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孫子臨死前回老家溪口探親,臨走前說的話讓人感慨

2020-12-15 歷史的傾聽者

隨著解放戰爭的持續進行,共產黨人不斷解放全國各地,1949年1月21日至4月25日,這是蔣介石在家鄉溪口最後一段時光,蔣介石的軍隊節節敗退,他自己深知大陸待不下去了,在這段日子裡,慰問親人、祭拜祖先親人、飽覽祖國河山成為了他的日常活動。4月25日這天,蔣介石帶著親信部隊逃往臺灣臨走前有人問他「總統什麼時候再回來?」蔣介石沒有回答,只是向大家伸出三根手指。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蔣介石這一去直到去世都沒有再回來大陸。

中國人都講落葉要歸根,大陸始終成了蔣介石晚年的心結,就像臺灣詩人余光中寫的《鄉愁》「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蔣介石的靈柩至今在臺灣沒有入土,說明他真的渴望回歸大陸。蔣介石跟兒子蔣經國由於政治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回大陸,後來他的孫子蔣孝勇替他們完成了這個心願。

經過大陸方面的不斷努力,臺灣跟大陸的關係越來越好了,蔣孝勇才有機會回歸大陸,蔣孝勇出生在上海,2歲就被帶到了臺灣,雖然沒有在故鄉溪口生活過,不過他卻會講一口流利的溪口話,據他回憶,蔣介石在他很小的時候,非常寵愛自己,經常用家鄉話教他四書五經,「他很有耐心,一句一句地教,他要我先背,然後再講解句子裡的意思。」1996年初,蔣孝勇經常胃出血且食欲不振,身體感覺很虛弱,他去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被發現時已經是癌症晚期,這時的蔣孝勇才48歲,得知自己時日不多的蔣孝勇,決定要做一件大事,替父親和爺爺回家鄉一趟。

很快媒體就報導了這件事,大陸政府一直提倡祖國統一,臺灣回歸大陸,對蔣孝勇回大陸這件事大陸方面表示極大的歡迎還有重視。大陸方面秘密安排了接待流程,還專門安排了經驗豐富的老中醫為蔣孝勇調理身體,蔣孝勇在大陸政府安排下先從臺灣飛到了香港,再從香港飛往北京,這時候的蔣孝勇身體條件很差,北京方面安排老中醫為他調藥治理身體,一個療程之後蔣孝勇總算回復了體力,蔣孝勇趕緊帶著妻子兒子去浙江奉化溪口鎮探親。

因為臺灣跟大陸還存在政治問題沒有解決,蔣孝勇回到家鄉後沒有公開身份,他就跟普通遊客一樣跟著導遊出發,每人花30元買票參觀了11處重要景點。蔣孝勇很感動,家鄉的建築依然保存完好,祖母墓地也完好無損。

在蔣孝勇遊玩的時候,導遊吃驚地問他,「你不是臺灣人嗎?怎麼你的溪口話這麼地道?」蔣孝勇笑了笑,沒有回答他。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溪口人,那種情感別人不會明白。從1949年離開大陸去了臺灣,蔣孝勇這次回鄉已經闊別了47年,而且今天代替父親,祖父回來完成心願,意義重大。

蔣孝勇在回臺灣前跟大陸接待員說「我們身在臺灣,但蔣家人永遠是中國人,永遠是炎黃子孫的後代」。這兩句話簡單又真誠,讓在場的人無比感慨。

1996年12月22日,蔣孝勇病逝,時年48歲。

相關焦點

  • 24年前,蔣介石的孫子回溪口祭祖,返程前說了一句話令人感慨不已
    4月25日這天,老蔣無限眷戀地離開了溪口,撤往臺灣。臨行前,族人紛紛前來送行,有人問道:「總統,你什麼時候再回來呀?」蔣介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了三根手指,眾人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蔣介石也沒有做解釋。
  • 蔣介石孫子回溪口祭祖,買門票進祖宅,嘆息後說了一句話!
    1949年,蔣介石永別故鄉溪口。這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過去,淮海戰役落幕,國民黨軍一敗塗地。四面楚歌中的蔣介石,無奈在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隨後就去了臺灣。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卻忍不住抱頭痛哭,寫下5個字,字字戳心
    因為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分別了幾十年,從解放戰爭結束後,到現在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了,其實,早在蔣介石統治臺灣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老兵都嚷嚷著要回祖國探親,但是,當時的蔣介石,絲毫不在乎這些老兵的心情,說不能回就不能,即便蔣介石自己也是想要回到大陸看看的,但是,他卻採取了強硬的政策,不允許任何人回到大陸。
  • 蔣介石歸葬大陸很難辦,何時能實現?他的孫子首次回應臺灣媒體
    1975年4月,蔣介石病逝,蔣夫人宋美齡和蔣經國按他生前的交代,暫時不下葬,浮棺厝於臺灣慈湖蔣家寢陵。 兩年前,老蔣有預感,自知時日不多,留下遺言,生不能回大陸,就待死後葬於大陸。
  • 蔣介石死後 他的遺產都給了誰 背後蘊含的深意令人感動!
    中國人死後雖然沒有審判來決定你是上天堂或下地獄,但活著人的卻會根據你的一生做出一個評價,這就叫蓋棺定論。很多大臣死後,皇帝會賜給一個諡號,如文臣們最想要的文正公或文忠公,都是對其一生功績的高度褒獎。中國有另一句名言,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腹黑」地揣測,很多臨死前的釋然,也許不是生死面前看淡一切,可能只是死者為了博得死後的美名而做出的一個姿態。因此比較一個人臨死前的遺言遺囑和他的生平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懷著這種心理,想去找蔣介石生前立下的遺囑一讀,來窺探這個中國近代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結果出乎筆者意料。
  • 1996年老蔣的孫子首次回大陸祭祖,跪在墓前痛哭:我們回來了
    現在又因為上級政見不同被迫滯留在臺灣,回不到祖國,更是加深了很多人對家鄉的思念。因為蔣介石隱退到臺灣的原因,所以臺灣和內陸的關係一直比較僵持,嚴重的時候,海峽兩岸之間的正常往來都成了一個大問題。大陸的人,思念在臺灣的親人;臺灣的人,思念在大陸的親人。這種局勢在1987年的時候終於得到了好轉,臺灣省總統蔣經國主持會議,集中討論了赴大陸探親的決議案。
  • 49歲閆妮越活越年輕,素麵朝天回老家探親,親姐罕出鏡二人似複製
    49歲閆妮越活越年輕,素麵朝天回老家探親,親姐罕出鏡二人似複製實力派演員閆妮的演技一直被眾人認可,從家喻戶曉的「佟湘玉」到各大影視作品中的常客,閆妮用實力獲得了廣泛好評。9月17日,有粉絲在社交網曬出一組閆妮回陝西老家探親的視頻,該粉絲為視頻配文:「我們西安大美女回來啦」。作為當紅的大明星,閆妮此次回家也算是榮歸故裡,與其他的明星回家不一樣, 閆妮沒有特意打扮,而是一身隨性打扮,且素顏現身。
  • 蔣介石跟鄉親道別時留下一個手勢,傳言了一代代後人的猜測!
    在戰爭的國民時期,最為突出的將軍那就是蔣介石了,曾經他三次下野期間浙江奉化溪口成為了指認的國民黨指揮中心。在南京與溪口之間軍隊的成員都頻頻往返,溪口鎮上都是車水馬龍,冠蓋如雲的,在民國的史上曾經還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力。
  • 蔣介石去世後,是魂歸大陸,還是留在臺灣,蔣家人是這樣決定的
    抗日戰爭之後,我們還沒有緩過來,解放戰爭就爆發,但是當時我黨的力量已經足以去國民黨抗衡,所以經過幾年的角逐,我黨終於在1949年拿下了最後的勝利,那一年應該是蔣介石最傷心的一年,當時由於形勢急迫i,他不得不帶領他手下的一種將領逃亡臺灣,只是在臨走之前來到溪口老家去慈母的墓前祭拜老人
  • 因自責不小心讓孫子受了傷準備回老家,聽了兒媳婦的話我哭了
    後來兒子也成了家,兒媳婦是城裡人,並沒有看不起我們是農村人。他們倆結婚後也邀請我去城裡住,但我可是知道,年輕人哪有幾個願意和父母住的,也就一直沒有答應。沒過多久,兒媳婦懷孕了,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是說我有孫子了,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兒媳婦還給我打電話說,讓我沒事多到城裡,去看看他們一家人,看看自己的親孫子。
  • 1949年蔣介石最後一次回故鄉,在父母墳前長跪不起,圖9令人動容
    然而,由於即將遠走的原因,這次祭拜顯得無比悲壯,他在父母墓地前長跪不起,甚至痛哭流涕,盡顯悲壯。【蔣介石等人來到蔣家祠堂】蔣介石在家鄉期間,據說專程到溪口武山廟去抽籤,結果連續抽了三籤,籤文分別是:「大意失荊州,關公走麥城」;「困居長坂坡,失陷落鳳坡」;「劉先主遺詔託孤,降孫皓三分歸一」。這三籤都是下籤,讓蔣介石無比鬱悶。
  • 臺灣老兵去世前 把河南老家地址刻在孫子的護身符上
    2017年10月14日,下午5時,在河南省許昌市尚集鎮東大街關帝廟邊的一處墓地裡,迎來了兩位來自臺灣的掃墓人:「爺爺,我們是替父親來看您老人家了,這個地址是他生前刻在孫子的金牌上的,幾十年的心願啊,終於了卻了……」10月13日上午11時40分,當從臺灣桃園機場起飛的BR710航班在新鄭國際機場準點降落之後
  • 蔣介石的棺材是運回大陸?還是繼續放臺灣?聽聽蔣家人怎麼說的
    世人如何評價蔣介石呢?他平北伐、定中華、驅日寇、捍三民,說蔣公是一代英豪,應該不算太過。1949年是蔣介石最傷心的一年,第三次蟄居溪口老家,這次返鄉並未給蔣帶來好運和轉機。蔣介石棺材40餘年未入土,入土臺灣還是運回大陸?蔣家4代這7個人這麼說的。第一代1975年清明節,老蔣病逝臺北士林官邸。他臨終交代兒子,死後棺不落地,暫放臺灣慈湖寢陵,等時機回大陸安葬。
  • 臺灣空軍前飛行員百歲病逝 骨灰回寶雞落葉歸根
    臺灣前空軍飛行員李和玉,祖籍寶雞市渭濱區馬營鎮旭光村,2016年因病在臺灣崗山縣去世,享年100歲。2月28日上午,遵循老人落葉歸根的遺願,老人的孫子將爺爺的骨灰帶回老家旭光村安葬。  李和玉老人曾說:「鄉音使他回到闊別久違的故土,一草一木十分親切,重新見到了家鄉的親人,也使自己回想起童年的天真爛漫和故土風情,這些,使他又一次感到了故鄉的親切,享受到骨肉團聚後的天倫之樂,使自己欣喜萬分。但是,他痛恨人為地分隔,歷史無情的隔絕,使自己有家歸不得,未能在老母膝前盡人子之孝,數十年思鄉心切,卻不能如願,今得以回歸故鄉與親人團聚,實屬不幸中之萬幸。」
  • 祖母去世前一人在廚房自言自語,這是人死前的預兆嗎?
    一般來講,當心跳停止跳動的那一刻,那麼就可以宣告這個人死亡了(當然,假死的個例排除在外)。這個時候他的生命已經宣告結束,哪裡還會有意識?但是我要說一件親眼所見的事情。人在死之前是一種什麼狀態呢?我相信人死前是會有預兆的,好多人在去世前都能見到一些他人看不見的東西。那時候我祖母的身體一直很好,住在四川老家,人老了,她也不願去城裡,所以一直是住在農村老家的。在放暑假的時候大家還一起回去跟她過了生日,絲毫沒有看出有什麼異樣。
  •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對甄嬛說的話,字字透露出無奈與傷心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對甄嬛說的話,字字透露出無奈與傷心   很多朋友在看甄嬛毒死果郡王一段時,都會跟著流淚吧,那一段劇情確實是非常虐心,明明兩個人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這也就罷了,還要親手毒死自己心愛的人,真是戳中每一位觀眾的淚點。
  • 蔣介石後人回大陸祭祖,買門票參觀老宅,一句話令國人感動
    自小深得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疼愛。長大後入讀軍校,後插班進入臺灣大學就讀。蔣經國去世後,蔣孝勇在中國臺灣政商兩界都受到排擠,於是舉家避居加拿大,後又遷往美國。其間,隨著李阿輝不斷暴露出「獨」真面目,蔣孝勇對臺灣的現狀更加不滿,回大陸故鄉的念頭也更加強烈。1995年4月的一天,妻子方智怡告訴蔣孝勇,她想隨同父母到大陸訪問遊覽。
  • 進城送草莓給孫子吃,臨走時她說番話,我老淚縱橫
    進城送草莓給孫子吃,臨走時她說番話,我老淚縱橫 我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我的丈夫死得早,我一個人辛苦將兒子拉扯大,吃了不少的苦。丈夫生前一直在工地上幹活,我就在老家種地帶孩子,工地上的活都很辛苦,但為了兒子,為了多攢點錢給兒子讀書,我跟丈夫省吃儉用的過日子,兒子很聽話,他學習很用功,每天放學回來還幫我幹農活,從不與人攀比,我覺得兒子就是就是我們家的希望,只要他將來有出息了,我就知足了。
  • 和北方的老家相比,廣州過年時的紅包很隨意
    她說,這幾天要回趟山東老家去探親了,本來不想回去,她女兒說趁她外孫女才讀幼兒園,容易請假,又提前買到了便宜的飛機票,所以就回去一趟。她今年49歲了,1993年嫁到這邊,父母早就不在了,她說回去都不知道該去誰家,雖說有哥有姐,沒有父母了,總感覺那不是娘家。還有就是她老家那邊走親戚,買東西出手很重,比如說買酒,不能只買一兩瓶酒,一買就得買一箱。
  • 跟隨蔣介石到臺灣的老兵,歸鄉探親後,一句家訓發人深省
    1948年到1950年,蔣介石退守臺灣時,140萬大陸士兵跟著他來到臺灣。之後,他們就成了「榮民」,住在「眷村」,睡在「退舍」,被稱為「外省人」。劉祿校是湖南永順籍老兵,1947年被抓壯丁當兵時,他還不到20歲,和妻子陳全梅結婚兩三年。他說,到臺灣後,他們的生活其實很苦。他們無法融入本省人的生活,薪水也少,多數人無法結婚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