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英:內容免費浪潮,出版業正在進行一場變革?

2020-12-12 騰訊網

【百道編按】突如其來的疫情,出版業被推上了「免費」這條船。各個出版社或數字內容平臺,免費向公眾開放自己數字內容資源的各種信息,或者說版權資源。如何看待疫情之下出版業的免費浪潮?它會給出版業帶來哪些變革?東方出版中心副總編輯、上海中版圖書公司董事長劉佩英認為,用手上的內容先以免費的形式去攻佔讀者移動端,是出版業正在悄悄進行的商業大戰。真正運用好「免費」這種戰略,有三個步驟需要去走:做更好更走心的數字產品、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結合其他產品或服務構成「免費」市場策略的閉環。

文 | 劉佩英

東方出版中心副總編輯

上海中版圖書公司董事長 劉佩英

我朋友圈裡大概有一半的朋友是做出版或與此有關的文化行業工作者,以前,每天能看到大量的朋友所在的出版社推送的新書推薦、精美的圖書封面展示、圖書發布會或作者見面會的圖片,但是自新冠肺炎肆虐以來,20多天了,這些內容基本看不到了。代之的,是各個出版社或數字內容平臺向公眾開放自己數字內容資源的各種信息,更重要的是,無一不是以「免費」的形式!

比方說,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知識服務平臺向社會免費開放1300餘種電子圖書資源。北京大學出版社為應對高校推遲開學、實行網上授課的形勢,開放了博雅講壇App上的很多數字教材,免費供公眾使用。三聯生活周刊官方App「中讀」,則向所有讀者開放專為此次疫情開發的「抗擊疫情 認知生命」專題內容,免費推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音頻版)、「抗疫紀實口述」「學者看疫情」等多項內容。連當當網雲閱讀平臺都在聯合各大出版社,給全國讀者免費開放諸多電子內容。出版業內知識服務平臺——百道網近期推出「百道學習送你100堂精品課」的贈課活動,讓出版人宅在家裡不至於「能力滑坡」。以往,這些課程可是要收機構10萬以上級別的年費的。

出版人是不是都瘋了?數字內容資源,或者說版權資源,那可是一個圖書機構的核心資產,是出版社的競爭力所在,是出版社的利潤來源。對這些內容資源的定價和收費機制,維持了這個行業的生存空間。

出版人從來就不是碌碌無為之輩,免費肯定有免費的道理。那麼,如何看待疫情之下出版業的免費浪潮?它會不會帶來出版業某些根本性的變革?

疫情之下,國難當頭,各行各業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做貢獻。民眾困守家中,不能去書店買書,也不知如何打發時間,作為生產知識和娛樂等內容產品的出版機構,提供一些內容資源讓大家免費閱讀以打發時間,特別是免費提供系統的關於疫情防控的權威指導信息,是出版企業實踐社會責任、回報讀者的一種高尚行為。

但是,如果僅僅是這樣去理解此次的內容免費浪潮,就未免太簡單了點。疫情籠罩之下,看似平靜的業界,實則早已硝煙瀰漫、動作頻出。

我有一個純粹是出版人的群,是之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開辦的出版業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學員,群員達98位,基本也都是全國各省市出版機構的社領導。以前群裡很熱鬧,經常探討一些出版業的發展問題。但這段時間,大家都不大說話了,20天來,從沒有討論過關於出版的話題。一個原因自然是疫情太嚴重,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疫情所牽掛。另一個原因,大家都在沉思,心存憂慮,這場疫情究竟會給出版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往年這個時候,各社都在制定工作計劃,對全年的經濟指標一般會以同比增長10-20%左右的額度去下達,但是今年,怎麼去訂指標?往年這個時候,各社都已在全力以赴趕製第一季度的新書,各地書店因為開學季也紛紛傳來訂單,一批重印書正在印廠裡整裝上市。但是現在,開工的日期一推再推,就算編輯開始在家辦公,下遊的排版公司、印刷廠也都還沒有復工。書店紛紛歇業,通過圖書的銷售去取得收入來源,近兩個月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更讓人憂慮的是,社會上對閱讀的需求,似乎在變化。這些年,在政府推動下殫心竭慮營造的全民閱讀、書香社會氛圍,疫情之下,統統讓位給了手機移動端。武漢江漢方艙醫院裡一個患者的讀書照片,讓圖書從業者歡欣鼓舞。媒體說,這是民族的精神和希望所在。然而,歡欣之餘,何嘗不是心酸呢:讀書人何其少!要人讀書何其難!圖書市場何其渺茫!

身邊的人,誰不是抱著手機死命地刷啊刷。很多人,突破了每天6個小時的刷屏極限點。因為那裡,確實是信息集散地,是民心痛癢點。中國古來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之說。那麼,對我們出版業來說,民心在哪裡?民心應該就在大眾的注意力上,在讀者的有效需求上,在客戶的移動端上。

因此,用手上的內容先以免費的形式去攻佔讀者移動端,是出版業正在悄悄進行的商業大戰!

免費,並不是一個新鮮的玩意兒。過去的二三十年裡,我們經常碰到免費的商品「夾帶」,或者作為銷售的附贈品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或者作為「先免費使用,等形成習慣再來收費」的銷售伎倆。對此,我們不無反感。

但是,21世紀的「免費」同20世紀的「免費」是截然不同的。美國暢銷書作者克裡斯.安德森在他的《免費》一書中說:我們每天都需要依靠goole網站提供的各種服務功能,但是我們的帳單上並沒有因此而增加消費記錄。同樣,我們在使用facebook社交網站時,在維基百科上查閱資料時也是不花錢的。世界的構建方式在從原子化日益走向電腦比特化,原來的「免費」營銷伎倆現在真正變成零收費了。而這些提供免費服務的公司,卻是世界上贏利能力最強的公司之一!他們的贏利邏輯就在「免費」的背後。

東方出版中心

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出版業被推上了「免費」這條船。但要真正運用好「免費」這種戰略,我覺得有三個步驟需要去走。

一,要沉下心思,踏踏實實做好數字出版,製作更多更好更走心的數字產品。只有數字產品,才具備去爭奪客戶移動端的基本資格。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傳統出版人再次敲響警鐘:要「立刻正視客戶移動端對圖書業的影響」,要立刻拋棄「只要做好內容,傳統出版業的飯碗就不會丟」的觀念。內容,從來就是跟載體結合在一起的,形之不存,內容何附?

二,整合數字內容,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電子書、視頻音頻內容、資料庫、數字平臺,這是大多數出版機構已經在做的工作。但是,這些內容,是否符合客戶移動端的閱讀需求,還要做進一步研究和改進。另外,作為單個出版社來說,手上擁有的數字內容資源並不多,大多數是紙質圖書的電子版。這些內容並不成體系,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服務體系。這對用戶來說,並不能形成吸引力,更不要說形成使用習慣和依賴。這種內容,就算免費開放,都沒有人願意用。只有在某一領域,形成多層次的解決方案,才會形成客戶累積。

我也很希望有條件的機構,能在本輪出版業的免費開放熱潮中,對用戶使用效率做一個調查,摸出規律,出版從業者會從調查結果裡得到很多啟發。

三,用圖書及其數字產品,來結合其他產品或者服務,以提高出版業的贏利能力,構成「免費」市場策略的閉環。

奇虎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說,用免費的產品和服務區吸引用戶,然後用增值服務或其他產品收費,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普遍成長規律。

圖書本身,及其數字內容延伸,都屬於傳統定價產品,基本沒有多少溢價能力。但是圖書因為其內容的多樣性,是聯結萬物的。圖書可以聯結社會大眾的教育培訓、生活美學、旅行遊學,等等,在這種服務產品銷售中,圖書及其內容產品,既是產品的核心,也可以是免費的銷售附贈品,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

我現在負責運營中國出版集團旗下的中版書房實體書店系統,我的戰略要點主要就是:店內以體驗為主,店外的銷售收入才是主要的經濟來源。2019年底,中版書房跟上海某銀行合作,為其高端用戶提供價值10多萬的知識服務,其實就是一堂經濟學課,每個會員另贈送1本圖書和一件文創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以書為聯結點,實現了免費和收費的逆襲。

中版書房

在此次疫情中,出版同業者因為社會責任感,紛紛觸電「免費」。但我們的思考和工作,不能停留在這一階段中。疫情過後,怎麼辦?回到常規,繼續埋頭傳統圖書的出版?還是盯緊客戶移動端,做出更多的移動端閱讀產品,繼續以免費或收費的形式,實現出版業時代的變革?

不管如何,請默念:免費,已經不是過去我們認為的僅僅是一種營銷手段,它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新的商業模式。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end

百道學習免費送100堂精品課

宅在家裡不讓「能力滑坡」

截止日期:2月19日

掃碼進入「百道學習」APP

領取免費課程

熱門文章

何寶賢:實體書店如何在紅海中做電商?特別是疫情之後(附26張PPT)

30多個地方政府馳援中小企業活下去,

政策整理都在這了!

疫情是對出版社線上渠道布局與數字出版能力的一次檢視

版權聲明: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屬的網絡媒體平臺百道網、百道網微信、幫書店微信,以及百道學習APP和小程序等平臺上發布的文章,版權屬於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著作權人共同擁有,嚴禁轉載。任何紙媒、網媒或社交媒體需要發布或轉載,請與版權專員聯繫(service@bookdao.biz),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對於任何未經授權的轉載,我們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

相關焦點

  • 何志勇:出版業未來十年的堅守與變革
    未來,數位化浪潮可以繼續改變內容生產與傳播方式,但改變不了內容對消費者帶來的價值本身。今天正在發生的消費升級會讓內容消費成為下一個十年最大的社會需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出版業仍然是高品質原創內容的主要生產者,這種優勢讓出版業在網際網路時代基礎性產業的屬性更加凸顯出來。可以說,在新的十年新的時代,出版的地位依然牢固,出版的價值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還有所提高。
  • 自出版:出版業變革的前奏?
    這只是技術帶來的曇花一現,還是引發出版業變革的前奏?專家認為,儘管當前自出版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它滿足了多元化的閱讀需求,代表了未來出版業的趨向。這只是技術帶來的曇花一現,還是引發出版業變革的前奏?專家認為,儘管當前自出版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它滿足了多元化的閱讀需求,代表了未來出版業的趨向。
  • 培生、麥格勞-希爾教育入局,「噠噠英語·國際出版業反盜版聯盟...
    為了普及使用正版教材,激發整個行業的版權保護意識,捍衛學員和家長的合法權益,保護知識創新動力,近日,K12在線英語教育品牌噠噠英語與培生、麥格勞-希爾教育聯手成立「噠噠英語·國際出版業反盜版聯盟」,為在線教育教學內容的數位化和規範化做努力。
  • 我國新聞出版業在變革中融合
    本報訊 (記者章紅雨)2月12日,在中國出版年會上,中國版協發布了《2014年度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隨著惠及新聞出版全行業的改革利好政策的相繼出臺,我國出版產業發展呈現營業收入平穩增長,在變革中融合,成為我國新聞出版業發展態勢。
  • 民營出版公司實行"合伙人制" 紙質出版業或變革
    5月8日消息:在圖書出版業整體蕭條的當下』有一批編輯經手的每一本書幾乎都是百萬級暢銷書』這讓人們看到紙質出版正在發生的變化  民營出版公司讀客圖書宣布實行合伙人制度,5位新晉合伙人每人得一輛寶馬車。消息放出雖已有時日,卻在行業內持續發酵。
  • 中國出版業六大趨勢
    這些內容為本的觀念正在得到出版工作者的廣泛認同。打造精品力作,通過創新產品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正在成為出版人的內在追求。隨著國民文化水平的提高,閱讀市場具有巨大的需求空間,但形態變化明顯。  技術的發展和業態的變化無不依賴出版內容的專業化和品牌化,出版業在內容提供方面的獨特價值正在成為其生存發展的生命線。而專業性出版內容的獨佔性,只有通過版權運作的渠道體現其價值。
  • 出版業,中國最窮的壟斷行業?
    ○對於新世紀的第三次文化組織變革而言,在大力學習西方的資本、效率手段之時,還是應該發揮文化組織變革所擁有的巨大文化動員能量,最終指導經濟的還是經濟深植於內的文化價值體系。出版業,中國最窮的壟斷行業?經常能夠聽到業內朋友抱怨:現在的年輕編輯,不知在想什麼,好容易培養上手了,又離開轉行了。
  • 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
    關鍵詞:大數據;網際網路;出版業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71-02 一、大數據的定義與特點 近幾年來,「大數據」一詞廣泛見諸於網絡、報紙以及電視等媒體,大數據的概念正在持續升溫,而2014年「大數據
  • 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陳十一 縱論變革浪潮下的中國新興大學
    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應邀作題為「變革浪潮下的中國新興大學」的主旨演講。陳十一作主旨演講陳十一在演講中首先介紹了深圳的發展情況。他指出,當前深圳正在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他列舉了近期深圳與德國互動的情況,以及深圳的大學尤其是南科大與德國的大學互動合作的進展。他指出,南科大在生物醫藥,創新人才培養,藝術教育等方面與德國建立了廣泛的交流。
  • 「直播帶貨」浩浩蕩蕩,出版業能否分得一杯羹?
    這種形式使得創作者可以進行更廣闊的內容延展,從單層次的知識點介紹,變成圈層泛知識類內容的打造。但同時,他們也面臨著許多困難......疫情影響下,出版業數位化按下了加速鍵,如今在短視頻與直播的土壤上,一個嶄新的出版業態正在生長。 試水線上業態,出版業準備好了嗎? 每隔一兩個禮拜,天天就要在快手進行一場直播賣書活動。作為人民郵電出版社的編輯,她現在有了另一重身份——快手薦書主播。
  • 後疫情時代,出版業換個活法
    2020年,短視頻與直播席捲了各行各業,出版業概莫能外。過去半年多時間裡,大批出版社、薦書人、圖書編輯都忙著在快手開號,一位加入直播賣書大軍的編輯不禁感慨,「直播的能量那是不可限量」,今年上半年,她曾被一場直播一小時賣出6000冊的成績震驚,「線下賣書真的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賣出這麼多本」。
  • 有聲書成出版業新發力點 呈現更多元音頻內容
    滿足公眾對優質、多樣音頻內容日益增長的需求,提升編輯策劃和內容創作能力,將是未來的發力點。無論上下班路上、做家務時,還是運動中,越來越多人以聽書為伴。從網絡小說到經典名著,一本本圖書化作聲波傳入億萬讀者耳朵。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統計,2018年,我國有近三成人有聽書習慣,一個龐大的市場正在使有聲書成為新的風口。
  • 在線自主學習:一場正在發生的翻轉式教育變革
    而在線教育,在經過最近幾年特別是去年疫情中的實踐,新的教育場景和學習模式正在湧現。比如,全世界一些地區的老師和學生正嘗試在社交媒體、手機遊戲等在線渠道進行學習,而一些新在線教育平臺和教育機構正在進行一場在線自主學習的全新嘗試。在面向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時代,在線自主學習新模式的出現,帶給我們很多值得關注和探討的新趨勢。
  • 鄔書林:大力提升我國新聞出版業裝備技術水平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中,有兩項與出版有關,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造紙術與印刷術,這兩項發明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15世紀,古登堡印刷機的發明使出版業步入工業化、產業化時代;20世紀雷射照排技術的發明,又使得光與電取代了鉛與火;進入21世紀後,新一代數位技術帶來的終端變革又將新聞出版業推向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 臺北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傳統出版業如何「突圍」
    東南網6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張燕娟/文 黃少毅/圖)當前,新媒體新傳播方式迅猛發展,包括傳統紙質媒體在內,所有傳統出版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戰。臺北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從2005年前後就開始帶領學生革新傳統出版業,以「數位化+創意+商業」的模式,向與會傳統出版業提供了非常好的「突圍」經驗。謝顒丞總結,「以創新贏得新的市場需求,以差異化來獲取高額的利益,配合跨領域的策略聯盟合作,打造屬於傳統出版業的藍海策略」。
  • 浪潮兩萬人復工,生產一切按部就班
    提前復工,一邊勸返崗一邊招聘據悉,2月10日在浪潮位於孫村的工廠裡,工人們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工,因為是智能工廠,復工第一天,大家都已經各就各位。記者了解到,復工首日,浪潮有兩萬人已經全線復工。為了讓員工提前返崗,浪潮集團挨個聯繫每一位員工,確認返崗意願,還進行了招聘,以滿足用工要求,濟南智能工廠還進行了一場500人規模的招聘。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集團應急工作指揮部總指揮孫丕恕表示,要充分利用智能生產系統加緊生產,保障防疫控疫前線的IT設備需求,做好產品供應及交付工作,實現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科技手段助力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 柳斌杰:新時代的中國出版業需有新作為
    出版業要深入發掘出版資源,把這一偉大歷史進程記錄好、總結好、傳播好。  四是為深入推動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今年全黨要進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一次理想、信念、宗旨、思想、理論的綜合性教育,涉及黨史、文化、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的改革發展等全面知識體系的支撐,出版界理所當然要投入到這一活動中去,搞好自身的學習教育,為全黨深入開展這一主題教育提供知識和精神的支持。
  • 智能客艙——航空公司的客艙數位化變革浪潮
    通過航班配備的機上免費WI-FI熱點,乘客在登機前能通過新浪微博、米聊等社交平臺與自己的小冰互動,獲取實時航班信息;在飛行途中,乘客也能通過平板電腦登陸機上的無線網絡,通過小冰向其他乘客或空乘團隊進行機艙內的私信互動。  圖4:東方航空小冰人工智慧在客艙上線
  • 網際網路正迎"百米跨欄"式變革
    聽一個公關公司的朋友講其工作經歷,以前,公關公司接到客戶公關稿件發布以及負面新聞刪除,只需將平時「圈子」裡的專業人士(一群供職於傳統媒體各個內容版塊的記者和編輯,或者是主流網站的編輯)發動起來,短時間內就可以搞定稿件發布,負面撤稿,十分高效,當然也要付出相應的成本。
  • 出版業的未來
    出版業在過去的一年裡,可謂風雨兼程。最近Spin和Newsweek也宣告不在提供紙質出版物。 簡單來說,傳統通過印刷物來傳遞消息的方式,已經分崩離析。這些印在紙上的內容,不僅經過嚴格的篩選和把控,達到人們的時間,對比新興媒體,也稍顯滯後。而今,出版領域現在已經有了一套全新的體系和制度,它將變得不再那麼中央集權,而會更加的開放、平等和實時。 這自然不是壞事兒。一些人不用再背負高昂的印刷費用,也能夠出版自己的作品。許多諸如Amazon這類的機構,也開始擁有自己制定規則、並讓其他人去遵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