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公子壯繼位,為何是嬴稷撿了便宜?趙武靈王:還得看我安排

2021-03-05 歪史

公元前307年,大力士秦武王在洛陽舉鼎,意外地被鼎砸死,因為沒有兒子,所以秦王的位子就成了懸案,這時候,最有機會的就是在秦國的公子壯,他是武王同父同母的弟弟,也是當時第一順序繼承人。

所以,秦武王一死,惠文后和公子壯就籌劃著繼位,這時候看起來,無論如何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時候宣太后、公子芾一系雖然有爭奪王位的想法,但是實力不濟,公子壯又得到樗裡疾的支持。

可是誰知道,就在宣太后處於劣勢,公子壯即將登上王位的時候,遠在趙國的趙武靈王插手秦國王位,他聯合燕王,直接用大軍壓境的辦法威逼秦國同意立在燕國作人質的嬴稷為王。

即便當時秦國一致反對庶出的嬴稷,但是形勢比人強,剛剛遭遇國喪,力量又被王位爭奪削弱,跟本沒實力和趙國爭奪,以來宣太后一系又加緊遊說活動,最終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嬴稷成功的登位。

嬴稷即位,就是後來的秦昭王,最終在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為統一六國打下基礎,如果沒有趙武靈王,那麼這個肯定會改寫歷史。而公子壯呢,還不死心,和惠文后一起自立,號稱季君,但是被秦昭王以叛亂的罪名處死。惠文后也被處死。

在當時,嬴稷之所以成功,一來受到宣太后的活動,一來是受到趙武靈王的協助,所以能夠輕鬆擊敗名正言順的公子壯。在趙武靈王看來,當人質的嬴稷成功繼位,在國內沒有根基,又是趙王和燕王一起擁立,將來肯定對他們有好處,然後還可以分化拉攏秦國,給秦國製造內亂,壓制秦國的勢力,當然事與願違,趙武靈王成功的立了一個對手,後來秦國和其他國家的差距就是秦昭王時期拉開的。

為何公子壯會失敗?歪史以為,佔盡優勢,又名正言順的公子壯之所以失敗,就是當時非常孤立,即使朝臣支持,不過沒有強而有力的外援,所以趙武靈王的大軍一到,秦國上下立刻動搖。

再來宣太后運作比惠文后要高明一些,他知道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而惠文后抱著身份不肯曲意也失去了一些支持者。後來宣太后為了平定義渠,曾經給義渠王生了兩個孩子,光這魄力,惠文后就比不上。

再者,一開始,惠文后和公子壯認為大事已成,沒有搶著先機,俗話說的先入為主就是這個意思,提前登位可以名正言順,等到後來已經物是人非,錯失了最好的時間。

所以不僅錯失王位,還賠上了身家性命。他本人則成了趙武靈王和宣太后的犧牲品。但是,對於秦國來說,簡直太划算了,秦昭王在位56年,期間打殘韓魏,重挫趙國,擊潰楚國,牢牢的保持秦國的領先地位,如果是公子壯又是另一種結果。

相關焦點

  • 秦武王為何要舉大鼎?讓羋月和嬴稷撿了漏
    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說。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立異母弟,是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琇氏,號宣太后。武王死時,昭襄王為質於燕,燕人送歸,得立。---《史記,秦本紀》所以當時不少大力士在秦國做了大官,相反像張儀這樣的口舌之輩,卻被秦武王棄之不用。這麼一來秦國能發展好嗎?我不信。
  • 《羋月傳》:羋月、羋姝相爭,嬴稷中途截胡,成就戰國最狠霸主
    一個魏冉,《史記》載,「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並未說魏冉官居何職。至於她的三個兒子,長子嬴稷已經被發配燕國當人質,二兒子嬴芾,三兒子嬴悝,還都沒有形成自己的權力圈。魏冉雖有謀略,但在秦惠文王時期,僅僅是作為二流權臣,無法參與核心層的內政外交。到秦武王時期,魏冉雖得到一定重用,可畢竟是羋八子的弟弟,羋八子與惠文后本來就不可能和睦。因此,魏冉要一手遮天是絕對不可能的。
  • 秦昭襄王:超長待機的君主,頻頻東出,為秦國一統天下奠定基礎
    此時,秦庭內部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宣太后為首,他們擁立公子「芾」為王,而另一派則是以秦惠文王王后(秦武王之母)為首,他們擁立公子「壯」。然而,機會往往總會在不經意間落到你的身邊,當時,趙國名君趙武靈王看到秦國內亂,意識到機會來了,他想扶持一個秦王室的公子,以達到控制秦國的目的。不過,趙武靈王縱觀在趙國的秦國質子中,還沒有那個能讓他瞧得上眼,反倒是在燕國的公子稷,趙武靈王很是喜歡。
  • 在秦惠文后的壓力下,嬴稷如何奪取王位?羋八子有哪幾樣籌碼
    為此秦惠文后,將庶出子公子壯立為嗣子,希望讓他來繼承王位。可是穰侯魏冉卻支持他姐姐羋月的兒子嬴稷作為繼承人。這麼一來雙方大打出手,嬴稷在趙武靈王的幫助下,成功奪取秦國王位,也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秦惠文后就此落敗,從而被誅殺。
  • 英明神武的趙武靈王幹了兩件蠢事:一件坑了自己,一件坑了趙國
    (趙雍其實一生都沒稱王,「武靈」是他死後的諡號,後人尊稱為趙武靈王,本文為了行文方便,統一稱為趙武靈王)當時,各大諸侯分成兩大陣營,正在逐鹿中原玩得不亦樂乎。魏國發起五國相王的合縱運動,來對抗秦國的連橫策略,本來想拉趙國一起哈皮,但是趙武靈王裝慫,沒有接受魏國的求盟,說趙國的實力還很弱,不具備稱王的資格,反而自降一格,讓國民稱自己為君。
  • 功高震主的魏冉,為何能夠全身而退?說說秦昭襄王不殺他的原因
    然而在秦昭襄王時期,有一個人地位顯赫,甚至一度把持秦國朝政,卻僅僅是被遣回封地,可以說是全身而退的,這個人就是穰侯魏冉。那麼以秦昭襄王的性格,為何沒有殺害他,反而還放他回封地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一一道來。一、於私:魏冉擁立嬴稷為新君,使其坐穩王位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為將軍,衛鹹陽。
  • 秦昭王做了41年的「幕後」秦王,60歲真正親政,他為何不早奪取秦宣太后的權力
    但是這對母子也很奇葩,秦昭襄王從19歲繼位開始,都是由其母親秦宣太后把持朝政,秦昭襄王給人的感覺是無所謂,因為秦宣太后這一掌權,就是四十一年,也就是說他60歲的時候才開始親政。這個年紀倘若放到他的短命兒子、孫子身上,那就真的沒法幹了。那麼秦昭襄王這位歷史上的雄主,為何甘願做四十多年的「幕後君主」,他為什麼不敢,奪取母親宣太后的權力?
  • 秦王母子嫌隙漸深,宣太后跟嬴稷掃清障礙,快速清除嬴壯勢力
    有公子疾助手,戰車司機有魏冉,也是有文為嚴君疾,甘茂,張儀,武有司馬錯白起。還是能象有秦惠文王一樣按著即定方向前進。武王生而有神力,身高體壯,勇武好戰,喜較大力。在秦武王出巡洛陽時,與他們比賽,舉雍州九龍大鼎。結果出意外把秦武王砸到兩目出血,拆斷脛骨,流血過多氣絕而亡,從此宣太后臨朝稱制,通過鐵血統治。
  • 歷史人物簡歷:秦昭襄王18歲當王,32歲重用白起,65歲長平破趙
    羋八子想立公子芾;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壯,並得到樗裡疾的支持;趙武靈王迎立在燕國為質的公子稷,魏冉也支持公子稷為秦王。最後,公子稷取得了勝利,繼位為秦王,即秦昭襄王。秦昭襄王19歲,繼位之初,由母羋八子聽政,羋八子號宣太后,於是諸侯王的母親都開始始以太后為稱。任命樗里子為相,魏冉為將軍。武王時代的丞相甘茂離開秦國出走到魏國。
  • 秦王的人選趙雍說了才算,羋月都得認慫
    說起這事兒,必須得提一個人,趙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趙雍是趙肅侯之子,戰國時期趙國第六代君主,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在他統治下的趙國,可以說達到了趙國國力的巔峰,連誰做秦國的國王都得他趙武靈王趙雍說了算。
  • 年僅十四歲的趙惠文王,真的餓死了父親趙武靈王嗎?這算不算弒父
    趙武靈王這樣安排,大臣們也就這樣認了,專心輔佐新君公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可是趙武靈王慢慢的覺得自己的話不好使了,當主父不如當皇上來得更過癮。他又後悔了,希望能夠回到過去,自己重新掌權。三、讓位之後,趙武靈王又想奪回皇位趙武靈王在看到自己的長子公子章向自己的幼子公子何恭恭敬敬的行禮時,他心裡非常的不舒服。因為他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本來應該顛倒過來。所以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趙武靈王就不斷地向公子章示好。
  • 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
    可以看出羋月在秦惠文王嬴駟時期受不得寵,因此她的兒子嬴稷被派往燕國做人質。公元前329年,秦惠文王死後,其子嬴蕩繼位,也就是秦武王。秦武王年少好勇,喜歡與人比試力氣。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他個人愛好的原因做了大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孟說在周王室比賽舉鼎,被龍文赤鼎砸死,時年23歲。
  • 秦國的羋月與秦始皇嬴政、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是什麼關係?
    可見羋月在秦惠文王時期並不受寵愛,所以她的兒子嬴稷被送到燕國做人質。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29年去世後,其子嬴蕩繼位,即秦武王。王少勇年少好勇,喜歡與人比試氣力。大將軍任鄙、烏獲、孟說等皆因其個人嗜好而成大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孟說在周王室比賽舉鼎,被龍文赤鼎擊斃,時年23歲。
  • 趙武靈王一代英主,為何被活活餓死?因為犯了兩個大忌
    這就是著名的胡服騎射,很簡單,望文生義,趙武靈王繼位之後根據周邊胡人騎兵不時的騷擾趙國,還有個狄人建立的中山國將趙國一分為二,使得代地成為飛地,而周邊齊國、魏國、秦國都是強國,都是先前的霸主國家,實力都非常強。
  • 歷史上趙武靈王活活被餓死,趙惠文王為何沒有救他?真相扎心!
    趙惠文王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國君,他是趙武靈王的次子,嬴姓,趙氏,名何。趙惠文王年幼時就繼位了,但是之前的太子章就起兵反對趙惠文王,還殺死了當時的相國肥義,但是最後兵敗,躲到了趙武靈王住的沙丘宮。之後被趙惠文王的人包圍,斷水斷糧三個月,最終餓死了趙武靈王。
  • 被逼「殘害父兄」的一代雄主——趙惠文王
    因為他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本來應該顛倒過來。所以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趙武靈王就不斷地向公子章示好。無形中讓有些大臣嗅到了別樣的味道,覺得公子章還有可能成為王位的繼承者。於是有些好事之人開始在公子章的耳旁吹風,意思是說皇位本來就是你的,你為什麼心甘情願的做臣子呢?而趙武靈王此刻非常希望有個人來分一下趙惠文王的權利,那麼這個最佳的人選就是公子章了。
  • 沙丘為何這麼邪門?真的是商紂王、趙武靈王和秦始皇的困龍之地?
    談秦說漢(368)沙丘為何這麼邪門?真的是商紂王、趙武靈王和秦始皇的困龍之地? 公元前475年,趙國佔領代國,設為代郡,趙武靈王將其封給公子章。秦始皇統一中原後,沙丘仍歸代郡管轄。 把沙丘當作一個邪門的地方有失偏頗,將其形容為困龍之所更加荒唐。商紂王是喜歡在沙丘玩耍,但紂王死在鹿臺,跟沙丘沒什麼關係。趙武靈王被餓死於沙丘宮是有點離譜,但秦始皇東巡時已經病了,只是路過沙丘時才斷了氣,真怪不得沙丘。
  • 趙武靈王被圍沙丘行宮三個月,為什麼竟然沒有一個親信前來救駕?
    趙武靈王被圍困在沙丘宮三個月,最後被活活餓死。沒有人知道他是一個死了的人,做了一個新的水平的教學書。趙武靈王是誰?他是趙國最有成就的國王之一。公元前322年,15歲的趙武靈王繼位趙王。繼位時,趙國很虛弱。從這張地圖可以看出,趙國被中山國一分為二,國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