名)3歲的晨晨,常常無法完成作業和家務,非常容易分心以及不聽講。
  • 兒童「注意力缺陷障礙」心理疾病…
    兒童「注意力缺陷障礙」心理疾病…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2日 22:43 來源: 來源:山西日報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常常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可愛、聰慧,但卻「活潑」異常,如孩子在校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動作;回家寫作業不專心,拖拖拉拉,邊寫邊玩;大人講話則插話,還好爭吵、頂嘴,甚至過馬路時冒冒失失、不怕危險地快速奔跑……其實,這類問題在心理學上叫做注意力問題,科學家將這方面的問題稱為「注意力缺陷障礙」。很多家長和教師儘管使用打罵、鼓勵等手段,但對於大多數孩子效果並不理想。
  • 還是得了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多動症是兒童多動症候群的簡稱,又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廣度縮小,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衝動並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智力一般是正常的。多動症目前沒有明確的病理變化作為診斷依據,就是說沒有化驗血哪個指標能夠簡單確診,診斷一般是靠家長和老師提供的病史資料,孩子的表現,排除身體器質性的疾病等等。
  • 科學家發現首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執行抑制缺陷易感基因
  • 為什麼不能把注意力缺陷稱作「多動症」?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學習效率。許多研究表明,80%的學習困難兒童都存在有注意力缺陷,只是程度不同。 首先我們聊聊注意力缺陷的兩個外在特徵: 1 注意力的選擇性差 注意力指向不能投到規定的目標,而選擇無關的目標作為注意的對象。例如,正在上課的同學,看到窗外有些孩子在上體育課,他的眼光可能就會不自覺地被吸引過去。
  • 判斷多動症、注意力障礙的八個標準,家長越早發現對孩子越有利
    第二個是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必須要同時存在的有衝動性攻擊性等,而且要在不同的場合裡同時發現,這種行為比較突出,也就是說他要有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度,這兩個現象同時存在缺一不可,而且要在不同的情境下也會發生。第三個要求是孩子的衝動性行為魯莽、學習困難、品行問題,也可能同時存在,但他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 孩子多動症、學習障礙怎麼辦?【案例分享】
    孩子上課無法專心聽講,要麼經常東張西望,小動作不斷,撕紙、摳橡皮,甚至離開座位遊走;要麼靜靜託腮,神遊八方;晚上回家做作業邊做邊玩,還錯漏百出……如果孩子有上述表現,或許你要當心,這可能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表現,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多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