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有不少家長要焦慮了:「我家孩子在入學體檢中查出來PPD陽性(結核菌素試驗),是不是得了結核病?我們該怎麼辦?」
下面就為你講一講PPD試驗到底是怎麼回事.
1、PPD試驗是什麼?PPD是結核分枝桿菌的純蛋白衍化物,它含有結核桿菌、卡介苗和非結核分枝桿菌等細菌的共同抗原成分。PPD試驗是一種用於檢測結核桿菌感染的技術,已有上百年的使用歷史。、
2、什麼是PPD試驗陽性?PPD皮試時,需在左前臂掌側前1/3中央皮內注射5IUPPD,以局部出現7mm~8mm大小的圓形橘皮樣皮丘為宜。72h(48h~96h)檢查反應,以皮膚硬結為準。
目前我國PPD試驗陰性和陽性反應不同等級的判斷標準為:
陰性(-): 硬結平均直徑<5mm或無反應者為陰性。陽性反應(+):硬結平均直徑≥5mm者為陽性。其中a.硬結平均直徑≥5mm,<10mm為一般陽性;
b.硬結平均直徑≥10mm,<15mm為中度陽性;c.硬結平均直徑≥15mm或局部出現雙圈、水泡、壞死及淋巴管炎者為強陽性。
3、PPD陽性意味著什麼?PPD陽性,有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卡介苗接種: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後,PPD可出現陽性。
潛伏結核桿菌感染:是指機體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但沒有表現出結核病臨床症狀的一種持續性感染狀態。一般機體抵抗力正常時是不會發病的,但有5%~10%的潛伏感染者會在一生中發生結核病。
結核病患者:感染了結核菌且表現出結核病臨床症狀。
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環境中存在大量的非結核分枝桿菌,如果這些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人體,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病,但會引起PPD陽轉。
其他情況:如既往患過結核病或感染過結核桿菌,PPD也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呈現陽性。在PPD陽性的人群中,絕大多數是潛伏結核桿菌感染、卡介苗接種和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結核病患者僅佔極小的比例,一般不到1%。
4、PPD陽性該怎麼辦?
非強陽性:一般而言,卡介苗接種和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較少出現PPD強陽性。所以如果PPD硬結直徑在15mm以下且沒有臨床症狀和不適,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隨訪觀察即可。
強陽性:首先要排除是否得了結核病,這需由醫生綜合臨床表現、痰液細菌學檢驗和X線檢查等進行分析,做出最後判斷。確診的患者要進行正規治療和管理。
如果排除了結核病,則還要確認一下是否為結核感染。如果是一些如合併HIV感染者、兒童、青少年、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糖尿病或矽肺患者等高危險因素人群感染結核菌,還需要由醫生酌情進行預防性治療。
非高危人群也要注意加強隨訪觀察,一旦有結核病可疑症狀要隨時就醫。
5、哪些情況需要做PPD檢查?
篩查對象為每年各級各類學校的入學新生、在校學生及教職員工。
(一)幼兒園、小學及非寄宿制初中入園(入學)新生應當詢問肺結核密切接觸史和肺結核可疑症狀,對有肺結核密切接觸史者和肺結核可疑症狀者開展結核菌素皮膚試驗(PPD試驗)。
(二)高中學生和寄宿制初中入校新生應當進行肺結核可疑症狀篩查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PPD試驗),對有可疑症狀者和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者需要進行胸部X光片檢查。
(三)大學入校新生採用肺結核可疑症狀篩查和胸部X光片檢查,也可以選擇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
(四)教職員工每年的健康體檢應包括胸部X線片檢查或選擇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對肺結核可疑症狀者、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強陽性者需到相關醫院結核病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
6、PPD試驗有禁忌症嗎?
對有下列情況的人不適合進行結核菌素試驗。
1)患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急性眼結膜炎、急性中耳炎;
2)有多種藥物過敏反應史、癔症史者;
3)受試者患有全身性皮膚病;
4)臨床醫生判定暫不適合進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的其他情況。
7、 PPD試驗後注意事項
1)注射部位不能用手抓、擦,以免感染髮炎,也不能塗抹任何藥物和花露水、風油精、肥皂等等,以免影響結果判斷。
2)試驗後,三天內避免食用辣椒、蝦醬、海鮮等刺激性食物。
3)試驗後,在原地休息片刻無不適再離開,特別是過敏體質者要注意有無過敏反應。
4)密切觀察試驗後反應,一般無不良反應。曾患過重結核病者或過敏體質者,局部可能出現水皰、浸潤或潰瘍,有的出現不同程度發熱,一般能自行消退或自愈。嚴重者應及時到醫院作局部消炎或退熱處理。
5)試驗後48-72小時看反應結果。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於PPD試驗一定有所了解了吧,即便是PPD試驗陽性,也並不意味著就得了結核病。及時去醫院就診,聽取醫生的建議和指導,就可以安心的工作和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