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B端產品的MVP

2020-12-09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oB行業頭條,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TO B的產品和TO C的場景有很大的不同,TO B的業務要複雜很多,對比To C需求也要確定很多,除了少數完全創新性的To B產品以外,大多數TO B產品的MVP不是為了驗證需求是否存在,而是讓產品用最小的代價最短的時間面市,從而可以讓產品的研發可以讓用戶需求來進行驅動,避免閉門造車的尷尬以及產品出來之後和客戶期望南轅北轍的風險。

來源/ SaaS產品說 李東林

編輯/ jenny

MVP是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縮寫,意思是最小可行產品,最近幾年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TO C產品研發以及推向市場的時候,這個概念很是盛行。說說比較有名的二個例子:

一個例子是Zappos,創始人Nick為了證實人們有網上購買鞋子需求的想法,在一開始先到當地的專櫃去拍鞋子的照片放到網上,如果有人下了單,他就跑去店裡購買。這樣,他一開始並沒有倉儲的壓力,也不需要投入成本去搭建一個真正的電商平臺。2009年Zappos被Amazon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Dropbox, 剛開始創始人也不知道Dropbox是不是被大家所需要,所以先拍了一個視頻,視頻主要是演示Dropbox所能解決的痛點以及使用場景,之後把視頻放到Youtube上面,很多網友通過視頻來到Dropbox網站留言表示了強烈的使用意願,也正是這2分多鐘的視頻為Dropbox帶來了上千萬的用戶。

大家看了這二個例子,是否發現了一個問題,C端產品,特別是一些創新的商業模式因為有很大的未知數,所以前期MVP最重要的目的是驗證需求是否存在,商業模式是否成立?基於這個驗證的需求來實現最簡的MVP,然後慢慢迭代開發演變。

但是TO B的產品和TO C的場景有很大的不同,TO B的業務要複雜很多,對比To C需求也要確定很多,除了少數完全創新性的To B產品以外,大多數TO B產品的MVP不是為了驗證需求是否存在,而是讓產品用最小的代價最短的時間面市,從而可以讓產品的研發可以讓用戶需求來進行驅動,避免閉門造車的尷尬以及產品出來之後和客戶期望南轅北轍的風險。

那麼TO B的產品應該怎樣來定義MVP呢?筆者建議遵循下面的步驟來定義B端產品的MVP。

1、確定產品定位

定位主要要確定三個問題,客戶是誰,用戶是誰,要解決什麼問題。

客戶是誰?

一般來說,有二個維度需要考慮,一個是行業的維度,一個是規模的維度。

行業的維度:如果是支持通用行業,或者只是某個特定行業,所需要的產品功能以及產品採用的設計是非常不同的,如果是通用行業,產品的可配置性要遠遠大於只是針對特定行業,但是針對特定行業的產品可以基於行業特點,設計很多貼身的功能。規模維度:比如說跨國公司,本土大公司,中型公司,小型公司,不同規模,地域的公司所需要的產品功能會有很大的差別。一般來說,大公司的業務複雜度很高,如果將大公司的產品給小公司來用,產品易用性很差,培訓實施周期太長,這些都是中小企業很難接受的。

所以筆者的一個原則,同一個業務,針對不同規模的公司的解決方案,長期來說是要分產品線的,如果不分產品線,是很難競爭過有針對性的競爭對手的。什麼客戶都支持,實際上就是沒有想清楚目標客戶定位。

用戶是誰?

在確定了客戶是誰之後,我們要進一步了解用戶是誰。

比如說人事系統的用戶是HR,CRM的用戶主要是市場和銷售人員,ERP主要是採購人員,銷售人員,庫管人員,如果我們能夠抽象出目標用戶的用戶肖像,包括主要性別,教育水平,喜好,使用系統的場景等,對產品功能定義以及設計會非常有幫助。

比如說人事系統的主要使用用戶是女性,為什麼現在沒有一款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頁面風格是偏女性喜歡風格的呢?如果有,一定讓人眼前一亮。

CRM的銷售人員辦公一般處於移動場景中,那麼相關功能在移動端的友好度,就很重要的。如果用戶一直坐在PC面前,移動端就不是那麼重要的。

解決什麼問題?

對於定位的要解決的問題,一定要簡單直接,我們看一些定位相對比較好的例子:

機場掃地機器人

中型企業的招聘管理

中大企業招聘官網搭建工具

零售行業的顧客管理系統

一個原則就是說明文案都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名詞,不能有需要解釋的名詞,比如說你現在說我要做一個滴滴打人的產品,大家現在能理解,但是如果在滴滴打車出現之前,你說滴滴打人是你的定位,就沒有人能夠聽懂.

現在很多公司在說明自己定位的時候,很喜歡加上新零售,人工智慧,生態,入口這樣的字樣,很多時候讓人越聽越糊塗,這些本身意義很含糊寬廣的字樣會讓其定位更加模糊。

整體來說公司定位需要極其簡潔,不能長篇大論,最好15個字以內,如果太長,請簡化之。

2、確定種子客戶。

在產品正式開發之前,最好可以基於團隊的資源以及產品定位的說明,儘早找到一些符合自己定位的種子用戶(有時候在後期等產品原型設計完成後,再來說服種子用戶)。如果種子用戶很難找到,或者很難被說服的時候,很多時候要反思產品定位以及通過更多的用戶調研,從而找到更精確的公司客群以及產品定位。

最近看到一個可行的獲得種子用戶的方式是幫助其做代運營,筆者看到不少面向餐飲,培訓,房產中介創業做賦能業務的創業公司,前期都是通過線上代運營的方式來開始的。創業公司通過線上代運營快速產生現金流,活下去,同時找到客戶真正的痛點以及操作方式,後面可以再用產品解決方案來將其自動化,這樣的路徑很符合精益創業的理論。

3、確定產品路線

確定種子用戶以後,就可以跟客戶溝通來確定產品的路線,比如說公司的目標定位是對標Workday,或者Salesforce,那麼一口氣開發出Workday或者Salesforce的大部分功能然後上線無疑是很愚蠢的行為,這個時候就要將目標進行拆解,確定產品的演變路徑。

關於MVP的演進路徑,原來網上有一張很著名的圖,如下:

意思說就是如果要造一輛車,MVP的演進路徑應該先造一輛滑板車,然後是自行車,摩託車,然後是汽車之類的。筆者覺得這個在TO C產品是可以這樣設計產品路徑的。如果在TO B產品裡面這樣設計產品路徑,筆者覺得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為什麼呢?因為B端產品業務以及邏輯極其複雜,最重要是架構的搭建,如果按照這樣的演變路徑,每一輪產品基本上都是上都要推翻上一輪的產品以及設計,這在B端的產品裡面是不可接受的,從客戶體驗的角度也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還是拿汽車來舉例子,正確的方式可能還是先要有一個可以能動的汽車的框架出來出來,但是很多功能可以缺失,後來再慢慢增加比如說雨刷,多個座椅,轉向燈,後備箱,導航等功能,但是需要保證增加後續功能的時候不能推翻原來的設計。

對於特別複雜,開發周期長的產品,通過巧妙的設計產品路徑,分批上線,從而可以避免閉門造車的尷尬局面以及風險,快速上線產品也能夠給予客戶信心。而這些,對於創業公司都是關係生死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如何定義B端產品的MVP(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oB行業頭條,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上一篇文章《如何定義B端產品MVP(上)》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閱讀 裡面,我們談到了定義MVP產品的前面三個步驟,確定產品定位,找到種子用戶,確定產品路線
  • 重新定義B端產品
    導語:B端產品到底是什麼?是我做B端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也難斷對錯;今天藉由此文,想把自己階段性的思考結論與各位讀者分享一下,希望通過這個定義,能對B端產品最本質的特點有個精煉的概括。
  • B端產品運營的工作核心是什麼?
    運營究竟走的是產品通道,還是市場通道?從C端運營轉到B端運營,究竟哪裡不一樣了?運營本質上是為了達成什麼目的?那我也嘗試著把運營目標定義如下:運營就是找到需求並通過交換價值提供供給,再逐步擴大規模、站穩腳跟,輔助產品在商業競爭中獲勝。
  • B端產品中,Web端表單如何設計
    編輯導語:B端產品往往由於業務體量龐大,導致信息複雜,同時對業務的精確性的要求很高;服務於B端的業務,不能夠出信息錯誤,填錯一個信息,就會引發巨大的問題。本文結合筆者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了大型B端業務中表單的設計方法,供小夥伴參考。
  • 如何理解B端業務:定義與特點
    編輯導讀:如何理解B端業務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作者認為B端業務即向組織銷售商品來盈利的事務。看似業務種類眾多,但只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往往能很快抓住工作重點。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三個維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們從事的業務領域是什麼?這是參加工作、創業的首要問題。
  • B端產品心法(1):如何設計B端產品,且讓用戶願意用?
    本文將從B端產品的用戶角色定位以及用戶體驗入手,分享了如何讓用戶樂意用我們的產品。雖然有兩次差點能在這個領域裡切出一個不亞於阿里的生態產業體系,也搞出過建築行業的像支付寶這樣的關鍵樞紐APP產品及能支撐其的後臺,ERP。所以,我的B端學生朋友們總是催我寫一篇關於如何做好B端產品設計的文章,希望能分享我在這行的思考。先,我認為優秀的B端產品人的視角應始於宏觀,行於微觀,而在產品設計中沒有什麼終結,只有業務的階段需求下的「適可而止」。
  • 如何合理的設計B端產品經理的考核目標?
    如何給B端產品經理設置合理的考核目標,從而激發大家的工作鬥志,為企業或團隊創造價值和收益,並可以科學評估大家的工作產出? 估計這個問題,對很多B端產品管理人員來講,都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
  • 全面深度解析B端產品 | 教你如何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通用方法(下篇)
    編輯導語:上一篇文章《全面深度解析B端產品 | 教你如何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通用方法(上篇)》,分別從用戶、需求、業務、運營、產品、設計、思維和數據八大維度,較為全面地分析了B端和C端產品的差異,全面深度地解析了B端產品及其發展機會點;本篇文章將結合個人實際案例,繼續講解如何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通用設計方法
  • B端產品|用戶體驗量化的三個案例
    筆者在學習Tom Tullis、Bill Albert的《用戶體驗度量》後,開始思考:針對B端產品,如何在線上環境中,通過對用戶數據的採集、分析,完成對產品的用戶體驗量化?本文給出三個案例進行嘗試,從簡單到複雜闡述三種量化的維度。
  • B端產品如何進行業務流程的梳理與繪製?
    編輯導讀:B端是近幾年的風口行業,各大企業和巨頭紛紛入場,希望能挖掘出市場的最大價值。而B端的用戶需求與C端有很大不同,如何進行需求分析,梳理業務流程呢?本文作者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你分享。在上一篇文章《B端產品需求的3個層次,你都了解嗎?》中,我講到:在用戶需求與產品需求之間(也就是把用戶需求轉化為功能需求的中間)有一個重要的過程叫做:需求分析。
  • B端產品如何做調研?
    對於B端產品來說,調研的難度會比C端產品要高。本文從五個方面分析B端產品如何做調研,希望對你有幫助。C端產品在調研的時候比較容易,可以找同行業的產品試用,但因為B端系統是有權限才能使用的,產品經理在調研時的難度就大大提高。即使有了帳號登錄使用,因為每家都有獨特的業務模式,功能一樣,但目的可能不同。
  • B端產品C端化戰略探索(二):如何具體落地?
    在上一篇文章中,主要從「策略級體系復用、功能級架構搭建、交互級習慣培養」三個方面闡述了B端產品C端化探索路徑。本文則從產品決策、產品形態、用戶體驗三點,探索B端產品C端化思維可落地到具體工作中的實操演練。
  • TO B學習總結(二):關於B端產品的「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需要覆蓋完整業務線任何一個環節B端產品的解決方案必須覆蓋整條業務線,這是筆者認為做B端產品的第一原則。為什麼呢?給大家看一個反面教材。我的理解是,B端產品初期的MVP方案,必須滿足最小可用的全閉環,用戶才可能會使用,否則用戶就會很快離開了。在MVP方案通過了用戶的驗證後,我們應該如何做業務線的迭代,把方案做的更好呢?我的總結是,大致有兩個方面的思路:1.
  • 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
    編輯導語:我們在做一款產品之前,往往需要先做競品分析,通過了解市場狀況以及競品們的優點缺點,來對症下藥,打造自己的產品。相比於C端來說,B端產品的分析難度會大一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呢?本文作者為我們總結了如下6個步驟。
  • 深入B端SaaS產品設計核心理念
    本文討論「為什麼採用SaaS模式」、「SaaS產品有哪些」以及「如何做好SaaS產品設計」三個話題,核心是產品設計,主要從需求定義、方案設計和開發交付3方面,共計討論10個問題點。一、Why為什麼要用SaaS模式,這個話題我們從面向B端的傳統軟體廠商的痛點來聊。
  • 全面深度解析B端產品 | 教你如何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通用方法(上篇)
    (數據來源:Google和百度)從兩大搜尋引擎的檢索結果中,提煉出核心關鍵詞,發現B端產品的設計師關注的高頻問題主要集中在:B端與C端差異、B端產品如何調研、B端產品設計思維、方法、什麼是B端、業務流程、業務。由此可見,對於B端產品的設計師而言,核心訴求主要是關於B端產品what和how的問題,即希望對B端和C端產品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與理解,以及如何設計B端新產品。
  • B端產品如何畫好流程圖?
    本文舉了幾個案例,分析了B端產品畫好流程圖的方法與要點。一、線框圖的分類1. 線框圖的必要性作為一個B端產品經理,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從0到1搭建一個產品,我們該如何開始呢?B端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在產品設計時,業務流程繁多,涉及到的後期使用角色多樣化,職能分工細化,以及每個用戶對產品的訴求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在前期從0到1開始務必明確產品的業務流程以及角色對應的功能。2.
  • 聊聊C端轉型B端產品那些事
    ,有著複雜的權限和邏輯,我們一定要清楚的知道不同角色的客戶對應需要哪些內容,第四深度體驗客戶業務,尤其是線下的業務一定需要我們深入一線,比方說我負責的智能貨櫃業務,需要深入的體驗倉庫是如何入庫採購,補貨員是如何進行補貨的,物流是怎麼流轉的,比方說美業行業,教育行業、超市、餐飲等行業,都需要我們深入體驗客戶的業務,最後就是梳理客戶的業務,通過以上流程,最終需要我們抽象客戶的業務流程,進而形成最終的方案
  • 對B端產品經理來說,懂點企業架構很重要
    ——埃利爾·沙裡寧B端產品的客戶對象是企業用戶。B端產品要符合商業組織戰略,滿足商業用戶需求,將基於價值流的商業運行邏輯進行系統化、信息化和高效率的處理。B端產品經理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理解企業的戰略和根據企業的商業運行邏輯來識別企業的業務需求。
  • B端設計指南04——彈窗 究竟應該如何設計
    用戶經過十多年的網際網路產品的「培養」,使廣告彈窗變得五花八門,人們應對彈窗,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被彈窗噁心的時候。而彈窗作為人人唾棄的設計形式,卻在B端產品中擁有獨特的一面,看完文章希望你能理解B端產品的彈窗。