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篩查結核的PPD試驗很多人基本都有所耳聞,PPD試驗又叫結核菌素試驗,是指通過皮內注射結核菌素,並根據注射部位的皮膚狀況診斷結核桿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應的皮內試驗。結核菌素是結核桿菌的菌體成分,包括純蛋白衍生物(PPD)和舊結核菌素(OT)。
PPD用來幹啥?
PPD試驗的主要用途包括:
輔助診斷結核病。
卡介苗接種3個月後,了解機體對卡介苗的細胞免疫反應。
判斷過敏素質(atopy)患兒的預後。
其中,PPD試驗最主要的用途篩查結核病,因為肺結核病是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在學校這樣的密集人群場所中傳播。
PPD怎麼操作?
以PPD 0.1ml( 5U) 於左或右前臂內側行皮內注射,在穿刺處周圍皮膚將出現紅暈、硬結反應,注射 48~72h 後測量和記錄反應面積。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疑惑了,既然有紅暈還有硬結,那麼看結果到底是看紅暈還是硬結呢?多項資料顯示,PPD實驗後觀察的內容是硬結而非紅暈。
通常,體液免疫在皮膚表現為紅腫,細胞免疫則表現為硬結甚至水泡。結核菌素皮膚反應是遲髮型細胞超敏反應。它是抗原 (結核菌或卡介苗)進入機體使機體的免疫T淋巴細胞致敏,並大量分化增殖。當已致敏的機體再次遭受到 抗原入侵時,致敏淋巴細胞就會與之結合,引起變態反應性炎症。表現在結核菌素注射部位形成硬結甚至發生水泡、壞死。
PPD事後該注意啥?
注射部位不能用手抓、擦,也不能塗抹任何藥物和花露水、風油精、肥皂等等。密切觀察試驗後反應,不良反應嚴重者應及時處理。試驗後72小時準時到醫院看反應結果。儘可能避免用激素類的藥物。
陽性=結核?大錯特錯
陽性代表以下4種情況:
曾經感染過結核菌但未發病;
曾經患過結核病;
接種過卡介苗;
目前正在患結核病。
即便你是強陽性也不一定100%就得了結核病,只是發病風險比其他人高一些。需要進一步檢查,臨床專家判斷。
陰性≠結核?也有問題
有可能你處於結核遲發性變態反應前期(初次感染後4~8周內),也有可能是假陰性。這種情況,需要臨床專家綜合判斷。
劃重點:任何情況,聽從專業人士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