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進課堂 同教同學(第一期)
暨十三五市級課題「促進小學英語深度學習的語感閱讀研究」推進活動
為進一步落實我校「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加強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學科教學能力,我校策劃了「名師進課堂 同教同學」系列活動。10月23日,開展了「名師進課堂 同教同學」第一期英語專場活動,暨十三五市級課題「促進小學英語深度學習的語感閱讀研究」推進活動,此次活動我們邀請了全國知名英語特級教師黃慧老師蒞臨指導。我校全體英語教師參與活動,省錫中實驗學校小學部全體英語教師、省錫中實驗學校第一小學及兄弟學校教師代表也受邀參加此次活動。
我校王菁菁老師為在座老師呈現了一堂典範研討課《Pip and the little monkey》,在設計本課的繪本教學時,王老師以深度學習理論為指導思想,重在以語感閱讀為基礎訓練學生的思維。上課伊始,王老師以已學故事
一節成熟的課離不開五年級英語組全體教師的齊心協力,五年級英語組群策群力,從環節流程、問題的設置、教學活動的設計,甚至每一句過渡語都精雕細琢。為展示一節好課,王菁菁老師進行了多次試上。五年級英語教師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進行評課改課,根據實際課堂中的教學效果不斷調整,在環節的優化、板書的美化、過渡的精細化等方面出謀獻策。在這一次次的探討中,組內的老師們也在不斷提升自我對語感閱讀研究的把握。
王菁菁老師研討課結束後,黃慧老師進行了評析,表揚王老師把握住了繪本課堂中語言線、思維線和情感線這三條主線,為學生牢固掌握課程內容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黃慧老師帶來了展示課《Handa's surprise》,在本堂課中,黃慧老師首先以 riddle的形式展示和課文場景Africa相關的特徵單詞,並進行了關於非洲的知識科普,讓學生快速的融入課堂。緊接著黃慧老師要求學生觀察繪本的封面,學生在自行觀察和教師提示中對繪本封面的信息有了深入的了解,為接下來解讀課文提供了幫助。黃慧老師在教授關於水果的新單詞時,將板書設計、動作和單詞緊密結合,加深學生印象,確保學生牢固掌握新單詞。在進行課文主體教學時,黃慧老師將繪本內容和之前新授的單詞緊密結合,適時地提出封閉性和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根據不同問題類型給予相應回答。在課程後半段提出的數個開放性問題,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動機,又引導學生深入體驗繪本,主動分享、思考、提出問題和看法,完成了繪本課程深層次的解讀,發展學生思維的教學目的。
黃慧老師以王菁菁老師的繪本課程及《Handa's surprise》錄像課為例進行《繪本,這樣教才有意思》講座,深入探討了繪本課程中應當避免的問題,以及課程設計中應當重視的教學目標,教學體驗和教學結構。在場的老師們都仔細聆聽,認真學習、記錄筆記。
黃老師在講座中提出:備課的水準影響教學質量,教師要對備課存有敬畏之心。沒有深入的研究,就不會有高質量的淺出,失去深入的淺出,兒童只會變得膚淺。黃慧老師同時向在場的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怎樣深度解讀繪本?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黃慧老師提出了研讀繪本的方法:三個維度,三種視角,四個指向。三個維度是What(主題、內涵),How(文體形式、內容結構、語言特點),Why(深層涵意、作者意圖、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四個指向首先指內容解讀指向閱讀理解。抓住故事內容,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與故事人物、與作者、與老師、與自己展開對話,從圖文當中讀懂,以及從圖文了解背後隱藏的小秘密。其次指圖畫解讀指向審美創造,繪本的圖畫不是點綴,而是命脈。第三,語言解讀指向言語交際。最後,主題解讀指向價值引領。讓學生在純粹的閱讀和多元文化的體驗當中,更好的認識自己、融入社會。同時,黃慧老師還提出了繪本解讀的「五讀法」:一讀大意、二讀細節、三讀作者、四讀留白、五讀生活幫助教師更好地釐清繪本教學脈絡。
黃老師的講座讓老師們受益匪淺,對於《典範英語》教學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更加理解促進小學英語深度學習的語感閱讀研究這個課題的非凡意義,也明確了接下來在教學中的側重點和舉措。
「教而不研怕徒勞,研而不教易空想」,「教」是實踐,「研」是思考,兩者相輔相成。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第二小學的全體英語教師們將繼續精心上課,潛心教研,踏實做好每一項工作,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進一步提高二小的英語教學質量。
撰稿:劉紹城
攝影:鄒 成
編輯:陶譯葶
審核:教師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