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這麼久,我終於接受他只是普通孩子這個事實了

2020-11-03 太平洋親子網

你身邊肯定有這麼一個媽(也可能就是你自己),事業幹得風生水起,偏偏有個「拖後腿」的娃,把職場女強人活活逼成家庭女高「管」。

看到孩子玩土要管:「小姑娘不可以玩那個,髒!」

孩子摸遙控器要管:「不可以看電視,眼睛都要近視了!」

吃飯不好更要管:「說了多少遍,不可以剩飯!」

……

無奈越管,小傢伙越不給力。

老母親這顆操碎了的心,輕易是粘不好了,只好幽幽吐出一句感慨:我這娃,看來只能做個普通孩子了……

先不說做個普通孩子沒啥不好,媽媽這種經常把「不可以」掛在嘴邊的行為,怕是會坑娃又坑己呀——

一、容易發生危險

想想看,「不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玩玩具」和「不可以摸電插孔」,都是「不可以」,但不遵守這兩種「不可以」,產生的後果卻有著巨大差別。

孩子沒法get到「不可以」之間的差異,也無法分辨事情的嚴重性,「既然吃飯的時候玩了玩具也沒什麼,那不如摸摸電插孔試試?」想想都危險。

二、很煩人,還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想想看,如果一天到晚總有人在你耳邊說,這樣不可以,那樣不可以,是不是很煩?聽多了,關懷也成了嘮叨,再有理都是徒勞,還容易打擊孩子探索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長此以往,孩子要麼變得畏手畏腳;要麼進入另一個極端,暴躁叛逆,事事和父母對著來。

三、破壞好奇心與想像力

每個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都滿載著好奇心與想像力。在他的畫作裡,車輪可能是方的;在他的眼睛裡,泥土裡藏著神奇的魔力。

而如果你說,「寶貝,車輪不可以是方的」「泥巴太髒,不可以玩呦」……孩子可能會為了服從大人的指令,壓抑自己的好奇心,反正他想的都「不可以」,那就你們說啥就是啥咯。這樣一味地「不可以」,容易讓孩子缺乏主見。

想說「不可以」的時候怎麼辦?

1、有時候,必須說。

如果某些事情會讓孩子或他人受傷、發生危險,就一定要嚴格禁止。例如玩火、玩電、爬窗等,就是應該要嚴格貫徹的「不可以」!

但是,你需要強化「不可以」的效力,平時不說,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說,一旦說了不可以,就一定要堅定地執行。讓孩子感受到不容拒絕、不容違背的力量,才能起到作用。

2、有時候,能不說,就不說。

孩子的成長需要探索和嘗試。如果是一些無傷大雅的行為,在後果可控的情況下,那就隨他高興,讓他嘗試吧。

比如,想吃辣椒?那就試試唄,他體驗一下就知道「辣」是什麼感覺了。與其說一萬遍「不可以吃這個,太辣了」,不如在他辣得抓耳撓腮時遞上一杯水,站在他的角度評價一句「啊,果然很辣呀是不是?」

3、其他時候,換種方式說。

✔ 用「可以」表達「不可以」

比如孩子想吃薯片,你可以回答:「好的,你可以在吃完飯以後吃一小片薯片。」

先順應孩子的想法,再給一個合理可行的方案,給孩子做「排序」,避免正面槓,還能讓孩子學會耐心等待。

✔ 讓孩子自己「選擇」

孩子到兩三歲,自我意識覺醒,進入到第一個「叛逆期」,你越說「不可以」,他越是偏要做。這種時候,可以來一點「選擇」的套路——讓他怎麼選都是對的。

比如想說「不可以跑太快了」,可以換為「你想要和媽媽牽手還是爸爸牽手呢?」

✔ 少嘮叨,用習慣的力量約束不好的行為

可以藉助繪本、故事等,幫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養成好的習慣。

比如不可以打人,不可以亂丟垃圾,不可以亂發脾氣……都有許多優秀的繪本,畫風可愛,故事生動有趣,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在潛移默化中就改掉壞習慣了。

其實親子教育裡沒有那麼多的「不可以」,少嘮叨,多鼓勵,養育優秀的寶貝,就從「我愛你」和「你可以」開始吧!


早自 1905 年創立至今,美贊臣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作為全球知名的嬰幼兒營養品品牌,致力為全球嬰幼兒提供科學營養,給他們帶來一生最好的開始,是美贊臣矢志不渝的使命。目前,美贊臣生產的 70 多種營養產品行銷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美贊臣鉑睿、美贊臣五星草飼安兒寶、藍臻等。

相關焦點

  • 「養娃這麼久,我終於接受他只是普通孩子這個事實了」
    你身邊肯定有這麼一個媽(也可能就是你自己),事業幹得風生水起,偏偏有個「拖後腿」的娃,把職場女強人活活逼成家庭女高「管」。看到孩子玩土要管:「小姑娘不可以玩那個,髒!」孩子摸遙控器要管:「不可以看電視,眼睛都要近視了!」吃飯不好更要管:「說了多少遍,不可以剩飯!」
  • 看上海普通家庭養娃圖鑑,這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吧!
    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上海中上階層養孩子難,普通家庭養個孩子就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如此看來,唱歌跳舞都算不上乘風破浪了,養個孩子才算吧!田師傅就是上海市的普通居民,雖然是上海本地人,但是,家裡沒田沒地沒房也沒有祖輩積累的資源,是一個真正樸實無華的本地人。據他自己說,唯一比外地人好一點的就是,趕上了房價不像現在這麼高的時候,買了一套房。
  • 普通家庭這麼「富養」孩子,就是給他最好的財富!
    在抗洪救災報導中,我看到有很多稚嫩的面孔,他們大概都是20左右的年紀。 每每看著他們辛勞勇敢的背影,我都會有一種「心頭一暖」的感覺,就好像,有他們在我們就可以安心了。 同樣都是祖國的未來,有的孩子在抗洪救災的前線,有的卻在燈紅酒綠,肆意揮霍。
  • "媽媽,我為什麼這麼醜?"面對事實,應該讓孩子先學會接受面對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媽媽,我為什麼這麼醜"小麗給我說她女兒到了新的學校後,心情都不是很好,每天回到家都情緒低落煩悶。一開始的問她怎麼了,也不肯說,後面情緒一下崩開,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 【帶娃那些事】大動幹戈以後是他圓滿的表現!
    作者:寶寶知道家有三少不難發現,沒結婚時總是希望有個愛自己的白馬王子,大腦裡充分想像的童話故事可美了,等結婚以後,浪漫,卿卿我我,原來真的只是電視上才能有的,於是又開始渴望,渴望有個娃多好呀,三口之家,大手拉小手,一家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多幸福的事呀。。。。
  • 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
    導讀: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若總是對娃大吼大叫,會養出這三種孩子,將來可別瞧不上他!
    甚至,有些爸媽會誤認為,只要在教育孩子時,不打孩子就可以,罵孩子幾句沒關係。他們不知道,這種吼叫的言語暴力,使孩子處於「高壓」之下,沒幾個孩子能扛得住!最終,爸媽吼來吼去,只會養出這三種娃,很可能讓人瞧不起,耽誤孩子的未來。「吃飯不許剩飯粒子」,「吃完飯也不知道撿碗」,「幹完活能不能自覺寫作業」?
  • 養娃體驗之第九個月 | 我就是我娃最好的媽,就這麼自信
    大力說:養娃這件事太個人了,不說隔代,同輩之間的理念都可能截然不同。育兒難分對錯,我們就是要有自己帶娃帶得很好的信心:我的奶就是夠,我的方法就是合適,我就是我娃最好的媽。朋友形容:像個麵團發起來了331天,馬上進入第12個月,接著就是周歲了,我的養娃體驗也得抓緊時間寫了
  • 養娃體驗之第12個月 | OMG!我的孩子一歲了
    我的孩子一歲了!!!!而且種類需要豐富一點,米糊只是主食的一種。上個月開始用勺子,到這個階段,已經能吃到一點食物了。養娃以後就真香了。這種情況下,我不會跟孩子說「要分享」,因為他還聽不懂。可能還會有養娃體驗的第二年報告,不過應該不會再按月來寫。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很多學問要做。
  • 「事實勝於雄辯」謹記這一點,少講「大道理」也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以前看過一篇文字,有位爸爸經常帶孩子出門,但他帶孩子去的地方不止繁華都市看現代化新潮的生活方式,也不止是遊山玩水體會詩和遠方開闊眼界。他還經常帶孩子參加志願者公益活動,慰問孤寡老人,探望留守兒童,資助失學孩子,帶孩子去往田間野外感受莊稼的生長,收穫的辛苦。他說要讓孩子看到生活真實的面目。
  • 爸爸帶孩子越久,孩子越優秀!原因竟然是這樣......
    那時候我對他已經放棄了,覺得這人就這樣沒救了。誰知道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只要沒人幫,男人自然就能學會帶娃!記得那是個工作日,婆婆臨時要晚上回趟老家,我要加班開會。早到家的老公不得不面對做飯,給娃洗澡的「重擔」。
  • 養娃,要在三教九流中轉過
    人生觀有點崩:媽媽說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是好孩子,可是不是。孩子哭訴自己的東西被搶了,小夥伴撒謊了,自己被耍了,自己又被誰推了......起初,朋友雖心疼孩子,但不願意檢討自己,只是偏執的責怪為什麼這些孩子的家長這麼沒素質,為什麼不把孩子教育成她家孩子那樣?對於她的癲狂,我就看,不吱聲。
  • 降低養娃成本,做好這個計劃就可以
    之前,有人做過統計,普通家庭養一個孩子預計要花50-130萬,如果出國留學,至少需要200多萬。這些費用,對大多數家長來說,負擔有多重呢?根據調查,在我國養娃成本幾乎佔據了家庭收入的50%,可見壓力之大。而在這當中,教育的支出負擔最重。從幼兒園到大學,學費,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夏令營……每一筆都是昂貴的開銷。對孩子的教育,就像一場「長期投資」。
  • 孩子「教養」事關重大,養娃不能「隨便他」,規則意識要從小培養
    下課時,我在活動區又碰到了這個小男孩,他正在把遊戲池中的沙子往地板上倒,媽媽正準備阻止。奶奶卻說,沒事兒,隨便他玩吧,那邊不是有人打掃嗎?瞬間我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一般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課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熟悉規則而到處亂跑,或者想要離開。
  • 學而思出版:養娃就像買彩票,全看運氣好不好
    中年媽媽瘋魔實錄曝光:養娃就像買彩票,全看運氣好不好!我可不這麼認為。結果,班上40個孩子,我娃常年保持在30名左右,其他各項也不顯山露水,還時常被老師告狀說他上課愛講話,作業馬虎粗心,作文都是錯別字,眼瞅著就朝學渣的路上絕塵而去了。
  • 養娃就像買彩票,抽到學霸還是學渣,全看天意。
    我可不這麼認為。因為養娃就像買彩票,抽到學霸還是學渣,全看天意。上天派發給我們的孩子,其實早就暗暗標好了獎項!尤其當孩子一上小學,靠實力硬碰硬,父母到底抽中的是哪一款「彩票」,就再也藏不住了。,可能就是他父母運氣好,拿到了【一等獎】而我看著像拿到了普通的三等獎,實際上是一張隱藏的「謝謝參與」。
  • 怎樣訓練爸爸帶娃?其實不用訓練,爸爸天生就是帶娃高手!
    孩子做事需要鼓勵,爸爸也不例外。天哪,你怎麼這麼抱娃?這個奶瓶洗過了嗎?尿不溼不能這麼換!如果帶娃這件事,一開始就遭到了質疑和否定,是無法繼續堅持和改進的。我最幸福快樂的時光就是路先生出差回來的日子。這不僅意味著我能吃到當地的可口小吃,更是因為路先生會幫忙帶小飯盒,我終於可以解放雙手啦!如果你覺得路先生一開始就會幫我分擔家務,那你就錯了。
  • 養娃就像買彩票,全看運氣好不好
    結果,班上40個孩子,我娃常年保持在30名左右,其他各項也不顯山露水,還時常被老師告狀說他上課愛講話,作業馬虎粗心,作文都是錯別字養娃這麼些年,咱也算看明白了:「您家孩子這麼優秀,到底是咋培養的?」都不怎麼管他……」啊,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個不經意的表情,都像一把傲嬌的刀,扎在了我們普通父母的心口上,都
  • 《問道》手遊養娃日記!玩家直呼花2億養娃,養不起太燒錢了
    問道手遊在更新了幾個版本之後,終於開啟了養育系統。玩家在遊戲中能夠感受一把「我在問道當爸媽的奇特體驗」,並且這個孩子可不簡單,能打能萌還能買醬油。一些CP玩家的內心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想迫不及待的要個孩子,但是這個要孩子也是有條件的。
  • 終於有科學證明:爸爸帶娃越多,孩子越聰明
    ,我還想堅持這麼做。我現在特別竊喜我當年的那個堅持,因為那個不會換尿不溼、不會拍隔、孩子交給他不到5分鐘,就跟孩子一起哭著來找我的寶爸,現在晉級為了能讀繪本、能哄睡、能單獨帶寶寶旅行的的高配爸爸。事實證明,只要不拋棄不放棄,豬隊友也能變神助攻嘛!1科學證明,爸爸帶娃更聰明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撐我死磕到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