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棺材是運回大陸?還是繼續放臺灣?聽聽蔣家人怎麼說的

2020-12-20 陽光木易

世人如何評價蔣介石呢?

他平北伐、定中華、驅日寇、捍三民,說蔣公是一代英豪,應該不算太過。

1949年是蔣介石最傷心的一年,第三次蟄居溪口老家,這次返鄉並未給蔣帶來好運和轉機。

紅軍以迅猛之勢跨越長江,蔣介石無力扳回大局,唯有暫時離開。4月5日清明節當天,蔣家老小前去祭祖掃墓跪拜先人。

他雙膝跪地,滴淚橫流的給母親做了最後的道別:「此次離開實數不得已,再回來看您不知何年何月了,望慈母原諒兒子不孝......」

蔣經國隨後攙扶起父親。一家人拜別先人,離開大陸登上了開往臺灣的渡船。

(配圖)

這一走,兩蔣至死沒能再回來。蔣介石棺材40餘年未入土,入土臺灣還是運回大陸?

蔣家4代這7個人這麼說的。

第一代

1975年清明節,老蔣病逝臺北士林官邸。他臨終交代兒子,死後棺不落地,暫放臺灣慈湖寢陵,等時機回大陸安葬。

蔣介石有著中國傳統老人的思維,卒於異鄉,終是希望歸葬桑榆。棺材不入土,等待他日返鄉歸葬,是國人的傳統。

第二代

1988年蔣經國病逝。老爹遺願未能幫其實現,所幸父子倆躺一起等回鄉的那一天吧。

他說:「時機成熟了,遷回浙江故鄉,就葬在母親身邊,她一生孤獨,死後願陪伴她左右再不離開。」

(配圖)

1996年,暮年的蔣緯國向臺當局提議,「希望父親的靈柩能回故鄉」。國民黨一番討論,得的結論是入土臺灣五指山國軍公墓。

第三代

五指山兩蔣墓碑建好了,蔣緯國也去世了,曾經「就地奉安」的提議不了了之。

這時,蔣介石最小的孫子蔣孝勇公開發表言論:「蔣家後代謹遵先人遺志回大陸,安葬五指山違背了爺爺和父親遺願,不能那麼做的。」

他還態度堅定的說:「蔣家堅決和試圖搞分裂中國的親日小人鬥爭到底。」

蔣經國的私生子蔣孝嚴是蔣家第三代唯一從政的人。他分析「兩蔣歸葬大陸」要考慮4個方面。

(蔣介石浮棺遭潑漆

1、臺當局。

2、大陸有關部門。

3、兩岸民眾。

4、蔣家人內部意見統一。

他給記者說:「兩蔣回大陸,以目前的情況看,時機尚未成熟,或許還要再等個三五十年。」

第四代

蔣孝嚴的兒子蔣萬安以『立委』身份在蔣介石浮棺遭獨派潑漆後公開聲稱,「願先人早日入土為安,我比較希望他們待在臺灣。」

蔣孝勇的兒子蔣友柏未涉足政治,他是一名商人。他的個人意見是:「當局若把此事看做是國事,能按已故嚴家淦總統的規格下葬,蔣家人沒有意見。若做不到,那就是蔣家家務事了。按個人身份歸葬溪口老家最好了。」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去世後,是魂歸大陸,還是留在臺灣,蔣家人是這樣決定的
    1975年清明節,蔣介石在他臺灣的住所臺北士林官邸去世,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在去世之後一是想要入土為安,而是想要魂歸故裡,所以在蔣介石去世後,他的棺材到底是葬回大陸還是留在臺灣就成為當時急需解決的事情,但是四十年了這件事都沒有定論。
  • 大陸自由開放,為什麼蔣家人不能去?她一下飛機,蔣家人全去了!
    大陸自由開放,為什麼蔣家人不能去?她一下飛機,蔣家人全去了!本刊記者日前在香港訪問了「蔣家菜」的創辦者、蔣介石先生的侄孫女蔣孝玉女士,請她從飲食的角度談了有關蔣介石、宋美齡、蔣經國、蔣方良、蔣緯國等已經故去的「蔣家王朝」主要人物的生活點滴。
  • 別人都可以去大陸,為什麼蔣家人不能去?她一去,蔣家人全去了!
    (文史大帝原創,發表於百家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洗稿和抓取)1949年,蔣氏家族在大陸的大大小小都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直到蔣介石去世,許多人都沒有返回過大陸。甚至,在蔣經國去世以後,他們還是不能回來。然而,兩岸人們血濃於水,交流和來往沒人阻擋得了。隨著進一步的開放,臺灣不少人開始前往大陸,與親人們會面,甚至到處參觀、投資。這令蔣氏家族的眾人羨慕不已。蔣介石的侄孫女蔣孝玉也是其中一個人。
  • 蔣介石歸葬大陸很難辦,何時能實現?他的孫子首次回應臺灣媒體
    1975年4月,蔣介石病逝,蔣夫人宋美齡和蔣經國按他生前的交代,暫時不下葬,浮棺厝於臺灣慈湖蔣家寢陵。 兩年前,老蔣有預感,自知時日不多,留下遺言,生不能回大陸,就待死後葬於大陸。
  • 蔣介石沒能運回臺灣的文物:為驚嘆世界的十大國寶,禁止出境展覽
    1949年蔣介石撤到臺灣,帶走了許多的國寶文物,因為走得比較急,所以也遺漏了一些,圖中的這個文物就是當時蔣介石遺漏下的頂級國寶,現為中國驚嘆世界的十大國寶之一,1923年出自河南新鄭的一個墓中,稱之「春秋蓮鶴方壺」。
  • 到底在臺灣人眼中,大陸人是怎麼樣?一起聽聽臺灣人的評價
    臺灣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對於他們一部分來說,總是會對大陸產生一定的偏見,這些偏見就曾為了一種刻板印象,讓他們深信不疑。那麼,到底在臺灣人眼中,大陸人是怎麼樣的呢?一起聽聽臺灣人的評價。
  • 24年前,蔣介石的孫子回溪口祭祖,返程前說了一句話令人感慨不已
    解放戰爭爆發前,國民黨無論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都佔據絕對優勢,背後還有美國人的支持,因此老蔣信心滿滿,豪言只需一年就可以結束戰爭。解放戰爭的第一年,國軍的確在戰場上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從第二年後就開始走下坡路,第三年更是兵敗如山倒。淮海戰役慘敗之後,老蔣的嫡系精銳幾乎損失殆盡,他也徹底失去了繼續和我軍爭鬥的資本。
  • 蔣介石後人回大陸祭祖,買門票參觀老宅,一句話令國人感動
    自小深得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疼愛。長大後入讀軍校,後插班進入臺灣大學就讀。蔣經國去世後,蔣孝勇在中國臺灣政商兩界都受到排擠,於是舉家避居加拿大,後又遷往美國。其間,隨著李阿輝不斷暴露出「獨」真面目,蔣孝勇對臺灣的現狀更加不滿,回大陸故鄉的念頭也更加強烈。1995年4月的一天,妻子方智怡告訴蔣孝勇,她想隨同父母到大陸訪問遊覽。
  • 蔣介石孫子回溪口祭祖,買門票進祖宅,嘆息後說了一句話!
    1949年,蔣介石永別故鄉溪口。這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過去,淮海戰役落幕,國民黨軍一敗塗地。四面楚歌中的蔣介石,無奈在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隨後就去了臺灣。
  • 蔣介石臨終前留下遺言,國人聞之落淚,毛主席聽後只說了三個字
    4月24日下午,蔣經國的妻子蔣方良,帶著兒子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和女兒蔣孝章,離開溪口,在寧波登船,先行趕往臺灣。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則於4月25日下午3點拜別祖堂,其後輾轉於上海、福建、廣東、四川等地,於12月10日下午2點飛離成都,下午6點30分抵達臺北。從此,他們只能隔著海峽,遙望故土。
  • 大陸核試爆後,蔣介石是怎麼向臺灣人交待的……
    老蔣斷言大陸很難製成核武器1963年秋,臺灣政界、學術界的一些人從赴美人員、美國駐臺記者口中獲得一些未經證實的信息,說大陸的各項建設搞得十分快速,軍力也建設得甚為強大,而且還在造原子彈,蔣介石「反攻大陸」恐永不可能。這些消息均是猜測,更不見公開報導,但還是讓島內很多人的焦慮不安。
  • 蔣介石退守臺灣,春節除夕夜一個習俗,仍保留在大陸時的傳統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他從小讀四書五經,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響極深。蔣同樣要求他的兒孫也要學習傳統文化,日常生活中講著寧波家鄉話。每逢過春節,蔣介石讓管家張燈結彩,布置的跟大陸過年氣氛一樣。說了蔣總統,再說說隨著老蔣來臺灣的普通國軍們如何過春節的。臺灣的除夕當天,祭祖必不可少。到了晚上,吃年夜飯守歲和大陸一樣。閩南家族還有圍爐傳統,餐桌下面的大火爐周邊,放著票子。
  • 毛澤東眼中的蔣介石:臺灣還是蔣當「總統」的好
    蔣介石對美國人搞這一套的陰謀很清楚。他表面上說同意搞民主競選,但實際上從來就不打算放棄權力。正當此時,毛澤東表示了這樣的態度:在臺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他在一次接見外賓時說了這樣的話:「臺灣是蔣介石當總統好還是胡適好、還是陳誠好,我看還是蔣介石好。但凡在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1948年底至1949年上半年,由於軍事上的失敗,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已成定局,開始籌劃後路。除了搶專家、搶人才外,有計劃地將黃金白銀運往臺灣。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上海市市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時已去職在香港逗留的蔣介石的親信俞鴻鈞,突然接到蔣介石從溪口拍來的電報,要他想方設法將國庫中的黃金提出來秘密送到臺灣,並叮囑再三:「千萬要守秘密!」因為他們早已預料,李宗仁一定要以庫存黃金作為「和談」的條件之一。
  • 蔣介石死後,他的繼承人並不是蔣經國,原來是他
    解放戰爭中蔣介石戰敗之後便退會到中國臺灣,在臺灣蔣介石的家族任然管理著臺灣。1975年蔣介石在臺灣去世,原以為他的兒子蔣經國會沿襲自己父親的位置繼續管理臺灣,但是最後卻沒有而是又另外一個人接任了統治權。到底是誰繼承了蔣介石的位置呢?
  • 蔣介石孫子臨死前回老家溪口探親,臨走前說的話讓人感慨
    4月25日這天,蔣介石帶著親信部隊逃往臺灣臨走前有人問他「總統什麼時候再回來?」蔣介石沒有回答,只是向大家伸出三根手指。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蔣介石這一去直到去世都沒有再回來大陸。中國人都講落葉要歸根,大陸始終成了蔣介石晚年的心結,就像臺灣詩人余光中寫的《鄉愁》「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蔣介石當年從廈門轉運了多少黃金到臺灣
    字數:2400,大約閱讀時間:4分鐘1、眾所周知,解放前夕,蔣介石從大陸運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和黃金到臺灣,那些珍貴文物,後來成為臺北故宮的館藏文物,黃金則成為蔣介石從事戰爭、政治活動以及後來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資金保障。蔣介石什麼時候開始,總共從大陸運走了多少黃金到臺灣呢?
  • 大陸版《蔣介石自述》言歸正傳
    在臺灣堪與《毛主席語錄》相提《蔣介石自述》全書收錄蔣氏談革命、談儒學、談青春、談治國、談信仰、談曾國藩的人生精要百餘篇,不刪一字;首度披露蔣介石敗走臺灣後的心路歷程,精編蔣介石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十篇公開演講。書中收錄貫穿蔣氏一生的數千篇自述性文章,蔣氏談其與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汪精衛、胡適、陳誠等人交往經歷的文章。
  • 臺灣為大陸遊客規劃蔣介石生活一日遊行程(圖)
    大陸遊客即將開放來臺觀光,關於蔣介石生涯、喜好與生活點滴等故事,業已變成大陸觀光客最好奇的參觀景點。臺灣媒體披露,島內的一些旅遊業者、甚至桃園縣政府觀光營銷局已著手規劃「蔣公生活一日遊或二日遊」套裝旅遊行程,對大陸遊客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